白起用來攻城的利器,殺死數十萬人,2000多年來卻一直造福百姓

文|書生

提到白起這個名字,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殺神”這個稱呼,在擔任秦軍主將的30多年間,白起共攻陷敵方城池70餘座,殺人無數,僅在長平之戰就坑殺戰國40萬降卒,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不過殺人如麻的白起也做過很多惠及一方百姓的好事,比如他修建的白起渠至今還灌溉著宜城平原30多萬畝良田,是該地區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白起用來攻城的利器,殺死數十萬人,2000多年來卻一直造福百姓

白起渠也叫武鎮百里長渠、 三道河長渠、藎忱渠,西起湖北南漳謝家臺,東到宜城市鄭集鎮赤湖村,全長49.25公里,修建於公元前279年,據今已有近2300年時間,比著名的都江堰修建時間還早23年。

事實上,殺神白起最初修建白起渠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灌溉農田,造福百姓,而是為了攻城殺人。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派名將白起領兵伐楚,白起分析楚國兵力佈防後,決定直搗黃龍,殺向楚國腹地。

白起用來攻城的利器,殺死數十萬人,2000多年來卻一直造福百姓

之後白起率領數萬秦軍,沿著漢江東下,並命令士兵沿途燒燬船隻和橋樑,自絕後路準備與楚軍死戰。在抱著必死決心的情況下,秦軍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接連攻克多處沿江要鎮,一路殺到楚國別都鄢(今湖北宜昌東南部)。

鄢城距離楚國國都郢城非常近,是拱衛國都的最後一道防線,楚國早就在此佈下重兵,阻止秦軍。國都就在身後,楚軍已退無可退,秦軍在鄢遭遇到了進入楚國境內後最頑強的抵抗,遲遲無法拿下鄢城。

白起用來攻城的利器,殺死數十萬人,2000多年來卻一直造福百姓

秦軍畢竟遠道而來,在四面皆敵的楚國無法進行持久戰,白起觀察地形後,下令在鄢城西邊百里的蠻河修築堤壩,蓄水挖渠,一直挖到鄢城,然後開閘放水,水淹鄢城,一舉奪下鄢城。

據《水經注》等資料記載,白起水淹鄢城,城中“百姓隨水流,死於城東者數十萬”,可見這場戰爭的殘酷。鄢城失守後,公元前278年白起再次領兵伐楚,攻克楚國國都郢城,燒燬楚國宗廟,楚國被迫遷都自保。

鄢、郢之戰後,楚國失去大量領土,國力被大幅削弱,再也無力與秦國對抗。而原本白起用來奪城殺人的溝渠在戰後被周圍百姓加以利用,成為灌溉良田的水利工程,並起名為“白起渠”。

白起用來攻城的利器,殺死數十萬人,2000多年來卻一直造福百姓

在之後的兩千多年時間,唐朝、宋朝、元朝等各個時期都對白起渠進行大規模修整完善,至今仍然還灌溉著宜城平原30多萬畝良田,後被列為湖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擁有“華夏第一渠”的稱呼。

大概當初白起修建白起渠的時候也沒想,這個用來攻城殺人的水渠會在2300多年後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造福一方百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