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稻田小龍蝦新鮮上市!帶你來基地瞧瞧蝦苗怎麼樣~~

天氣漸暖,春意漸濃

小龍蝦也悄悄“爬”上了市民的餐桌

麻辣、十三香、蒜蓉......

無論是蒸炸煮炒,還是冰鎮白灼

小龍蝦總是無愧於“夜宵之王”的稱號

俘獲著無數食客的味蕾

崇明稻田小龍蝦新鮮上市

先一起來這家小龍蝦基地瞧一瞧吧~

作為崇明小龍蝦規模化養殖基地,上海新平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最近也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一大早,工人們便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捕撈工作中。撒下飼料,放下地籠,再將地籠從池塘裡緩緩拉起,一隻只個頭肥大、體態勻稱的小龍蝦躍然於眼前。挑出半個拇指大小的蝦苗,與成蝦分開存放,隨即銷往市場。

“我們基地主要從事蝦苗繁育,目前蝦苗的上市量保持在500斤/天,1斤蝦苗大約有150只,高峰期預計將達到800—1000斤/天。”合作社負責人沈穎嘯介紹,受到暖冬影響,小龍蝦的生長繁育速度加快,上市時間較去年提前了兩週左右。他坦言,蝦苗的價格雖然有所上漲,但依然供不應求,每天都會陸續接到許多崇明本地和江蘇等外地的訂購電話。

對於農戶來說,要想養出個頭大、品質高的小龍蝦,優質的蝦苗無疑是成功的關鍵。沈穎嘯的蝦苗訂單為何源源不斷,這與他不斷對標高標準、追求高質量的努力密不可分。

在上海海洋大學以及上海市水產研究所的技術指導下,合作社改變傳統的養殖方法,創新稻蝦種養結合的模式,不僅提高了農田的空間利用效率,也有效提升了小龍蝦的存活率和品質。

據瞭解,稻蝦共生下,小龍蝦可以吃稻田裡的雜草,同時排出的少量糞便,對土壤有增肥作用;水稻可以為小龍蝦遮陰、避害,由此繁育出的蝦體乾淨、無汙染,肉質極為鮮嫩肥美。

“我們在水稻田裡還種植了伊樂藻等水草,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沈穎嘯介紹,新平合作社是崇明“兩無化”水稻生產基地之一,全程不施化學農藥、化學肥料就是對蝦苗品質的最好保證。今年,合作社計劃繼續種植“兩無化”水稻200畝,努力為市場提供更多生態、安全、健康的大米和龍蝦。

此外,為了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經濟效益,合作社於2018年探索建設了15畝溫室大棚,通過採用大棚內親本和苗種互補養殖的方式,應用智能控溫、過濾進水等現代化裝置,為小龍蝦提供更舒適的生長、繁育環境,從而延長秋季蝦苗的生長週期,實現提早上市,甚至“四季上市”。

作者:崇明三農

攝影:周天舒

編輯:毋曉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