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秦篆和汉隶之间是别开生面的自由天地


秦朝小篆的成熟以李斯的《泰山刻石》等为代表;汉隶的成熟以《礼器》、《乙瑛》、《史晨》、《张迁》、《曹全》等为代表,但这些都是东汉时期的作品。

在秦朝之后东汉末期之前是这几百年是篆隶之间的过渡时期,书法作品呈现一片自由的风貌。

这个时期的书法作品,非篆非隶,字形十分活泼,天真烂漫。书法载体则以简帛、刻石、汉砖为主。

汉简

广义的汉简包括秦简和楚简,我们主要看西汉和东汉初期的这段历史。汉简草书起源于汉代草率的隶书,由于汉朝初期边患不断,导致文书频繁,这促成了草书的形成和发展。

文字的最先草化是从偏旁和字符开始的。这种文字可以从汉简中窥其风貌。


成熟的秦篆和汉隶之间是别开生面的自由天地

《丞相御史律令》


《丞相御史律令》(公元前52年,西汉)是一篇官方发布的律令,这篇木牍用笔流利随意,点画之间形态响应、映带自如,写得非常自由


成熟的秦篆和汉隶之间是别开生面的自由天地

居延汉简《驹死劾状》(局部)


居延汉简《驹死劾状》(公元26年,东汉初)点画控制匀称,转折流婉,字形简洁,用笔舒展飘逸,多圆转连写,书写节奏收放自如,有很强的节奏感。


成熟的秦篆和汉隶之间是别开生面的自由天地

《永元器物簿》

《永元器物簿》(公元93年-95年,东汉初)许多字任意挥洒,用笔流畅,圆浑饱满,已有草书端倪。

刻石

摩崖刻石不同于碑刻,因摩崖形状限制,不像碑刻石面平整,所以刻字时必然受其影响。


成熟的秦篆和汉隶之间是别开生面的自由天地

开通褒斜道刻石局部一

《开通褒斜道刻石》(刻于公元66年)就是在没有磨光的摩崖上刻的,每个字都要应石面的形状来安排,所以有时不得不打破平衡、对称,有时把某个字写得大些,有时把某个字写得小些,结果则是显示出了天然生成似的趣味。


成熟的秦篆和汉隶之间是别开生面的自由天地

开通褒斜道刻石局部二

不知当时是工人信手刻凿,还是作者有意,这种本身带有篆书意味的字体却时不时的加上一些隶书的笔意,显得特别有意味,这种字体分布在不规整的石面上,完全不考虑单字和单行的关系,古朴之气扑面而来。


成熟的秦篆和汉隶之间是别开生面的自由天地

石门颂局部

《石门颂》(刻于公元148年)与褒斜道刻石相去八十多年,字却规整多了,它开创了以后隶体的体势,不过它也是当时常用的自由笔势,古朴自然,纵横飘逸。


在这段岁月里,书法甚至说是无拘无束,率意自由,别开生面,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