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今天一早,內蒙古塵卷暴就衝上了微博熱搜榜。

記憶中,內蒙古每次出現在熱搜榜,都是因為惡劣的天氣和不同尋常的自然現象。

其實,內蒙古的美麗,你值得了解。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呼倫貝爾大草原

我國現存最豐美的草原牧場,擁有最純潔的藍天、白雲和最優質的牧草,是草原攝影的勝地。除了絕美的風景,草原上還能騎馬、觀看摔跤、賽馬,品嚐“全羊宴”,體驗遊牧民族獨特風情。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每年的6-9月遊玩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最佳時段,其中7、8月大草原牧草茂盛,會舉辦盛大的那達慕大會。大草原地廣人稀,建議包車或者自駕遊玩,夏日前往請注意防蚊,也要注意夜晚的保暖。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大興安嶺西南麓,內有大興安嶺第一峰特爾美山(海拔1378米)和大興安嶺第一湖達爾濱湖。駝峰嶺天池是景區的精華,是一處火山噴發後,火山口積水而形成的高位湖泊,水面海拔近1300米。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這裡礦泉資源得天獨厚,礦泉群集飲用、洗浴、治療於一體。公園處於高原大陸性氣候區,冬季寒冷漫長,夏季短促涼爽,是天然的旅遊、避暑、休閒的好去處。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胡楊林景區

內蒙古額濟納胡楊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額濟納旗的中心位置—額濟納綠洲,西鄰額濟納旗政府駐地達來呼布鎮,北臨居延海,保護區總面積26253平方公里。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這裡是胡楊的故鄉,也是大漠的居所。胡楊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說法,被世人稱為英雄樹。保護區內的一道橋至八道橋,分佈著不同的胡楊景觀,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八道橋的大漠景區,滄桑醉人心魄。保護區內還有各種露營地、餐廳、滑沙、沙漠衝浪越野車等各種餐飲、娛樂設施,是集絕美風光、娛樂休閒為一體的綜合風景區。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騰格裡沙漠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肅省中部邊境,是電影《刺陵》的取景地。騰格里雖然不是最大的沙漠,但其沙峰壯闊宏大,沙粒細微軟滑,顏色金黃閃亮,別具特色。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行至大漠深處,除了金色的沙海,騰格里會給遊客帶來一連串的塞上奇景。在騰格里深處有許多湖泊,遠遠望去,湖邊堆堆鹽囪恰似冰雪,湖面泛著銀光,猶如沙海冰川。還可以騎駱駝在沙漠上走走,照張相片,領略一下沙漠行旅的味道。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滿洲里套娃廣場

全國唯一以套娃為主題的廣場,主體建築是高30米的世界最大套娃。套娃景區是中俄邊境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大型俄羅斯特色風情園。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景區內設套娃世界、歡樂地帶、套娃劇場、俄羅斯民俗體驗館、俄蒙演藝劇場、極限樂園六大功能區。擁有俄羅斯大馬戲、夢幻芭蕾舞劇、神秘奇幻的水幕實景演藝、世界最大的套娃主題酒店、遊樂設施。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北國美食一賞

烤羊腿

烤羊腿是呼倫貝爾招待賓客的一道佳餚名菜。烤羊腿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相傳,生活在中國北方廣闊大地上的狩獵和遊牧的民族,常在篝火旁烘烤整隻的獵物和整羊進食。人們逐漸發現整羊最好吃的部位是羊後腿,便經常割下羊後腿烘烤。單獨烘烤的羊後腿不但比烤整羊時間快,而且更加味道鮮美,食用方便,烤羊腿遂逐漸代替了烤整羊。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羊腿烘烤過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種配料和調味品,使其形、色、味、鮮集一體,色美、肉香、外焦、內嫩、幹酥不膩,被人們贊為“眼未見其物,香味已撲鼻”。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燒麥

燒麥是呼和浩特的一種流傳很久、至今不衰的傳統風味食品。早在清朝時,當地的燒麥就已名揚京城了。當時,北京前門一帶,燒麥館的門前懸掛的招牌上,往往標有“歸化城稍美”字樣。外地客人來到呼和浩特,都要品嚐一下燒麥,才算不虛此行。燒麥製作工藝獨特,選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餡肥瘦適中,蔥姜等佐料齊全。燒麥出籠,鮮香四溢。觀其形,只見皮薄蟬翼,晶瑩透明,用筷提起垂垂如細囊,置於盤中團團如小餅。吃起來香而不膩。可謂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濃。呼和浩特的稍美,過去專作早點之用,多由茶館經營,如今,已成了許多飯館的必備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羊肉鬆

羊肉鬆的產地為內蒙古,是少數民族喜愛的風味製品。用新鮮的綿羊肉剔骨、去脂、去皮切分漂洗煮制搓絨、炒乾冷卻包裝。黃亮酥香,品質柔軟,絲細鬆散,食之鹹甜適口,營養豐富。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奶皮子

奶皮子,蒙語稱“查干伊德”,“烏如木”、“烏日莫”。漢語的意思就是“白色的食品”。是把馬、羊、牛和駱駝鮮乳倒入鍋中慢火微煮,等其表面凝結一層臘脂肪,用筷子挑起掛通風處晾乾即為奶皮子。屬鮮奶中的精華奶皮,是奶食品系列中的佳品,營養價值頗高。製作奶皮工藝簡單,但用料很多。味純香,營養豐富。加上奶茶、奶果子、炒米食用,為招待貴賓的佳品,曾被稱為“百食之長”,無論居家餐飲、宴賓待客,還是敬奉祖先神靈,都是不可缺少的。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奶茶

先從茶磚上用刀把茶葉搗碎裂,放入熱水鍋中煮沸,然後用布袋將乏茶葉撈出,茶水置於桶內。將小米在鍋內炒至散發出香味。再將桶內茶水和鮮牛奶倒入鍋煮沸,並用勺反覆揚晾,待茶郛交融後即可飲用。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酸奶

蒙古族民間仲夏的一種常用飲料,這種飲料分兩種:一是生酵酸奶,一是熟酵酸奶。生酵酸奶是將鮮牛奶或鮮羊奶、馬奶、駱駝奶置於罐中,溫度約保持在攝氏十八度左右,過上兩天,就發酵成塊,帶酸味,這就是生酵酸奶。在暑伏天,若喝上一杯酸奶,就象吃了冰糕一樣,從心裡往外冒涼氣,既能防暑,又能解餓,實是難得的清涼飲料。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哈達餅

哈達餅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昭烏達草原)的傳統著名小吃。哈達餅是近似於點心的餅,造價較高,用水油麵和油酥擀成皮,包乾果甜餡,烙制而成。製成的哈達餅具有掉在地下粉碎,放到嘴裡不用嚼,酥脆香甜等特點。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手扒肉

手扒羊肉是內蒙古著名的民族傳統菜。用羊肉烹製而成,因羊肉塊大,就餐時須用手撕而食,故得名。極具民族特色,醇香味美。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扒駝掌

駱駝全身都是寶,尤以駝掌最名貴。駝掌即四隻大似蒲團的軟蹄。因為它是駱駝軀體中最活躍的組織,故其肉質異常細膩富有彈性,似筋而更柔軟。駝掌營養豐富,歷來就與熊掌燕窩猴頭所齊名,是中國四大名菜之一。古代宮廷御膳用的“北八珍”,駝掌即為其中一珍。由於駝掌珍貴,均被內地星級賓館訂購,即是被譽為“駝鄉”的額濟納豪華宴會上,也是很少能夠品嚐到的。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奶幹

奶幹為內蒙古名小吃之一。主要以牛、羊、馬、駝的奶為原料的奶製品。將取出奶皮的牛奶盛於桶內發酵,用布袋裝起吊晾,用馬尾或細線切成片狀,置木板上晾曬數日即成。

內蒙古旅遊攻略|行走草原和白山黑水之間

(圖片來源於網絡)

記得

在秋天

去內蒙古看一看

銀杏林的驚豔

沙漠裡的星空

連接天地的草原

和風吹草地現牛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