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两个历史人物实际上有过联系?

谢谨辉


联系这个词貌似太宽泛了,就好像有一个调皮的答案说的,胡亥和溥仪相隔2000多年,牵强的找,也有联系:都是亡国之君不是。

我想题主的意思是两个看起来应该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在历史上居然是熟悉或是一个时代的意思吧。那还真有一些可能超出大家固定思维的联系值得说一说。

一、乾隆和华盛顿是一年去世的

乍一看,在很多人的心里,华盛顿妥妥的现代史人物,乾隆妥妥的中国古代史帝位。

但二者居然都去世于公元1799年,因为乾隆高手的缘故,其实乾隆还要比华盛顿大近20岁。

换句话说,大清乾隆年间正好处于世界史的大变局时期。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如火如荼。乾隆和拿破仑居然也在一个时空一起生活了接近30年。

所以说,康乾盛世放在世界历史大变局上一看是不是就不够看了呢。

二、刘邦和信陵君曾经生活在同一时代

你的印象中是不是觉得刘邦和项羽是同辈人,秦始皇是他们的长辈?

事实上,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他们一起跨越了从战国末年到秦朝统一这一巨大的历史变迁。刘邦在秦始皇死后开始大龄创业。建立了汉朝。

我要是再说刘邦和信陵君曾经在一片天空下生活了十几年你是不是大跌眼镜?但这确实就是事实。刘邦十多岁的时候游历天下,因为仰慕信陵君的为人。还曾经想去见一见信陵君。那时候信陵君刚去世不久。

究其原因是战国后期到秦朝统一,再到汉朝建立,社会剧烈变动,但其实中间的时间跨度不长。让我们以为处于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人实际上相隔年份不远。


丁强888


这里就要提到毛泽东和2001年当选的中科院院士陈文新了!

毛泽东和陈文新院士,看似没有联系,实际上毛泽东还真的是陈文新的舅舅呢。

青年毛泽东

两人的关系得从一个女人开始说起。

这个女人为毛泽东张罗过婚事,可她却一直隐瞒身份,不肯沾毛泽东的光;

她的丈夫是革命烈士,是毛泽东的至交好友,可她却选择默默无闻地生活,不计个人得失。

她的名字叫毛秉琴,一个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的名字,她就是陈文新的母亲,毛泽东的干姐姐。

这是怎么回事呢?

故事先从一封信开始说起。

01

陌生来信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收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的信,仅在1949年10月至1953年12月底,目前仅收录在册的毛泽东的回信就大约有170封。

其中很多亲戚朋友总是写信要求毛泽东在工作生活上予以照顾。

他们认为像这种情况,只要毛泽东稍微一开口,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再说这也是人之常情,想必这种举手之劳,毛泽东也不会拒绝嘛。

但是,他们错了,毛泽东不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套。

他每次回信,言语谦逊,态度坚定,委婉拒绝,甚至提出严厉批评。

1951年4月份,毛泽东又收到了两封信。 这两封信是从武汉寄来的,信的字迹很陌生,他以前从来都没有见过。

寄信的名字叫陈文新,是武汉大学一位女学生。

陈文新?毛泽东想了很久也没有想起对方是谁,这个名字,他完全没有任何印象。

这两封信根本就是陌生人寄来的嘛。

难道是哪个七弯八绕的亲戚想走后门才写了这样的信?

可当毛泽东打开信后,他欣喜若狂。

1951年4月29日,毛泽东马上给这位素昧平生的女学生回了一封信。

回信中他真挚的写道:

文新同志:

你的信和你母亲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 希望你们姊妹们努力学习或工作,继承你父亲的遗志,为人民国家的建设服务。

问候你的母亲。


回信很简单,寥寥数十个字而已,但就是这封简短的回信,让毛泽东一位至交好友,一个不为人知的干姐姐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当中,而写信的陈文新就是他们的女儿。

这位至交好友叫陈章甫,这个干姐姐叫毛秉琴。

02

至交好友

陈章甫(1894年-1930年),又名陈昌。 1894年,陈章甫出生于广西梧州市,8岁时,他随父母迁返故乡湖南浏阳,10岁的时候开始读书。

1908年,14岁的陈章甫考入浏阳金江高小,1911年,17岁的他就读长沙中路师范学堂,后来师范学堂改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

1913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第四师范学院。 1914年,第四师范学院和第一师范学院合并。

陈章甫成为高毛泽东两届的校友,两个有志青年就这样相识了。

而且陈章甫也是杨昌济先生的得意门生,两人算是系出同门的师兄弟,小一岁的陈章甫是师兄,大一岁的毛泽东反而是师弟。

但陈章甫对毛泽东却服气的很。

1915年,陈章甫从第一师范学院毕业,在第一师范附小教地理。


陈章甫

1915年,秋季开学之后,毛泽东采取了一个令许多人感到新鲜的行动,他向各校园张贴了一张启事——征友。

启事用兰亭帖体书写,大意为: 今日我国正处危急存亡之秋,政府当局无一可以信赖,拟寻求志同道合者共同组织团体,以其自策自励及改造国家。凡对此有兴趣的同学,皆请惠赐大函,约期当面聚谈,以做进一步计划。

这个征友启事就署名为“二十八画生”。

所谓二十八画生,其实就是毛泽东主席的名字按汉字繁体笔画相加为二十八画。

正好,一位报馆记者发现了这则征友启事,他找到了毛泽东主席,问他是否同意把广告登在报上。

毛泽东主席欣然同意,并把署名提到了前面,变成《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

“二十八画生者,长沙布衣学子也。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故曰: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敬启者二十八画生。”

而在这则招友启示的最下面,还特意写了这样一行小字:

来信由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陈章甫转交。

为何毛泽东不用真名?也不自己收信? 因为就在前几个月,毛泽东不满校长张干收学生学费,组织同学们和他大闹了一场。

为此,张干还贴公告说要开除他,好在杨昌济、徐特立等人坚决反对,毛泽东才能留在一师。

这事刚没过去没多久,风口浪尖,毛泽东是该低调一些了。

所以陈章甫才主动承担起为毛泽东转信的任务。

这样的征友启事,可真是新鲜,颇有点特立独行的意思。 一经发布,随即在各校师生中议论纷纷。

不少思想守旧的人认为,“二十八画生”就是在哗众取宠,直接把这封征友启事给撕毁掉,各大学校纷纷制止张贴此则征友启事。

更有的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这个二十八画生是借机和女生搭讪,征友是假,找女朋友是真。

当时湖南女子师范的马校长,最反对该校女生与男校学生来往,他看到这则启事后先是警告学校女生,不准和这个不知所谓的二十画生有任何来往。

而后更是特地跑到湖南第一师范附小,找到陈章甫询问“二十八画生”的情况:

“陈先生,你怎么帮人做起找朋友、当媒婆的事情来了!找朋友找到我们女子师范来了。这二十八画生是什么人?”

陈章甫马上为其解释,告知二十八画生是湖南第一师范八班的一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又有鸿鹄之志的学生。

为证实陈章甫的话,马校长又找到第一师范校长武绍程核实,得到了同样赞语。

马校长这才恍然大悟,称赞毛泽东道:

“这是一位救国人才,有志气,有理想,可钦可畏。

由此可见,陈章甫实为毛泽东最信赖的至交好友之一。

03

干姐姐

不过这则启示虽然成功的发布了出来,毛泽东却碰了个冷丁子。 征友启事发布后,响应他、来找他的人并不多。 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只来了三个半人。

其中两个人后来变为极端的反动分子,半个人就是和毛泽东主席一起领导过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李立三。

当时,他听了毛泽东的介绍,没有多说什么,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就走了,毛泽东后来回忆道:

“我们的友谊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剩下一个叫罗章龙(1896年-1995年),毛泽东主席和他成为了相交莫逆的朋友。 可惜后来罗章龙背叛了两人的友谊和信仰,逐渐分道扬镳。

也就是说,毛泽东首次征友启事其实以效果不佳,非但响应者寥寥无几,也没有交到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

但毛泽东并没有气馁,继续以博大的胸怀,真诚的态度,欢迎每一位朋友。 而后,毛泽东陆陆续续收到了几个人表示愿意联系的来信。

后来毛泽东回忆道:

“但是,我逐渐地团结了一批学生在我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核心,后来成为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个学会。这是一群态度严肃的人,他们不屑于议论身边琐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一定要有一个目的……”

毛泽东说的这个目的就是救国救民,在这个崇高的信仰和抱负下,一群奋发向上的优秀青年,就这样团结在了毛泽东身边,其中就包括陈章甫。

这群意气风发,志同道合的朋友,对自己的前途一无所知,他们只是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忧心忡忡。

他们开始了救国探索之路。

1917年前后,毛泽东为了解农村状况,准备下乡考察,当时陈章甫便邀请去他老家浏阳看看。

因为浏阳素有革命传统,革命党人反清第一枪就是在浏阳、醴陵、江西萍乡打响的(即萍浏醴起义)。

就这样,毛泽东去了浏阳,在陈章甫家里住了49天,认识了陈章甫的父母和他的妻子毛秉琴。

在这期间,毛秉琴照顾了毛泽东一段时间,她文化水平并不高,也不知道陈章甫和毛泽东在忙些什么,但她非常支持他们的工作,为他们免去了后顾之忧。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带头成立了14位学友组成的新民学会,而陈章甫就是新民学会骨干成员之一。


新民学会合影

这年6月,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

8月,毛泽东为组织湖南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次到北京。 在北京期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

毛泽东回到湖南后,开始在附小当主事,和陈章甫成为了同事。

那时候还有两个教员,都带着家属,他们四家人合租了一个院子,在毛泽东的建议下,四家成立革命家庭,一起做饭,一起吃饭,由毛秉琴负责伙食。

这四个人就毛泽东一个单身汉,他平时整天忙着搞新民学会的事,根本没时间管好自己的生活。

毛秉琴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他的饮食一起管了。

对此毛泽东很是感激,毛泽东是家中长子,两个哥哥都夭折了,也没有姐姐。

毛秉琴又比他大半岁,于是毛泽东干脆认毛秉琴做了姐姐。

当时毛秉琴和陈章甫的大女儿陈云已经4岁了,就直接管毛泽东叫舅舅。 毛泽东素来很喜欢小孩,每次工作回来,都会抱着陈云,逗陈云玩,小陈云还格外喜欢这个舅舅呢。

在毛秉琴眼里,自己这位弟弟虽然挺穷,但却很少求人办事。

所以毛秉琴平时在生活里,总是细心留意,看自己能帮上他什么,那时候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弟弟能赶紧找个对象,就能有人照顾他了。

也就是在北京,毛泽东和杨开慧开始了恋爱。 1920年冬季的某一天,毛泽东告诉毛秉琴:“开慧要和我结婚了。”

毛泽东要成婚了,毛秉琴真心为这对璧人感到高兴。


但同时,她和陈章甫也替这小两口愁了起来: 毛泽东的钱都用在了搞革命上,哪来钱布置新房,又哪来钱买各种婚礼用品?

虽然杨开慧是个识大体的女子,她早就说过了:

嫁给毛泽东不坐花轿、不要三媒六聘、也不要彩礼。

但在毛秉琴夫妇看来,结婚毕竟是件大喜事,新房总得布置一下,总得请两桌好友们来热闹一来。

没钱没关系!

毛秉琴这个当姐的来想办法。

她把自己和丈夫结婚时,别人送的那些喜被等礼品,全都拿也来给毛泽东布置新房。 这些东西,她自己一直都舍不得用,都是新的,但是,为了这个弟弟,她全都拿出来了。

没有大排场没关系!

陈章甫这个当兄弟的来想办法。

他把当年那些老同学、好朋友都请来,凑足了两桌人,替兄弟来撑场面。

就这样,在长沙青山祠毛秉琴和陈昌为毛泽东夫妇张罗了一场低调、简朴的婚礼。

此后,两家人亲如一家,杨开慧多了一个无话不谈的好姐妹,毛泽东多了一个关怀入微的好姐姐。 哦,对了,还有小外甥女。

04

壮烈牺牲

如果生活能继续这样下去,那他们应该能一起看着对方的孩子长大,像很多兄弟家一样。

可惜,他们都决心为了中国革命,舍弃小我,顾全大我,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承担起了历史责任。

有责任,意味着有付出,甚至是有牺牲。

很快,毛泽东、陈章甫、杨开慧都走向了革命之路。

陈章甫一度受毛泽东委托,回浏阳筹办浏阳分社。

1921年冬,陈章甫经夏明翰介绍,光荣入党,陈章甫是湖南很早的一批党员。

不久,浏西特别支部成立,陈章甫任书记。

大革命时期,陈章甫被推选为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曾赴湘西同贺龙协商援助广东革命政府之事,并帮助筹建了国民党水口山党部,还曾前往河南北伐前线担任国民革命军三十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

大革命失败后,陈章甫在贺龙部任团长。

1927年8月1日,陈章甫参加了南昌“八一”起义。

可惜,很快八一起义失败,被迫撤离南昌。 起义部队在潮汕地区受挫后,陈章甫与部队失去联系,辗转脱险回湘。

1928年前往迁至上海的湖南省委机关工作。 1930年1月,以中央特派员身份,赴湘鄂西根据地工作的途中。

1930年,陈章甫因为学生唐系的出卖,不幸被湖南军阀何键抓捕,送到了福星街陆军监狱署。

为了让陈章甫开口交代我党湖南省委的机密,何键用尽了各种办法——高官厚禄,陈章甫严词拒绝;严刑拷打,陈章甫坚贞不屈。 因为他决心“献身党的事业,死而无憾”。

无计可施的何健甚至把毛秉琴也抓了来,用老婆孩子的性命要挟陈章甫。

那时候陈章甫已经知道自己无法活着出去了,他交代妻子:

“好好抚育三个女儿,继承父志”。

丈夫这短短的一句交代,后来毛秉琴用了半生去完成!

1930年2月23日,浏阳门外,陈章甫英勇就义,年仅36岁,临终前仍振臂高呼:

“革命一定会成功,劳苦大众一定要解放”。

就在这年夏天,红军兵打长沙,毛秉琴还去长沙郊外见过毛泽东一次,并把陈章甫牺牲的事情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后十分悲愤。

可惜,由于革命需要,毛泽东无法照顾她们,从此,毛泽东与毛秉琴一家失去了联系。

陈昌牺牲8个多月后,杨开慧也不幸被捕。

杨开慧做出了和陈章甫一样的选择: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壮烈牺牲,年仅29岁。

05

含幸茹苦

陈章甫牺牲后,毛秉琴带着三个女儿回了浏阳老家,那时候大女儿12岁,二女儿8岁,小女儿陈文新3岁多。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很难想象,毛秉琴是怎么把3个孩子拉扯长大的。

毛秉琴家有几亩水田,但家里没有男劳力,所以她就带着3个女儿下地。

那时候在湖南农村,女人是不能下水田干活的,不然将来姑娘家都不好出嫁。

毛秉琴就想了个办法,把女儿们剃成光头,扮成男孩子的模样,母女四人就这样打着赤脚,下地干活了。

毛秉琴就是这样带着三个女儿,上山拾柴火、下水捞鱼虾,种菜、养猪、抬土、水、粪、尿,样样农活都一起干。

后来村里人实在看不下去了,都出手帮忙。 就这样,带着对丈夫的承诺,这个坚强的女性总算是在村里落下脚来。

后来,毛秉琴又做了一个让村里人都不能理解的决定——让女儿们读书!

毛秉琴虽然文化水平并不高,也不懂什么大道理。

她就认死理,丈夫说要女儿们“继承父志”,不读书怎么行?

就这样3个女儿入了学堂。现实虽然很残酷,但孩子们都很懂事。

大姐陈云念完了小学五年级,就对母亲说:“我可以自学了!让妹妹们也上学吧!”

后来,她靠自学当了小学老师,从此负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3姐妹中,陈文新是最聪慧、成绩最好的,她成了村里唯一的女大学生。

因为陈文新从小被母亲扮成男孩子,在水田里种地,所以她就想好好研究农学专业,她报考了武汉大学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

其实,这些年,毛秉琴不是没想过给毛泽东写信,但她不愿意麻烦人家。

她知道,只要自己写了信,毛泽东一定会回复她。

可转念一想,丈夫刚过世时那么难,她都挺过来了,现在新中国成立了,就更没有必要了。

就这样,新中国成立两年了,她都没给毛泽东写信。

只是,毛秉琴身体不好了,她很想问候一下这个21年未见的弟弟,而且孩子们都渐渐长大了,也该让她们知道自己的父亲的往事了。

毛秉琴才把她们父亲和毛泽东的这段往事,告诉了她们。

陈文新当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母亲就是毛泽东的姐姐,她就是毛泽东的外甥。

于是,她受母亲委托给毛泽东写了信。

06

重获联系

其实毛泽东一直都很惦记陈昌。

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和陈章甫的学生宋任穷谈起了陈章甫、夏明翰。

毛泽东无比怀念自己的老朋友,特别称赞陈章甫是一位杰出的宣传鼓动家。

等他收到陈文新的来信后,他欣喜若狂,想不到老朋友还有后人在,而且还这么有出息,成为了大学生!

高兴之余,毛泽东对毛秉琴这个姐姐更是尊敬不已。

这个姐姐不容易啊,21年间,毛秉琴这个弱女子,居然硬是在烽火岁月里把3个女儿都抚养成人,小女儿还考上了名校,这怎不令人敬佩。

更难得的是,这个姐姐和自己关系这么好,两家曾经亲如一家,老家多少人和自己沾上一点边的人,都来和自己攀亲认故。

可这个姐姐到现在才给他来了这么两封信,而且信里没提任何要求,就是告知他一些基本情况。

这真不愧是自己的好姐姐,。

于是,毛泽东在高兴之余,又生敬佩,于是他当即给陈文新回了信。

等陈文新收到这封回信时,已经是5月初了。这封信,让武汉大学都“沸腾了”,同学们都争相传阅。

收到回信后,陈文新一刻也不敢耽误,赶紧赶回了老家,把信交到母亲手里,而后亲口给母亲念起了毛泽东的回信。

听到这封信,毛秉琴再无遗憾——

新中国成立了,革命成功了,丈夫的理想完成了;

孩子长大了,孩子们都很听话,很有出息,丈夫的托付,她也完成了;

此时,又和弟弟取得了联系,她还有什么遗憾呢。

更让毛秉琴感动的是,毛泽东还给她汇来了300元,让陈文新能好好上大学。

此时的陈文新和毛秉琴都没有想到,曾3次接见陈文新。

07

毛泽东和陈文新

1951年夏天,陈文新收到毛泽东回信后不久,来到北京农科所实习。 这年7月,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突然来找她,把她接进了中南海。


毛泽东和陈文新

毛泽东一见到陈文新,还没等她开口,就问道:

“你就是陈昌家的伢子啊?你大姐小时候还喊我舅舅呢!”

接下来毛泽东跟陈文新拉起了家常,问起了毛秉琴的详细情况。

当天晚上,毛泽东还请陈文新一起吃饭,两人 吃了一道湖南人很爱吃的辣椒炒苦瓜。

毛泽东指着这道菜说:

辣椒是辛,苦瓜是苦,这道菜就是辛苦!

这“辛苦”二字,是送给陈文新一家的。

为了新中国,陈昌辛苦了;

为了3个女儿,毛秉琴辛苦了;

为了学习和生活,陈文新也辛苦了。

饭后,毛泽东还给陈文新题了4个字“努力学习”。

这四个字,陈文新一直记在心里。

1954年,当时陈文新打算去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

当毛泽东听说后,又接见了这个外甥女,他还问她,打算在苏联学习什么。

陈文新回答道:学他们的草田轮作。

毛泽东一听不以为然,说道:

我们农民才几亩地,都拿去种草,吃什么呀?我们又没有什么畜牧业,种的草拿去干什么?

陈文新一听就明白了,毛泽东是心里着急大伙儿吃饭的问题,所以才会专程把她叫过来。

这次见面,毛泽东和陈文新一共交谈了6个小时。

毛泽东和陈文新说了很多对我国农业的担忧,告诉她在苏联到底该学些什么?

告诉她不要生搬硬套,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来。 这一番话,让陈文新突然觉得责任很重,曾经她读书只是为了秉承父志、让母亲开心。 而现在毛泽东却教她,读书是为了建设祖国,服务人民!


毛泽东在莫斯科和留学生讲话

1957年11月,当时毛泽东访问苏联,在莫斯科大学礼堂里,毛泽东接见了中国留学生。 也就是这次接见留学生,毛泽东留下了那句经典名言: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当时,陈文新就是这批留学生中的一员。 1958年,陈文新在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

1959年,陈文新学成回国后,进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农业科研工作。

1959年,陈文新和同学们一起回国,在大学任教,她后来选择的是既生僻冷门又十分艰辛的研究方向——根瘤菌。

她之所以选这个方向,就是希望能改良中国的土壤结构。

为了搞好这个专业,她走遍各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细菌分子分类实验室;建立了根瘤菌资源数据库;提出了否定根瘤菌“寄主专一性”及与植物“互接种族”传统观念的新见解;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根瘤菌资源库和数据库,菌株数量和所属寄主植物种类居世界首位,确立了一套科学的根瘤菌分类、鉴定技术方法及数据处理程序……

“陈文新成为中国现代根瘤菌分类学的开拓者,引领中国的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现代根瘤菌分类体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踏遍青山采集根瘤菌,研究根瘤菌微生物在祖国大地为人类做贡献。”

2001年,75岁的陈文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不仅如此,陈文新还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学生,截至2016年9月,她先后培养了50名博士、硕士。

结语

为了革命,陈章甫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为了孩子的成长,毛秉琴克服了无数困难;

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毛泽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了祖国的建设,陈文新挥洒毕生的才华和汗水。

这是一种传承,一种让中国永远屹立于民族之林的传承!

这是一种力量,一种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这个国家,有他们,真好!


食堂开讲


陈毅和徐志摩,一位战功赫赫的元帅,一位风流多情的诗人,两人看似毫不相干,却在历史上却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联系。

一、“文学青年”陈毅和“老师”徐志摩

1923年10月,陈毅到北京中法大学读书,1925年底毕业离校。那时候,他的志向就是搞文学。他曾对夫人张茜说:“1923年冬,我到北京,当时仍然向往做个文学家。”

▲陈毅元帅

陈毅入学时,中法大学已经有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组织。他入学不久,就由中法大学党支部书记颜昌颐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党的秘密活动。1924年8月颜昌颐毕业离校后,陈毅继任中法大学的党支部书记。中法大学校长李书华回忆说

:“陈毅作为学生,哪儿是读书!读书是掩护,其实在搞革命。”

李书华只说对了一半,陈毅除了搞革命,还在搞文学,这既是他的兴趣和志向,也是环境所迫。他回忆说:“当时,党的经费困难,党员要资助党,还要帮助困难的同学。我只好卖稿子,和郑振铎等文化人发生了联系。”

陈毅的好友金满城也在中法大学读书,两人曾一起留法勤工俭学,又都爱好文学,私交很好。在“卖稿子”的生涯中,陈毅经金满城介绍,认识了当时担任北京《晨报副刊·文学旬刊》的王统照。三人年纪相仿,爱好相同,相谈甚欢。王统照诚恳要求他们多给《文学旬刊》写稿,对他们说:“我的铺子,一切都要的!”这一时期,陈毅为《晨报副刊》写了不少文章,有小说、诗歌、评论、译著,如《诗人莫泊桑》、《春光》、《在母亲旧居的门前》《论劳动文艺》等等。

▲陈毅(左一)与同学在中法大学合影

1924年底,金满城的一本译稿卖了200元,这算是一笔“巨款”了,两位“非常缺钱”的文学青年有些兴奋了。他们拉上一位叫李嵩高的同乡,租了一套三室一厅带花园的洋房,成立了一家“斗千社”,想通过文学创作赚点钱,陈毅取笔名“曲秋”,金满城取笔名是“秋羊”。他们雄心勃勃,拉开阵势,想在文学创作上大干一场,陈毅想重新翻译《茶花女》,李嵩高想用白话翻译《离恨天》。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确实,他们卖稿挣了点钱,但很快就发现这点钱连斗千社的费用都搞不定。例如,他们的房租等费用每月需要80元,但周刊给的最高稿费,每月只有24元。斗千社不到三个月就无法维持了,于是大家散伙,金满城去广东发展,李嵩高回四川老家找出路。陈毅因为要做党的工作,就留在北京,继续中法大学的学业。

这时候,徐志摩恰好也在北京。1924年,回国不久的徐志摩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当时,徐志摩已经是成名的诗人,在文学界有一定的影响。他除了在北京大学任教外,还常到别的大学发表演讲。陈毅听徐志摩讲课,指的应该是听徐志摩的这类演讲。

1924年秋,王统照介绍陈毅加入了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周作人、郑振铎、茅盾、王统照等人发起的一个影响很大的文学社团,陈毅说的“和郑振铎等文化人发生了联系”就是指这件事。差不多同时,徐志摩也加入了文学研究会。陈毅对研究会的活动很积极,他回忆当时自己经常研究会同仁“在中山公园聚谈”。他们可能会在文学研究会的活动中相见。

▲陈毅(左一)在斗千社与文友们合影

《晨报副刊》是陈毅发表作品的阵地之一。1925年,徐志摩在担任《晨报副刊》的主编。按说,作为文学研究会同仁,又都有志于文学,他们或许会惺惺相惜,留下点文坛轶事。结果却是两人打了一场“笔战”,有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

二、陈毅与徐志摩的一场“笔战”

1925年冬陈毅从中法大学毕业后,在李大钊的领导下投身党的工作,担任北京学生联合会的党团书记。他回忆说:“1925年,我离开了学校,开始搞工会工作、学生运动、统战工作,参加北京地委。文学活动就逐渐停止了。”陈毅与徐志摩的“笔战”,就发生在这时候。

1926年1月21日,陈毅到北京大学参加北京各界纪念列宁逝世两周年大会。大会是李大钊组织的,有600多人参加,陈毅在会上发表演讲。会前,陈毅把自己的演讲稿油印了若干份,分别寄给北京各大报刊。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自然也收到了一份。

徐志摩没有刊登陈毅的文章,而是在当天的《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他自己的文章《列宁忌日——谈革命》,批判陈毅的这篇演讲稿。徐志摩的文章开篇就说:“我这里收到陈毅(曲秋)先生寄来一篇油印的《纪念列宁》,那是他在列宁学会的讲话稿……”

▲徐志摩(1897-1931)

徐志摩在文章中指名攻击陈毅,说他是“盲从一种根据不完全靠得住的学理,在幻想中假设一个革命的背景”,是“趁热弄弄水弄弄火,捣些小乱子”。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徐志摩抓住陈毅没提国共合作这一点,说陈毅想把国民革命的成绩都直接归功于共产党,间接归功于列宁。对于列宁,徐志摩承认“他的伟大,有如耶稣的伟大”,但却不希望列宁的主义传播,他说:“他生前成功的一个秘密,是他特强的意志力,他是一个fanatic(狂热分子)。”

以前,陈毅的一位朋友向他保证,徐志摩不含党派色彩,因此陈毅对他还有相当的敬重。现在看到徐志摩写这样的文章,陈毅决定予以反击。2月4日,即徐志摩的文章发表14天之后,陈毅在《京报副刊》上发表长文《答徐志摩先生》,驳斥徐志摩。

陈毅当时只有25岁,但文章却很老辣,颇有鲁迅的风格。比如,陈毅讥讽徐志摩“终日以风花雪月而具有神秘耳朵”;陈毅惋惜徐志摩“可怜的人!坐在资产阶级的坟墓上,坏了你一世的聪明”。徐志摩说共产党人是“铁的心”“铁的手”,陈毅反驳说:“你且看帝国主义与军阀的宝刀,与学士文人们的刻薄的刀笔罢。不要以为做文章是好玩的,不要以为趁热闹弄弄水弄弄火捣些小乱子是不在乎的。徐先生!请了!”


▲徐志摩送给胡适的照片

徐志摩没有回应陈毅。推测一下,他可能是太忙了,那时他正和陆小曼热恋(同年10月结婚),而且鲁迅也在批评他。在陈毅文章发表3天后,鲁迅在《语丝》上发表《不是信》,在批陈西滢的同时,把徐志摩也“修理”了一通。

1926年是中国风云突起的一年。5月20日,叶挺独立团进军湖南,拉开北伐战争的序幕。两个月后,陈毅奉李大钊之命,回老家四川做军阀杨森的统战工作。年底,徐志摩离开北京,带着新婚妻子陆小曼回上海定居。陈毅与徐志摩之间这场小小“笔战”,在历史中无声无息地落幕了。

三、陈毅关照徐志摩的遗孀陆小曼

20多年后,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的文学青年陈毅,出任新中国的第一任上海市长。徐志摩已经去世多年,他的遗孀陆小曼在上海生活,用她自己的话说,她的生活是“孤苦伶仃,形只影单,出门一个人,进门一个人,真是海一般深的凄凉和孤独”。

1950年秋,上海市举办第一届书画展。开幕当天,陈毅市长和夫人张茜前去参观。在两幅画作前,陈毅停住脚步,连称“好画”。当看到作者是陆小曼时,陈毅对陪同人员说,其人有‘南有唐英,北有陆小曼’之称。随后,他又对张茜说:“过去我在中法大学读书时,多次听徐志摩老师讲课。依辈分论,陆小曼还是我的师母呢!”

▲陈毅和夫人zhangqian

画展后不久,蛰居在家的陆小曼被吸收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并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聘为参事室参事、上海文史馆馆员,有了工资和公费医疗待遇。1956年上海画院成立,她又被聘为画院的画师。她还加入了农工民主党,担任该党上海徐汇区支部委员。陆小曼的晚年生活有了比较好的保障,她的精神振作起来,戒掉了鸦片烟瘾,投入了新社会的工作中。1959年,她被全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三八红旗手”,美协画报上还登了她的照片。

陆小曼的这些变化,是陈毅关照的结果。起初,陆小曼并不知道,也不认识陈毅。她的侄女陆宗麟回忆说:陆小曼有次应邀到上海市委大礼堂开会,到的时候会议已经开始了,她就想在后排找个座位坐下。有位工作人员把带到前排,请她在一位首长身边就做。那位首长亲切地问她:近来身体可好?是否在画画?并说将来画得多了,可以开个画展,还叮嘱她当心身体,不要过分劳累等。陆小曼感到心里热乎乎的,但有不便问这位首长是谁。大会休息时,陆小曼有事出去,遇到画家钱瘦铁。钱瘦铁第一句话就问她,什么时候认识陈市长的?市长和她谈些什么?到这个时候,她才恍然大悟,原来坐在她身边的那位首长就是陈毅。

▲陆小曼(1903-1965)

陆小曼后来还是知道了陈毅对自己的关照。有一天,她在街上偶遇郁达夫的前妻王映霞,两人多年没见,这次见面都非常高兴。陆小曼邀请王映霞到自己家中叙旧。王映霞回忆说,陆小曼比以前胖了些,但“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还是一个美人的轮廓。陆小曼对她讲了自己几十年来的生活,说现在“幸而生活还安定,陈毅市长聘我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后调为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画院又聘我为画师。我只好把绘画作为我的终身伴侣了。”

陆小曼的书画水平都不错。1964年春,她准备用楷书写一份毛主席的《矛盾论》,作为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的献礼。但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项工作也无法进行了。在住院期间,她和徐志摩的老朋友、出版家赵家璧来探望她。陆小曼对他说:“如果不解放,我肯定活不到今天;如果志摩生前知道,我们的共产党是这样好,他也会和我一样相信的,可惜他死得太早了。如果不死,我相信他不会跟着走胡适的道路,他可能会走闻一多的道路。”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63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