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国球迷说罗伯特-巴乔在中国许多层面的影响高过梅西与C罗,这话如何解释?

喬鬆

作为一个曾经的巴乔铁粉,对此还是比较了解的。

在中国,巴乔可算是足球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偶像,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足球本身。

首先是时代的因素。巴乔的职业生涯是从八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这十几年里恰逢中国球迷最狂热的时期,当时意甲小世界成型并开始国内直播,世界杯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同时我们自己的足球联赛也开始走向职业化。央视和各地方台每周都有足球转播和各类足球集锦,特别是央5频道开播后,各种直播录像看个够,要是到了世界杯,几乎就是一整月的足球轰炸。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无法想象我们那代人对足球的痴迷,我们不但爱看,不分男女,而且自己也踢,大多数地方从中学开始,都会自发组织校队,年级队甚至班队,女生则负责拉拉队助威。足球明星的知名度比影视明星有过之而无不及,莫说国际巨星,就是甲A球员都有大量的追随者,像老马巴乔巴蒂这类的人气巨星,知名度比港台四大天王也差不了多少。不夸张的说,那些年哪怕你是穷矮矬+学渣,只要会踢球,就不愁没女生喜欢。

然后是巴乔的个人魅力。长相帅气俊朗,忧郁深邃的眼神,阳光迷人的微笑,完美代表了当时的审美标准。同时他忠于家庭和爱情,也符合当时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偏偏这么个德艺双馨的好人,却有着傲娇的性格,巴乔年少成名,球技无可挑剔,效力过多家豪门球队,经历各大名帅,却因为性格因素始终不被待见。也就是说,巴乔要颜值有颜值,要能力有能力,要人品有人品,骨子里还藏着桀骜不驯,还有比这更完美的偶像标准么,怎能不令万千少男少女为之倾倒?

最后是巴乔的生涯经历过于传奇。众所周知,巴乔在青年队遭遇过重大伤病,几乎断送了足球生涯,但他却在凭借着毅力,用一条伤腿征服了世界足坛,被称为意大利足球的救世主,生涯末期更是不惜委身小球会布雷西亚,为圆梦世界杯进行最后的拼搏,这本身就是一段传奇的励志故事。最传奇的当然还是94世界杯,当时意大利主帅萨基并不器重巴乔,首场比赛门将被罚下,便将巴乔作为牺牲品替换下场,但巴乔却在逆境里激发了惊人的能量,以一己之力将意大利送入决赛,偏偏命运造化弄人,不但最后功亏一篑,巴乔还罚丢了关键的点球,亲手埋葬了球队最后的希望。我相信,即使是现在,那张夕阳下的背影依然会让无数人黯然神伤。我更相信,让巴乔低下高傲头颅的不是失败,而是可恶的命运,它给你能力给你勇气,让你一次次的去征服去胜利,却又在最后时刻无情的将你的梦想击碎,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摆脱不了它的嘲弄。我见过太多巨星的眼泪,但恐怕阅遍世界足坛史,也再没有比这更悲情的故事,最触人心弦的瞬间了。


总之,论球场成就,他确实比不上老马大罗齐祖和今日的梅罗,但是论个人魅力和影响力,他绝不会输于任何一人。巴乔身上有着太多的标签:俊美的外形,精湛球技,忧郁气质,完美人品,励志生涯,一己之力,悲情英雄……不夸张地说,是他让足球拥有了情感,是他开创了足球的偶像时代,也只有他,才是永远不会被黑的人。

致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三巴迷

事实上很多球迷并没有真正看到过普拉蒂尼和马拉多纳等人踢球,因此技术出众的巴乔实际上成为了当时足坛技术流的代表人物。那个时代意甲是最强联赛的代名词,而绝大多数意甲球迷在世界杯期间必然将的爱都转移到了意大利队身上,1994年世界杯上,巴乔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将蓝衣军团送上冠军的领奖台,那届世界杯上,巴乔可谓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俊朗的外表,飘逸的球风,使得他很容易就成为了球迷的偶像,1994年世界杯决赛戏剧性的射丢点球,更使得他笼罩上了一层悲情的色彩,他可能是当时人气最高的意大利本土球员之一。(这张照片曾让多少少女潸然泪下?……)


在意甲独大的岁月中,巴乔几乎是万千宠爱在一身的球员,因此说其当时的影响力超过C罗和梅西也许并不为过。当然,如果你承认你是巴乔的粉丝,那证明你已经老了……


国际足球广角镜

说巴乔影响力,先来说说他的职业生涯轨迹。

巴乔出道于维琴察,这是意大利一支非常小的球会,如果你是上年纪的球迷,那么就会知道这家球会,不过年轻一代的球迷,认识这支球队的不多。早年的巴乔,其职业生涯堪称一部灾难大片,1984年5月3日,罗伯托•巴乔在维琴查对阵里米尼足球俱乐部的比赛中半月板等多处部位被严重铲伤,之后在手术中被缝了220针,这一伤病导致即将转会意甲佛罗伦萨的罗伯托•巴乔休养了近一年的时间。此后,巴乔加盟佛罗伦萨,因为伤病,又缺席了1985/86赛季全部征程。

巴乔就是在如此挫折中不断成长,其足球生涯,足够励志,靠着意志力,摆脱伤病的困扰,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球员,逐渐开始登上世界舞台。与职业生涯相比,巴乔的爱情更加唯美,在14岁读高中时爱上了同校比他高一个年级的漂亮女孩安德蕾娜。从此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改变。1989年7月1日,巴乔与安德蕾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育有两儿一女。巴乔的事业和感情,征服了很多球迷,加之迷人的外表,成为诸多人的偶像。

此后,巴乔又在尤文、米兰、博洛尼亚、国米以及布雷西亚踢球,他所效力的球队,基本都拥有万众球迷。巴乔最闪光的生涯点,要输1993年和1994年,前一年他捧起了欧洲金球奖,后一年他率领意大利一路杀进美国世界杯决赛,但栽在了12码上,成为世界足坛史上沉重的一幕。由于眼神的缘故,巴乔至此获得了“忧郁王子”的称号。

巴乔为何在中国影响力如此之大,完全是他对职业生涯的态度、对爱情的专一以及他迷人的外表。当然,还有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上世纪90年代,意甲是最先渗透到中国的国外足球联赛,当时这个联赛也是世界足坛最顶级的,有着小世界杯的美名。那时的意甲联赛,巴乔堪称是头号球星,深深地影响着大众。C罗和梅西,只能影响一些球员,但在上世纪90年代,能够看球的中国人,基本只能被巴乔影响,后期被罗纳尔多影响。如此原因之下,巴乔自然占据着相当大的分量。而这批人,如今成为中国的中坚力量,把握住很大的话语权,巴乔影响力超过梅罗,毫不意外。


足球部落

巴乔的影响应该沉淀在资深球迷心中,而这种传奇是不断传承的,其原因大致是:

(1)巴乔的时代与中国足球职业化起步期相仿。稍微资深一点儿的球迷都知道,上世纪90年度初,中国足球开始走职业化发展道路,球迷这个群体才真正有了固定的集合、交流、互动机会。

(2)巴乔的时代适逢意甲五大联赛的鼎盛时代。德国三驾马车、荷兰三剑客、罗伯特·巴乔、巴蒂斯图塔……这些时代巨星,给当时处于成长期的中国球迷带来了太多的足球视听盛宴和话题。

(3)巴乔的个人魅力以及豪门恩怨、大赛故事。意大利本土不世出的天才技术型球员,成名后职业联赛几乎是半条腿打天下、世界杯上一己之力扛着意大利前进;巅峰期走过尤文图斯、AC米兰、国际米兰,几乎成为全意甲的宠儿和争夺对象。

(4)世界杯,那一脚天意和那一抹蓝色的忧郁。巴乔的那一脚,英雄到“罪人”,这就是足球之谜或者说足球之迷。就像06年的齐祖那一头一样让人永久铭记。

(5)巴乔,那是我们当时仰慕的英雄和传奇,是偶像;再后来,和这批球迷同龄的人中,也出了一些球星,比如80前后的这一批球星,齐祖、大罗、大帝、小贝……前面那波迷会谈论:哎哟,不错哦,这哥们儿;再往后,C罗、梅西这一批85后,前面那波球迷会说:哎哟,不错哦,这小孩儿;再往后……

再者,罗迷、梅迷基本年龄段比较小了,靠近90啰,也是老球迷的追随者和延续者嘛,所以说,某种意义上,巴乔们的影响比C罗、梅西更大。


大局观察室

我们看到的巴乔已经是这样的巴乔,不要苛责太多,已经很不容易了。


A王磊53497088

那是有着很深厚的历史原因,不完全是竞技因素。

90年代初至2000年代正是意大利鼎盛时期,而90年左右意甲和世界杯一起通过电视为许多小球迷所熟悉,鼎盛时期的AC米兰以及意大利,包括球员巴乔都成了当时热衷的话题,在当时转播途径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影响力就更显得巨大。

如今这些小球迷都长成人,甚至下一代都成小球迷了,随着时光沉淀,当然会有众多人怀念包含这段足球记忆的时光,诸如巴乔,克林斯曼,欧文,博格坎普这些老球星,至今依然是津津乐道的话题。

还有个重要因素是:巴乔时代开始,一直到齐达内退役,世界足坛一直是超一流巨星井喷,竞争极其激烈,很多球员只能拿一次金球或者世界足球先生,绝对不是实力欠缺,而是候选人太多,而非现在只有梅罗二人转的尴尬。

两人表演自然比不是百花齐放,光是世界级中场,现在就几乎数不出几个,当然无法阻挡梅罗脚步。


足球新闻翻译官

巴乔对中国球迷的影响,不仅仅在足球比赛本身,更多是在足球文化和球星文化方面,迎合了当时媒体传播、社会环境、受众审美、人物崇拜和信仰符号等多个层面的需求。

首先,巴乔从1990年横空出世,到1994年悲情英雄的时刻,刚好是75后到80后,甚至85后三批人成长的时期。

此时意甲作为足球最高水平联赛,在中国独大,第一批硬核(hardcore)球迷刚刚开始获取足球资讯,了解足球世界,认识世界著名球星,建立追星概念,对意甲大批球星有了深刻的了解,巴乔的球技、人品、形象、魅力在诸多球星当中无出其右,本来范巴斯滕可以和他一比,但荷兰人多伤,球场表现无法进一步、深刻打动球迷。

其次,巴乔个人的信息特征,容易引发中国球迷的共鸣。例如重伤之后涅槃复出大杀四方、他本人信仰佛教、队长袖标上有“必胜”字样等等,最关键的还是颜值。巴乔的英俊和忧郁气质,倾倒无数女球迷不说,还俘虏了大批男球迷。巴乔的婚姻和家庭故事还是不折不扣的暖男,个人形象极为完美。

另外,自意甲在中国家喻户晓开始,七姐妹拥有无数拥趸,尤文、米兰、国米、桑普、佛罗伦萨、拉齐奥、帕尔马都被传唱,90年代前期,米兰一家独大,傲视群雄,巴乔作为尤文旗帜,甚至被认为是一力对抗红黑军团的孤胆英雄。加上他转会后对佛罗伦萨球迷的回应,很容易受到中国球迷的喜爱。

第三,媒体的聚焦效应,以及三批年龄段球迷第一次大规模收看1994年美国世界杯,使得巴乔的个人经历、影响力、主角光环达到顶峰。

当时没有网络媒体,也没有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媒和电视媒体为主的特性决定了信息获取成本高、周期长、触达率高、保鲜期持久,球迷交互的频次低,共鸣时间长,沉淀丰富而且数据稀缺,以至于国内平媒会人为美化超人气球星,长此以往会形成滚雪球效应。

第四,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在中国得以大面积传播,自1990年始。意大利之夏让三个年龄段的球迷第一次领略到足球的魅力,美国世界杯全部比赛场次的直播,瞬间推高了球星的个人英雄效应,满足了球迷的攫取欲望,一己之力带领意大利走到决赛的巴乔不但成为平媒和电视媒体的新宠,也因为前所未有的聚焦效果征服了最大基数的观众。

当时意大利可以说是霉透了。巴乔从小组赛状态不佳,意大利首战小负爱尔兰;对阵挪威更因门将帕柳卡红牌被换下,巴雷西伤退,是迪诺-巴乔头球致胜。最终战平墨西哥以小组第三晋级。

更大的背景在于,球王马拉多纳药检阳性被逐,阿根廷止步16强,谁能成为新球王的疑问被炒成头条,罗马里奥和巴乔呼声最高。而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两场比赛,意大利在场面上先后被尼日利亚和西班牙吊打,巴乔两场打进三球,不仅挽救了意大利,还在半决赛上半场一己之力吊打保加利亚,推着意大利进入决赛,封神的光环达到顶峰。踢飞点球之后的一幕,具有难以评估的悲情色彩,征服了无数的国内女球迷(其实还有很多日本球迷)。

世界杯之后的央视体育频道专题中,“成也巴乔,败也巴乔”为他的神话地位最终定论,巴乔也成为老中青几代人的信仰。

第五,1990-2002年的十二年间,巴乔不屈不挠的个人奋斗史,被无数国内球迷视为人生最大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寄托。1998年法国世界杯,他和老马尔蒂尼、皮耶罗之间的矛盾,2002年世界杯之前,他和特拉帕托尼之间的矛盾,延续着悲情英雄和忧郁王子的神话,球迷和球迷之间的传承,也让巴乔的综合效应得以延续。

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下,加上特殊的传播效果,以及当时足球领域的权重属于世界杯,还有本身良好的形象与口碑,使得巴乔当时在中国造成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现在的梅西和C罗。这基本是不可复制的。


李暘看球

在我们刚开始看球的年代,喜欢球星更加注重于足球本身的魅力,输或者赢都有内容,事实上,自从世界上有了一个砸钱的马德里以后,整个足球界都出了问题,什么百年豪门啦!什么银河战舰啦!商业性炒作严重破坏了足球本身的魅力。皇马所带动的球迷更多的是追星而不是足球本身,这样派生出来的马德里球迷自然更注重所谓的偶像魅力而忽略足球的内容。梅西是目前在这个世界上足球技术最好的人。但是在马德里球迷眼里,身高长相居然被他们拿来嘲笑。这其实是球盲参合进了足球的世界。喜欢足球的人都知道,小罗很丑,但是他拿球的时候就是足球场上最帅的人。足球从来不需要看脸。皇马开了一个恶劣的先河,足球的世界掺杂进太多无聊和杂质。在这个世界上,巴萨球迷远多于皇马,但是,在中国,皇马球迷却多于巴萨。这也是中国足球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千山鸟肥绝

90年意大利之夏,正是巴乔显露头角的时候,想必很多球迷没看过,那年的赢家是德国三驾马车和贝肯鲍尔,亚军是悲情阿根廷和天选之子马拉多纳,那时的巴乔阳光俊朗,激情澎湃,意大利在本土拿到了第三名。那时的感觉,世界足坛巨星如云,23岁巴乔还刚刚出名,不那么耀眼。后面的故事其他答友都说的差不多了,飘逸的马尾辫,深邃的蓝眼眸,点球点孤寂的背影……悲情英雄总是受人同情,何况还是个英俊的没有任何负面新闻的意大利悲情王子?在中国,巴乔的女球迷比男球迷也不少。

个人认为,比之巴乔,c罗输在滥情,梅西输在颜值,乐德坞输在不会踢球😓😓😓,您呢?输在哪里?


乐德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