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比亞迪金旅三強鼎立 純電動客車前四月增長11倍|光耀評車

第一商用車網 謝光耀

純電動客車市場前四月爆發式增長11倍,其中10米級車型佔比達到47%,8米級車型佔比達到37%!

這是純電動客車市場今年以來的鮮明特點。

第一商用車網最新獲悉,2018年4月份,我國純電動客車市場生產各類車型6594輛,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359%。這是今年以來該細分市場連續第四個月爆發式上漲:1月份,市場同比增長79倍;2月份為淨增長;3月份同比增長351%;4月份增長1359%。今年1-4月,純電動客車市場累計生產各類車型1.29萬輛,比去年同期的1100輛增長10.73倍。

2014-2018年純電動客車市場月度走勢圖

進入2018年的純電動客車市場,發展態勢平穩了許多,沒有像去年那樣,前五個月市場跌至谷底,直到6月份才有所起色。2018年的月度走勢相對均衡,儘管市場也受到了去年年底政策大退坡預期的提前透支影響,但由於補貼新政在今年2月中旬才出臺,而且過渡期內的補貼標準和正式實施期內的補貼標準差距不大,因此,純電動客車市場最近幾個月的發展都比較平穩,沒有出現大起大落。

今年2月12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發改委聯合發佈“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的通知”(2018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其中明確規定:“本通知從2018年2月12日起實施,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為過渡期。過渡期期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財政部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展改革委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號)對應標準的0.7倍補貼,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

相比新能源物流車過渡期內只能享受0.4倍補貼的“惡劣環境”,新能源客車0.7倍的過渡期補貼(正式實施後的純電動客車最高補貼為2017年補貼標準的0.6-0.726倍),讓客車行業和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也讓這個細分市場不至於突然斷檔和產銷量大幅跳水。

2013-2018年純電動客車市場年度走勢圖

從暢銷車型來看,今年4月份和前四月的走俏產品,跟2017年市場形勢基本一致,那就是10米車和8米車受青睞。下圖顯示,2018年4月份,10米級的車型佔到了純電動客車市場的51.52%比重,8米級車型佔比36.05%,兩類車型合計佔比超過86%;11米車佔比為7.11%,12米車為4.17%,6米車和7米車已經邊緣化。

同樣,今年1-4月,在1.29萬輛的純電動客車市場累計產量中,10米級車型佔比達到47.26%,8米級車型佔比36.77%,這兩類車型合計佔比超過84%。10米級車型和8米級車型持續走俏,說明這兩類車型的高性價比優勢,目前尚無其他長度車型能夠替代。

從市場格局而言,今年1-4月,保持領先的企業主要有宇通客車、比亞迪、兩條龍和中通客車。其中,宇通客車以2674輛、936%的同比增幅,保持行業第一,市場份額為20.7%;比亞迪客車1-4月累計生產1954輛,市場份額躍升至15.1%;第三名廈門金旅累計生產1586輛,同比增長29.5倍,市場份額為12.3%;第四名廈門金龍生產1120輛純電動客車,市場份額為8.7%;中通客車位居行業第五,累計生產純電動客車765輛,同比增長15倍,份額為5.9%。

2018年1-4月純電動客車市場產量表(單位:輛)

第六名銀隆新能源,1-4月累計生產純電動客車742輛,同比增長52倍,市場份額為5.8%;南京金龍、福田歐輝分別累計生產611輛和527輛,市場佔有率為4.7%和4.1%。總體而言,經過近幾年來的“大浪淘沙”和調整發展,宇通、比亞迪、廈門金旅、廈門金龍、中通客車、銀隆、福田歐輝、南京金龍、中車電動這幾家企業的行業前十地位基本已經確定(這九家企業同樣也是2017年純電動客車市場的前十名),所不同的是各自在前十中的位次排名還處於變化中。

2018年1-4月純電動客車企業市場份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