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能有先治病后付钱的医院?

q670q47u235n1

当时规定门诊初诊挂号费为一元,病人在走廊持护士代填的初珍病历候诊,经医生诊治后,可根据其对医疗的滿意度,选择"自动投币挂号”,不满意也可以不投币,少投币。试行一年,竟发现废除挂号费制度后,全年自投的挂号费比门诊量应收的挂号费多出三十多万。门诊的医生护士为了体现自身价值与专诊效益,注重改善医疗服务品质,病人与家属对获得如此便捷与优质的服务,都选择多投币(多数为2元、5元、10元,少数有投20元)借此表示对医生的敬重。这一改革当初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目的,既能从国家层面建全公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公民医疗诚信平台,针对病人欠费逃费而限期不还者暂停其个人的"医疗权利“。再不需医务人员承当欠费逃费的"垫付"责任,必将进一步增添医患之间的信任度与幸福指数。


陈恭5

急诊科医生对此问题应该比较有发言权。

1 如果送来急性中毒的病人,急性心衰、呼吸衰竭、急性呼吸心跳骤停等病人,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病人的费用问题,毕竟患者的生命是第一重要的。

但是如果涉及到高价值耗材,昂贵药物,我们就一定要跟家属谈了。毕竟这些东西是必须要花钱买来的,如果逃费,就得医生自掏腰包,实在承担不起。

2 大多数病人的病情其实没有那么重,短时间内不会危及到生命,我们一般只做一点初步处理,比如挂上葡萄糖,伤口清创,止血等,剩下的主要工作是观察生命体征是否稳定。这种患者处理完就没事,往往却是抱怨声最大,逃费几率却最高的,最容易消磨医护人员的信任。


ZKpub

在这方面,我们虽然不能盲目跟随一些发达国家,亦步亦趋,但有些理念还是可以借鉴的。例如,在美国,“信用分数”是个人的一笔重要资产,如果信用状况不佳,生活就可能会受到以下限制:

--只能使用更加昂贵的预付费电话套餐,无法享受通讯公司的种种优惠项目;

--在租房时可能过不了房东的背景调查,只能提前大量预付租金;

--无法获得购房按揭,不能分期付款购买汽车和大件商品;

--各类保险的保费会相应上涨。

类似地,我国目前也在不断尝试加强立法,督促公民更加意识到信用的必要性,学会爱惜自己的羽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欠账不还的“老赖”一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就不得进行特定的高消费活动,例如坐火车软卧,住星级酒店,送子女上高学费私立学校等。


王瑞恩


看看世界第一大国美国,白宫办公桌边尚有奥巴马总统留下的余温,特朗普总统就废除了美国史上第一个全民医保法案。反观我们国家,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运转着世界上最庞大、覆盖了95%人口的社会医保,不断改善人民的就医条件,经济并不如一线城市富裕的山东居然都发展出“先看病后付费”了,是不是该喊“厉害了我的国”?先别喊,团团不是是那种动辄喊口号、打鸡血的人。这个话题还没说完呢。

深化医改:“行百里者,九十者半”

自2008年启动新医改以来,仅用了五年时间,中国人民预期寿命就提高了一岁。这背后,是财政和社保一年2万亿的医疗卫生投入;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中居民承担的比例从2005年的52.2%降至2015年的29.3%。强大的支撑让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人数从2003年的487万人增至2013年的804万人,同期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增长79%,10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数量增长300%,服务能力空前增强。

改革有你,未来有你

根据《“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我们的医疗正要发生如下变化:

2,改革药品及耗材流通体系。压缩药品和耗材的流通环节,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防范公共利益和商业利润的冲突,促使医药产品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属性。

4,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和慈善救助衔接互动、相互联通机制。

我们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中,都有机会在自己的领域做出创新和贡献。医改也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好,未来更宏大的民族复兴目标也好,需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的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当我们回顾亲自走过的光辉历程,这才是纵情欢呼的时候。

-----------------

@邓铂鋆

共青团中央

2016年开始,马云就将芝麻信用应用到医疗行业,推行“先看病后付款”,但凡芝麻分达到650分以上者,都可以先看病,后面再付款,酱紫对于急诊患者来说,就节约了大量的排队付款时间,为抢救赢得有利时间。

阿里率先推动医疗授信,居功至伟

所以说,信用还是很重要滴,不要给自己留下什么信用污点,不然哪天真要救命时,信用污染反而成为了障碍。说白了,没有信用,谁愿意给你先看病后付钱啊!


医疗百晓生

我们这个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很严重。相比以往,现在的人更加的物质,更加现实。现在的人的羞耻心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往往对别人,对社会的要求高,对自己的要求底。正应了那句话,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兵者诡道也

我长辈曾经当过赤脚医生,看见病情危急的贫下中农,从来不说“条件不够,医不下”,都是尽力去抢救。哪里有建立静脉输注救命通道?仅仅是肌肉注射就是最高方法。有时甚至来不及给急重病人脱下裤子肌注,隔着裤子,就一记急救飞针栽在屁股上半部!病人清醒过来一个劲的感谢!哪里有追究医生你不给我消毒,造成屁股烂了怎么办。

有时还有病人肚子疼得打滚,赤脚医生下乡去病人家里救治去了(那时一个赤脚医生负责一个乡,对于无法行走的病人,医生还要走村入户去治病)。肚痛病人捱到赤脚医生家里,医生家老奶奶也没有考虑:你这疼痛止住了掩盖病情怎么办?病人死了,家属来问责不?看见病人痛得汗水直冒,直接取一截有点苦味的“青藤香”什么的中药,给病人咬烂服下。给他一碗开水,(山里缺水,从山下挑回来很累的)一般十多分钟就缓解稳定了!也不要病人一分钱!



那时也有病人付不起药费的,不是因为故意赖账,而是贫穷!欠费病人也很有感恩之心,佝偻着身子,拿出一个小南瓜或者一把四季豆来感恩医生,或者有啥劳力活来帮忙做。不少病人还与医生成了一辈子的朋友!医生就是一个乡人德高望重的救命恩人!



那时的医生不担心被病人讹诈和恶意欠费,病人不害怕医生多收费,医生也知道病人家住何方和家庭情况。那是一个互相信任和帮助的时代,充满医患深情的时代!

渴望什么时候,社会信任与医患纯朴真情能重现!


边河静静流1

首先,文内提及,“突发紧急情况送医”,问题为“为什么不能有先治病后付钱”,有共性,又很矛盾!

从问题的矛盾,又可以看出,类似题主这样的“潜在敌视和私利”,已经充分说明不可能存在!

怎么说?

之前提及的,上个月广西某年轻人街头摔倒,紧急手术,全在没有联系到家人、朋友的情况下进行的,直至术后,仍在寻找家人,这样的情况,谁去交钱了?

那为什么,还口口声声大骂“都是见死不救”,“哪怕欠一分钱不够,死了也不会管你”?

实际上,就类似于“为什么急诊不急”?我要赶时间回去接小孩、做饭,你必须给我急诊!?我白天没空,只有晚上有空,你现在马上给我急诊处理!?因此,题主很聪明地提及“突发紧急情况”,但又有意无意地提出“为什么不能(所有)情况都先救治”?也就是类似这种急诊,都想要“特权”。

大家都会痛骂特权,但,当你有特权的时候,又有谁不想尽情享用?

问题是,要回去做饭,要赶时间,这些算急诊吗?

同样的,上面讲的,“紧急危重情况”,都是优先救治、哪怕没钱没家属。但,我小孩哭得厉害,你必须给我先处置,为什么要交钱?我没钱,就要做这个手术,哪怕是一个痔疮,没有任何影响生命的病情,你也必须先欠费给我做啊!至于那些癌症手术、择期手术,你也得统统给我先治!谈钱?没医德!

因此,国内,除了紧急危重情况,同样有可以不交钱先住院的情况。

如果医保报销一样,甚至说“免费”,以国人的天性,谁不想住好的、找厉害的、用最好的?

社会大了,也可能有些确确实实的、违背职业操守,而不顾病人安危的。但是,国内,只要是“紧急危重”,绝大多数还是救治为先的。当然,“救命”为主,一旦命保住了,你说,我虚弱,得给我补补,我要用进口的钢板用进口药,我要顺带把这个肿瘤治了,那不好意思,请先交钱!


思君者

我认识的一个护士。

护士答应了,把三天的药拿过来,输了一天的。另外两天的装好递给那个妈妈。

那个妈妈说孩子输完液就去补交钱。

后来,人家输完液就走了。别说补交钱,连门诊都体温计都拿走了。

这个护士被扣了工资抵了这笔医药费,又被开会批了好几次。

后来,门诊改了规定,如果需要拿着体温计量的话,押金十块钱,量完归还体温计的时候,马上退那十块钱。

至于用药,拿上缴费收据自己去药房取药,再过来输液。

所以,题主你觉得先看病后缴费有可能吗?


小黑豆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老了又得了重病,而我的家境又不算好,那我是去看病还是去治病,看病是为了知道我还能活多久,治病是为了苟延残喘!

没有医生不想拥有一个神医的名声,不过投机取巧的人太多,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