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丨小滿:滿而不盈,人生最好的狀態

小滿,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

小滿時節,水稻灌漿,穀穗小滿。農諺雲,“小滿物滿盈,小麥快長成,大地色彩多,青黃綠白紅。”

小滿之時,雨水增多,田野裡散發著淡淡的青麥香氣。田野已經變成了鋪天蓋地的深綠,但是牡丹、薔薇、槐花、牽牛花、三色堇這一類的花朵依舊在爭妍鬥豔。

小滿時期,麥穗日益飽滿,雖馬上面臨豐收,但處於青黃不接時期,江南人家一般會喝稀粥省糧食,古時人民更多挖食苦菜。歷時上稱輕身避瘟,美其名曰躲避端午的時疫。

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指中國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對應位置代表不同的節氣。

每月一節(節氣)、一氣(中氣),一年十二節、十二氣,合稱二十四節氣。其中,“節”為一月之始,“氣”表一月之徵。

黃經:指太陽經度或天球經度,是在黃道座標系統中用來確定天體在天球上位置的一個座標值(另一個值是黃緯),在這個系統中,天球被黃道平面分割為南北兩個半球。

黃道:是太陽在一年中橫越天球的路徑,在一年中會穿越天球赤道兩次,一次是在春分點,另一次是在秋分點。

由於在黃道上沒有明顯可以作為黃道經度0度的點,因此春分點被任意的指定為黃經0度的位置,天體的黃經度就是由天體向東量度至春分點的角距離。

中國古人把360度劃分成24等分,每分15度,為一個節氣。兩個節氣間相隔日數為15天左右,全年即二十四個節氣。

小滿三候

我國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小滿”分為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

苦菜秀:《埤雅》以荼為苦菜。 《毛詩》曰:“誰謂荼苦?”是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爾雅》曰:“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蔡邕《月令》以謂苦蕒菜。

靡草死:鄭康成、鮑景翔皆雲:靡草,葶藶之屬。《禮記》注曰:“草之枝葉而靡細者。”方氏曰:“凡物感陽而生者,則強而立;感陰而生者,則柔而靡。”謂之靡草,則至陰之所生也,故不勝至陽而死。

原為小暑至,後《金史志》改麥秋至。《月令》:“麥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滿為四月之中氣,故易之。秋者,百穀成熟之時,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也”。

從氣候特徵來看,在小滿節氣到下一個芒種節氣期間,全國各地都是漸次進入了夏季,南北溫差進一步縮小,降水進一步增多。

小滿習俗

祭車神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裡二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入田中,有祝福水硯湧旺的意思。

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是嬌養的“寵物”,很難養活。氣溫、溼度,桑葉的冷、熟、幹、溼等均影響蠶的生存。由於蠶難養,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恕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

吃苦菜

在南方地區,還有句“小滿小滿,江河漸滿”,反映了這時南方降雨增多的氣候特點。

別看這幾天氣溫舒適,小滿一過,炎炎夏日跟著就來。

小滿為啥要吃“苦”?

《周書》中講:“小滿之日苦菜秀。”

食苦菜就是小滿節氣的習俗之一。小滿雖然寓意著豐收的到來,但其時卻恰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因此在過去,很多百姓不得不用苦菜來充飢,這一習俗便流傳下來。

食用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的野菜,能在潮溼悶熱的天氣裡清熱利溼,強身健體。

老北京常吃一種叫做“苦芒菜”的苦菜,也叫“苣蕒菜”。

苦芒菜

它有安心益氣,輕身、耐老的功效。簡單用鹽和醋一拌,生著吃味道就不錯,也可以做湯、炒食或者做餡。

涼拌苦芒菜

還有一種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利尿通淋的功效,民間稱它為“長壽菜”、“長命菜"。

馬齒莧莖頂部的葉子很柔軟,可以像豆瓣菜一樣烹食,可用來做湯或用於做沙司、蛋黃醬和燉菜。和碎蘿蔔或馬鈴薯泥一起做,味道也很好。

其莖和葉可用醋醃泡食用。還可以做馬齒莧炒雞蛋、蒸馬齒莧餡包子,或煮點清熱止痢的大蒜馬齒莧粥。

其實不僅是吃苦菜,夏季天氣炎熱,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不僅可以促進食慾和消化,還有去熱和排毒的作用。

市場上常見的菜中苦味較重的菜有苦瓜,微苦的菜有馬蘭頭、菊花腦,還有野菜中的枸杞頭。另外,還可食用一些食藥兼用的苦味乾鮮類果品,如蓮子芯、薄荷葉、苦杏仁、蒲公英等。

二十四節氣中為何沒有“大滿”?

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大雪對應小雪,小寒對應大寒,小暑對應大暑,唯獨小滿沒有對應的大滿這個節氣。許多人就會好奇了,這是為什麼?有什麼典故嗎?還是有什麼特殊的講究?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

有人說,滿足的狀態是剛剛好,幸福的狀態是比剛剛好再多一點。事情太滿就會走向反面,花未全開,月未全圓,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不滿,則空留遺憾

過滿,則招致損失

小滿,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沒有大滿,更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之理念。

小滿:滿而不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這樣詮釋小滿:“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又云:“鬥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

小滿的原意就是講:小麥開始飽滿,但是尚未成熟的階段。

《道德經》裡講: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天道就是這樣,用盈滿的來補充不足的。

陽氣過盛,陰氣就開始顯現出來。陰氣過盛,陽氣就開始顯現出來。

事物發展到鼎盛的時候,就要走下坡路,開始衰敗,這是天地間萬事萬物的常規。

人生也是如此,“高處不勝寒”,很多時候,不一定要大富大貴,知足常樂,平常日子,小滿的狀態,就是人生的幸福。

小滿:滿而不損

《易經》裡講:亢龍有悔。

乾卦爻位到了上九,以六爻的爻位而言,已位至極點,再無更高的位置可佔,孤高在上,猶如一條乘雲升高的龍,它升到了最高亢的地方。

這時候如果再進一步,就是禍患。

所以滿而不損,是一種境界。

《尚書》裡講,滿招損,謙受益。

很多人一旦有了成就,就開始得意洋洋,說話做事就開始不知分寸,這樣很容易得罪人,禍患自然也就不遠了。

所以,做人要懂得謙卑。

想要滿而不損,還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物質財富名利地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學會剋制貪念,減少自己的慾望。粗茶淡飯,保持平和的心境,才能永葆生命之樹常青。

小滿:大成若缺

老子說,“大成若缺”。

真正的完滿恰恰看似有缺憾。

曾國藩晚年給自己的書房起名“求闕齋”,意思就是時刻反省自己的缺點,時刻補足自己的短處。

有缺憾才能有進步。勉強求全,其實是固步自封。

小滿不是不思進取,而是長足的努力。

詩詞賞析

《小滿》

宋·歐陽修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小滿》

當代·左河水

江南沃野過插秧,江北麥麩便灌漿。

西子湖邊人好客,茶商後腳款絲商。

《小滿》

吳藕汀

白桐落盡破簷牙,或恐年年梓樹花。

小滿田塍尋草藥,農閒莫問動三車。

《小滿》

長卿

昨夜玉盤沉大江,夜來忽夢薺麥香。

時人但只餐中飽,莫忘舊時苦菜黃。

《歸田園四時樂春夏二首》

宋·歐陽修

南風原頭吹百草,草木叢深茅舍小。

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

老翁但喜歲年熟,餉婦安知時節好。

野棠梨密啼晚鶯,海石榴紅囀山鳥。

田家此樂知者誰?我獨知之歸不早。

乞身當及強健時,顧我蹉跎已衰老。

《晨徵》

宋·鞏豐

靜觀群動亦勞哉,豈獨吾為旅食催。

雞唱未圓天已曉,蛙鳴初散雨還來。

清和入序殊無暑,小滿先時政有雷。

酒賤茶饒新而熟,不妨乘興且徘徊。

《遣興》

宋·王之道

步屧隨兒輩,臨池得憑欄。

久陰東虹斷,小滿北風寒。

點水荷三疊,依牆竹數竿。

乍晴何所喜,雲際遠山攢。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宋·趙蕃

一春多雨慧當慳,

今歲還防似去年。

玉曆檢來知小滿,

又愁陰久礙蠶眠。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美好的夏天來了

願你保持“小滿”的狀態

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