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中最大的赢家是谁?

好大一块难题

郑耀先,韩冰两人都是勇敢与智慧的化身。潜伏在敌方内部长达几十年没有暴露,并获取大量情报,堪称行业典范,这不就是最大的赢家? 但是我说不是。



郑耀先潜伏军统身居高位,却是身处险境,如履薄冰,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危险。最后祖国的解放,也没有为他正名平反,还是被关进监狱,接着下放农场去厨房打杂,并且还要时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斗。最后女儿离弃,体弱多病,黯然逝去。

韩冰也遭遇了同样状况,隐藏在共产党内部,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由于被军统俘虏过,从一个威风凛凛的女强人一下子跌落到生活最底层,接受审查,劳动改造,被迫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没多久又离婚。眼看着终于找到了真挚的爱情,谁知恋人却是自己的敌人,还是揭穿自己特务身份的共产党。真是造化弄人。你说他们两个是赢家吗?

其实真正的赢家是马小五,此人原是一个小小的侦察员,资质愚钝,头脑简单,属于平庸之辈。曾经两次差点死于宫庶之手,先后被宫庶和韩冰玩弄于股掌之上。

谁知时来运转,在临危受命拜郑耀先为师后,先是抱得美人归,后是去香港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接着在批斗反动派的运动中,独善其身,置是非与身外。并且平步青云,步步高升,让以前的领导陈国华、袁农都自叹不如。 最后还用他的权势,解救了处在危难困境中的师傅郑耀先。


纵观全剧,马小五这个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的主,是不是本剧最大的赢家?

本人写作品很慢,单是审稿就用了很长时间,严查词语、段落、标点符号、错字,力求文本工整。如果感觉有点儿意思,请帮忙转发和关注。


陈语烂言

虐心“风筝”苦情戏,泪洒自毙仗义汉。

纵观全剧人情事,铭记在心简之弟。



赵简之,这个在剧中打酱油的角色,谁也不会太多在意,他是六哥郑耀先的手下,对六哥那是一个忠诚有加,按说这没有太多推崇。



但当剧情发展到被“六哥”出卖被抓,监狱内碰到四哥徐百川,知其要出卖指证郑耀先,在牢房内痛骂他忘恩负义,出卖情义,说他无情无意。





知道这样无法阻止徐百川,便撞墙自毙而亡!以死铭志,力求救六哥于危难!多么有情有义的汉子啊!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赵简之用行动诠释了它!

也许大家在郑耀先是最后的大赢家。但我认为赵简之是大赢家,是他让我们知道什么是情义,什么是知己!我深深的记住了他!

故事赢家非赢家,精神赢家满播洒!


绘色汇声

风筝是谍战剧这些年,难得的精品,可以说是经典。播出了俩个多月热度不减。

经典就是白看不厌,每回看还是满怀期待。西游记就是典型案例,无数次重播,人们还是像初次观看满是好奇与趣味。如果以西游记作为评判标准的话,风筝完全符合这一标准。

剧情客观真实,虐心的情节,看得人数次落泪。

郑耀先出场嘴里叼着烟斗,在军统呼风唤雨。凶狠狡诈是戴笠的得力干将,绰号鬼子六。

郑耀先的忍辱负重,为了信

仰。含泪枪杀战友。并且是是唯一能证明他清白身份的战友。深爱的女友被军统特工当着他面杀死,还要忍着若无其事。

解放后,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他。屡遭迫害,明明是忠义之士,却画上了叛徒的烙印无法自拔。

妻子林涛为了保护她,毁容自杀。留下幼女和他凄苦的生活。

郑耀先下农场,被批斗。在监狱里与对头韩冰相遇。

韩版冰一直是以正面形象示人,数次折磨郑耀先。

在监狱相见时,她以被丈夫抛弃。孤家寡人的落寞完全没有往日神采奕奕,干练的铁娘子风采。

只有郑耀先坚信她的身份,韩冰也深深的清楚郑耀先是他的敌人。

这么纠结的俩个人相爱了还不能在一起。他们明白是各为其主,为了各自的信仰别无他法。

宫庶是个义薄云天的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的六哥,一直潜伏。本可以脱身去台湾,他却要报恩。在坚信中他苦苦支撑,决定拼死就他的六哥时,却被六哥设计擒获。虽然,郑耀先痛苦流涕。他是为了信仰出卖了出生入死的兄弟,这个兄弟而且一直还要舍命就他。

宫庶身上有战国豪侠的气质,忠义轻生。可性情中人遇到残酷的现实。看到这段难过的落下了泪水,久久不能平复。

郑耀先为了信仰舍弃了太多,代价巨大,晚年这样的功臣唯一在世的女儿的批斗下无比痛楚。

是谁赢了呢,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思来想去是导演柳云龙是最大的赢家。在影视剧多如牛毛的时代,能完完全全看完一遍的电视剧就不错了。

播了这么久,热度不减。观众进入柳云龙设计的悬念,孜孜不倦的讨论。投入的为主人公悲天悯人。可以说是这部电视剧的巨大成功,不是柳云龙是谁呢。


每天来罐正能量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回答起来就比较复杂。

首先我们看《风筝》中有赢家吗?可能会有人说《风筝》主要描述的是两党相争,最后共产党赢得了胜利当然是最大的赢家了,这种论调我不反对但用在本剧上就有点牵强,毕竟《风筝》所叙述的只是国共两党秘密战线的一角,透过这一点只能看出老一辈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坚定,并不能看出共产党必胜,所以说共产党是本剧中最大的赢家就有点牵强附会。

其次我们看《风筝》主体表达的是个什么思想(或者说本剧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我认为导演柳云龙先生还是想突出老一辈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坚定和对事业的执着。虐心的是导演在本剧中参杂很多人性和人伦与信仰产生矛盾的东西,这就让很多人在看本剧时难以抉择。比如:郑耀先设计抓捕宋孝安和宫庶以及郑耀先对待女儿的问题上就很容易引起观众的争论。尤其是林桃自杀的桥段,郑耀先都没去看一眼。可能导演的这种安排是为了突出特工人员工作的特殊性,但是这在观众心里难以产生共鸣。特工也得有人性。

最后我们看看观众对《风筝》的评论,很多人都觉得《风筝》是史上最好的谍战剧,甚至比《潜伏》还要好,也有人觉得该剧虐心,在人性与信仰面前难以抉择,当然更多的还是期待,期待柳云龙能有更好的故事超越《风筝》。所以说最大的赢家还是《风筝》剧组,不是故事里的人物而是表现故事的人。


枫叶林

如果说风筝中谁是赢家,感觉应该是看了风筝的观众。虽然现在的谍战剧多如牛毛,但是都脱离了现实,变成了言情剧,偶像剧…。风筝让看过它的人,重新认识了那段历史,那个时代,了解了那个时代的情报人员,不为人知的,忍辱负重的一面。也让现在的年轻人更懂得了,现在生活的富足安逸,是多少前辈用青春,用热血无偿的付出换来的,心里多几分敬畏。


铃铛16933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