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莊:尊貴與極致的皇家行宮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

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它將皇家的尊貴,園林建築藝術的極致展現的淋漓盡致。

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宮殿區位於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佔地10萬平方米,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築組成。

前朝的正殿是澹泊敬誠殿,全部由楠木建成。清代皇帝在山莊時,重大的典禮都在此舉行。

四知書屋是清帝大典前休息更衣以及平時召見大臣、處理政務的地方。

煙波致爽殿是皇帝的寢宮,正中設寶座;西暖閣是皇帝的臥室,床後有暗道;東暖閣是皇帝與大臣議論國事的地方。

湖泊區在宮殿區的北面,湖泊面積包括州島約佔43公頃,有8個小島嶼,將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區域,層次分明,洲島錯落,碧波盪漾,富有江南魚米之鄉的特色。

湖區有大小湖泊八處,即西湖、澄湖、如意泅、上湖、下湖、銀湖、鏡湖及半月湖,統稱為塞湖。

區的風景建築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勝建造的,如“煙雨樓”,是模仿浙江嘉興南湖煙雨樓的形狀修的。

湖中的兩個島分別有兩組建築,一組叫“如意洲”,一組叫“月色江聲”。“如意洲”上有假山、涼亭、殿堂、廟宇、水池等建築,佈局巧妙,是風景區的中心。

“月色江聲”是由一座精緻的四合院和幾座亭、堂組成。每當月上東山的夜晚,蛟潔的月光,映照著平靜的湖水。

湖區總體結構以山環水、以水繞島,佈局運用中國傳統造園手法,組成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仙世界的構圖。多組建築巧妙地營構在洲島、堤岸和水面之中,展示出一片水鄉景色。

薄霧嫋嫋籠罩在湖面上,翠綠的荷葉遍佈湖中,倚坐在湖中的亭廊裡,沉醉於如此美景中。

秋季來臨,樹葉被秋風渲染成金黃色,落葉紛紛。泛舟於湖面,享受著秋風帶來的清涼,好不快哉。

華燈初上,在燈光的映襯下,正宮山莊熱鬧了起來。

平原區位於山莊北部,佔地60.7萬平方米。平原區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樹林。

山區位於山莊西北部,面積443.5萬平方米。相對高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環繞、色壑縱橫的景。

山區景物迷人,在亭子上遠眺,山莊的各風景點,山莊外的幾座大廟,以及承德市區,周圍山上的奇峰怪石,都能一覽無遺。

避暑山莊的東面和北面,武烈河兩岸和獅子溝北沿的山丘地帶,共有11座寺院。因分屬8座寺廟管轄,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稱為“承德外八廟”。

廟宇按照建築風格分為藏式寺廟、漢式寺廟和漢藏結合式寺廟三種。這些寺廟融和了漢、藏等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氣勢宏偉,極具皇家風範。

布達拉·行宮景區坐落於避暑山莊正北獅子嶺南麓,由皇家寺廟群中的普陀宗乘之廟和須彌福壽之廟組成,俗稱小布達拉宮和班禪行宮。布達拉·行宮景區為兩座漢藏結合式寺廟,建築規模宏大,雄偉莊嚴 。

普寧寺景區坐落於避暑山莊東北部武烈河畔,由皇家寺廟群中的普樂寺、安遠廟及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組成。寺內供奉有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普佑寺是喇嘛研習佛教理論典籍的經學院。這裡僧侶雲集,香火旺盛,是北方最大的佛教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