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刚刚出的老家房子拆迁安置方案,我该怎么选?

老家四线城市副城区,面临棚户区改造。前几天房子评估价已经出来了,四间民房赔偿32.6万,昨天签了拆迁协议,15天之内要求房子腾空,交给相关部门,然后选择拆迁安置方案,一个户头最多补偿180平米,共有65平,90平,115平三种户型可选,具体如下:

一、不要安置房,选择货币化补偿

这个最简单,每平方增加300元的货币化补偿,共计180平,5.4万。这样拿到手共计38万。拿着拆迁协议到指定楼盘购买商品房,每平方再优惠200元,但最多可选择180平。

二、选择一套安置房

选择一套安置房,按照1600元一平。剩下的面积补偿货币化政策,例如要了一套115平米的安置房,剩下65平额外补贴300元一平方。这样最终还能找回13万多一些。

三、选择两套安置房

第一套按1600一平,第二套按照1700元一平,超过180平的,超出部分起步价3500元一平,每层加20元。例如选择第一套115平的,按照1600元计算,第二套假设65平,按1700一平。但是如果第二套也115平的,其中65平按照1700,剩下的50平按市场价3500元起步。

此外储藏室,1000元一平,暂时按每个储藏室2万元预收。

目前父子两代没有分户的,(因为独生子女的较多许多没分户)一律只能按照一个户头计算,只享受180平的安置面积。兄弟俩、兄妹俩没分户但是已经结婚的可以做两个户头。或者说大儿子分户,二儿子还跟父母在一起户头,也只能分享受两户,不会享受三户。因此大家普遍选择两个115平的。因为高层65平的实在太小了,选的很少。

但是都选择大户型,面积就超出了180平,怎么办?难道只有花3500元的市场价的高价买?除了花高价买,其实有这样两种方案:

一、直系亲属之间可以相互转让面积

例如亲弟兄俩,哥哥分了180平,弟弟分了180平,但是哥哥只要115平,弟弟想要两套115平的,那么哥哥剩下的65平就可以补给弟弟50平。这样弟弟就有230平的选择,第一套房1600,第二套房1700元,但是弟弟应该把这50平的货币化补偿1.5万元补给哥哥,当然哥哥也可以选择不要,这是他们之间的私事。

二、非直系亲属之间也可转让,但是需要人们之间私下达成协议

如果没有直系亲属,或者直系亲属的面积也不够怎么办?居委工作人员给出的答复是,他们可以帮忙介绍那些只要钱不要房的人,用他们的名字要安置房,但是用了他们的名字,他们就不能享受全部的货币化补贴,购买指定的商品房也不会享受补贴。例如你用邻居的名字要了一套115平的房子,那么你需要把这115平的货币化补贴*300元=34500元,补给人家。同时如果对方提出购买指定商品房的优惠,你也需要补给人家。这些需要你们之间私下协商,居委只帮着将来更名。这样虽然也花了不少的钱,但是也比市场价3500元一平便宜。

三、还有一种方案,就是从其他人手里购买一套房

现在只签一套房,等到将来有人想出售自己手里的房子时,再协商购买,去居委更名即可。许多人觉得,现在许多家庭都想要两套房,甚至更多,将来房子肯定会剩余,那时候再花市场价从个人手里购买,也贵不了多少。

笔者就是这样情况,因为上有父母,下有两个男孩,而自己跟父母在一个户上,没有兄弟姐妹,只享受180平的安置面积。为了父母,为了两个儿子的将来,虽然现在我自己早已经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但是还是想要两套115平的安置房,除了第一个方案没有直系亲属外,两外两个方案,不知道选择哪个好,大家有好的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