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张士诚被那些文人耍了?

雲清看世界

文/炒米视角


那曾经是一个大乱通过战争走向大治的时代;那是一个残酷而激荡的岁月;是无数以弱胜强,创造奇迹的时代。而张士诚也是一个由弱小创造奇迹,却又毁于强大的这么一个角色。


炒米曾经走过张士诚发迹的那片土地。河网密集、鱼米肥美。然而倒退五百多年前,因为没有海堤,那是一片盐碱之地,苦寒之地。海水的倒灌,导致了里下河地区,土地板瘠,蒿草丛生。人们以煮海为盐,以谋生计。而张士诚就是一个出色的私盐贩子。自管仲发明“官山海”以来,盐铁专卖,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的财税利器。而张士诚选择了私盐贩子这个职业的同时,就是把脑袋别在腰杆上讨生活了。


于是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与弟张士德、张士信率领盐丁起兵,仅仅打下了兴化、泰州、高邮,次年就开始称帝了。国号大周。莫笑君像洪秀全。因为他创造奇迹的时候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高邮保卫战”让这个私盐贩子一战成名!脱脱百万大军把小小的高邮城围得如铁桶一般,水泄不通,然而攻打数月之久不能下,高邮城城矮且破,城墙塌了几次,元军硬是未能攻进。是张士诚牛逼么?当然不是,这得益于脱脱的不接受投降,一定要城破屠民的宣传。兵法有云“围三缺一”。脱脱显然低估了人的求生欲。


张士诚并不比陈友谅和朱元璋高尚,他毕竟是一个商人,他图利之心大于谋国。所以高邮保卫战因种种机遇取得了胜利之后,张士诚立刻挥师南下,从南通到常熟(当时还没有苏通大桥),很快拿下平江、常州、湖州、松江(就是苏、锡、常加上海加浙江部分地区)后,就开始定都平江(苏州),开始做“土圆肥”了。因为是私盐贩子,所以继续了重商主义。江南税负本来在元朝就比较低,江南殷富,取其什一便富足。这个私盐贩子竟然通过海运还把生意做到了元大都,和元政府眉来眼去。在战争残酷的年代,曾一度获得了相对宽松与稳定的生存环境。


至于对张士诚的也是描述就更多,多到令朱元璋嫉妒。但说到张士诚与文人之间的关系,甚是有意思。施耐庵、罗贯中都曾经效力于张士诚。其中施耐庵曾经就是张士诚的军师。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施耐庵与罗贯中的传统儒家忠君思想都显得太理想化,对元帝国都太“投降”化。两人文学能力千古,然佐政能力比之刘基差之远矣。


但要是说此二人耍了张士诚,则是非常荒唐的。此二人甚至真正的文人都未进入过张士诚的核心参谋圈。因为张士诚本身的政治理想与抱负都是几乎没有的,他的最得力军师及主将其实是他的弟弟张士德。随着张士德被俘后,张士诚实际上就已经缺了主心骨。所以在《水浒传》里,他只能是方腊;在《三国演义》里他的命运就是袁术;在《隋唐两朝志》里他只能是王世充。


炒米视角

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可能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自身。


张士诚本名张九四,是一个私盐贩子。在古代盐都是由统治朝廷控制的,属于暴利。元朝对于盐铁的赋税尤其高,管理更加严苛。可以说在张士诚还是张九四的时候就已经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了。


张士诚和弟弟张士德、张士信带领盐丁起义后,向后攻下了泰州、兴化、高邮后,就在高邮称帝了。随即便被元朝大将脱脱围了城,无奈脱脱脑袋瓜子一根筋偏要屠城才善罢甘休,高邮人民拼死抵抗还真把脱脱打退了。张士诚这才真正走向了人生巅峰。


张士诚以后取得了南下的胜利,但是毕竟之前做过私盐买卖,有了地盘后张士诚大力发展商业,人民生活也有所好转,甚至与元朝廷也做起了生意。元朝对于张士诚的压力渐渐转移到了如日中天的朱元璋身上,张士诚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张士诚身边确实围绕了很多的文人,但实际上来讲都没有进入决策的圈子。张士诚不是一个开明的主公,更多的权利除了他自己,最信任的人就是他的弟弟。


偏安一方导致张士诚的军队也慢慢腐化,有时候甚至命令也不听了。随着他弟弟的被俘,也失去了自己的主心骨更加的刚愎自用,最后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

很多人认为是文人耍了他,多是被他努力塑造的开明、睿智的君主形象所误导,即使他再努力的包装自己也掩盖不了本性。张士诚的失败怨不得别人,只能怨相比于自己他的对手太强大又太聪明。


少侠看历史

士,诚小人也!

张士诚和朱元璋都是元朝农民起义军英雄,而且两人的名字还很一样。一个叫九四,一个叫朱重八(就是八八)。

朱重八的改名很顺利,朱重八发迹后,请人改名为“朱元璋”。璋是一种很坚硬的玉石,所以朱元璋的意思是“诛灭元朝的利器”。大吉大利的名字,也许对朱元璋成功有效果。

张九四就有点悲催了!张九四发达后,找了一些知识分子改名字,改成了“张士诚”。张九四表示很喜欢!

可是,另外一些人来了说,《孟子》里面有句话“士,诚小人也”。张士诚才知道自己被读书人耍了,一怒之下,把那几个人杀掉了!果然,张士诚成了睚眦必报的小人。

这里面我要说说那些狗屁文人,仗着自己读了一本臭书,懂得茴香豆的十八种学法,就动不动耍小聪明捉弄人。

这么看,明清两朝文字狱很重,也许是这些文人真的很贱!

康雍乾三个皇帝大兴文字狱,贱兮兮的文人赶快把他们包装成千古一帝!

哎!中华文化到明清衰落,真不能全怪统治者。


历史知事

见识和格局决定一个人的成与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和了解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人的成功与失败都不是取决于某一个外在因素的,而是取决于他自己自身。张士诚的失败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是被文人耍了。张士诚是元末时期位于江浙一带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也是我们今天江苏省盐城市人。

在元朝末年,朝政政治腐败,财政收入可以说是经常入不敷出。这时统治者为了填补不断扩大的政府开销和军费支出,所以就不断提高盐价,虽然盐价不断提高,但是东南沿海的盐民却依然生活困苦无依无靠,这时的张士诚就是困苦不堪的广大盐民中的一员。张士诚在至正十三年的时候,与弟弟张士德、张士信带领着广大困苦的盐民起兵,先后攻下了泰州、兴化、高邮等地。第二年的时候,张士诚在高邮称诚王,国号周,之后张士诚率军渡江攻取常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在公元1356年的时候,张士诚定都在我们今天的江苏苏州。之后张士诚继续扩占土地,割据范围南到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西到安徽北部,所占面积可以说是非常的大。在公元1363年的时候,张士诚攻占安丰,杀红巾军领袖刘福通,自称吴王。之后张士诚就开始由盛转衰,后来张士诚屡次被朱元璋的部队所击败,疆土日渐缩小。


张士诚在占据江苏南部地区以后,很多年都没有战事了,因此人口增多,张士诚也逐渐变得奢侈、骄纵起来,不过问政务。根据相关历史资料显示这时张士诚旗下的将领们也开始变的懒惰,不思进取,贪图享受,拖拖拉拉不肯服从命令,每当有战斗,那些享受惯了的将领都在那儿装病,索要大量的田宅、封赏高官,然后才肯出兵打仗。所以这也直接导致了张士诚的失败。

通过以上的讲述,我们知道了张士诚前期在军事上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猛进,他领导的起义军纵横江浙一带,建立了革命政权,掀起了一阵反元风潮,但是到了后期张士诚开始了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不理政务,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所以张士诚的失败不是由文人所造成的,而是由他自己所造成的!

以上为本文的全部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围观讨论交流!


BM大嘴

悟空好!

你这个问法于史无据。张仕诚,盐贩子出身,本身就没有多大的胸襟和格局,其抱负就是守着他那一亩三分地,在他的地盘上割据,也就是隋末王世充一路人。虽然他不满元朝统治者的暴政,起兵反元,也立了功,但他一度又接受蒙古元政府的官爵投降元庭,更可恨的是,他置大义于不顾,向抗元斗争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出力最大的义军政权一一韩宋帝国发动进攻,致使韩宋帝国宰相一一反抗蒙古统治最无私、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刘福通战死,皇帝韩林儿落入朱元章之手遇害。站在民族大义和历史演变的角度看,张仕诚就是一个千古罪人。他自已最后被朱元章干掉,也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不能因为他在割据一隅推行了一点善政,就用现在和平时期的观点把他拔高成大好人、大善人;更不能因为朱元璋夺取皇位后推行的一系列屠杀迫害功臣名仕的暴政,就倒推张仕诚如何宽容。设想若是张取得了政权就如何英明神圣,那是陋儒在古纸堆里做梦。张仕诚中途投降元政府,攻击韩宋政权,害死刘福通,使朱元章坐大,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就凭这些,他就死有余辜。被什么文人耍了,他是自已造的孽,自已遭受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