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这座县城

(图片来自网络)

禄丰,但凡被人提起来,特别是外地人,大都是与“恐龙”扯上关系的。上亿年的岁月沉淀,在这里造就出了一片世人为之震撼的恐龙大遗址。

临近禄丰的楚大高速路口,“北有兵马俑,南有恐龙谷”的巨大广告牌拔地而起,气势磅礴。

(图片来自网络)

“恐龙化石”,成为了禄丰足以向外人称道的一张名片,让曾经貌不惊人的禄丰慢慢被人熟识了起来。

而生活在这座县城的人们,提起“禄丰恐龙”内心已经激不起了太多的波澜。除了县城周边的几处恐龙雕塑提醒着人们“恐龙之乡”的称号外,再难寻到关乎“恐龙”的其它痕迹。

毕竟“世界恐龙谷”建于楚大公路旁,距离禄丰县城23公里。不远不近的距离让生活在县城的人们,对于它的繁华与非凡,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图片来自网络)

人们对于触手可碰的东西,记忆才会更能深刻些。比如说一年一度的恐龙节。

儿时对于禄丰最为清晰的记忆是1991年跟着老爸一起度过的第一届恐龙节。

那一年的恐龙节,罗次跑禄丰的客车,车票一抢而空。一路上,到处是招手叫停想要坐车的人们;禄丰周边的宾馆旅社,人满为患;

那一天的老爸,把我高高举坐在他的肩头上,站在人流中一起感受着开幕庆典-舞龙狮的闹腾。那一晚的禄丰城,各色彩灯在形状各异的建筑上闪烁着,一片流光溢彩。

(图片来自网络)

多年后的今天,恐龙节依然如期举行,成为了禄丰特有的节日。生活在这座县城的我们,一边吐嘈着“恐龙街”上的地摊货,一边却又亲临其中领略着它带给禄丰的那份热气腾腾。

人们对于热闹,总有一种天生的融入性,或许是它能给重复的每一天中带来些许的新鲜吧。

热火朝天的另一处是傍晚之后的体育广场,它是小孩的天堂,也是中老年人的舞池。广场舞、交际舞、左脚舞轮番登场,是现代与传统的交替。

(图片来自网络)

星宿公园,是县城最古老的公园,因园内的星宿桥而古老。据史料记载,星宿桥始建于明历万年间,因河水“渊深莫测,众石垒落,状如列垦”故称星宿桥。

它历经了百年沧桑,静默、凝肃地立在那里,带给人岁月的支撑感。

古老的东西看上去都是沉稳的,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是一件有底气的事情。古桥,让县城有了质感和尊严。

而绿意盎然的联络线、如水墨画般的西河烟柳则诠释着禄丰的一路一树、一街一景。人们或早或晚在其中穿行着,看朝阳升起,白云舒展,夕阳西下。

(图片来自网络)

禄丰,其实是一座工业县城。

2000年四川德胜收购原禄丰钢铁厂,钢铁厂高耸的烟囱成为了它的地标性建筑。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烟囱柔柔地吐着白烟,红蛋黄似的太阳徘徊在烟囱林立之间。禄丰的一天,由此拉开了序幕。

越来越多的四川人融入到了这里,大街小巷开始回荡着抑扬顿锉的四川腔,川味餐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散步时所拍)

云南的清淡与四川麻辣的相互碰撞,平和与劲道在彼此的生活中互换着。语言上的共通,生活习惯的相融,成就了地方的繁荣。

与之相对的是环境。临近厂区的公路,大货车显得有点肆无忌惮,狂奔过后,留下的满是飞扬的灰尘。改善环境,共同发展是地方与企业一直在不懈努力的目标。

你提供给了我契机,而我自身的不足也在尽力弥补着,这是一个大企业所拥有的责任与担当。德钢三年之内完成“退城入园”转型升级的整体搬迁,应该就是一种各为安好的方式。

(明朗的天色)

一个县的风格,体现在方言和饮食习惯上。这两样东西渗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为县城注入了人情味、烟火气和平常心。南腔北调的方言揉杂在一起,形成了禄丰别具韵味的语言环境。

四川人的“啥子”,陆良人的“别家”,元永井人的“真锅呢”、罗次人的“给囔”……听不懂是天然屏障,听得懂是天然亲近。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靠乡音认出彼此,寻求着认同感。

(图片来自网络)

县城,本就是乡村里的城市。每周星期天的赶集日,人气很旺,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菜市场路边摊,总能买到原生态的农副产品。虽然拥挤喧哗,却是人们所喜欢的热闹。

禄丰大井街,曾是小吃的集聚地。细想下来,对于饮食,禄丰的吃法与罗次老家相比更多了一些小资的情调。

一碗煮米线,烹煮工具由铁锅换成砂锅,砂锅均衡而持久的特性利于食物与味道的相互渗透。汤的滋味因此变得鲜醇,米线的口感更为软滑。

(图片来自网络)

我怀念着罗次凉米线和卷粉的香辣之中带着淡淡酸的味道,却也慢慢习惯了禄丰凉米线中加入梨醋后酸酸甜甜的口味。

老家的碗豆粉大半都是凉拌,而在禄丰又赋予了它另一种吃法—油炸。将碗豆粉切成稍厚块状后放入油锅煎炸,吃起来香脆、鲜嫩,口味佳。

一盘稀松平常的豆腐,铺放在一层青幽幽的松毛之上用炭火烘烤。烤得金黄的豆腐,放入用腐乳及折耳根等调制成的蘸水碟中一裹。外脆内嫩的口感,夹杂着松毛的清香,令人回味。

(图片来自网络)

禄丰的甜白酒,因为冰镇过,口感更为分明。冰粉除了加冰、加炒香的芝麻、和熬制的红糖水外还会加入玫瑰花瓣酱。

盛夏蝉鸣之时,吃上一碗透亮晶莹的甜白酒,带着丝丝凉意的糯米清香沁入心田;喝着清凉滑爽的冰粉,唇齿之间萦绕着玫瑰的香气,酷暑带来的燥热早已消散大半。

一碗冰镇甜白酒、一杯玫瑰冰粉,盛满了我们整个夏日时光。

人们在这条老街守着一个店铺,一条小街巷,有滋有味地品尝着小吃,享受着小县城的悠闲。

(图片来自网络)

“大井街”见证过很多人的儿时顽皮,承载着许多人的青春。它守住了曾经的繁华,却被剧变的时代留在了原地。

那些带着时光痕迹的红卫旅社、人民商场、禄丰宾馆、老字号的理发店……

那些老街、小巷、简朴的房屋,已随着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推进,消失在了茫茫尘士之中。

取代它的,将会是一个全新的金山古镇。留下的,是一段段耐人寻味的记忆。

正如有一句话所说:“再强的县,都有一颗变市的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天的禄丰城,县城中心已经南移。县城周边,高楼林立。大街拉直拓宽,禄丰的交通变得四通八达起来。

城际列车的开通,更是拉近了它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昆明与楚雄离禄丰,一步之遥。禄丰,成为了城里人说走就走想要去的地方。

(菠菜所拍,感谢)

你生活于此,伴随着它走过了很多的岁月。却很少会去想这样一座小城于你有何意义,毕竟一切都显得稀松日常。

只不过,当你暂别或是告别这里时,终会有那么一瞬,会感到自己与这座城轻轻共鸣着,很多东西在撩拔着自己的内心。

那是一碗干拌面,一串冰糖葫芦,或是一份米糕。以及,阳光透过树枝洒落在身上的星点,行走道旁黄叶落于脚边的声响,和风儿吹过耳旁的四季。

愿禄丰,明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