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勤奋刻苦将上帝给予了天分变为天才

没有人能只倚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日本某学者曾在他的著作中介绍过这样一个儿童:

父亲在孩子一出生就用各种手段开发其智力并向他传授各种知识,使他在3岁时就能自如地用日语写作和阅读,完成了500多字的文章。小学刚入学那天,上午9点他被编入一年级,到12点母亲去接他,他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8岁上中学,11岁进哈佛大学。由此看来这个小孩智商颇高且非常聪明,但后来却离家出走,在一家商店做店员,一生碌碌无为。

相反,有些智商一般的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历史风云人物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有一天夜里背诵一篇文章很多遍还没有记住。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他睡觉后行窃。可是曾国藩总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你这水平还读什么书?”将那文章背诵一遍,然后扬长而去。这个贼是比曾国藩聪明,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最终只能成为贼。

伟大的成功和勤奋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天才就是这样产生的。

父母须知

卡莱尔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有位大学生,5岁半就学完了小学全部课程,12岁高中毕业考入某大学少年班,可见其智力非凡。但由于骄傲自满,自以为了不起,不再勤奋刻苦地学习,结果学习成绩下降,最后只得休学。

学习本身就是勤奋和努力的过程,这个观念是对传统学习观念之精华的继承。如果把学习、成才与做出贡献均归于勤奋这一点,当然是十分片面的,但勤奋确实是学习、成才与做出贡献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成功的基石。

古今中外卓有成效的天才,没有一个不强调勤奋是他们走向成才和成功之路的必要条件之一的。

家长课堂

勤奋是成功的必由之径。

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说:“发现是2%的灵感加上98%的血汗。”俄国画家列宾也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华罗庚则说:“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这些见解都表明,天才不是生就的,而只有在勤奋学习的基础上才能产生。

清代著名考据学家闰若璩,年幼时较笨,智力不高,6岁入学时,“读千遍”还背不下来,到15岁,虽能读书但仍不解其意,然而通过勤奋学习,终于成为著名的考据学家。

中国古代有“勤能补拙是良训”和“笨鸟先飞”的名言,只要勤奋,经过后天努力学习,就能取得成功而为人类做出贡献。所有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肯定都是勤奋的,没有勤奋、辛勤地劳动而心存侥幸是不可能成才的。

成才只为勤奋者打开自己的大门。勤奋可以帮你走上成功之路,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

培育提示

勤奋是整个学习系统中最基本的概念,绝对不容忽视。

勤奋是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但不应片面强调勤奋的作用,还应当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