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工作的村庄

来这个村庄,虽然时间不长,却经历了四季。来到这个村庄里,对这里的山水是陌生的,人和事情,更是陌生的,所以,这么久的日子里,留下的文字不多。

现在,在经历了四季之后,对这里的山水,从陌生,到逐渐的熟悉。对这里的人和事情,也从陌生,到一丝的了解,于是,就想写一写。

村庄,离镇子其实并不远,十几公里,其间也不用翻越山梁,从镇子,依着一条灰白色的水泥路,泥河往沟儿里去,就能到。

沟儿口,比较狭窄,渐渐往里,就开阔起来,有了田地,也就有了人家。

路,一直依着山,偶尔在田地间穿过。河水,在路外,哗哗流淌。山,都比较高,耸入云天里,山势多变,呈现出各种形状,山上,生长着各种树木,很是秀丽。

到了高桥村,山就往两边退去,格外开阔,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坪坝。河水,从坪坝间穿过。河两边,是大片大片的田地。田地是沙石地,长玉米,黄豆,洋芋。灰白色的水泥路,穿过村庄,从田地间穿过。

人家的房屋,都依着山,临着河。也有在田地间修建的。房屋大多是土墙黑瓦的房屋,也有一两层的小洋楼,阳光下,格外耀眼,醒目。

村庄里,居住的基本都是回民。所以,养鸡,养狗;养牛羊,不养猪。村庄里,时常就充斥着鸡鸣狗叫的声音。也有羊儿咩咩的叫着,牛眸叫着,回荡在村庄里。

居住的房屋,门头上,有黑色的匾牌,写着回文。窗户上,有一个圆拱形的造型,使得人一看,就与沟儿外的汉民居住的房屋在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山虽然往两边退去,显得开阔,可是,山依旧峻高,耸入云天里,依旧是各种形状,山水也长满了各种树木,使得山显得秀丽,让这个村庄里,富有山韵水韵的美丽。

单位在村庄中间,路旁一个宽敞的地方。进入单位的大门,是一个操场,操场边,长满了各种花草树木。操场也铺了水泥草棚。上几级台阶,上去是一个操场,操场也铺了绿色的草棚。在操场边,三面都是三层的房屋,连接在一块,是一个特别美里,雅静的小院。

最初来这村庄,小院里时,我被村庄里,山韵水韵般的感觉吸引,也被单位里的小院,所诱惑了。

在待了一些日子,因为没有在这方山水里成长过,生活过,对这方山水,没有记忆,让人感到陌生。而对小院外的人家, 因为民族不同,风俗不同,心理不同,也没有亲戚,朋友,就让人感到忽然之间,落到异乡,或者跌落到了另外一个国度一样的寂寞,煎熬。

幸亏的是,单位里,还有一些认识的同事,工作空闲的时候,能听到一些乡音,和他们说一些心里的话语。或者看头上的天,看山,看水,看村庄,获得了一些慰藉。

在这个村庄里,最初认识的,是工作单位里的那些孩子。也因为孩子,才逐渐的认识了村庄里的人。

这些孩子,大多眼睛乌黑,鼻梁高,格外漂亮,清秀。男孩子,身子魁梧,说话声音大,让人感到宏伟,雄壮。

这些孩子,大多活泼,好动。见人也不害羞,也不胆怯,胆子格外的大。在一些日子后,熟悉了我,知道了我外表冷静之下,其实内心里,格外柔弱,于是,就一点儿不怕我,给我起绰号,给他们说话时,也不听,还对人嘻嘻哈哈的。就让人感到害怕,失望。

过了些日子,因为村庄里,有一些民俗活动,跟了单位里的同事一块去了。近距离的接触了村庄里的人,和一些孩子的父母,才发现,村庄里的人, 其实心灵特别的细腻,对人特别的热情,和人说话,一脸的微笑。

再过了些日子,因为家访,有去了一些人家,一样感受到了他们细腻的心灵,对人的热情,接人待物,都特别的有礼貌。

经历了死寂后,因为单位里的同事,也因为工作,我对村庄里的人,虽然不完全认识,也不完全了解,但是,的确懂得了他们的内心,如我最初的感受一样,他们其实内心细腻,对人热情,客气,很是注重礼貌。

我就想,有如此热情,客气的家长,有他们的体谅,理解,就温暖了人心,在这村庄里,工作下去,生活下去。

而我的心里,也在反思,一些孩子,为什么是那样的调皮,甚至粗野内。

我有继续反思了之后,也才明白,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这里的孩子, 的确如他们的民族一样,骨子里,有着狂野,好动,可是,内心里,是柔软的,细腻的。那些调皮,甚至粗野的孩子,只是几个别的,是因为是单亲家庭,是因为父母的溺爱。

随着对山水,在互相品读中,逐渐熟悉,发现与家乡的山水一样,是清秀的,富有灵气的。随着这里人和事情的了解,也发现,尽管民族不同,风俗不同,心理不同,但是,人的内心,都一样的,是富有人所具有的情感的,有对真善美的渴望,对假恶丑的厌恶。随着时间的流淌,在互相理解,了解之后,内心有了共鸣,相信能这个陌生,逐渐熟悉起来的村庄里,顺利的工作,愉快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