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

屠龙无技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顺应自然,自得悠闲,坦然面对人生绝境的自在超然的人生境界。

首先是顺应自然。

行到水穷处,这是王维写自己散步中的一件小事,却可暗喻人生中种种情境。水总有穷处,这时人应当如何自处呢?求道的人懂得顺势而为,低谷时便潜龙勿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到来。

表面上水势已经穷尽了,但实际只是换了一种形态,云是水气蒸腾的聚集,时机到了自然会变成雨落下来,水又会有的。

坐看,静心看清楚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无论是顺水而来,还是水穷而看云,我们都应该接受,有路可走便走,走到尽头了,那就坐下看云,顺应自然,不强求环境和他人要顺应自己的所求,也不因为外境的变化而动摇心境。

其次是自得悠闲的人生境界。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终南别业》中的名句。

王维少年得志,胸怀报负,可是一生的遭遇比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要凄惨,他在安史之乱后,被抓入狱,判过死刑,是弟弟王缙以削官代价救其出狱,当生命遭遇重大事件后,王维心里有一种本质上的大彻大悟,一种放下一切的空灵心境。

晚年更是长斋绣佛前,蔬食素衣,屏绝尘累,俨然不食人间烟火者,他“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他笃信佛教,使他心灵宁静,接受孤独,甘于寂寞,内心澄净。

蒋勋老师说:“只有真正看过繁华的人,才会决绝的舍弃繁华,走向完全的空净“。

“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

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表现出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

最后是坦然面对人生绝境的超脱境界。

只有内心世界修炼到如王维这般的人,才会在自然中悠然行走,不被凡思俗务牵绊,放下一切,看淡得失,看破红尘,对世俗的男欢女爱淡然处之。

才能做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希望中看到自己做到真实的自己。

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

此时不防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人生在世,最高的境界莫过于:初心不改,超然物外,能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将会挑选一个精彩留言,送出神秘大奖!


有书共读

诗佛王维在《终南别业》里写的这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很有禅意与佛韵,他要表达的是自己不理红尘清淡自持的态度,以及逍遥自在的生活,同时,也借此阐述人生就是要以豁达以及云淡风轻的态度行走世间,不要去给自己制造束缚,更不要羁绊自己。

我们仔细看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一句话,字面意思简单明了,说的就是一位隐者兴致盎然的漫游到流水的尽头心情舒畅,于是坐下来静静的聆听溪水潺潺的声音观看流动的白云,自在又安详。但是,当我们把这句话拆开成两句来咀嚼品味,又能感悟出不一样的哲学态度。

“行到水穷处”是告诉我们这世间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所谓的“绝路”,无论是面对事业、爱情、生活、学业上的困难挫折我们都不要害怕,更不要气馁不要放弃,这些困苦挫折在成长的路上在所难免,我们要做的不是以悲观的态度去加深自己糟糕的情绪,而是以解决问题的态度去淡化挫折,把挫折看待成帮助自己成长的经验,仔细去分析失败挫折,以便帮助与下次更好的出发。当你以这种豁达与学习的态度看待生命里的困苦挫折时,你就能坦然做到“坐看云起时”,即与其站原地自怨自艾,不如坐下来好好分析,好好欣赏周遭的美景,当心态变了,所谓的苦难或许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这句话里,诗人王维是想告诉我们大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与豁达的人生境界,别去因为暂时的困难挫折与心中的羁绊便否定自己,更不要害怕所谓的“绝境”,当你面临所谓的“绝境”时,不妨换个心态对待,甚至往后走,再去欣赏沿路的风景,也许一切豁然开朗,重新发现新的道路。


沈善书

先看一下,这句诗是来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全诗为: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说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处世心态,更是一种修为境界。

我们在生活当中,劳累奔波,忙忙碌碌,很多时候,忘了欣赏我们身边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等到我们错过以后回头再看,才觉得懊悔不已。

人生就是这样,与其在忙忙碌碌中不断后悔和失去,不如在平平淡淡之中去发现身边的美。

诗人所描写的那种境界,不是谁都可以达到的。

那是历经磨练,宠辱不惊,静听花开的境界;

那是看断是非,淡然无欲,波澜不惊的境界;

那是大隐于市,小隐于野,幽游潇洒的境界;

那是看尽悲欢,海纳百川,无欲则刚的境界;

那是风尘过尽,安于天命,顺其自然的境界;

那是甚远尘嚣,忘身物外,豁达无极的境界;

那不仅仅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修养,甚至包含了更深厚的禅学义理,宗教奥义。

我们在红尘之中,想达到这样的境界,较为不易。

当我们在利益中竞逐,

当我们在功名里奔走,

当我们在俗欲中迷失,

在以上的生活中,我们是不会达到这样的境界的。

或许有一天,你经历了红尘冷暖,看惯了炎凉世态,醒过了黄粱一梦,当过了南柯太守,下完了烂柯棋谱。

蓦然回首之时,忽然间心灵澄澈,醍醐灌顶。

那时的你,

心境坦然,

心态安然,

心意豁然,

心思怡然,

心路悠然的时候,或许会体验到这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境界吧。


叶天痴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出自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代表作《终南别业》。字面上的意思是:信步山间,不知不觉中,已到溪水尽头,似乎无路可走;于是,索兴坐看天空云起云飞。

“行到水穷处”,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应尽须尽”的“坦荡”。 “坐看云起时”体味到诗人悠闲自在的同时,以“云”有形无跡,变化无穷,飘忽不定,绵延不绝,表达了作者物我一体、闲适自在的情境。



全句抒发了作者自得其乐,闲适恬淡,顿悟红尘,超凡脱俗的一种思想境界。

行文对偶工整,一以贯之,俨然一幅美妙的山水画,是王维诗词,开一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艺术特色的千古绝唱!


李彬文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苦乐随情,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地球离开谁都转,人生缺少谁一样生活。关键是放下。重拾旧梦的代价我们付不起,沉沦旧情的幸福我们无力买单。有月风自来,山青花自开。人生总在失落与希望中交错,真实与幻灭中重叠。枉费心思空费力,过往成幻又一春。消极与积极,全在自己对心态的拿捏。 "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云卷云舒。"那份豁达,那份洒脱,那份淡泊,那份自由,不正是我们所渴望拥有的吗?


人生百态,当从容应对,泰然处之,不畏浮云蔽眼。不被利欲熏心,不为陷阱锁步。不畏将来,不念过往。行至水穷路自横,坐看云起天亦高,凭的就是眼界与心胸。勇于追求是一种精神,勇于舍弃是一种境界。人生如戏,全凭自己。笑看风云方能海阔天空,勇于舍弃才能轻装上阵。就算仅有一米阳光,那也是属于自己人生最美的一道风景。



日子波澜不惊,书写人间温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药行天下7

我们先来看看王维的这首诗吧。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被称为诗佛,很显然是指他的诗歌的风格,有一种清新、清醒的禅意。他的诗和别的禅诗不同,别人的禅诗光去说理,但是韵味和境界不足,而王维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不去讲那些佶屈聱牙的道理,而是把道理蕴含在自己的诗歌的意象之中,就像是一个不露声色的导演,不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用声光色和演员的表演,来表达,以达到一种羚羊挂角不漏痕迹的境界。

王维算是唐朝诗人中最为幸福悠闲的诗人了,虽然比命好的白居易差了那么一点,他在安史之乱中被俘虏,作了两年的伪军,幸亏在做伪军的时候,他还写了一首诗,怀念当时的天朝,最后安史之乱被评定之后,王维回到朝廷,朝廷一度想杀掉他,幸亏有自己的诗歌和弟弟以命相保,王维才转危为安。

王维写这首诗之前,他花钱买了宋之问的别墅,宋之问诗歌才子,深受当时武则天的喜爱,但他人品不好,最后下场很糟糕。住在宋之问的二手房里,王维不可能不想到宋之问的人生,这也很显然会给他带来人生的一些感悟。

感悟什么呢?其实人生就是一条伸向远方的路,路边有春花灿烂光风霁月,但也有风狂雨骤电闪雷鸣,有一马平川的坦途,也有难行的荆棘密布。有大道如青天的傥荡,也有我独不得出的苦闷。有江河之隔,有高山相阻。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人一直倒霉透顶。

我们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一路前行,也许你会走到没有路的地方。在这个时候,你将会怎样?你是心急如焚还是失望透顶,你是悲叹命运不公还是硬着头皮艰难前行?这样的人生固然勇猛,但是勇猛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穷途末路之时,你是学阮籍的痛苦而返?还是学刘伶死便埋我?这其实都是极端的人生态度。王维说,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没有路的地方,你不要急,不妨静下来坐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看看远方,有路的话继续走,没路的话,不妨看山看水看云彩,把穷途末路当成一种难得的风景。

人生的旅途就是如此。你不可能一帆风顺,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同样也不可能是阴雨连绵,也有晴天阳光灿烂的时候。就像是易经中的太极鱼一样,一面是黑,一面是白,一面是喜悦,一面是痛苦。人生充满了变化,就像是老子说的,骤雨不终朝。知道了这些,我们就不必为今天的失败而痛苦,为今天的成功而喜形于色了。同样,行至水穷处的时候,在云起的地方,或许还有一条活泼欢快的小河。所以,陆游就告诉我们: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刘禹锡也告诉我们: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好玩的国学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这首诗,写出了王维自在随性的人生境界。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王维隐居生活的闲适情趣,诗人中年的时候就喜欢学佛,到了晚年终于在终南山边陲安了家,过起了超脱尘世的生活。

一个人的内心如果足够强大,即使一个人也不会孤独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诗人一兴起,便独自一人出去游玩,独自一人欣赏这世间的胜事美景。只有一个人沉静下内心,才会发现这世界上原来有很多美好的事物。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看到灵动的小溪,就沿着溪水走,走到溪水的尽头,就做下来,看风走去涌,感受世间美好的一切。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偶然遇到了一个林间的老人,就跟他起聊天、谈笑,也不在意自己什么时候回家。

王维的这首诗中,写出了一个素朴的生活态度。我们不必学王维隐居学佛,却可以学他这首诗中对待生活的两个态度。

一是要静心,俗世纷纭,人生纷扰,往往让我们看不清生活的本来面目,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看清这世上那些真正美好的事物。

二是要随性,人生大部分痛苦,都是我们给自己累加了很多无谓的目的,与其痛苦地去追求这些无谓的目的,不如一切随缘,好好享受生活。


谢小楼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是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讲的是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这句话是出自于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认为有的境界是。第一是当你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此时不防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还有另一种境界是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人懂得顺势而为,低谷时便潜龙勿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到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无论是顺水而来,还是水穷而看云,坐看,静心看清楚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这不仅仅是一种境界,更是品德的修养,


施比授

人生是变化无常的,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以为无路可走时,也要不绝望,静待时光,天地万物命理相通。绝处是行处的开始,行处是绝处的歇脚。没有永远的静止,也没有永远的运动。日升月落,月落日升。天地,物理运转又会绝处生出希望。自然,天体规律,人要乐天知命。行尽不慌静坐不乱。开花时即开,落时即落。有春夏,有秋冬。落了再开,开了再落。没有必要为开而欢落而悲。只与时间行走!欢中蕴悲,悲中隐欢。行,行到水穷山尽。坐,坐到云起。有一种行之畅然,坐之静然。


圃香

如果只问是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只能这样说是诗人(王维)自己有感而发,即将会获得某种事情“通达”的境界。

有题目为证:《终南别业》,什么方面终于?

南通山夫吧?什么方面别了?业余身份吧?这些原始春秋大梦想家时期的“春秋笔法”,就是代代后期所有诗人,习惯热衷于“借古意来喻今思”的作诗手段云云。

例如第一句里面说的是什么方面的意思?

1,中岁颇好道;

什么是中岁?中土岁月不饶人吧?怎么就是“中土”的岁月?春秋大梦想家“回中”梦想成真也。

因而,才有接着的“颇为好的道理”,这是春秋大梦想家每个人物的志向。

意即人人追求中土的“颇好道”;不然谁会知道诗人怀里的秘密内容范畴方面呢?

这一句诗词直译出来的意思就是说:

中土岁月颇为好处的道理。首先提出来一个立论,为下面引申出其他的意思而铺垫之作用。

2,晚家南山陲。

晚不一定是晚上,可以晚生、晚辈等等含义,就是这里的秘密内容范畴方面的定义。故而,晚(生)辈家支怎样了?接着“南通山夫陲边”吧?

意即一个晚来的家支,已经获得了“南通的边缘”云云。否则不可能解析的通,上下诗句的完整意思吧?

此诗怎么都有一股子春秋的笔法在内,就是这个春秋大梦想家时期说话表意的口吻而已。

3,兴来每独往,

谁“兴来”?意即兴奋来吧?

故而,每人需要独立往返历练磨难,才能晋升某个地方的理想。即是兴奋来到之时,又要独自往返就是这句话的核心价值观。

4,胜事空自知。

胜什么事?

当然是胜任某种事业了,也是应了题目“别了业余”吧?

空自知是什么方面的意思?

空缺位置职务,诗人得志向的安置吧?反过来说,这个空位同样是诗人,需要“自知”的~会被后来者反“空缺”。

意即职位能力值,有否胜任力度吧?需要滋味明白的事情,就是这句话内容范畴方面的意思。

5,行到水穷处,

什么方面的行到?

乃行为到了,春秋大梦想家时期,人人有责任心的攻略,即“水治穷途处于”的意思。

这是春秋笔法的习惯性,凡是诗词句式免不了,下此类似的意义手段,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手法,来帮助提升诗句的气势和力度。

6,坐看云起时。

一旦胜任某个“南通的职位”,自如坐位~看见了什么吧?

于是“云游起赴时候”,也即继续升迁,走马上任的暗指。

有些坐望而不满足的“野心”,对继续努力升迁的想法。

7,偶然值林叟,

偶象前辈然而什么?

当然是前辈讽刺他~值勤才多少个日子,恐怕直到“林木二等”叟老为止。

意即别野心饽饽,怀有妄想什么,那是职位猴年马月,一直至每个人叟老时候的事情。

8,谈笑无还期。

故而,众多的前辈们,皆会谈论笑料,后生晚辈之人,无需还魂的期待。

因为,他们在此个位置已经好久,没法升迁高就了。

话说,你一个晚来的后生可畏,难度不是从前老辈们的青春样子?

所以,别作无谓之梦想成真了。

这首诗词的意境,处在什么样人生的境界,就不用细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