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常说“二月无九,饿死鸡狗”,真的有道理吗?

qwewzw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的含义

字面意思是,农历二月里没有数九天,鸡狗容易饿死。农民通过以往的经验得出,二月里没有数九天的话,天气回暖的快,害虫出来的就早,这会影响庄稼的收成,地里收成不好,就会闹鸡荒,农民就会饿肚子。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的由来

以前农业技术不够发达,农民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因此农民种地最害怕的就是遇到自然灾害,一旦遇到一年的辛劳就白费。最担心的就是碰上灾荒年,一旦碰上全家人就得饿肚子。

因此农民们在靠天吃饭的同时,勇敢地跟老天做斗争,长期实践、反复观察;在自然灾害的肆虐下,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同时,去探索自然奥妙、去摸索自然规律,这样农谚老话就诞生了。“二月没九,饿死鸡狗”就属于农谚老话。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到来,人们对大自然的预测数据越来越准确,随着天气预报科学化的到来,对于一些自然灾害,可以利用科学的手段规避补救。但是农谚老话是老祖宗经验的总结,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值得我们去了解、传承的。不管时代怎样发展,一些经典实用的农谚老话,仍然可以指导农业生产、预测气候变化。

对于这个回答,是怎样看待的?欢迎畅所欲言。还有哪些问题?请关注土妞话三农,欢迎积极提问。


土妞话三农

数九也叫冬九九,就是从冬至日算起,反映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大概情况。“冬九九”一般从冬至那天开始,到惊蛰结束,即阳历12月22日到次年3月12日前后。每九天算成一段,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这时,天气就快暖和了。

明代《帝京景物略》上有一首《冬九九歌》,写着:

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胡须;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

六九五十四,口中出暖气;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

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那么这些九天为一段的九段天气区间对应的是什么阶段呢?

一九时间段如下:

二九时间段如下:

三九的时间段如下:

四九时间段如下:

今天1月22日,出于四九阶段。

五九时间段如下:

六九时间段如下:

七九时间段如下:

八九时间段如下:

九九时间段如下:

我们先看看数九天气在哪里结束,

结束月正月廿五,不到农历二月,数九天气就结束了。

数九天气是相对于冬至的天气时间长度,是太阳历,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时间系统,

而正月,二月这些农历月份,是衡量月亮相对地球的公转数,属于太阴历,是月亮相对地球的时间系统,

整个农历年是一个闭环,而冬至起的数九天气数在上一年越多,

在今年就越少,对整体气候,农作物收成,必定有较大的影响。

比如,炎热的天气,旱灾之类。

还有病虫灾害。


隐士申子源

很多农谚是积累了几辈子农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口口相传这么一代一代的流传至今,可谓是经过了历史的检验。比方说这句“二月无九,饿死鸡狗”。

很多人乍一看“二月无九”以为是与闰二月有二十九天有关,其实不然,这里的二月无九中的“九”,其实是“数九”,那么这里就需要普及以下数九的概念:“数九”是阴历也就是农历的一种计时法,所谓“数九”就是从冬至起每过九天为一个周期,数过九九八十一天,对于农民来说难熬的冬季就过去了,充满希望可以播种的春天也就到来了。所以民间还有专门的“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由此可见,数九完成,春回大地,对于农民来说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季节到来了。



一般来说数九完成需要到农历二月中旬,而“二月无九”的意思是在农历二月前数九就完成了,也就意味着农历一月天气就开始回暖、气温开始升高,这也就导致春天播种的季节会缺雨干旱,然而春雨贵如油,干旱对春耕的影响极大。而且再加上天气过早回暖,蛰伏冬眠的虫鼠也会苏醒繁衍生息,极易形成虫灾鼠患危害粮食生产。


所以,二月无九意味着春耕会容易遭遇干旱、虫灾、鼠患,尤其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这就意味着饥荒,人都吃不饱更何况鸡狗,因此在二月无九的前提下,鸡狗饿死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定胜天”已经不再是梦,人工降雨、智能滴灌,自己生物除鼠灭虫等技术让当代农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强了。因此即便2018年的农历二月无九,相信我们的粮食产量依旧能大丰收。


甜糖不苦话三农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为什么要数”九”呢? 在汉族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汉族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燕京岁时记》中载:“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京房易占》说:“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后来,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

这里适用数九的,是指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时令。

农村老古语说:“二月没九,饿死鸡狗”是什么意思呢?

大体上说的是农历二月里没有数九天,鸡狗容易饿死。在今年,也就是2018年的九九是3月4日—3月12日(正月25),也就是说,出了正月,就不再有九了。

正月里没有九,也就是说正月里数九寒天就结束了。二月里没有数九天,天气回暖的快,害虫出来的就早,这自然影响庄稼的收成。

农谚老话是老祖宗实践经验的总结,充满着朴素的哲学思想。但也并非完全正确。



金板栗

农村老人常说“二月无九,饿死鸡狗,真的有道路吗?


以前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农民通过长时间的总结,一些日积月累的经验可能比现在的天气预报还准,有人看到二月无九会第一时间联想到二月没有二十九号,其实不是这样,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那就闹笑话了,这里的含义二月没九是指:这里的“九”,说的是数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今年正月数九寒天就结束了,狗年注定是个灾年。农历二月没有数九天,天气回暖的太快,害虫出来的时就早,害虫多了庄稼还会好吗?


农民种地最害怕的就是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一年的辛苦劳作就白费。因此就有三月雨,贵如油;四月雨,好动锄 ,这句话就更是咱农民日积月累的经验之谈了,朋友们都知道三月是冬去春来的时候,而三月雨为啥贵如油呢?这是因为三月雨水是很少的,而三月正是庄稼开始生长的时候,三月下雨,庄稼就会得到雨水的滋润,自然就会长的更好,因为雨水少,所以对咱们农民来说是很珍贵的。而四月是雨水多发的时节,雨水滋润大地,土地松动,这样锄草就更容易了。


不过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自然的预测数据越来越准确,一些小的自然灾害,农民也可以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避免,但是不管科学怎么发展,一些农民通过自己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仍然可以指导现在农业的发展。

粮食是解决人类生存最直接的物质,无论是在哪个年代,粮食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民种地既要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另外还需要创收,而创收的经济来源也主要依靠卖粮食,因此无论是哪里的农民都希望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年年有个好收成。


山城农人问答

随着春天的到来,农村传统的数九天已经结束,农民都已经开始春耕,父亲在老家还有600平方的耕地,我上周回老家帮父亲忙活时,父亲却一脸的愁容,问及原因,父亲给我说了一句农村的俗语“二月无九,饿死鸡狗”,于是我才恍然大悟,在今年农历二月没有数九天,在农民眼里,狗年是一个收成不好的灾年,那到底有没有道理?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农村人种庄稼,一般是按照农历来进行庄稼的播种和管理,这里所说的二月就是农历的二月,“二月无九”的九指的是数九寒天,按照以往的数九天一般在农历二月的中上旬才结束,今年的数九天在正月二十四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农历二月的时候没有数九,在农民看来这不是一个庄稼收成的好现象。

“饿死鸡狗”很容易理解,这一年农历二月份没有数九天,就表示鸡狗都会被饿死,也是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庄稼在今年的收成不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很显然,数九寒天提前结束,证明了天气回暖过早,属于一种反常的现象,而危害庄稼的害虫也会随之提前出来,数九天结束到庄稼的种植还有一段时间,这些害虫会有大量的时间进行生长,等到庄稼耕种后,害虫,对庄稼的危害要比往年大大增强,庄稼的收成自然也会随之大减,粮食收成不好,农民自己自己吃都成问题,哪还顾得上家里的鸡狗,因此也就有了“二月无九,饿死鸡狗”的说法。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句农村老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通俗易懂的俗语凝聚了老一辈人的智慧和经验。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可以在下面留言,大家一起讨论,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农家巷

“二月没九,饿死鸡狗”,这是千百年来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经营的总结,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意思是说刚到二月就已经九尽了,没有九了,天气回暖快,各种害虫就会早早苏醒过来危害庄稼,发生了饥荒,人都没有什么吃了,那鸡狗肯定会饿死的。类似的俗语还有“九九八十一,老汉顺墙立,冷讫不冷咧,可害肚肚饥”,就是说九尽了天气暖和了,人站在墙跟前晒太阳,天气不冷了可是肚子却饥得受不了了。

以前科学不发达,人们无法防范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人们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带规律性的自然现象,以此来提醒后人注意提早做好预防,这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采取各种方式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把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但是这些俗语农谚也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卫农老头

今天在老家和几个老人闲聊,听一个老人说:今年正月二十五九就尽了,农历二月没有九了。另一个老人说:”二月没九,饿死鸡狗”。

我知道一九就是九天,从元旦前十天开始交九,就是开始第一个九,一直到公历的三月中旬九尽,也就交完九九,一共八十一天。但对老人所说的”饿死鸡狗”一句不知所指。

一脸茫然的我连忙请教原因,老人们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就是说这样的年份,庄稼收成不好,连人都不够吃,鸡狗又怎么活呢?我忙追问:就凭一个二月份没有九,怎么知道收成不好呢?一个年纪最老的爷爷说,二月份没有九就是天气升温快,危害农作物的各种害虫出来的快,繁殖得多,对庄稼危害严重,收成就不会好,产量低,人都吃不饱,鸡狗能不饿死吗?

听完老人们的解释,我恍然大悟。思考了一阵对老人们说,那都是老谚语了,是根据从前的情况说的。现在与那时侯不一样了,虽说今年二月没九,害虫出现的早,危害大,可是现在有农药可以控制,旱了能浇,涝了能排,您老就等着享清福吧。


一介布衣1173

农业知识才是真正的自然科学,只可惜人类并没有看重农业。在中国,农业历史已经有五干年以上了,但却从来没有被统治阶级看重过,有点文化就会以文化为跳板地逃离农业,从事农业的农民只能口说,靠记忆记住一些经验和教训。但文化的海洋里,少了这一颗明珠。这是中国人的最大悲哀,最大耻辱,尤其是孔夫子的耻辱。

以后的农民兄弟姐妹们一定要当一位农业领域里的自然科学家,记录第一手的资料比什么都重要,这个时间不能省,这才真正有用的数据,以后是要靠它吃饭的。就采用农谚的笔法进行记载,做不好这一工作,挣得钱一定会比别人少。再懒也不能懒笔。好记心不如懒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