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退耕还林每年补贴不一样?

苏光加

为什么退耕还林每年补贴不一样?首轮退耕还林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是有明显不同,但退耕还林的补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只是在几个调整的节点有所不同,下面就首轮退耕还林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调整的情况做个介绍。

首轮退耕还林的补助标准以及调整节点

首轮退耕还林是指始于2002年的退耕还林(个别地方试点开展的更早一点),2002年为原粮补助,北方每亩每年补助原粮200斤,管护费20元;南方每亩每年补助原粮300斤,管护费20元。

2003年调整为货币化补偿,按照100斤原粮折抵70元转换,即北方每亩每年补助140元,管护费20元;南方每亩每年补助210元,管护费20元。

首轮退耕还林补助8年(生态林)结束后,国家出台政策延长补助期限8年(其中经济林补助5年,延长补助5年),自第9年始,每亩退耕还林减半补助,管护费不变,即北方再行补助每亩每年70元,管护费20元;南方每亩每年再行补助105元,管护费20元。

所以首轮退耕还林在2002年、2003年,以及第九年补贴的资金有所不同,其他年份补助是一样的,没有变化。

新一轮退耕还林的补助标准及调整节点

新一轮退耕还林是指始于2014年的退耕还林,新一轮退耕还林的补助政策有所调整,每亩总体补助1600元(2016年前为1500元),分三次支付,即第一年每亩补助900元(种苗补助400元,2016年前为300元,造林补助500元);第三年每亩补助300元;第五年每亩补助400元。

所以新一轮退耕还林仅在苗木补贴上有变化,2017年开始从2016年每亩300元提高到每亩400元,其他没有变化。

综上所述,退耕还林补助总体变化不大,只是首轮退耕还林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方式和金额有明显不同而已。


风儿悠悠

“退耕还林”和“退林还耕”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资源的置换,是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甚至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一种资源置换。

是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与经济发发展的一种置换。每个地区都会有一条红线,包括当地的耕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都有一个最低的指标。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一条红线,这就对当地的经济发现造成了一定的制约,特别是城市发展速度快,就导致了当地的耕地面积和森林面积达不到标准,但是农村等欠发达地方的耕地和森林资源却很多,这就直接的主导了这场交易。





一般是两地的政府签订协议,发达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扩展发展经济,在欠发达地区为他们流出需要置换的土地。发达地区也会给予这些地区一定的经济补助,也就是你说的退耕还林补助。

为什么会导致每年的补助不一样呢?这可能是因为两地政府签订的经济补偿协议的资金不是确定的数额,是根据当年所置换的土地经济产值所确定的。所以导致每年的经济补助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