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交易艺术”,一个恶劣的先例

从长远来看,特朗普政府这样的做法将会留给世人一种不确定、难合作的形象,作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的国家信誉将不可避免受到损失。作为全球大国,美国应该回归理性,寻求与中国以合作化解分歧。


“谈判者想办法将自己的立场‘广而告之’,并且‘越耸人听闻越好’。其中的一个关键策略是‘回击’,并对‘失败者’给予‘狠狠的’回击。另一个原则是:成功的谈判者需要“野心勃勃”。这是特朗普三十年前在所写的畅销书《交易的艺术》(The Art of the Deal)中提倡的谈判原则。

如今,这些原则都在现实中得到投射。特朗普是政治家,更是一个商人:中美贸易战,表面上是贸易问题,其实是政治博弈和经济结构问题,而这次,特朗普的个性则放大了贸易战的戏剧性效果。

统计造成的错觉

中美贸易大战一触即发,金融市场一片惊弓之鸟。美国股市应声下跌,华盛顿时间3月22日,美国三大股指均收跌逾2.4%,其中,道指跌逾2.93%,报23957.89点;纳指跌2.43%,报7166.68点;标普500指数跌2.52%,报2643.69点。板块方面,美国金融股和科技股大幅下挫,中国概念股也受拖累。其中花旗银行、摩根史丹利、摩根大通等跌幅均超过4%;Facebook股价下滑2.66%,谷歌、特斯拉、微软跌幅也在2%-4%的区间震荡。

除了股票市场,美国农产品的期货市场也出现下跌。看来虽然中国商务部拟实施的制裁名单没有包含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出于对贸易冲突升级导致中国需求减少的担忧,大宗商品市场的交易员们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毕竟中国目前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也是美国最大的大豆买家,大豆亦是美国出口中国的最大农产品。

美国法律政治学者张军律师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上百个国会议员希望特朗普总统能稍微地有所考虑,“前几天,我还见到了美国国会在加州的一个大佬级的众议员,他私下里也说,其实很多国会共和党的大佬也不是很同意特朗普以这样的方式来解决贸易纠纷,而更多的是希望能够通过双边对话和谈判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向中国挑起贸易战争毫无新意。克林顿总统时期,屡屡拿最惠国待遇给中国施压;即使以理性著称的奥巴马总统也曾经对中国发动类似的“关税战争”。

为何这次全球如此紧张不安?根本原因在于:特朗普的奇特个性。美国总统特朗普之所以推行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一大目的是削减对华贸易逆差。在他心目中,对外贸易不能造成美国逆差,否则就不公平。

但实际上,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没那么严重。

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曾表示,中美贸易统计存在差异。据中国和美国统计工作组测算,美国官方统计的对华贸易逆差每年都被高估了20%左右。“贸易竞争力从根本上说是产业的竞争力。中美贸易不平衡,还与美方高技术对华出口的管制有关。美国研究机构报告显示,如果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放宽,对华贸易逆差可减少35%左右。”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更直言,在美中之间巨大的贸易赤字中,很大一部分是统计造成的错觉。中国出口的很多产品,实际上是把其他地方,尤其是韩国和日本生产的零部件组装起来。典型的例子是苹果手机,它是在中国制造,但中国的劳动力和资本仅占最终价格的百分之几。在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中,很可能将近半数实际上是对那些向中国出售零部件的国家的赤字。

中美双方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双方产生贸易逆差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全球价值链分工决定了当前中美贸易的格局,现行贸易统计方法也夸大贸易逆差,例如在全球化背景下,大量美国企业纷纷将生产地转移到中国。许多产品在中国产生的附加值其实并没有外贸统计上那么大,但它也被算作了美国的外贸逆差。

美国政府表示,针对中国出口美国钢材征税,是因为中国钢材危害到美国国家安全。

然而,从中国海关、美国钢铁协会和第三方机构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三家数据统计来看,2006年中国出口美国钢材540万吨,2017年却只有118万吨,跌幅78%,原因之一是美国在此期间多次对中国钢铁制裁。如今,美国进口钢材数量排名中,加拿大排第1,中国第11。但232报告中一共提到中国202次,提到加拿大只有24次。结果,中国却被征收25%关税,加拿大在这轮制裁中被暂免。这是不是美国的双重标准,是不是拿国家安全当借口搞保护主义遏制中国贸易,一目了然。

据美国全球贸易公司公布的报告显示,此轮特朗普对中国钢铝征收关税会在钢铁行业增加26346个就业,但对于汽车、建筑、交通和制造业等需要购买钢铝来进行生产的下游产业来说,关税提高了钢铝价格,成本增加将造成公司减少495136个工作机会。关税最终将造成468790个岗位的净流失,相当于每创造1个就业,损失18个就业。

在此前,2002年,小布什政府对中国增收30%钢铁关税后,造成下游产业20万工人的失业和40亿美元的工资损失。

在以种植业为主的美国艾奥瓦州,其大豆协会汇集了4万名当地的农场主。艾奥瓦州大豆协会市场开发部总监格兰特·金伯利表示,中国市场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在春播即将开始之际,这里几乎所有的农场主都对市场前景充满担忧。格兰特表示,他们已经向美国政府转达了当地农场主的关切,希望能得到联邦政府的重视,改变他们的做法。

张军指出,特朗普提出对中国征收600亿美元关税,中国给出价值3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税清单,30亿对600亿来说显然是一个“警示信号”,中国处于观望态度,并没有以牙还牙,“过去一年中中美两国的贸易总额是5800亿美元,如果中国真的和美国针锋相对也提出征收600亿关税,几个回合下来两国的损失都可想而知,相信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两国民众,中美两国建交40年取得的贸易成果也会毁于一旦。”

的确,一旦美国301限制措施落地,中美贸易摩擦全面升级,虽然部分与中国竞争的美国本土生产者可能会取得一定收益,但下游企业将遭受更大损失。例如,2018年初美国宣布对全球进口光伏产品采取为期4年的限制措施。此举遭到美国国内许多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强烈反对,因为安装等下游企业作为光伏产品的需求者,利润空间必将被严重挤压。据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估计,美国相关行业将有2.3万人因此失业。

专家称,在此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希望以贸易保护主义振兴制造业和拯救就业只是一厢情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亦发文指出,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升级将导致失业率上升2-3个百分点。

兑现对选民的诺言

偏执、好斗、冲动、说话不经过大脑……这是特朗普给人留下的普遍印象。

在中美贸易战之前几周内发生的另外几件事也足以令世界震惊:特朗普逼走了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科恩,闪电解雇国务卿蒂勒森,撤换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将军。这三人堪称特朗普内阁的“三大稳定器”。

这三人出局并不奇怪,因为他们的理性与特朗普的冲动,非常不合拍。特朗普能忍受这么久,也算是很不容易了。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内阁大换血与中美贸易战存在一个共同的背景:美国中期大选。

特朗普又“切换频道”回到了选举时期的状态:好斗、挑衅。在张军看来,特朗普自上台以来,其实一直都保持着“竞选状态”,与前任相比,他是最早宣布要连选2020年总统大选的人。而特朗普给选民的印象也是“在经济方面很有办法”。

寻找替罪羊,虽然不合理,但在选举中很有效。在2016年竞选中,特朗普就曾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人民币被低估15 %-40 %,令中国出口产品具有不公平的优势,他威胁要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征收45 %的关税。

现在,特朗普要“兑现对选民的诺言”了。张军表示,特朗普在竞选时就提出要振兴美国工业、实施贸易保护,近期接连决定征收钢铁铝进口税和针对中国收600亿关税,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兑现承诺。

“但一旦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很有可能就会伤及美国内陆一些州,如艾奥瓦州、威斯康星州等地农民和产业工人的利益,这些人在上次美国大选举时是支持了特朗普的,他们或许会在11月的中期选举中对共和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张军分析道,美国大选时,支持特朗普的除了大批农民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铁锈带”选民。对于特朗普的这两个动作,铁锈带选民或许会相对欢迎,然而重新架起炼钢炉和开一家面包店不可同日而语,重振美国工业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在美国企业界,像波音公司,以及美国农产品出口协会的这些负责人其实也都有同样的担忧。”

美国《华尔街日报》就发文称,特朗普看到美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是好事,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是为了显示强硬而乱打棒子的话,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事实上,除了中美两国之外,特朗普的这一举动也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许多国际人士表示,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争端有悖国际贸易规则,对美国、中国乃至全球都极为不利,美国最终不仅赢不了贸易战,而且不可避免将蒙受国家信誉的损失。

“特朗普政府此次决定对中国输美产品大幅征税,这只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冰山一角’。”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洛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曾经的多边自由贸易倡导者,美国目前正在朝着相反的方向行进。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美双方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相互依存度高,一旦一方发动贸易战,最终结果将会是两败俱伤。

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教授保罗·罗贝尔更直接指责美国的做法是为破坏全球多边贸易规则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他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任何单方面的非理性行为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自伤,可谓损人不利己。

德国汉堡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汉宁·沃普尔则称,美国的惩罚性关税措施不仅针对中国,而且随时可能指向欧盟,“贸易战或将引发货币战。一旦导致这样的后果,贸易与货币战接踵而至,将对世界经济带来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为灾难性的后果。”

德国外交政策协会专家约瑟夫·巴拉姆认为,“在贸易保护主义的驱动下,美国的思维模式是,我要赢,所以你必须输。”巴拉姆表示,使情况糟糕的是,美国规避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用一套安全政策的说辞来证明其政策的合理性,威胁了世贸组织的权威。必须对美国的惩罚性关税立刻采取行动,否则对出口大国而言,最终都将成为输家。

的确,美国如此不守规则,以保护主义的手段要挟合作伙伴,极大地损害了世界贸易体系规则,从长远来看,特朗普政府这样的做法将会留给世人一种不确定、难合作的形象,作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的国家信誉将不可避免受到损失。作为全球大国,美国应该回归理性,寻求与中国以合作化解分歧。

当然,美国不乏有识之士。譬如沃顿商学院杰弗里·加勒特日前就这么说:“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一开始就意味着结束,因为这是两败俱伤的博弈。美国在亚洲玩的是政治游戏,而中国在亚洲玩的是经济游戏。美国这种过度的自我保护主义会破坏经济供应链,最终伤到的是自己。”

链接:细算中国帮美国家庭省下多少钱

在这本记录了沮丧、失望又乐趣十足的日记式小书中,萨拉记录了4岁的儿子不得不拥有标价68美元的“意大利”鞋,而在以前一双10美元中国制造的新球鞋可以让他高兴上好一阵子;家里厨房的抽屉坏了,却到处找不到工具修理;老鼠肆虐,是该选人道的“中国制”捕鼠器,还是非人道的“美国制”捕鼠器?

“抵制中国制造,意味着要不断安抚我愤愤不平、想要造反的老公,外加屡次让小儿子的心愿落空。想买些诸如生日蜡烛和鞋子一类的寻常物件,也成了分外折磨人的事情。要是有什么东西坏了,立刻会引发小型危机。”萨拉回顾自己一家的生活,灰心地说。

萨拉一家终于在2006年和“中国制造”重修旧好。

“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无处不在,不管你多么努力,你都不可能躲开它们,因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萨拉在书中写道,“经过一年的实验,我的结论是:我们的生活已经与中国密切相关。”

“美国典型家庭年平均收入5.65万美元,中美经贸关系可帮这些家庭一年节省850美元。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商品使美国物价水平降低1%-1.5%……”这是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联合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提供的2015年相关数据。

买玩具每年可省100美元;近两米高的人造圣诞树只售35美元;从中国进口的烧烤机,即使在关税增长后仍比美国产的便宜几十美元;孩子的衣服和鞋子大多售价20美元左右;而足球、游泳衣、芭蕾舞蹈服、钢琴课用的节拍器等都是“中国制造”, 10本童书,竟然有7本是在中国印刷的;从手机到电脑,从“平板”再到亚马逊新出的Echo声控电脑等,很多美国家庭选购的电子产品都是在中国组装的……

中国人对美国家庭的贡献早就无处不在。几乎美国所有的州都有中国企业的投资。中国企业在美国一些“铁锈地带”还直接雇用约15万名美国员工。中国双汇集团前几年收购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后,所生产的肉制品也成为美国家庭餐桌上的选择。

中国已成为全球商业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中国制造”的速度、质量和规模不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美国可以轻易复制和取代的,这是中国制造业过去30年不断实践和改进的结果。很多产业如玩具业、鞋业、来料加工等在中国已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其竞争力至少在未来5到10年难以撼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美国公司选择在中国制造产品的原因。(陈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