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合資品牌不喜歡出純電動車?

奔馳概念電動汽車

近年國內純電動汽車非常火熱,不少傳統車企都紛紛推出了純電動車型,還有互聯網大咖以及企業都在不斷地加入其中;而走在該領域前端的並不是我們一直認可的合資品牌,而是自主品牌比亞迪。當我們回過頭去看時,發現國內很多合資品牌對純電動車並不感冒,甚至都沒有純電動車型在售。

那麼為何合資品牌不喜歡出純電動車呢?

1.純電動車並不是意義上的新能源汽車

我之前就說過,國內現在的電動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汽車,新能源不等於蓄電池驅動車,蓄電池驅動的汽車叫“電瓶車”,根本不是什麼高科技。

另外我去年在《如果誰推薦你買電動車,那他肯定在坑你》一文中已經說過,“電”並不是什麼清潔能源,我國電的主要來源是火力發電,火力發電靠燃煤,燃煤的主要汙染是排放煙塵、二氧化硫等大氣汙染物。

所以合資品牌真的是不屑於目前國內這種所造的電動汽車。

目前來看,唯一的新(清潔)能源是氫能源,但目前還不能很好地應用在車輛上。從世界技術領先的汽車品牌來看,取代傳統燃油車的必定是混合動力車型。

有意思的意思,早期奔馳也公佈過,在未來2022年旗下將放棄所有傳統燃油車型,改換成純電動以及混合動力車型。

電動汽車的面世甚至比傳統燃油車都還在要早,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汽車誕生於1834年,比內燃機汽車早了半個多世紀。

2.合資品牌在國內賣純電動車享受不到補貼政策

之前各汽車廠商就直接說過,電動車研發成本很高,所以導致電動車出售時價格很高,就拿一輛普通的國產電動車來說,動不動就是二三十萬。如果沒有國家補貼和地方政府補貼,有意想做好電動車的車企會虧死。但在2016年有些車企蓄意騙補,導致國家也調整了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將逐步減少補貼直到2020年取消。到時候就會歲分曉,誰是想造好誰是想騙補貼的車企了。

寶馬i8電動版

另外,相信不少圈內朋友聽說過,現在的特斯特每賣一輛車就是虧本1.3萬美元,所以特斯拉每年的財政報告都是虧損幾十億美元。

可以看到目前所有在國內出售的合資電動車以及進口電動車都是沒有補貼的。所以這些合資品牌吃虧買賣是不會做的。但特斯拉不同,因為他本來就是一家新型車企,只能靠燒錢來打造自己品牌。我相信,等到電池技術問題解決,走在該領域頂端的必定是特斯拉。

現在來看,各合資品牌的母公司肯定會對電動車在做研究,但不會大量出售電動車。

3.不是不出,而是還沒到時候

奔馳smart fortwo 電動版

其實除了奔馳宣佈2022年全面停產傳統燃油車之外,還有大眾、豐田、沃爾沃以及奧迪等汽車品牌都已宣佈在規定時間內不會再生產純燃油車。也就說將來主力車型就是混合動力和電動車。所以說,目前合資品牌不是不出純電動車,而是未到最佳時機;或者說現在他們各品牌的電池技術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

總結:

有人說,自主品牌想靠電動車在彎道超車合資品牌,雖說從目前的銷量來年,自主品牌的確佔據了一定優勢,但從現在的技術掌握來看,自主品牌想在彎道造車有點不切實際。至少現在的自主品牌還沒有一款電動車是完全意義上的電動車底盤。所以現在的合資品牌對於自主電動車還真是有點不屑一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