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恶俗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这个结婚恶俗我觉得就应该把它摒弃了。因为有时候真的会导致新婚的双方受到很大的伤害。还好我们这个地方没有这种恶俗,也很庆幸。

我先说说我们这边的婚俗,首先没有以前在新闻上曝光的那种婚闹,也就是双方的好朋友们抢一抢新郎或者新娘的新鞋,但是这种抢不是那种按住人抢的,只是提前新郎或者新娘的鞋子藏起来,然后双方的好朋友在一起找。我们也在结婚的婚宴上逗新娘新郎,但是只是做一些娱乐活动,因为都自己知道图个喜庆,但是不能没有底线。这就是我们这里的婚俗。

但是近几年看到好多新闻或者网上的报道,就是有一些地方的婚闹确实是无底线,真是无极限啊!那些打着趁新婚喜庆的时间点上,做的那些让人看到就龌龊行为很不爽,可是有的人还没有什么底线。

婚礼讲究的就是一个“礼”,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欢庆有情人终成眷属,开心之余,还得把握住“节操”,若以“开玩笑”为名,行“性骚扰”之实;以“捉弄”为名,行“侮辱”之实,把欢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这岂不是把婚闹习俗变成了“恶俗”?

在此,呼吁大家文明闹婚,别让喜事变闹剧,别让习俗变恶俗。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文明贺喜、文明祝福,让婚礼有礼有节。

恶俗闹婚不得人心。但为什么却屡禁不止?为了带动喜庆气氛?我认为闹事者大都是新人的朋友,摸准了新人的心理特点,想在结婚当天图个吉利,整蛊恶搞不会引来新人的不满。即使新人和亲朋好人不满,往往也不会说出来,从而使得恶俗婚闹愈演愈烈。

列昂尼多娃说过:“结婚,是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要知道从此以后在你身旁总有另一个人。这是你的人,你要同他日夜相处,共操劳,同娱乐,同甘共苦。”婚姻是神圣的,婚礼也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不要让恶俗婚闹成为你我美好时刻的阻碍。

“中国式闹婚”成为一个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这种由“闹洞房”之俗产生的变体,打着“喜庆”、“热闹”的幌子,以致好好的一场婚礼成了闹剧。近年来一些地方的闹法,显然已超出了道德底线,对“闹婚”进行了不恰当的发挥,以至于“为难”变成了伤害,好玩变成了恶搞。甚至还存在恶意伤害当事人身体,出现强奸、整死伴娘等极端事件。

值得深思的是,尽管舆论对这种陋习几乎是一边倒的批评之声,但“闹婚”的事例依旧会时不时地被曝光。旧的道德约束失灵而新的法律保护又不完备,让“闹婚”风俗一直盛行。

婚闹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想要终结此项婚礼恶俗,首先,需要对过去的婚俗进行一次清理,对于那些优秀的、传统的好东西,考虑进一步保留和发扬;而对于那些落后的、腐朽的恶习,要予以坚决的抨击和抛弃。其次,作为婚姻的主角,应该有明确的态度。一些事件之所以演变到不可收拾,还是与新郎新娘这些主角的宽容甚至于纵容有关系。最后,在这个问题上,法律是不能缺席的,尤其是涉及扒衣、乱摸等猥亵行为时,有关部门不能旁观。作为受害方也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坚决同这种违法行为作斗争,才能不让“闹”滑向“违法”的边缘。

从古到今,“闹婚”在各地都普遍存在。但是,传统习俗不能蜕变成“恶俗”,更不能成为某些人搞恶作剧、伤害他人的借口。“闹洞房”这一传统习俗也应该与时俱进,讲究礼仪,注重文明,不能冲破道德底线,更不能触犯法律。希望每一位“闹洞房”者自尊自重,恪守社会公德,用文明的方式将美好祝福送给憧憬着美好未来的新人,才能让婚礼恶俗得到终止。


李小白之不二瞎说

首先要说明的是,“结婚的恶俗”应该指的是现在很多地方的婚礼上发生的过分的、恶俗的所谓“玩笑”或“游戏”,这些算不上“仪式”,因为其不具备程式化的、神圣性的一系列行为及其心理基础。虽然我的风格是客观冷静地陈述,但是每次看到类似的视频,都有一种想打人的冲动。

好了,言归正传,就从正常的“婚礼”讲起。所谓“婚礼”,即是指双方确定婚姻关系后所举行的被社会所认定的仪式,也就是说婚礼不像爱情,两个人对上眼就行,它是需要两个家庭的协商以及人们所在社区组织和人际网络的参与的。古代结婚的程序有“六礼”,《礼记》对其进行了整理与规范,其中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节,虽然之后的各个朝代及地区和民族等都会有所差异,但是基本的像“纳彩礼”与“办婚礼”还是都有的。

而且从古至今,婚姻都是一件极为重要和严肃的事情,它不仅要“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同时也关系到社区、邻里;它不仅是男人或女人走向彻底成熟的标志,也是地域文化和社会传统的渗透与表现。因此,婚礼的严肃意义是不能被忽视的,这里的“严肃”不是说要氛围上的肃穆,而是指人们对其“认真”的态度,表现为对举办婚礼双方的友好、祝福的真情实意地表达,而不是肆意妄为地“折腾”与“胡闹”。那些种种恶俗,不能说一点没有民俗中“糟粕”的遗留,但更多的还是涉及到经济的、性欲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在美好的神圣的场合来一场肆无忌惮的“狂欢”,实在是极其不成熟与不礼貌的做法,同时一些行为已经触犯了人权与法律,这个时候要“该说就说”、“该做就做”,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坐视不理,要不然要如何让其停止!


安熊六

洞房花烛夜与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同是人生三大喜事,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仪式感也越来越强。


值得回忆的新婚之日,我们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不同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婚俗。


记住这个美好的日子,给新婚的夫妇美好的祝福,是我们的传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常言道“十里风俗不一般”,不同的地方结婚风俗不同,结婚闹洞房好多地方都会有。


像我们老家,现如今结婚都要用花轿在新人下车后抬回家,这时候就开始闹新人了。


抬花轿的主要是大伯子,同龄人会摇动花轿增加他们的负担,抬花轿的人们也会故意扭动像扭秧歌一样,引来好多人驻足观望。


再有就是闹公公婆婆,俗话说“三天地没大小”,就是讲结婚头三天可以任意闹腾,一般的也就是新媳妇给公公点烟之类的游戏。


闹腾小两口一般就是新郎官的朋友们,掉个苹果、糖果一起吃,个人感觉还是能够接受的。



更甚一些把大伯子和新娘用床单绑起来,这就有点让人心里不舒服,所以新娘子出门家里人会千叮咛万嘱咐,闹洞房别生气,别气恼。


这就是很大的恶俗了。更有现在的女孩子结婚以前就怀孕的不少,这时候太暴力的闹洞房就会引来新人家庭的不满。也有最后闹的不欢而散的。


前段时间网上报道闹婚到了将新人绑起来一边放鞭炮,最后还动用了灭火器。这叫什么事啊?


还有将公公跟新人绑起来,让公公亲吻媳妇,简直不忍直视。


越落后的地方闹婚的恶俗越多,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心理就有问题,想那一天在新娘身上揩油,逃避责任。



我们是有着三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体现我们的文明、高雅。


闹洞房增加喜庆感,无可厚非,可是那些恶俗严重破坏了和谐与美好,造成伤害对谁都没有好处,这样的反面教材也不少。


停止婚闹恶俗是作者的期待,我想也是绝大多数人的期待!


幸生

坚决反对恶俗婚闹,要是我女儿结婚,谁乱闹,我就当场翻脸,六亲不认。

1.下图,咸猪手借口婚闹,把手伸到什么部位?

2.把新郎新娘绑起来,不知道得用胶带缠得多紧!有啥意思?

3.在新郎屁股上捆绑如此巨大一圈火炮,我几米远被爆炸的火炮弹过来,打着都痛!

4.下图这种类型,我老家的城乡结合部也是,专门让大男人穿着女人的红色胸罩和内裤。还在人多的地方下婚车,被亲戚朋友逮出来示众:

5.下图,已经是硝烟弥漫战场上打败下来的:




6.悲惨事件:被紧紧捆绑的新郎,被灭火器肆意乱喷!

结果新郎被悲惨的喷死了

还有新郎颈椎被拗断成为残废,未进洞房,已在病房!至于喜公公类型也是恶心低俗!

婚闹的本质是自私的,是心灵空虚的,是幸灾乐祸的愚弄别人的!真正爱护新郎新娘的亲戚朋友,会让他们幸福快乐,会注重他们感受!恶搞婚闹的人,不是真正关系好的人!

抵制恶俗婚闹,提倡婚礼新风尚!新人们,自己的婚礼自己作主,反抗吧!


边河静静流1

这类恶俗屡见不鲜,往往就是打着结婚习俗的幌子来做一些平时不敢正大光明做的猥琐恶心伤风败俗的事情,这类恶俗受害的往往是女方。

关于婚礼闹房习俗的来历,我国民间有两种说法:

一、源于驱邪避灾。紫微星下凡,见一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躲进婚房,在紫微星指点下众人嬉戏说笑,用笑声驱走邪鬼,从此有了闹洞房。

二、源于体现男人的健壮勇猛。闹房首先在北方出现,他们以狩猎和游牧为生活手段,使得男子十分剽悍和勇健,在新婚时忍受棒打可以证明一个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

什么是闹洞房?闹洞房常常是“三天无大小”,新郎新娘常常会被亲朋好友或其晚辈,通过可以令人接受的手段捉弄取笑,而且被取笑者不能生气,免得破坏婚礼喜庆的气氛,而且长辈们也很认可“不闹不吉利”的看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为了在婚礼上寻求新鲜感和刺激感,才导致了闹洞房,婚闹成为了低俗恶搞的丑态风俗出来。

如要要断绝这种恶心婚俗的蔓延,除了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应在受到侵害时及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江楚足球

真的很反感很讨厌这些结婚的恶俗,但结婚的恶俗一直都存在并伴随着媒体的传播好像又流行了,好多人甚至还把这种事当作吉利,真是毫不理解。

我大学毕业第一年在小区租房子的时候就亲眼见到过,在去新娘家接新娘时,新郎竟然拎了一把斧子,我滴个亲娘咧,这是要杀仇人的节奏呀!下楼跟着人群去看时,丈母娘家不开门,新郎官就拿起斧头向着新娘的房间砍去,太暴力了,门不要花钱买的吗?这样的新郎,新娘你真的愿意嫁给这样的丈夫吗?

最多的是关于公公和新娘的恶俗,什么亲嘴,公主抱屡见不鲜,这些恶俗现象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有的还有在一些明星婚礼上都有存在,之前某明星婚礼上有伴郎们恶搞伴娘柳岩,幸亏贾玲出手相救,明星都能这样,那么其他普通人的婚礼更不用说了。


结婚恶俗很难去改变,需要社会去关注和监督,有钱没钱,好好完成一个婚礼不好吗?有时候,真的希望制定法律文件去约束,没有恶俗,就没有伤害!


男女情感故事汇

结婚应该说是皆大欢喜,热闹非凡的喜庆日子。但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结婚闹洞房还真是五花八门!婚姻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背负责任的开始。也是亲朋好友相聚的好机会!嗨起来,搞事情也成了乐子!

先说说我们那里闹洞房习俗,地处中原,民风相对还是很朴素。小时候最爱凑热闹,哪家结个婚,一定会去凑热闹。抢喜糖、喜馍。闹洞房一定会大人小孩挤在婚房,一般就是年轻小伙或者年轻女孩怂恿新郎新娘“抱一个”、“亲一个”(๑ゝω╹๑)

上图这种习俗和我们差不多-_-||

这张图里的我们也会玩

但是下面这些玩法,我个人觉得不够和谐,哈哈😄

这样子有点恶搞,但是不够美……哈哈,这个理由好不好😜。一般结婚对新郎新娘都是体能考验!新郎新娘要一大早,甚至前一晚就开始忙活。前一晚新娘要盘头发,化妆,试穿结婚服装。所以,为了保持形象,很多选择不吃不喝,静坐家中。

加上爸妈嫁女,内心也是极为复杂,可以说体力心里都有很大压力。要不然如今为什么有那么多恐婚的。新郎这边看似比较轻松,做头发,穿婚礼服,新郎也要听听父母亲友的唠叨。想到自己以后要为家庭撑腰做主了(现在应该说男女双方一起),新郎也真是心身俱疲。

这种婚礼现场,搞笑但是个人不喜欢。陋习陋俗闹洞房,就像之前报道的儿子结婚,公公公然调戏儿媳妇的。实在是无法想象,场面不知道多尴尬😓!

这种低俗喜剧,我觉得需要当地政府,或者组织去宣传下。提倡环保有趣的闹洞房习俗。管事先生要主动引导,闹洞房环节可以少点。重点放在婚礼现场,男女互相约定终生表白,拜谢父母大人,以及做互动游戏上。

上图这种搞笑但是感觉很夸张

闹洞房这种习俗,以及从前那种婚礼酒席必定喝个烂醉,借机闹事打架的,应该会随着国民素质提高而逐渐摈弃!就我们当地来说,结婚喝酒的青年少了,大家互相吃吃饭,叙叙旧,这已经成为新习俗新风尚!



亲们当地闹洞房习俗什么样子呢?大家觉得有趣的可以互相学习哈哈哈哈


新周侃

何为“婚闹”?

婚闹,是中国传统的婚俗,包括“闹伴娘”、“闹新娘”、“闹洞房”等。相传紫微星下凡指点宾客用嬉戏说笑声驱走洞房里的魔鬼,保护新人;人们从闹房戏妇中,表现了对异性的某种挑逗,发泄出来便可克服既羡且嫉的心理。相反来闹的人如果少了,不热闹,就表示办婚礼的主家平时为人处世不够好,人缘差,这家人也自觉脸上无光。

如今的“婚闹”变了质?

婚闹本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但是21世纪初以来却出现了很多离奇的婚闹形式,有的甚至伤风败俗,影响社会风气。各种婚闹不断出现在新闻中,形式五花八门,除了闹新娘,还要闹伴娘,闹新郎,甚至有些地方还闹公公婆婆,有的甚至闹出了官司,闹出了人命。

恶俗“婚闹”何时才能停止?

插播新闻 2007年,李某因在伴娘的胸腹部画“老鳖”以强制侮辱妇女罪,被河南省济源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2013年,16岁山东姑娘小丽当伴娘,不想被十几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压床上,扒光了衣服乱摸。小丽事后想不开,两次自杀未果。

2015年,山东伴郎团接亲时“闹伴娘”,将其抛到半空没接住,导致其盆骨骨裂。。。。。。。(以下省略N多恶俗婚闹新闻)你是否发现,一言不合的,恶俗“婚闹”就上了新闻。其形式更是频频刷新你的三观。


从“闹伴娘”开始,导致了许多女孩子在接到担任伴娘的请求时变得万分担心,就怕成为下一个新闻的主人公,甚至就有伴娘要求事前签署一份“不能婚闹协议”;


“闹新郎”也不简单,把只穿着裤衩的新郎绑在树上、朝新郎泼狗血,真是够了!

曾经轰动一时的明星包贝尔婚礼,就因为闹伴娘柳岩,而遭到了众多网友们的讨伐。


近日在某节目上包贝尔也是郑重向柳岩道歉,表明虽然最初自己只是贪图一时好玩,但经过反省,他真正意识到当时确实伤害了柳岩。


因为在他俩是亲密朋友的前提上,忘记了柳岩也同时是一个女孩子,所以有些举动还是要避免的。有关民俗专家就呼吁,变了味的婚闹要不得,婚闹要遵守社会公德。

俗话说的好,凡事都要掌握个度。一场婚礼来之不易,不仅意味着一对新人的结合,更代表着两家人的融合。



婚闹同样如此,只靠道德约束并不靠谱,一定要有相应制度进行规范,比如在大街上婚闹属于扰乱社会秩序,严重者要进行拘留,这样的话,相信无下限婚闹会大大减少。


biubiu--关注一下呗,不要吝啬


四小姐谈社会

所谓“婚礼”,即是指双方确定婚姻关系后所举行的被社会所认定的仪式,也就是说婚礼不像爱情,两个人对上眼就行,它是需要两个家庭的协商以及人们所在社区组织和人际网络的参与的。古代结婚的程序有“六礼”,《礼记》对其进行了整理与规范,其中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节,虽然之后的各个朝代及地区和民族等都会有所差异,但是基本的像“纳彩礼”与“办婚礼”还是都有的。


婚闹本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但是21世纪初以来却出现了很多离奇的婚闹形式,有的甚至伤风败俗,影响社会风气。各种婚闹不断出现在新闻中,形式五花八门,除了闹新娘,还要闹伴娘,闹新郎,甚至有些地方还闹公公婆婆,有的甚至闹出了官司,闹出了人命。

关于婚礼闹房习俗的来历,我国民间有两种说法:


一、源于驱邪避灾。紫微星下凡,见一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躲进婚房,在紫微星指点下众人嬉戏说笑,用笑声驱走邪鬼,从此有了闹洞房。

二、源于体现男人的健壮勇猛。闹房首先在北方出现,他们以狩猎和游牧为生活手段,使得男子十分剽悍和勇健,在新婚时忍受棒打可以证明一个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


婚闹会闹长辈,一般都是给父母脸上抹红,意思是子女结婚是大喜事,应该要红红火火,这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有恶搞的连父母都不放过,长辈就是不高兴也不会表现出来,毕竟是子女的大喜日子,他们也不好发脾气,这就给那些想恶搞的人机会,可以明目张胆的恶搞了。

婚闹的人也可能是在报复,以前自己结婚被闹的心里有气,现在逮着机会就变本加厉的“报仇”,自己还没结婚闹别人太过分的人,就等着以后自己结婚的时候被人折腾,在我们这儿,就叫种“苦瓜籽儿”,自己种下了因,总有一天要自己吃结下的苦果!


婚闹的本质是自私的,是心灵空虚的,是幸灾乐祸的愚弄别人的!真正爱护新郎新娘的亲戚朋友,会让他们幸福快乐,会注重他们感受!恶搞婚闹的人,不是真正关系好的人!


打怪升级我最牛

近几年,因为结婚恶搞的事件屡见报道,局外人看了都觉得过分甚至该报警,不知道事件当中的恶搞当事人有何感想?

首先,婚闹会闹长辈,一般都是给父母脸上抹红,意思是子女结婚是大喜事,应该要红红火火,这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有恶搞的连父母都不放过,长辈就是不高兴也不会表现出来,毕竟是子女的大喜日子,他们也不好发脾气,这就给那些想恶搞的人机会,可以明目张胆的恶搞了。

其次,就是恶搞的重灾区,新郎新娘。

现在的恶搞方式越来越多,花样百出,其中有些行为让人实在不忍直视。

新郎新娘被泼红墨水,缠胶带,打鸡蛋已经不稀奇,更有甚者被扒光衣服,各种方式层出不穷,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恶搞者做不出来的!

最后,被恶搞的就是伴娘了。

现在的伴娘真不好当,恶搞太厉害连伴娘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伴娘被性侵的事件多有报道,恶搞程度已经触犯了法律。

为什么婚闹程度越来越离谱,这和当事人的心理有很大关系。

大喜的日子,结婚双方都希望热热闹闹的办喜事,来的都是亲朋好友,翻脸的话以后还怎么相处;

婚闹的人也可能是在报复,以前自己结婚被闹的心里有气,现在逮着机会就变本加厉的“报仇”,自己还没结婚闹别人太过分的人,就等着以后自己结婚的时候被人折腾,在我们这儿,就叫种“苦瓜籽儿”,自己种下了因,总有一天要自己吃结下的苦果!

不管怎样,婚闹都需要被制止,甚至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结婚的婚闹程度,这样也可以让借着婚闹之名行不轨之事的人心有芥蒂,不敢胡作非为!

新闻媒体也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婚闹的事件越来越少,慢慢形成良性循环,让结婚这件大事真的能够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