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里702团改革为什么非要撤掉团中最好的七连?

河北解放

深夜看到这个问答睡不着,很想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一个退伍兵,多少有些自己认同的看法。

我们师有个黄继光英雄连,我们师,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最惨也损失过半,但是这个连一直在,只有有这样的连才是榜样才是目标,我觉得现实中应该不会裁这样的连队

二,如果非要给这个整编找个合理的军事解释,那就是,装甲侦察连,在团级单位有点奢侈,现代作战,装甲侦察确实在发展,毕竟侦察讲究实效,和迅速,隐蔽,装甲侦察并现实作用不大,现在多采用空降,直接敌后方,装甲运输兵力,还需要火力掩护,不大方便,这是我能想到最能牵强的理由了


浮世浮华chivas

说实话,我们不能因为《士兵突击》是一部好作品就可以忽视了电视剧中这一比较难以理解的剧情安排,那就是:裁撤了702团钢七连,却保留了702团这样的剧情。

如果熟悉中国军队建军历史的都知道,支部设在连部是毛主席建军时代就定下来的规则。连队对于士兵来说,一是最基本的战役组织单元,二是最后的归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悠久的连队在历次改革中一直延续了下来,比如“硬骨头六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等。不管军队如何改革,最耀眼的连队始终是保留着的。因为失去了连队,就失去我军一直在传承的,最基本和最宝贵的东西。

回头再来看702团的改革。702团为什么在和老A对抗的时候失败了?是因为钢七连太强,其他连队太弱,从而一败涂地么?显然不是的,我们就从团长和蓝军指挥官在演习结束后的谈话去看吧,团长问:“你们的指挥所在哪里?”蓝军指挥官朝天上指了指。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以702团为代表的红军在作战思维上已经跟不上形势了。702团难道打不下一架直升机么?

702团的演习失败只能说是团和团以上指挥人员以及老式的团一级的架构不符合现代战争的作战要求了。

而《士兵突击》中这场改革的代价却是以牺牲钢七连这样一只最为宝贵的部队为代价,真是太可惜了。电视剧中也有说到,红三连,红五连都有自己的光辉连史,钢七连的人过去,只能带去训练水平的提高,却带不去钢七连的历史传承。


老秦来煮历史百味

我军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像红军在接收整编后,以八路军、新四军的身份走上抗日前线之后,能够迅速扩充,并且战斗力还都不弱,就是有这种拆分。以几个红军官兵作为新组建的部队骨干,训练新兵,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快速成长。当然,这也得益于我军是一支革命化的军队,不像旧军队那样派系林立。党让去哪里就去哪里,服从命令听指挥。

我军历史上的多次裁军,也正是有着这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裁军工作。现在的军改也是一样,不但进行脱胎换骨式的体制编制改变,而且还伴随着裁军30万。可以说,本轮军改是对我军的一次重塑。在陆军中,之前的18个集团军已经调整组建为新的13个集团军,原先的番号也全部撤销,改用新的番号。陆军中的装甲旅、机步旅、摩步旅现在也都在陆续改为合成旅。在新闻中,合成旅正越来越多的出现,显示这种旅级编制正在成为陆军的主要作战单位。


联合防务

一个连队的战斗力强不能代表整个702团的战斗力强!

钢七连的组建模式本身就是一个极端,把大量的优秀士兵编入钢七连,虽然使得钢七连的战斗力得到很大提升,可是直接导致了其他连队的战斗力的不足,没有那些步兵精英们充实基层队伍,这些步兵连的战斗力提升很慢,也难以形成优良的战斗作风,不利于长期的部队建设。最后的结果就是钢七连一直很强,而其他连队越来越弱,702团不能指望这一个连去打仗把!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量的本来可以在别的连队中担任班长或者排长的骨干只能在钢七连担任普通士兵,如此多精英步兵集中在一个连队,一旦进入战争,士兵的伤亡总是最多的,这样会造成大量精锐步兵的损失。本来这些人可以去别的部队担任更高级的职务,以组建更多有战斗力的部队,无疑对于军队整体的组建是极大的损失。

所以钢七连必须改编,把这些精锐均匀的分散在各个连队,带动这些连队的成长。在真正的大规模战争中,钢七连必然也要与其他连队协同作战,假如这些连队战斗力太差,根本无法跟上钢七连的作战节奏,很容易使钢七连陷入险境。正如国民党的整编七十四师就是因为进展过快,友军难以跟上,让我军抓住战机给围歼了。

无论是为了和平时期的军队建设还是战时的军队大规模扩建,都要求钢七连必须改编!


所有连队的强大才能代表702团的强大!


小小狼王

钢七连裁掉了,多好的连队,军官不忍,士兵们掉泪,史今守在北京好几年,竟然没有看过天安门,多好的战士呀,许三多一人守着空空荡荡的营房,也吸起烟来,纵然铁汉也掉泪,一个人唱歌,一个人出操,一个人搞内务,这样的七连,钢铁一样,为何要裁掉?告诉你,像这样的连队不是一个两个,太多了,根本无法取舍,所以轮到七连也是没办法,要顺应我军变革要求,这也是任务。

七连没了。挺牛气的连长想要一个兵,便是他向来瞧不上的许三多,可是满口大武汉方言的团长怎说的,你走我就蛮后悔,更何况你还要剜我心头肉,根本不可能,纵然你的老子是军长,这团长为了团队建设,一切可以不要,包括兄弟们的情谊,说实话,他不反感这个连长,对他蛮好,好是好,一切以工作为重,想想这些,那一向很绝的连长,也蛮佩服他的老团长,叹口气走了,将许三多留在了连队。人走气不丢,连长还是连长,这是《士兵突击》要告诉大家的道理。明此,七连虽撤,魂犹在,精中选精,我们的队伍更精了,这是裁军的意义所在。

许三多也走了。团长不放,老A来要人,便派许三多去执行勤务。挺贼的老A首长非要不可,团长知他是个识人的,为了许三多的以后发展——能成为兵王,是三军的荣誉,因此咬牙叹气,不得不交出去,为了证明他的判断,他将心爱的战车模型送给了许三多,因为他知道,许三多能行,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这样的兵,舍不得啊,舍不得又如何,为了三军建设,这才是一个团长应有的境界。许三多走了,他心疼啊,多好的战士多好的兵,培养出来不容易。

不是一个人的成功。在电视剧的最后,搞演习,他生擒了自己的老连长,而成为兵王,说实话,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功,而是整个部队辛勤培育的成功和锻造。《士兵突击》用钢七连的精神告诉世人,不放弃正是我军的魂,强大的魂,没有当年培养,成就不了许三多。他一个人修路,他一个人坚持,就他这样的性格,能走到走后,是史今这样的班长呵护,是钢七连连长这样的人严格要求,是武汉团长的慧眼识珠,等等。


魂舞大漠


我是03年入伍北京武警部队,我们是一中队,支队里的尖刀中队,当时无论是军事还是各方面都是支队第一名,05年的时候体制编制调整,把我们中队连同队长指导员都拆了,一个班去一个中队,我们班是队长带着去的四中队,当时的心情真的是无法形容,分开的时候是其他中队来人接的我们,看着一个班一个班的走,我们队长没哭,但是在值班室里没出来送,我们了解他,他是个能在训练场跟我们一起爬战术的人,他每次跑五公里绝对在最前面,他是个硬汉子,湖北人,但是这次对他打击很大,在我们中队他呆了3年半,新老交替感情都很深,有的人说武警不如陆军兄弟情义重,我想说你他妈真是欠揍,你当过吗?离开我们中队大院时真是不敢回头看,我们是最后一个离开的,队长带着我们走的时候跟来接勤的干部说,这个地方不错,养兵,不管多孬的兵,只要在这个院里训练,保证都能上去,听的我们心里一阵阵难过,因为我新兵下连时他就这么说过,后来看到士兵突击里面的剧情,真是哭了,别人不会理解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只有真实经历过的才有这个体会,


牛栏山看你

电视剧里团长就解释了,他和许三多说假如钢七连有天不存在了,许三多说为什么,团长答原来坦克里是四个人现在换新的坦克了只能做三个,就有一个人要走。部队武器,素质,信息都在现代化进步。一个军队人数越少,其军队素质越高。二战时期是以师为单位整体作战,越南战争是以营为作战单位,伊拉克战争是以小队为作战单位。未来是以单兵作战。红外定位,导弹便可直接锁定师级别目标。在军演的时候老A大队长说我的指挥部在天上,团长问你有几个数据终端答3个人,团长看了看自己有5个人!所以要改编要裁军!回到电视剧开头许三多下了军列,但送走了老式坦克步战车。史今舍不得他的502去最后擦一次,同时又运来了新式步战车。就已经埋下伏笔!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代战争营盘也是流水的!


乌海小飞飞

既有人设因素,也是突出“不抛弃、不放弃”的主旨,更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需要!



1.为突出许三多的奋斗经历

许三多,是十多年军队战士的缩影。为了突出许三多奋斗不易,必然要将许三多熟悉的、安逸的家——钢七连进行“改变”——撤编!

这样,更能突出三多入伍后,各种变化,尤其是战斗意志的变化。

史今的退伍, 五六一腿伤 ,成才进A大队被刷掉……都是在烘托许三多奋进的不易,也让很多平凡人看到希望!


2.突出“不放弃、不抛弃”的战士主题与理念

不论是钢七连,还是在老A,任何时候,都需要战友团结,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钢七连这个“家”虽然不存在了,但是钢七连的兵,永远是钢七连的兵,魂魄仍然为钢七连而存在。

3.军改中荣誉单位何去何从?

作为荣誉单位,钢七连撤编,实在是有点令人难受。

这里主要还是剧情需要,没了史今、没了伍六一,没有熟悉战友的帮忙与提携,许三多的成长历程会更加艰辛,也更能突出许三多最后成功的喜悦与不易!

为了能够让钢七连的火种传遍新组建的单位各个基层连队,钢七连最终未能逃出被拆分的命运,实在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结果,更能突显钢七连传人对连队的忠诚度!

事实上,荣誉单位在历次军改中,被撤编的很多,但近期进行的军改,却有可喜变化:荣誉单位能保留尽量保留,尤其是红军单位,基本上都能够保留了,对于荣誉单位出来的老兵,实在是幸事!

比如,曾经解放天津(天津战役)中“三分钟杀开民权门”的钢刀连,就保留了下来,即使在新组建的单位,仍然是荣誉单位,这对于我们这些老兵,实在是好消息。毕竟,钢刀老兵还能够找到自己的“家”!


英武

我是一名退伍兵,很高兴能来回答这个问题。当兵这么多年经历了不少的接来送往,其实就士兵突击里的这个剧情来讲,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呢我认为从部队发展的角度来讲,就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进步的一个过程,就像剧中团长讲的随着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发展会有一个逐渐从数量到质量上的一个变化过程,从我军发展的这几十年一直都是在这么做的,就从最近的由18个集团军整编为13个集团军,这是时代的进步与以展。从内部的资源整合来讲,一个单位的发展与进步同样也是看整体的发展水平,做为702的钢七连,全团的尖刀,训练标兵单位,在面临部队的编制调整时往往需要更高的大局意识,服从永远是一个军人一个单位的灵魂。看到七连解散的那一集真是陪着哭了又哭,有共鸣有感慨。

说到这我感觉不是非要裁掉钢七连,钢七连代表的是军队中的一个个战斗单位,在艰难困苦面前他们永不低头,面对得与失就是一个服从命令,所以为了军队建设与良好的发展都要求钢七连必须改编!


发哥看天下

感谢不邀自答。

钢七连的702团本身是一个传统的机械化步兵团。该团编制是一个装甲营,两个机步营,钢七连就是机步营里的一个机械化步兵连,属于该团的主力连队。我们看到702团是把优秀骨干士兵,士官集中使用组建一个或者几个有红色传统战斗力强悍的连队。其他部队要么摩托化步兵,要么轻步兵,要么后勤兵。是一个机构臃肿集合文职,后勤,医疗,油料保障,通讯,战斗连队,防空连队,团参谋部等各种机的团级别作战单位。作战是用的是纸质地图。电台。垂直指挥体制。而部队改革,要精简文职,文艺,整合油料,医疗,后勤。压缩精简702团为一个战斗合成营,该师压缩为旅。一个旅由过去三旅,九团,改编为一旅,九营,制。钢七连被整合扩编为师直属侦查营。其他后勤和战斗力弱的团级单位压缩编制整合为合成营。将防空,电子战通讯网络组建管理,卫星管理医疗,油料保障,等交给专门的保障部队。组建更加精干的全机械化信息化战斗连队

一个合成营下辖一个装甲连,两份机步连,一个122自行榴弹炮连,一个120迫榴炮

一个营直属侦查排,和直属警卫排。等

总之打仗只管打仗,其他管的少了,因为其他的信息化了,数字化了,网络化了。指挥节点也越来越少,越来越精简。过去一个团部几百人,现在一个排不到六七辆装甲车差不过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