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89式重机枪有什么意义?

北国防务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重机枪具备较为强大的对地以及对空持续压制能力,它能够有效杀伤集群目标,轻型载具等单位,但由于重量缘故,一般都只会被部署在载具或者工事的固定枪架上面使用,一般军队也往往把重机枪仅发配到营属单位。

但是,国产GJZ89式12.7毫米口径重机枪却是个十足的另类,作为全世界重量最轻的重机枪,在这个重机枪动辄二三十千克,加上差不多重量枪架的时代,89式重机枪的空枪重量仅为17.5千克,而枪架更是低到了8.5千克。

一个健全的成年男子不用花费多大力气,便可以把全重仅为26.5千克的89式重机枪提起来,这也就是一袋米的重量,在部队当中,两名士兵组成的89式重机枪小组可以扛着它随意旋转阵地,这架势很难让人相信它是门重机枪。

值得一提的是,89式重机枪的诞生却来自一桩乌龙事件,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得知,前苏联方面列装了一款NSV重机枪,其重量仅为25千克,而我国当时才刚刚定型的85式重机枪却重达40公斤。

为了不被别的国家甩开差距,我们绞尽脑汁搞出了同等重量的89式重机枪,然而,之后我们却获悉之前的消息有误,NSV的实际重量足足有41千克之多,和之前的85式属于一个级别,本来我们只是不想被甩开,没成想竟然无意之间超越了时代。

当然,89式重机枪在后来的使用当中也暴露出一些广为人知的问题,即过度减重导致连发射击的时候会因为枪体跳动严重而致使精度比较差,不过,有舍就有得,这也是高度轻量化的必然结果,只要发挥在合适的环境,89式重机枪仍不失为一种好武器。


迷彩虎军事

89式重机枪是我国在1989年定型的一款12.7毫米重机枪,然而这货却是全球最轻的一款重机枪。据说,89式研制的起因,是因为设计师们看到了一款苏联重机枪仅重25千克的“神论”。当然,重机枪直到目前为止都不可能这么轻。相比54式和77式重机枪,89式仅重26.2公斤,比前二者三脚架还轻……直到多年以后,苏联解体,这些设计师们才偶然知道,这款苏联重机枪“全重25千克”就是个谣传。

89式重机枪虽然整套装备才26.2公斤,但还是没有装上猛士,仍然属于连一级支援武器,由专门的重机枪班携带。重机枪班携带2挺89式重机枪,每枪携弹500发。好像,89式完全没起到作用。当年边境之争,虽然让我军的重机枪暴露出不足,但是,追根问底,还是归于当年机械化程度不高。如今,快速反应步兵班已经拥有了“猛士”“山猫”这类突击车,那就装吧。于是乎,89式重机枪装上了“山猫”。

然而根据在部队的89式机枪射手反应,这枪,其实打起来非常飘……不得不说,仅重8.8千克的三脚架,真的不能跟33千克的三脚架对比。而且,射手往往“饱受摧残”,12.7毫米重机枪打起来还真不是虚的……

而且,本身射击精度就大于m2这老当益壮的家伙事,虽然这也涉及到弹种。在长期使用之后还会造成精度下降这种要命的问题。不过,该枪的性能,都达到了军方的要求。在高原山地作战,将会具有极大优势。但不管怎样,还是希望赶紧将重机枪装上猛士突击车上。


贞观防务


因为我国自建国以后,发生的几次规模较大的边境冲突,均为山地这种崎岖难行的地形,加之本身的机械化水平较低,装备靠人力搬运的比例较大,限制了部队的机动性。


所以对陆军步兵轻武器的轻便,易携带的要求非常迫切,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研制的一系列大口径重机枪,都是遵循轻便减重,再减重这一概念。


我国最早装备的12.7毫米重型机枪,仿制与苏联的dsh,加上三脚架全重达到了88公斤,可以说非常笨重了,后来研制的77式,全重为56公斤,而到了85式,全重41.5公斤,从上面列举的数字,就可以看出这种基本思路。

回到问题的89式,机枪全重达到了让人惊讶的26.3公斤,一个人就可以扛起来跑了,也是世界上重量最轻的大口径机枪。

当然,得之桑榆,失之东偶,重量下来了,带来的问题也不少,因为枪身过轻,大口径子弹带来的巨大后坐力使射击精度大幅下降,在400米距离连续射击,弹着点的分布半径达到了2.6米。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对主要用于火力压制的大口径机枪,精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这个缺陷还是可以接受的。


人文茶客


木子白毛

首先,在建国后我军面临的几次大的武装冲突中,平原地区的冲突极少。而山地战占大多数。进入新世纪后,我军面临的主要威胁也多是环境复杂地区。加之我军长期以来机械化程度低,陆军航空化处于起步阶段,单兵负荷由于人种因素低于欧美等现实原因,对步兵武器重量指标要求极严格。

其次,由于我步兵分队有长途徒步穿插的传统,和对直升机穿插安全性的怀疑(梦浪河谷之战我援越高炮和高射机枪部队在24小时内击落美机110架,绝大部分是UH1休一,这导致我们八十年代引进海豚而不是通用性最好,生产性最好,样本最多的UH1,因为当初打下来太多太容易打了),在高原山地丛林等复杂地貌作战,步兵分队更倾向于徒步推进而不是航空推进(数量少风险大,指挥部更倾向于用直升机支援精锐的侦查分队进行特种突击而不是支援普通步兵分队)。这就导致压制火力的重量参数必须尽可能低。

第三,战术应用,考虑到山地作战通常步兵接战距离小于平原,机动范围也小于平原,直射压制火力的支援距离也比平原更近,山地临时构筑的掩体可以有效防御7.62全威力弹,但面对12.7弹时就会力不从心。89式机枪可以比其他机枪更近的伴随步兵分队进行攻防支援。距离拉进可以有效弥补精度的不足,而威力的扩大可以有效弥补射速和弹药基数的不足。毕竟,交战时优先考虑隐蔽和防护,12.7的压制火力会迫使敌方火力点更频繁的转移,并限制其有效掩蔽部的数量。

对于大家经常吐槽的89式精度问题,在遭到12.7级别的压制火力时,没人会思考它准不准,而是在思考自己的掩体厚不厚。对于对面目标压制武器,精度并不是特别突出的性能指标。


SS震旦1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针对我军7.62毫米口径重机枪因射程近、威力小、对空火力弱而现代装甲车、轮式车辆及武装直升机的防护水平正在逐渐加强,步兵分队迫切需要一种重量够轻、威力更大、机动性更好的重机枪来承担通用机枪任务便于伴随步兵分队机动作战的实际,以及受南疆作战经验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研制出了89式重机枪。


89式重机枪由重机枪、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枪架等组成。该枪首次采用了枪管短后坐-导气式混合式自动机构,既减小枪身后坐力,又大幅降低全枪重量。整枪全长119.3厘米, 枪管长100.3厘米,枪身重17.5千克,枪架重:8.5千克(是世界最轻的12.7毫米重机枪),初速825米/秒,理论射速450-600发/分,有效射程:1500米,弹箱容量:50发,能够使用54式12.7毫米枪弹、84式脱壳穿甲弹、89式穿甲燃烧曳光弹、89式穿甲爆炸燃烧弹等。89式重机枪主要射击方式以平射为主,使用的12.7毫米机枪弹用以杀伤敌集群目标,12.7毫米的子弹命中人体任何部位都可以达到90%以上的死亡率,也可以对付轻型装甲目标,能够在800米距离上可穿透10mm/30°钢板,还可实施对武装直升机等低空目标进行攻击。

89式重机枪在服役后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枪身紧固时发生瞄准线偏移;受弹器盖松动过大;连续射击精度低于其他机枪;脚架设计不合理等,至今也是褒贬不一。不过该枪在某一时期是符合我军步兵作战的,也对后续枪型提供了可靠经验。


_非我所愿

情况是这样的,兔子当时还在猴子开片。实践经验告诉兔子——大口径高机平射效果棒棒哒。

然后某一天兔子听说毛熊搞出来一种12.7的重机枪居然只有25公斤重。这可把兔子吓坏了,毛熊本来就壮,再有这么个轻量化的重机,可不就能满场飞了不是?这可专克我兔家无敌的轻步兵噻。于是兔子也要搞出来这么个玩意。问题是兔子一着急,没把情报看清楚,毛熊的机枪25公斤是净重,不含枪架。

于是兔子可劲的减重,吐了老血才减到26公斤,实在减不下去了,得,凑合一下呗。

没几年毛熊也千古了,双方一接触,兔子才发现原来自己看错了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