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漪房的小儿子刘武为何没当上皇帝?

Wild-Fire

先说说题主提到的几个人物关系,再说当皇帝的事。



窦漪房,即窦太后,汉文帝刘恒之妻,生有长女刘嫖、长子刘启和次子刘武,后因病失明。在汉文帝刘恒驾崩之后,汉景帝刘启即位,窦太后自此左右朝政数十年,是一位德慧兼具的老太后。梁王刘武是汉文帝的次子,窦太后的小儿子,也是汉景帝刘启惟一的同胞弟弟。

窦太后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刘武,希望刘武接刘启的班,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在汉景帝刘启登基没多久,因为薄皇后没有子嗣,当时尚未立太子,窦太后就曾经软硬兼施向汉景帝施压,希望在刘启百年之后由刘武来继承皇位。后来由于窦婴提醒,此事被搁置。



公元前154年,大汉王朝爆发了自立国以来最大的乱事-七国之乱。因不满御史大夫晁错和汉景帝谋划的削藩政策,在吴王刘濞的策动下,七个诸侯国公开反叛,举国大震。早有预谋的吴王刘濞起兵广陵,与其他六国共同进犯,长安城里的汉景帝忧心如焚,在不惜腰斩了大臣晁错之后,也未能换取六国退兵。反而让六国认为景帝软弱无能,更是打算分庭抗礼。痛下决心的汉景帝在派出了最有把握的将军周亚夫等人之后,仍然不能安心,直到他听到了那个消息——此前屡战屡胜、锋锐绝伦的吴楚联军终于在梁国城池面前被挡住了。梁王刘武,这个汉景帝刘启的一奶同胞,,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坚守住城池,拖住了吴楚军队,为周亚夫绝地反击争取到了最宝贵的的东西——时间,大破吴楚联军,此后得以平定叛乱。

平定叛乱,梁王刘武功不可没,开始得意洋洋起来,甚至超越了本分,做出了超出封王标准的举动,引发刘启的不满。虽说关键时刻还是亲兄弟靠谱,但觊觎皇位这事刘武心里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母亲窦太后又把兄弟之情又被放到桌面,借机召见梁王入朝,开始讨论立嗣的问题,景帝也是明里不说暗里授意大臣们帮他劝诫窦太后。最后,没有得逞的梁王刘武只好又回到了封地。



这一回也让刘启加紧策立太子的计划,公元前153年,根据立长的原则,栗姬的儿子刘荣成了太子。母以子为贵,此时,刘启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就想把自己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刘荣,没曾想刘荣的母亲栗姬并不同意这门亲事,导致后来刘嫖怀恨在心,给弟弟吹风说栗姬的为人不好,王娡的儿子刘彻很优秀之类的话语,这让刘启对刘彻留下了好印象。


公元前151年,刘启废黜了薄皇后,七个月后改立刘彻母亲王娡为皇后,改立刘彻为太子。而此前栗姬因为失宠,儿子刘荣也在此前被废掉成了临江王,后来自杀。

刘启这次废后,废掉太子实在不是什么贤明之举,完全是后宫宫斗的结果,可是他的母亲窦太后也没有加以阻拦,原因很简单,窦太后非常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刘武,巴不得儿子赶紧废掉孙子,这样一来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便有机会成为储君了。

而前面回到梁国的刘武,正因为这样特殊的地位,才有了那些悲欢离合的往事。在刘启改立刘彻为太子后,刘武派人刺杀了此前劝诫窦太后的袁盎,刘武的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刘启,开始逼迫刘武交出凶手,刘武为即将面临的祸患惶惶不安,担心有一天会被朝廷所杀,此后兄弟间关系渐渐疏远。据记载,公元前144年,刘武曾奏请再次入朝留住京师被拒,此后,返回梁国后精神恍惚,得病死去。


史说新传

窦漪房是汉文帝之后,汉景帝和梁孝王的母亲。母亲要一家富贵,就有意让小儿子当太子,以便景帝去后,好让他当皇帝。


这件事要不是窦婴,差点就让窦太后给做成了。窦婴是窦太后娘家的侄儿。很有才干的,在这个事情上被窦太后"除藉″,这是很严重的事情。他们一家喝酒,喝高了点,汉景帝就说,要是驾崩后,传位给梁王。窦太后大喜。窦婴正在傍边,进言说,"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窦太后深恨窦婴,汉景帝不言,梁王不悦。一堆人沉默不语。窦婴从此不得宫中出入。


吴楚七国叛乱。周亚夫,窦婴率大兵屯荥阳防守。征得汉景帝同意,把梁国作前线,当诱饵抵挡和消耗叛军。梁王拜张羽,韩安国为大将,奋力坚守。在最困难的曰子向朝廷请援兵。窦婴,周亚夫不发一兵一粮。梁王深怨后方见死不救。叛乱平定后,梁王回朝,在窦太后面前抱怨困难时的种种遭遇。窦太后疼小儿子,屡次在景帝前提立梁王为太子,汉景帝自然不敢当面回拒,也不敢答应。其时有袁盎,劝说窦太后,窦太后不再提此事。梁王一听是袁盎捣鬼,派刺客把袁盎杀了。朝廷一查,深究下去,查到梁王左右。为塞责,让羊胜公孙诡等受诛了事。而汉景帝再不相信梁王了,只是碍于母亲的面,又好发作。立其为太子一事,沒有任何一个人敢提了。


梁王郁郁不欢,心怀恐惧,又久就死了。窦太后白发人送黑发人。也够悲哀。


劉一千五

刘武是汉景帝刘启和馆陶公主的弟弟,是窦漪房和汉文帝的儿子。开始被封代王,后来改为梁王,刘武很受窦漪房太后的宠爱,曾经想劝汉景帝立刘武为继承人,不过没有成功,后来刘武因病去世,死后谥号为孝王!


为什么窦太后宠爱的刘武没有做上皇帝呢?

首先,刘武虽然是汉文帝和窦漪房儿子,却不是嫡长子,按照立储的规矩,刘启是刘武的哥哥,所以刘启被立为太子!汉文帝死后,太子刘启理所当然的继位登基。

其次,刘武很受窦太后的宠爱,所以也想以后做皇帝,窦太后也一样刘武能登基为帝。

后来汉景帝废太子刘荣,继承人的位置空缺,所以窦太后建议立刘武为继承人。但是却得到大臣们的坚决反对,立刘武为继承人的事,就没有成功!

所以刘武虽然得到窦太后的宠爱,但是却没有登基为帝!


梁王刘武是刘启害死的吗?

刘武开始的时候,因为是汉景帝的兄弟,是窦太后的儿子,所以就封为王,封地也是肥沃的土地!同时得到的赏赐也很多!后来发生七国之乱,刘武也立有大功!所以他的地位和实力也很大。

汉景帝废了刘荣的太子位后,窦太后想让刘武为继承人,但是很多大臣不同意,所以这件事就没有在提,梁王也离开长安回到梁国!

但是回到梁国的刘武,对反对他做继承人的大臣心生怨恨,于是就派刺客杀了这些大臣。汉景帝最后查得刺客是梁王刘武所派!

汉景帝因此对梁王刘武很生气,刘武为很害怕,刘武最后无奈请人让他的姐姐馆陶公主向窦太后请罪,希望得到汉景帝的原谅!


汉景帝经过窦太后的劝解,之后虽然宽恕了刘武没有杀了他,但也对他这个兄弟也开始疏远!

后来,刘武来到京城,希望能留在长安,但是汉景帝没有同意,刘武无奈离开长安回到封地,开始闷闷不乐,不久梁王刘武忧郁成疾,因病去世!


中孚鉴

电视剧不能当做正史,历史上的汉景帝刘启与梁王刘武是亲兄弟,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氏亲生。刘武的确曾经被窦太后议储,但是遭到了当时朝臣的强烈反对最终不了了之,而刘武不识好歹得罪了兄长,最终在自己的封地郁郁而终。


汉文帝二年,刘武被册封为“代王”,要知道代国是文帝登基之前的封国,地位意义非同一般,可见这个小儿子在文帝与窦皇后心目中的地位。

公元前154年,刘武作为诸侯王进京朝觐,当时汉景帝还没有册立太子,就开玩笑说:等朕千秋万岁之后,就传位于梁王你。

虽然知道这不是真心话,但是梁王还是很高兴,而窦太后也非常高兴。而史上,汉景帝与兄弟刘武之间也的确是感情深厚。同年,汉朝爆发了著名的“七国之乱”,梁王刘武在镇压七国之乱的征战中立下大功。


公元前153年,景帝妃嫔栗姬的儿子刘荣被封为太子,而梁国的封地大规模扩大,占据了当时最富饶的地区,梁国国库的财富甚至超过了京城。刘武与梁国的官员,甚至可以随意出入天子的大殿。

三年后,刘荣被废,当时窦太后以诸位皇子年幼为由,曾经力主让梁王为储君,但是却遭到了袁盎等朝臣尤其是儒臣的强烈反对。最终窦太后也放弃了,可刘武却因此痛恨那些反对他为储的臣子,派遣自己的门客公孙诡等截杀袁盎等朝廷大臣,最终得罪了汉景帝。

汉景帝册立胶东王刘彻为储君后六年,刘武才死在了自己的封地,如果景帝真的想诛杀自己的兄弟,也不会等这么长时间。


澹奕

酒后之言,不可当真

窦太后是希望自己的小儿子刘武继位的,汉景帝一次喝醉了之后,也表示想传位于弟弟刘武,但是那不过是酒后戏言,但是窦漪房和刘武都当了真。

刘武不能继位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因为大臣们都反对,带头的就是名臣袁盎。袁盎名望大资历老,对他的建议,汉景帝十分重视,腰斩晁错就是拜这位老兄所赐。

谋杀袁盎,杀人灭口

这个时候刘武干了一件大错特错之事,就是玩起了恐怖主义,派人把反对自己继位的人全部刺杀了,这里面就包括袁盎。这下子捅了马蜂窝,汉景帝勃然大怒,派出了使者处理此事。

事情三下五出二就查明了真相,刘武选择了把手下的两个主要参与谋划的人杀人灭口,这进一步证明了自己做贼心虚。

羞愧畏惧,英年早逝

尽管后来在窦漪房的努力下,在韩安国的斡旋下,汉景帝刘启原谅了弟弟刘武,但是刘武心中有愧惧之心,因此不久之后就因病去世了。

所以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梁王刘武死的比汉景帝刘启还早,所以他不可能有机会做皇帝。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刘武当皇帝会引起权利争夺战,汉景帝位应传太子而不是兄弟,传兄弟刘武,太子必与之争夺,有失朝廷秩序。引起宫廷之乱。即便当时汉景帝年轻答应,窦漪房喜爱小儿子要小儿子继景帝之位,在事关国家政治中枢与大臣诉劝说下,汉景帝不言,窦太后不再坚持。而刘武也犯了窝藏贼人之罪,终于不得宠。


圃香

中国古代,皇位的继承顺序是按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来排位滴,正常情况下,当朝皇帝有亲子的,是不可能传位给兄弟的,即便是自己离世前太子尚未成年的前提下,也只会让兄弟作辅政大臣之类的职务,只有在没有亲子的情况下才不得不考虑传位给兄弟。除非皇帝去世后,皇帝的兄弟趁机逼宫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