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下一次的牛市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琉璃年华122

现在讨论下一波牛市在什么时候,真的可笑至极。全面牛市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第一是充裕的流动性;第二是去杠杆后出清,僵尸企业破产,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强;最后,还有比金子都珍贵的投资信心。

这些条件,现在能判断清楚吗?上周银保监会《联合授信新规》传递出去杠杆继续进行的收紧信号,虽然在短期宏观面而言,1季度GDP同比增长6.8%,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升至7%,5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51.9,创下8个月新高,这些说2季度经济稳中向好。可是微观很差,你问问身边的老板们,谁今年过得滋润?

现在讨论牛市还早,从2016年到现在,都是业绩为王,譬如说白酒,医药以及受益于偿二代风险支柱的大型保险集团等,涨势不错。

你说指数在寒冬,可看看医药股,分明是盛夏呢。选股能力很重要。


艾米米

不要期待牛市,应该期待成熟的股市

如果没有完善的上市退市制度,中国股市很难出现下一次牛市了

如果上一次创业板妖股大放异彩的股市表现是牛市的话,那我认为,如果没有完备的上市退市制度,那中国股市很难出现下一次牛市了。

因为,我们的股市还不成熟。理由如下。

第一,因为妖股的伤害,股民对股市望而却步。

妖股害了多少人,很难估算。

妖股的伤害,让不少股民对股市失去信心。

如何重振股民的信心,这是个大问题。

这么多年,股民已经很聪明了。

第二,目前退市的制度还不完善。

只有让那些不该留在股市的公司退市,股市才会正常。

当下,虽然有公司退市,但完备的制度还没有形成。

第三,上市制度还待完善。

松紧不一,时松时紧,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

让好公司能够上市,是第一任务。

第四,我们的股市受外界影响的抗打击能力不足。

最近一段时间的事实证明,我们的股市还很脆弱。

脆弱的股市,前景很难预料。

正是因为这几点,我们的股市还不成熟。

而不成熟的股市,加上还不能预料的经济前景,如何能出现牛市呢?即便有虚假的繁荣,也会让股民损失惨重。

我想,我们现在渴望的不是什么牛市,而应该是一个成熟的股市。


静观财经

中国股市呈现出牛短熊长的运行格局,纵观2000年后的A股大熊市特征,基本上存在调整幅度大、调整周期长的特征。剔除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的因素冲击,18年来的几轮大熊市行情的平均累计最大跌幅在50%左右的水平,而熊市调整周期大概在四年左右,极限调整周期接近五年。与此同时,从2015年6月以来的熊市行情来看,累计最大调整幅度已基本上接近了熊市最大跌幅空间,而调整周期上,也达到了三年的时间,但距离四年,极限五年的调整周期仍存些许的差距。或许,对于接下来的股市表现,可能会以时间换空间的形式来完成最后的筑底过程。由此可见,对于现阶段的熊市运行格局,更可能属于熊市中后期的阶段,而以上一轮大熊市调整行情作为参考,则大概处于2012年至2013年的运行阶段。言下之意,距离大熊市的筑底末期或许也为时不远了。但是,对于股市而言,熊市末期并不等同于牛市开启,而政策底部后,还可能存在市场底部,乃至牛熊转折点,而A股牛市的开启往往也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写照。至于A股市场,重新步入熊市不难,但重新步入牛市却非常困难。


郭施亮

下一次牛市会在什么时候出现?这注定是一个很关注但同样争议性很大的问题,其实如果我们有心的总结一下过去几次牛市之前市场所处的环境及特征会发现还是有很多共性的,在此和大家分享:

①实体经济面的状况并非牛市诞生的必要条件。

就拿媒体最喜欢用的GDP来说的吧,其实单就GDP而言,应该说2008年-2012年依然都是维持8%以上的高增速! 应该说这个GDP增速是世界罕见的了,但这个增速下照样与2007年的牛市,也有2008-2012年四年的熊市,更何况,按照目前的L型理论来说,追求质量不追求数量,未来可能都不会有8%以上的GDP增速了,那岂非以后都不会有牛市了?

更何况,看看美帝的十年大牛市几乎都是发生在金融危机时期的,所以那些动辄拿实体经济不好来评价股市的文章、观点都应该直接拉黑了!别误导人;

② 货币政策也不是直接导致牛市诞生的直接原因,实际利率才可能是

比如2007年上半年的时候其实监管层就已经开始加息提高市场利率,2015年货币政策也是步入实际意义上的收缩周期(当时实际意义上经济已经通缩),但两个时间点当时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实际利率低! 这个实际利率是指银行间拆解、民间杠杆资金利率、银行贷款利率等等。

利率低了,那么敢于并且乐于举债、借钱的资金就多了,钱生钱要求下的追求更高回报率的投资品无疑就会迎来大周期(房地产、股市等),而目前来说明显还没有到这个时间周期,从去年开始全力“去杠杆”的政策之下,市场实际利率其实一直在回升周期,因此至少从这个因素来看,离牛市可能还差点时间,但无疑这也就给了我们希望!不是么? 既然身处冬天,那么春天也就不会远,轮回周期而已!

③ 从波动形态来看,也均有共性

2007年牛市之前:市场经过了长达4年这个大周期的反复挤压、下跌,整个做空的动能被挤压的非常充分,并且探出998低点后,指数有整整2个多月的时间陷入直线盘整!整体的波动极小、极小 整体的波幅快速收敛!

2015年牛市之前:市场经过09-13年的长达4年大周期的反复挤压、下跌,同样使得做空动能释放充分,并且启动之前市场也是出现了波动幅度越来越小、近乎直线盘整的状态!

那我们看看现在的情况呢?

自2015年6月份见高点以来至今下跌近3年的时间,且还没有出现前两波行情启动之初的波动幅度快速降低的走势

因此,目前我倾向于离牛市还有点距离,但已经不远的周期,比较倾向于19年下半年应该会不错。

欢迎大伙儿踊跃留言说说不同的观点!

好消息:现在点击“关注”我,并私信回我58,即可领取大师兄我职业炒股11年、游荡在江浙游资圈的部分心得总结。

但是满满的干货哦,助力大家少走很多弯路!

还等什么?赶紧行动起来!


大师兄股市之路

什么时候牛市启动,这个问题永远讲不完,也基本上是各有各的看法,而且都不相同,对于这个问题而言,啪哥想从时间、空间、估值三个角度来做一个分析,下面是我的逻辑。



(1)时间角度

如果我们只考虑大循环,不考虑小循环的话,我们A股总共经历了5波牛市,分别是:1990.12-1992.5牛市;调整4年;1996.1-2001.6牛市;调整4年;2005.6-2007.10牛市;调整1年;2008.11-2009.7牛市;调整4年;2014.5-2015.6牛市(当然有人把它分为七八波那是考虑了小循环,我们现在只讲大循环),我们会发现每一轮大循环启动之前,调整时间为4年,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节奏来算的话,下一轮牛市应该在2019年产生。

(2)空间角度

由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波大循环之后的回调,都没能破掉前期的低点,底部始终呈现出抬高的状态(95.79--512.83-998.23-1664.93-1849.65),所以本轮向下调整的极限也不会破掉1849.65.

(3)估值角度

我们可以利用社会无风险收率对股市做一个简单的估值,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无论是某宝、还是国债利率基本上在4%左右。那么股票的整体合理市盈率应该在1/4%=25倍左右,而目前上证A股的市盈率17.71倍,所以也是处于低估的状态;但是深证A股目前是31.47倍,所以应该还会有一个向下杀估值的过程。

所以综合来看,无论是从时间角度、空间角度、还是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对于今年的A股来说还是需要进行调整,牛市起飞大概率会发生在2019年,因为届时无论是时间、空间、还是估值都已经调整到位。


趣聊财经

我2003年做股票,经历了几次牛熊,现在已经稳定盈利。中国股市下一次牛市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呢?

一、看牛熊周期

上图是上证年k线图,可以看出,上证大概6-8年一次牛熊轮回,今年是第5年开始,过去从没我短过5年,难道这次会例外?我看可能性很小,这是由经济周期自己资金的运作周期有关,也是一种内在的韵律吧,还是不要尊重历史,不要自以为是好。

二、从估值历史看牛市前的特征
每次牛市开启前,中小创市盈率都在30倍以下,如上图红线位置。虽然这次中小创一直在下跌,但距离历史估值底部,还有接近30%的空间可以调整。这种调整,也许不是一年能够完成,可能持续到明年。

三、看技术趋势

创业板熊市未改,前段时间只能定性为反弹。上证指数在上证50一年多慢牛带领下,已经基本结束了第一浪走势,后续的第二浪,也许持续的时间和上升周期相同,下跌的幅度也会和上涨的幅度相同,只有养成2浪的回调,才可能出现主升3浪行情。按照波浪理论,如果2浪有得复杂,那持续的时间就比较长,如果有得简单,时间相对较短,而后续的4浪就会复杂。

四、基本看法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想在较短时间内出现牛市的概率较低!唯有的是抓住阶段性行情,做好波段,或者做好反弹,见好就收,是目前阶段的最好策略。


投资悟道

大家都知道,离我们最近的两次牛市,2005年到2007年牛到顶,


随着老美雷曼兄弟破产引发金融危机导致a股漫漫熊途,随着4万亿投资基建刺激经济政策到2013年牛启动到2015年杠杆牛到顶,随着一声去杠杆,市场回归理性,那些没有业绩支撑的股,随着狂潮退去,只能裸游!但是二线蓝筹绩优股的牛市就没有停止过,直接留到现在,也成就了现在为什么漂亮上证50牛。当然大多数还是政策的功劳,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这些大部分都是利好大象股。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牛市周期应该在八年左右,可以看出下波牛市应该在2023年左右。

还有结合外围因素,老美也迎来了九年牛市,今年几次大跌说明老美也是处于牛熊转换点了,加上老美持续的加息,缩表,势必还会影响央行收缩流动性,所以这一年大概还会以震荡为主。


国家政策上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生活,这是政策目标,加上目前推迟的注册制也是到2020年,实际上可能也是配合,二零二零年就是股市利空出尽之时,利空出尽利好来,而现在开始引导价值投资,退市制度也逐渐完善,当然也还有一个过度期,大概也是一到两年。大a股本身也不断完善与国际接轨,最近开始吸引国外优秀独角兽回归a股!


湖南小彬哥

要想知道下一次牛市在什么时候出现,咱们还是先来回顾最近两次牛市:06、07年牛市和14、15年牛市,我们也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1.先得有一次大熊市

我们看到,06、07年和14、15年大牛市启动前分别经历了一波54个月和59个月的漫长阴跌。俗话说,时间能忘记一切。只有经历了漫长的阴跌,才能让那些上一轮被套的散户们慢慢忘记亏钱的痛苦。然后新一批的散户经过数年的培育,慢慢成长起来。

从时间周期上来看,现在A股的熊市阴跌时间仍然不够长。沪指由于某队的操纵已经失真,创业板的走势也许更能说明问题。到现在为止创业板才阴跌了30个月,而且创业板估值仍然高达54倍(纳斯达克在34倍左右),所以创业板的熊市很可能还没有结束。

从时间上来看,下一波大牛市还有漫长的20个月左右才有希望到来,也就是大概在2020年的上半年。

2.大牛市要到来首先得有足够的资金

要想掀起足够大的浪,首先得有足够多的水。中国经济缺流动性吗?不缺!下面是中国今年的M2货币发行存量:27万亿美元,已经超过了美国(13万亿美元)和日本(9万亿美元)的总和,钱根本不是问题。

可是市场中有多少呢?我们看到市场现在每天的成交量也就在4000亿左右(两市流动市值44.5万亿),换手率不足1%,这种成交量肯定是无法支撑起一波牛市的。虽然养老金、MSCI等会加速资金流入,但是量变远远未到质变的程度。

那么钱去哪儿了呢?答案是明显的,楼市长达20年的超级牛市吸纳了天量的流动性。股市要想走牛,楼价必须被压住,现在楼市已成为信仰,国家已经加速房产税的立法进程,现在估计也得在2020年以后。

所以,综上所述,A股下一次牛市起码是2020年以后的事儿了,现在有的只是部分题材和个股的结构性行情。


不足之处,不吝指正。欢迎评论和关注!


财经蝴蝶

下一轮牛市要经历一轮金融危机的暴跌再开始,股市就这个特点,经历一轮不顾一切的抛售。然后开始逐渐抢购,形成牛市,如果按照十年一轮的周期,金融危机就应该爆发在今年,如果从估值来看,A股今年并不会发生经济危机。因为蓝筹股的市盈率还是低,才十几倍,而2007年的工行市盈率高达37倍,现在才7.7倍,从这点判断,金融危机言之过早,因此,下一轮牛市更是遥远,实际上,本轮牛市可以算是从2013年或者2014年开始,到了2015年达到高潮,而之后,有些劣质股跟不上牛市,一路跌跌不休。但蓝筹股的牛市就没停止过,一路上升到现在。或许等到蓝筹股出现了泡沫,金融危机就开始酝酿了。目前蓝筹股显然看不出泡沫。与其期待下一轮牛市,不如考虑正在现在有什么可靠的,能成长的买入。当然有耐心的人是可以等的,等待下一轮牛市抄底也是一种选择。看看下面两张图,上一轮牛市疯狂的高估和现在的估值水平。


2007年10月10日,上交所股票平均市盈率是66.95倍,现在18倍。所以,现在股市还是有机会,看估值,不足以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一定是冲着股市来的。这是一个引发全球抛盘的最好的指挥棒。
再看欧债危机爆发前的估值水平。是24倍市盈率。

经过这么多啰嗦的回答,就是想证明目前股市估值不高,所以,下一轮牛市的到来太遥远。因为目前正在进行本轮牛市。肯定很多人反对现在是牛市的说法,这是根据自身观察角度决定。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


西格玛的化学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特意问了一下身边的一些朋友,他们的看法和说法简直让我笑的人仰马翻,比如有要看老黄历的,还拿出了十天干、十二地支有模有样的分析起来了,为了不误导投资者,咱就不多说了,有说房价大跌了,股市才会出现全面牛市,因为投资总要有一个标的,房地产资金回流股市是一个契机,但是这也有点想当然了,照目前来看,房地产是经济支柱性产业,出现大幅的回调那是很难的,心理安慰罢了。还有个朋友更直接,说是在梦里,干脆对我们大A股直接不看好,几位朋友都是较感性的预测了一下。

从他们的意识来看,目前A股并不是牛市,但是2017却出现了结构性的上涨行情,机构在大盘股里赚的盆满钵满,让很多投资者艳羡不已,市场还是不乏热点的,总之是有人赚钱,有人亏钱,包括2018年的创业板表现,颇有虎豹之子,虽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气的气魄。所以牛市什么时候到来似乎有点伪命题的嫌疑。

按照A股过去30年的牛熊转换看7-8年一个循环,2007-2008年牛市、2014-2015年牛市,中间相隔7年时间,就此推断2022年出现牛市是比较合理的,这也是市场的主流观点,但是股市有句谚语: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的重复。我们如果用具体的时间来限定,直到2022年才入市,那我们将会丧失很多投资的机会,比如一带一路,雄安新区,蓝筹白马行情,新经济独角兽行情等你都将错过。。。

所以我们应该从现象这个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找找熊市末期和牛市早期市场会出现的现象和表现;

1:指数跌破“政策底”,券商普遍亏损,经营危局,有关券商困难危局的报道不绝于耳,媒体刊登的关于在发展中改革券商的话题逐步增多。

2:新基金发行受挫,发售开始不顺利、困难,新基金发行宣传由媒体走向细分市场,如走入社区等以前不被看重的发行区域。

3:市场不利传言增多,大盘由阴跌变急跌,或者有成批的个股或板块集体大幅下搓或集体跌停。

4:基金折价现象普遍,尤其是市场主流基金,基金的操作理念受到普遍质疑,主流基金似乎也失去方向感。

5:市场一片哀歌,跌势加剧,全部人已经失望并丧失方向感。众望所归,大盘需要一个反转的契机。往往此时政策面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新的举措或各类创新题材。

6; 大跌后又大跌,关键阻力位及重要心理位破了一个又一个,跌跌不休。前期放量的各股又跌破前期平台,舆论一边倒看空,对宏观面和政策利好变得麻木不仁,熊市思维极其严重。

7: 前期看多的机构开始悲观和开始实际作空。多头由前期看多开始悲观看空,一直看多的分析师或在媒体上主流的咨询机构开始悲观看空,对前景开始谨慎对待。

8:新股开始持续跌破发行价格,新股上市首日收盘涨幅极低,有的在不久后就跌破发行价格,或开始有股价跌破净资产值的个股出现。

9;管理层的态度开始逐步转暖,政策面开始出现小许转机。媒体上又开始出现讨论降低交易成本税收等相关话题,但大多数人充耳不闻。

如果以上现象出现5条以上,那么市场很可能就是在赶底,正所谓否极泰来!大家反而好准备子弹了,准备战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