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唯分數論” 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六一”期間,孩子們歡呼雀躍地帶著行頭去彩排,筆者看他們蹦蹦跳跳走過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些農村的留守孩子也許要好一點,尤其是城裡的孩子,那叫一個累呀,他們的快樂已經被滿百分擠壓的快要歸零了。(人民網2018-06-04)

中國孩子學習壓力大,是眾所周知的。數據表明,由於作業太多,城市中小學生普遍睡眠不足7小時。熬夜到23點入睡的學生,小學佔18.2%,初中達46.3%,高中生更是佔到了近9成。

家長盲目要求分數,增加孩子壓力。許多家長錯誤的認為分數比成長重要。只要考試分數好,父母就百般寵愛,給予各種獎勵,如果分數不理想,其他方面取得再優異的成績,也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受到懲罰。家長們總是要求孩子高年級也要跟低年級一樣,不允許分數掉隊,一旦掉隊,輕者上補習班,重者還要隨時諷刺打罵。家長看孩子不能再那麼功利,要因材施教,讓自己的孩子個性化地快樂成長。

老師追求升學率,增加孩子壓力。老師逼著孩子沒完沒了的寫作業,強迫孩子沒日沒夜機械重複練習。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學校失去了教育的理想,分數和升學率成為衡量學校的唯一標準。“考試才是真功夫,分數才是硬道理”,成為學校信奉的教育哲學。學校用分數、用考試,用等來衡量評價教師的工作,最後卻是隔山打牛,落在學生身上。對分數重視程度,私立“名校”尤甚,家長花錢買來孩子的高分。教師的教學不能再那麼功利,毫釐必掙,學校要真正成為兒童的精神家園,探索知識的天堂,幫助孩子儘量獨立完成作業;任何個人、任何組織機構不能通過辦學或者培訓機構來獲得大把的金錢。

地方政府教育經濟思維,增加孩子壓力。許多地方政府抓教育就是抓經濟,抓分數抓升學率就是抓GDP,“教育產業化”的禍害凸顯,利用名校刺激學區房的高價瘋搶,利用名校促進城市化進程。教育必須徹底去功利化。要全面落實義務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這一本質內涵,讓熱衷於此的逐利者再也無利可圖。

孩子沒有快樂童年,不是小事情。政府要持續加溫,叫停“唯分數論”,不斷減負。要改變學生考試升學制度,增加招生人數,讓更多的孩子受到良好高等教育。廣大家長要校正校內減負校外補心態。各級教育管理部門要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等不良行為,讓孩子放下沉重包袱,健康快樂成長。(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