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年纪大了犯罪被判有期徒刑等于养老这种观点?

MrZero5

看到这个观点,忍不住来说两句。近年来,我国对监管场所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日益重视,但在某些地方监管场所也存在过分重视权利保护,轻视刑法的惩罚性和改造性的问题。


“年纪大了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等于养老”这个观点的出现并不是空穴来风。

但另一方面,改造效果和社会效果如何还存在争议。

监狱是执行刑罚的地方,罪刑罚相适应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任何人犯罪都要收到相应的处罚,这是国家打击犯罪的基础。如果刑罚起不到相应的惩罚和警示作用,犯罪率有可能会上涨,那么守法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既然监狱是执行刑罚的地方,就不应该太过舒适,把监狱当成养老院,这是对刑法的不尊重,也是对刑罚执行的亵渎。


武威王

只能说是迫不得已吧!

设想一下那些老年人可能去监狱养老。

1.好吃懒做

年轻时好吃懒做还能吃父母的,等自己年纪大了,家里没人照顾,冬天冷,夏天热,去监狱倒也是个好地方。

2.老光棍

一辈子没成家,到老孤苦伶仃,没人照顾,也可能会去犯罪。至少,有吃,有住,有病可医!唯一的缺点就是没了自由。



3.坏人变老了

人人都会老,坏人年纪大了,仍然不思悔改,继续犯罪,那在监狱养老,也等于保护了自己,别等到仇人寻上门,不得好死!



正常人,有家有室,有孩子的人是不会想去那种地方的。自己无法享受天伦之乐也罢了,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好,辛苦了一辈子,不能晚节不保。

在日本,由于老年人口增加,60岁以上老人犯罪持续上升,没办法,在日本都有专门的老年监狱,想进监狱很简单,去超市偷点东西,或者抢点钱,别闹出人命,就能顺利入住。



有些老年人在监狱待习惯了还不想出来了,得有人专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大爷,刑期慢了,求求你出去吧"

这就考量一个国家的养老制度了,如果到老,吃不上饭,睡不上觉,就有个别老坏人就想进监狱养老了。

再怎么说,这种世界观也是病态的!切不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佳莹佳慧

【今日头条——旺旺旺】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年纪大了犯罪被判有期徒刑等于养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这一条中第三款:七十岁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在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八),对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只要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予以缓刑。

监狱是改造和教育违法犯罪分子的场所,不是养老的地方。法律,也在不断完善,就是防止某些人“故意犯法”,想去监狱养老。

那么,人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呢?

一,监狱,人性化的管理和教育。年龄大的都要照顾,干活是力所能及的活,睡觉是下铺。

二,生活上,管教比较关心。防止发生思想波动不利于改造,给管教【添麻烦】。

四,监狱的军事化管理,能让自由散漫者,改掉坏毛病,有胃疼的在监狱大多不治自好。

所以,年纪大了的人被判有期徒刑等于养老。这种说法和想法,完全不正确。法律也不容许,不断完善的法律就是堵绝有这种想法的犯罪。

欢迎指正!——何由之


何由之

先来说说监狱里老年人的生活吧,没有想象中的监狱生活差,当然更不会多优越。如果是家庭条件比较差,无依无靠的,说是去监狱养老,也还真说得过去。


劳动方面:

一部分老犯人年纪还不至于说老到干不动活,这样的犯人还是会和普通的犯人关押在一起,也一起出工。但是任务比较轻松,毕竟是老年人了,确实承受不了多大的劳动强度,所以一般也就扫扫地,做做卫生。如果是年龄更大,达到一定标准的,就可以去专门的老弱病残监区,基本不用干活,其实也根本做不动了,扫会儿地可能都要喘一下午那种,已经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所以,年纪大了在监狱里,在劳动上来讲,确实还是很轻松的。


生活方面:

监狱里的生活水平,解决温饱吧,给你管吃管住,不会饿着你、冻着你。但有的犯人家里条件尚可,生活水平比较高,那在监狱里面肯定就是在吃苦了。而如果没进监狱前,家里连油都买不起,半年都吃不上一顿肉,那这样的老人进监狱,还确实就是享福了,吃穿不愁,干净卫生。


而且,监狱里还会给老犯配备青年犯人照顾生活,而照顾老犯的犯人则会得分,分数又可用于减刑,所以在照顾老犯方面,还算是比较上心的,毕竟犯人都要表现好才能获取减刑的机会(这对于犯人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如果在家养老,护工可都是要收取不菲的费用的,当然,所能选择的空间也会更大。



医疗方面:

在监狱还能享受免费医疗。当然,跟生活一样,有比较才会有上下,如果是家庭条件困难、在家无依无靠的老人,在家能接触到什么医疗资源?反而是在监狱,还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有个头痛感冒、小痛小病的,都能给你看看,还都是免费的。对于条件困难的老人来说,这简直就是送福利了。


娱乐生活:

老年人嘛,空闲时间比较多,一般都喜欢下下棋什么的。在家里,子女都很忙,还不一定有时间陪老人下下棋,聊聊天呢。而在监狱,大家都没什么娱乐项目,下了工或者是休息时间,大家就闲着没事干,一般也就是下棋、聊天、看报学习这些了,而这类活动也是监狱方所提倡的。所以在这方面,还真有点“监狱养老”的意思了。

这么看来,老年了进监狱,吃得饱、睡的香、平时动动身子骨也有益健康,有人照顾、还有免费医疗、有人陪说话下棋,还真有点去养老的意思啊!

话说回来

话说回来,我这里只是列举了一些对于老犯蹲监而言,接近养老生活的一些方面,这是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的。在家生活得舒适安逸,儿孙绕膝、几代同堂才是真正的养老生活。在监狱就是生活再过得去,那也是服刑,不说最基本的自由都要受到约束,就是精神上的压力,世人的眼光,那又是几人能理解得到的呢?


点个关注呗,让我们一起成长!

欢迎评论、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经世致用我夫之

我曾看到个电视节目,就说的是一个老大爷去监狱养老的事。

老头刚从监狱出来时,由于没有子女,侄子把他送去了养老院。住了不到一个月就住够了。据他自己说,养老院伙食不如在监狱好。出来这段时间瘦了不少。看病也要自己花钱。


于是,他带了把水果刀去了火车站。首先他抢劫了个妇女,要了一百元后让她报警。被抢的没搭理他走了。他又拿刀威胁了个女的,要了二百元后终于得偿所愿。人家报了警。又被抓进去了。

主持人问他为什么专抢女人,他说怕挨打。他还研究过持刀抢劫会判的重。反正就是想进去多待几年。在里面养老。

我想,他在监狱待久了,出来后反倒不习惯了。没钱又没有多少生活能力也是主要原因吧。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


倚楼醉听雨李

说的很对,对于生活底层的人,去监狱和养老院差不多。

但是且慢!如果一个正常的老人,要享受有尊严的老年生活,绝对不是这样。应该是儿孙绕膝,琴棋书画,发挥余热。关进监狱里,没有自由,绝对不是有尊严的养老生活。

所以,不管是年纪多大,还是要做守法公民,特别是不能触犯刑法,不要到监狱去养老。


小帅影视

从命题中可以看到三个关键词:犯罪、年龄和生活质量,但从命题引申会发现,其实应该从法律,道德和实际操作三个层面考虑。

一、法律层面。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无论危害大小,犯罪就应当受到惩罚。苏格拉底饮鸩而亡,正是被今人津津乐道的捍卫法律尊严的典范。

二、道德层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鳏寡孤独老有所养是儒家大同社会的重要理念。人入暮年,即使有过错也应当从请处置。

三、重其重罪轻其轻罚是法律实践中经常遇见的。鉴于老年人犯罪危险性,应从轻判处。许多有期徒刑经过减刑,法外就医等已经缩短了执行时间和力度。

所以在法理与道德之间寻找平衡已经是人们的共识。在监狱里服刑与在家颐养天年不存在绝对的矛盾。养老与是否服刑无关,难道年轻人犯罪服刑应该被看成挥霍光阴的表现吗?


cathaypower

看到这种观点,我也是醉了。这人要么心理有阴影,要么就是老光棍。



现在的社会不比过去,过去不劳动就得挨饿,现在只要你肯努力,绝对不会饿死。

就算是老光棍,不能老有所依,但积极的态度可以改变生活中的一切挫折。

这里也不光吐槽了,提几点建议吧:

1.有这种想法的人,排除内心阴暗,如果是没知识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如保安看门之类的,不过这行需要有责任心,要不很容易被投诉。

2.有点学识的,可以做点自己喜欢或专业的工作,凭本事吃饭,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还有可能爱情、事业双丰收。

3.感觉自己没有学识,如果年纪大也不能从体力活的话,那就做点小本买卖吧,开个便利店还是在容许的地方摆个小地摊,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总之,如题这种想法是万万不可有的,这种想法有毒,一朝中毒,有可能不可收拾,毕竟人是有惰性的。

送一句正能量的话:努力总会有回报,不要只看眼前,要看长远。


民间饭道

说起来,悲哀呀!只要是个正常的人又有谁愿意失去自由呢?但是对于老无所依,又没有什么收入的人来说,监狱里还是个不错的养老场所。毕竟吃穿,生病了,都会有人照顾。还随时随地的都有人看着,在外面?家里的儿女要工作赚钱养家糊口,还要拼搏生活,那里有多少时间来照顾家里的老人呢?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孤独寂寞,又没有钱来聘请保姆的低收入群体,还能有别的选择么?有选择的话?又有谁愿意到监狱里呢?


爱看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