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哪些随处可见的药材?

宇文楚

在农村有哪些随处可见的药材?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没有选择大城市找工作,而是选择了去贵州山区找药材。一年后自己无本创业成功,选择了中药材种植。奇葩的经历让原本生活在农村的我们汗颜,守着金山却到处给人家打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遍地是宝,就看你弯腰不弯腰去找。

这句话说的没错,其实农村天地无限广阔,有很多生机和商机,但须有一双去发现的发财眼。就说我们老家农村的中草药材,就我知道的也不下十几种了。

车前草,我们老家叫车轱辘菜。

青蒿,我们家叫蒿子,黄蒿。

野菊花,我们这里路边很多。

大蓟,我们这里叫刺脚芽。

蒲公英,我们这里叫黄黄苗。

夏枯草,我们这里叫牛低头。

薄荷。

益母草。

鱼腥草。

马鞭草。

至于各种草药的药性我也不再写了,半瓶子的水平害怕误导人。我们老家很多的老头老太太没事的时候喜欢骑着三轮车去田间地头挖这些草药,晒干了就拿取集镇药材收购站卖掉,也正好够赶集买东西用了。

记得有次我家邻居大妈让我捎带她上街,结果车子装满了干青蒿子,好尴尬的说。


农民妹子一枝花

在农村有哪些随处可见的药材?

说实话,在我们农村人眼中,这些田野里随处可见的野菜、杂草,根本没当什么药材。生在农田里的,还要挖空心思清除。正好今天下午阿兮去乡下自家小果园转了一圈,把随拍到的几种分享给大家吧。

一、天浆壳(萝藦)

在果园旁沟边山枣树上,挂满好多干透了的天浆壳。这种药材目前行情35元左右1kg。可能这样大家不好认,下面我再分享一张萝藦花、果和天浆壳微拍图组合。

小时候大人不让孩子吃这个果子,也不让碰茎叶,说有毒。在此提醒大家,不了解药性,千万不要自己用药,可去咨询中医。

二、泥胡菜

果园前几天刚刚浇了水,冒出来太多泥胡菜了。泥胡菜在阿兮老家农村,有个很难听的名字“秃疮头”,拔猪菜都不会找它。最近几年听城里人说也可以吃了,是药材。

三、黄花蒿

四、车前子

五、风花菜

果园里随处可见的风花菜,大家千万不要认作荠菜,荠菜我下图另分享,他们还是有差别的。

六、荠菜

这个才是荠菜,因我家小果园一直采用与草共生模式,有机肥养地,土地非常疏松肥沃,野菜也都长得很肥嫩。不过荠菜已经开始开花了。

荠菜的作用和禁忌,我以前写过好多,在此就不做详细说明。农村这季节茵陈也正是好时候。

今天阿兮还挖了一些苦菜、苦碟子、蒲公英等,回来蘸酱吃。在农村人心目中,这些才是真正清热解毒泻火明目的好野菜。

春天万物生,这只是刚刚开始冒头的一些所谓“药材”,等春末夏初,还会有更多的植物明星登场。像益母草、艾草、小鸡草、苟乃子根、半夏、山枣核、槐米、茜草、覆盆子等等,都是农村随处可见的药材了。

阿兮没写全的,欢迎小伙伴们继续补充。有不同意见和建议,一定在评论区告诉我哦~

关注阿兮随笔,看不一样的三农解读。谢谢点赞支持!

阿兮随笔

农村土地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除了家种的大黄,党参,丹桂,柴胡等中药材之外,还有很多常用的野生的药材,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农村随处可见常用的药材。

1、金银花--清热解毒 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能。


2、鬼针草--疏散肝热 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可疏散肝热。

3、苦菜--抗癌健胃 苦菜是上品的古本草,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4、葵菜--利五脏 有野生和家种两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对付疮肿外敷有效。

5、野薄荷--解毒散风热 味道和作用和家种者相似,散风热,逐秽气,解鱼虾毒。


6、灰灰菜--清肺腑淤积 一般不入药,古方用之制作冬灰,今少用,能清肺腑淤积。



7、车前草--清肺热、防结石 药店用子,草与子同功,清膀胱热,利肾气,预防积石,此外,引肺热从小便出,可对付咳嗽。有大叶、小叶两种,小叶者良。


8、蒲公英--清热消肿 蒲公英是常见的一种野菜和药材食用味道鲜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几种农村随处可见的几种药材,你们了解了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农村随处可见的药材,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农业补贴

农村有句俗话“脚踩三颗药”意思就是说,你走路的时候一脚踏下去都能踩到3颗以上的药材。其实我觉得可以这么来回答,在农村你所见到的都是药材,只是有些太普片,普片得你已经司空见惯,所以潜意识里面已不把它当药材。

如:白菜,雪梨,萝卜,车前草,蒲公英等等。下面说几种常规性的还能采到,却并不那么司空见惯的药材

第一:石橄榄

石橄榄是一年四季生长在深山林荫岩石壁上或者附生在多年老树的附生草本植物,分布我国东南部至福建和浙江南部,云南居多。功用:清热养阴,化痰止咳,润肺生津,利湿,消瘀。

第二:石斛

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

第三:鹿仙草

益肾养阴;清热止血,用于阳痿,神经功能症,慢性肝炎,胃痛,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主肾虚腰痛;虚劳出血;痔疮出血

第四:镰叶西番莲(半截观音)

全草入药,有舒筋活络、散瘀活血、止咳化痰之效

第五: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第六:黄精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第七:夏枯草

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

第八:灯盏花

微寒解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的功效

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


行者言七

在农村有哪些随处可见的药材?

农人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小时候常见的流鼻血、“蚂拐尿”(方言,尿黄排尿不畅)等一些小毛病,老人总是去田里地里扯点“野草”回来,配合着一些老土方吃,一路也走了过来,这里的“野草”通常都是一些常见的药材。今天农人就来总结一下咱们广西偏远山区的一些随处可见的药材。(注:文中出现的一些老方法药性农人也是门外汉,小时候都是领着吃,朋友们对药性不了解的,用药请遵医嘱,可以咨询老中医。)

一、鸡冠花

鸡冠花在咱们广西地区随处可见,不光是农村,城里人也会在自家阳台种上一点,鸡冠花开花后花期长,具有非常好的观赏价值,在农村,鸡冠花也叫老来红,我们那时候小调皮,熊孩子间沙包大的拳头互相较量,少不了流鼻血,回到家被一顿揍后,老人都会去找点鸡冠花煮个茶叶蛋来吃,说是怕以后流鼻血留下后遗症,还能很好的止血,《辞海》载:鸡冠花“清热止血,主治赤痢,便血,崩漏,带下等症。

二、蚂拐草

在我们村,有一种常见的草叫“蚂拐草”,因为对小孩利尿有很好的效果,而小孩尿不尽、尿黄在我们那统称“蚂拐尿”,因此得名“蚂拐草”,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原来我们村说的“蚂拐草”就是大名鼎鼎的车前子,也叫车前草,全草可药用,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 药理作用的功效。小时候没少喝老人用车前子煮的水。

三、狗屎果子

我们那的山都是石头山,山上很多的“狗屎果子”,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听村里的老人说,这果子满山遍野,多的就如狗屎一样不值钱。这几天,城里很多人回农村过清明,狗屎果子大家像是看到了宝。它的学名叫“覆盆子”,其植物能入药,果实有补肾壮阳的作用,酸酸甜甜又好吃,难怪大家喜欢了。

四、“lialiahua”(方言音译,实在打不出字)

看图片这货是不是很熟悉?想当年上学那会,很多女同学头发上没少粘这个,熊孩子的最爱,村里路边随处可见,它的真名叫苍耳子,全株有毒,果实的毒性最大,但属于一种祛风湿中药,主治: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因为有毒,这个可千万别乱来。

五、糖罐子

我们读书那时,从家去学校有一段路要走,路上一些果园都会有围栏围着,这个围栏多为一些带刺的植物,而其中最让我们记忆深刻的大概就是“糖罐子”了,见不得眼,看见必会被摘走,有股淡淡的甜味,有的还没熟就天天盯着了。现在水果随便吃,早把童年的这个味道给忘记了。“糖罐子”学名叫金樱子,因为其药用价值极高,有专门的人来农村集市上收购,10块钱一斤,主要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六、尿当子仔

这名字听起来有点俗气,大家不要见怪,农人只是分享咱们那山旮旯里的说法,直接用学名找不出那种感觉。“尿当子仔”常见但听说过的人比较少,我们常常用来煮粥吃,它学名叫薏苡,在《本草正》中有讲述。

《本草正》: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以其志湿,故能利关节,除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疼痛,利小便热淋,亦杀蛔虫

农村还有很多很多随处可见的药材,题主说的发家致富我信,也是一种独特的眼光了,羡慕不来,今天分享的这些药材,去到农村见到不妨采摘点备用。有毒的认识了千万别误食,希望能帮助到题主和大家。


农人说民俗

昨天山妮去农村,遇见了儿时就耳熟能详的两种中草药材。在农村这两种植物不是什么希罕物,只是普通,平常生在山坡、路边灌丛中或田地旁的小木通和燕麦。山妮就跟大家介绍以下几种常见药材在母亲身上发挥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对我来说是药材,可能对别人来说是杂草的植物更加熟悉,印象深刻。

燕麦草(野燕麦)。燕麦可是种地人不喜欢的田间杂草,可对母亲来说,也是一剂良药。母亲多病体质虚弱,西药吃多了伤胃。有时睡觉起来,会淌一身虚汗。这样母亲就会把我从田间采回,晒干的燕麦,抓一把放口缸里煮水,有时放一两颗大枣,喝上几次,虚汗就止住了。原来燕麦草有固表止汗,自汗和盗汗的功效。


除了以上两种,有一种叫千只眼的植物,表面有透明小点,尤其是对着阳光看,有许多像眼球的点。千只眼具有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等功效。母亲泡过脚,也煮水喝过。


彝家山妮

在云南山区农村,随时都有可见的草药。在地边有车前草,蒲公英,马齿苋;在水沟边有夏枯草,猪棕草,鱼腥草;在向阳坡有苦胆草,小白芨,细黑药;在背阴处有重楼,回心草,血三七等等。

草药随时可采可见,而且好多都是村里人熟识的。感冒的时候,采上几把,洗净,煨几次汤水喝就可以痊愈。而有些药材稀少需求量大的,就比较难寻。在我的老家,因天气炎热,植被茂密,山里还是有很多药材的。


读过沈括的一篇文章叫采草药,上面写道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我们采草药也是如同上面所说的,一般在春秋两季采摘。

草药可采可用的部位不同,象有的是用花,有的是用籽,有的是用块茎,而有的则整株用。下面我来介绍几种我们老家里有的,相对来说都是大家比较熟识的药材。

一、花

药材里药用花的有很多种,象红花,金银花,辛夷花,菊花,玫瑰花等等,我们老家最多的要数金银花了。金银花长在山箐,田边,属忍冬科藤本植物,叶柄和花梗均密被黄色短柔毛,老枝淡褐色,叶片呈卵状矩圆形、花期在3-4月。金银花因初开时呈白色,后期呈金黄色,所以称金银花,也有人称双花。

二、果

用在中药里的果也有很多,象罗汉果,山楂,大枣,枸杞,薏仁,白果,等等,我们这里有一种野果子,本地人叫瓜蒌,学名叫栝楼,藤本攀援类植物。果实和根都可以入药,这种植物的根系很粗壮,在中药里叫天花粉,象中成药“喉疾灵”里含有这种成份。果实呈椭圆形,熟时橙红色,果子皮即瓜蒌皮很苦,但能止咳化痰,是很好的止咳药。

记得我奶奶有肺气肿,痰多,妈妈就是用这种果实炖给她吃的,成熟的瓜蒌一个有鸡蛋大,红红的很好看,剥开果皮,里面有一些黑蓝色的果肉,种子大而扁而且很多。有一次,爸爸的朋友给了几个,因老是晒不干,我就把它掰开,发现里面的种子很多,然后我就把种子清洗干净晒干,就象瓜子一样磕着吃。

现在都有人种植这种药材,一种就几十亩,种瓜的时节,也就是清明前后,我把泡水后的种子种在花盆里,会发芽,但很瘦小,秋天落叶后我以为死了,但在春天又发芽了,而且根一年比一年大。


三、根,茎

挖根,茎,的药材也是不尽其数,象黄精,草乌,重楼,葛根,三七,党参,地黑蜂等等,象这一类植物都是长在背阴的地方,我们这里以前野生重楼比较多,现在都差不多挖绝了。

还有一个就是葛根也很多。葛根是攀援类藤本植物,叶子和茎杆上有一层褐黄色的绒毛,多长在荒地山坡。小时候村里有人开荒,挖到很粗壮的葛根时,都叫我们去吃,用手撕或者切下一小块就放到嘴里嚼,有点微苦,但有很多淀粉,我们常常吃得嘴巴外围留一圈白粉。也有老人煮了后在吃的,很面,但我不喜欢吃。

葛根药用价值很高,可医治很多种疾病,听说素有“亚洲人参”之称誉,制成粉的葛根粉美名其曰——长寿粉。


四、整株用

整株用的也很多,象我认识的就有白花丹,苦胆草,白花蛇舌草,一朵云,猫胡子,鹅不食草等等。在我的老家,房子前后就长有几种草药,其中两种我们小时候常常采着玩,一棵是医鼻炎用的苍耳子,一棵是妇科用的益母草。

苍耳子我们本地叫耗子核桃,会粘在衣服上,药用果实。而益母草是整株的用,有开红花和白花两种,药用红花的最好。以前我常常痛经,母亲找来加入红糖煨给我吃,汤色黑红,苦得难于下咽。

后来母亲走了,我把益母草的种子带去陌生的城市,种在花盆里,落籽的益母草在花盆里年年开花,年年发芽,而我的亲人却一去不返。


草药除了以上采摘的部位外,还有的是用动物的粪便,尸骨,菌类等等来用药,我的家乡地处山区,山林里有的是采不完的药材,夏天还有野生灵芝,秋天又有何首乌,就连冬天也可以挖到奶参。如果你喜欢采草药,喜欢种药材,是不是也和我分享一下你们家乡有什么药材可采呢?如果可以,那就请你写在评论栏与我交流交流一下吧!


泥糖小丫

我来说说我小时候挖过的几种草药。

一、石菖蒲

多生长在山间溪流的石头上。小时候“最烦”挖这个了,因为它闻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我不是很喜欢。但也没办法, 有一段时间,石菖蒲的价格还可以,挖来了能补贴家用啊,“被逼无奈”,每天拿着麻袋挖这玩意。

二、七叶一枝花

它的样子比较奇特,叶子长成了一个圆形,开的花,又特别像叶子。七叶一枝花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晾肝定惊的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疔疮肿痛,跌扑伤痛,蛇虫咬伤,惊风抽搐。

三、积雪草

也叫灯盏菜。小时候,如果谁上火了,我们就会去山里挖积雪草来煎水喝。别看是草药,它煎的水一点也不苦,还挺好喝的。积雪草有滋补、消炎、愈合伤口、利尿通便和镇定作用。对麻风病、溃疡也有一定的疗效。

四、鱼腥草

鱼腥草就很常见了,现在很多药里面都含有鱼腥草。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消肿疗疮,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除了入药,鱼腥草还可以直接当菜吃,嫩芽直接凉拌,很好吃。

五、金线莲

六、鸡爪草

喜欢长在一些荫蔽、湿润的地方,特别是一些林下小溪的石缝里,经常见到。生命力很强,比较耐旱,有时候旱了一两个月,也不会干死。全草供药用,治风湿麻木、鸡爪风、瘰疬等症。

七、半夏

半夏,生于夏至日前后,此时,夏天也过半,故名半夏。记得小时候经常去挖来卖,如果价格高的话,家里人农活都不干了,全都去挖药了。半夏是一种很典型的药用植物,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疖肿的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癀。

除了这些,农村还有很多其它野草,看着不起眼,其实都是可以入药的,只是一般人不知道罢了。


爱打渔的樵夫

农村有哪些随处可见的药材?

在我们胶东农村,随处可见的药材很多,下面说几样常见于田间地头的,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曼陀罗

苍耳

儿时我们经常称苍耳为“苍奶奶”,田间地头及荒地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身影。苍耳有祛风散热,解毒杀虫的功效。可以治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目翳、风癞、疔肿、热毒疮疡、皮肤瘙痒等。

牵牛花

牵牛花俗称喇叭花,含有裸麦角碱、野麦碱等成分,具有泻下、利尿、消肿、驱虫等功效。牵牛花可主治肢体水肿、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便秘、虫积腹痛等病症。

鬼针草

农村常见野生的中草药还有苦菜、车前草、金银花、蒲公英、萋萋菜、猫眼睛、黄花菜、柴胡等很多,由于很多中草药有剧毒,建议不要自行服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你还知道有哪些,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建行渐远

按照药食同源的道理,我们身边处处有药材。

我们这个地方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属于丘陵山区,野生药材资源极为丰富。我们这个县市内野生药材有数百个品种。据林业部门调查,全市药用植物274种,其中木本93种,草本181种。主要有桔梗、沙参、苍耳、茵陈、蒲公英、艾蒿、白茅、半夏、白头翁、丹参、黄芩、翻白草、柴胡等。这些野生药材分布极广,真可谓遍地都是。

建国后,医药部门鼓励农民采集野生药材,并委托基层供销社收购。一直到80年代初期,中小学生勤工俭学都有挖药材这一项目。当时,药材部门收购的野生药材品种有120个品种,每年收购2.55万公斤,其中沙参、黄芩、桔梗、柴胡等主要品种占80%以上。

本人1971年上一年级,小学阶段一直参与采挖药材,记得我们农村最常见最好采的的野生药材有如下几种。


三是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山茶根,多生长于向阳草坡地和休荒地上。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以上几种是我们小时候挖药材最易采到,也是最好卖的野生药材。还有一种野生药材遍地都是,也极好辨识和采挖,但我们小时候很少挖,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收购得不多。这就是地榆,我们当地叫马虎枣,也属蔷薇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向阳山坡、灌丛,喜沙性土壤。性寒,味苦酸,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有一年朋友阿兮得一治烧烫伤良方,即用地榆根焙干磨粉,合香油调和涂伤处,说是有奇效,不留伤疤。我们一行几人采挖半下午,收获颇丰。只是到现在,此药还没派上用场。

当然,我们农村中还有很多随处可见的中药材,比如苍耳、何首乌、石竹、王不留行等等,欢迎大家补充,并讲讲挖药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