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的伊拉克军队能和伊朗鏖战八年,为何在海湾战争中两个月都坚持不了?

大东北的小豆包

对手不一样啊。伊拉克跟伊朗国力相仿,军队的战术水平也半斤八两,两国只是打了一场水平不咋地的消耗战。而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完全不是一个段位的选手,先对伊拉克进行了长达38天的空中打击,又在随后100个小时的地面战斗中干净利落的突破了伊拉克苦心经营的“萨达姆防线”。50多万伊军既无法组织象样的反击,也不能协调撤退,几乎全军尽没。

两伊战争是萨达姆先进攻邻国伊朗而挑起的,但伊朗利用战略纵深顶住了40万伊拉克军队的第一轮进攻。伊拉克速战速决的计划失败后,对陷入鏖战的局面没有充分的准备。伊朗军队开始反攻后,战火蔓延到了伊拉克境内,接着就出现了“导弹袭城战”这样的双方互抽嘴巴子的打法。战争打了8年,两国的消耗都非常大,除了人力损失外,进口武器还花掉了大量外汇,两国财政都几乎破产。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某两邻国在这场消耗战赚到了不少外汇。

海湾战争爆发时的伊拉克拥有阿拉伯国家中最强大的军队,正规军有95万,还有48万预备役部队。伊拉克军队的装备水平在当时的非北约国家中算是很先进的,重武器主要有5600辆坦克、7500辆装甲车和3800门火炮。伊拉克空军有作战飞机770架,包括相当数量的米格-29和幻影F1。伊军部分飞行员接受过法国和苏联的训练,具备大规模空中作战、空中加油和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

伊拉克还有当时中东地区最为现代化的综合一体化战略防空体系,装备了包括萨姆-2、3、8、9、13和“罗兰特”、“霍克”等型号的1000多部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基本覆盖了所有空域。此外,伊拉克军队还装备了10000门高射炮和6788具萨姆-7、14、16等型号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装置。所以,尽管伊拉克已经预计到会有一场猛烈的空中打击,但对自己的防空力量还是相当有信心。

伊拉克军方高层虽然没有奢望主动进攻联军,但相信凭借庞大的军队数量、坚固的工事和对长期战争的忍耐力,仍可以通过消耗战来拖垮联军,迫使国际社会接受科威特被吞并的既成事实。从实际的作战部署来看,伊拉克军队应该算是中规中矩,但伊军高层并没有想到联军空中打击和机动能力远远超出他们的认知。

在联军隐身战机、巡航导弹和电子战飞机的协同攻击下,伊拉克空防系统迅速被压垮。随后,伊军的各级指挥与控制系统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很多部队失去了指挥。在联军10万架次的空中打击下,伊军一线部队的战斗力平均下降了一半,大量重武器未发一弹就被摧毁。在整整100个小时的地面战中,面对联军空地一体的联合进攻,伊拉克军队甚至没能给对手造成值得一提的损失。

可以说,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成就了美军高技术武器的神话,也推动了新一轮军事革命的浪潮。而对于装备和作战思想远远落后的一众国家来说,萨达姆军队在两次海湾战争中的牺牲是非常的有意义。


复兴军事

这些因素无疑都非常重要,但不是根本因素。

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是天才将领的战争思想!

只有先进的战争思想,才能谋划出先进的战争战略和战术,才能充分发挥手中武器的威力,而这一切,都是天才将领所谋划的。

伊拉克军队在沙漠里和伊朗鏖战八年,基本上还是二战的战争模式,只是武器装备稍微先进一些,但是战争思想未变,所以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排兵布阵都是传统战法。

到第一次海湾战争,伊拉克军队遭遇美军时,美国刚刚完成新军事变革,空地一体战的战法已经演练成熟,正缺乏一场实战来检验。

美军投入大量高科技武器装备,向伊拉克军队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权和制电磁权,首先撕开伊拉克较为完整的防空系统,接着对伊拉克的防空系统、重兵集团、指挥中心等关键目标进行大规模不间断地空中轰炸,重创呆在阵地上的伊拉克军队。

经过42天的空袭之后,地面战斗仅仅100小时,就将几十万伊拉克军队完全击溃,彻底逐出科威特。

这就是战争思想的差距,导致惊人的战争结果。

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二战时的法国战役,战前法军无论是人数还是坦克等重装备数量都超过德军,但是,法军的战争思想依然停留在一战时的阵地战,准备依托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和德军作战。

但德军发明的装甲集群高速突击的战术,一举撕开法军防线,仅仅39天就灭亡法国,创造了连德军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战争奇迹。

关注麻辣战争,关注世界军事!


麻辣战争

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问题。说它有意思是,问题的本身就有包含一部分答案。正是萨达姆时期伊拉克军队和伊朗鏖战了八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好比强弩之末,在海湾战争才两个月都坚持不了。

另外,如果对手是伊朗或者其他地区大国,萨达姆的伊拉克军队或许可以坚持更长时间,但是对手却是美国。美国在两伊战争中曾经给伊拉克提供大量援助,并将伊拉克从支持国际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中撤除,并销售武器给伊拉克,美国中情局还向伊拉克军队提供情报和指导。伊拉克能够在两伊战争中支持八年和美国背后的支持关系密切。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应对的还是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据战后统计,多国部队共出动分级近10万次,投弹9万吨,发射288美战斧巡航导弹和35枚空射巡航导弹,并使用了一系列最新式的飞机和各种精准知道武器,对选定目标进行了多方向、多波次、高强度的持续空袭,伊拉克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能力被极大削弱。

伊拉克在后期选择了消极抵抗,对以色列、萨特和巴林等国发射飞毛腿导弹。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多国部队的注意力。事实上,战争从开始就注定了“一边倒”的结果。伊拉克向其他目标发射导弹的战术一定程度上给多国部队的行动造成了一定干扰,使其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歼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

再对比一下多国部队和伊拉克军队的综合实力:多国部队人数为69万人;坦克3700辆,其中美国2000辆;装甲车5600辆;作战飞机1740架,包括了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59架,B-52轰炸机40架;战舰247艘,航空母舰9艘;伊拉克在科威特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2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在以上综合力量对比上看,伊拉克除了在军队总人数上和多国部队相当外,其他方面基本可以忽略。海湾战争也是美国领导多国联盟进行的一场高科技战争。在战争之初,伊拉克的指挥系统陷入瘫痪,因此,坚持两个月是后面发动的扰乱性的飞毛腿导弹进攻拖延了一定的时间,发挥了一定作用,否则,持续时间会更短。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先说为啥两伊战争会旷日持久打了8年之久——首先是两国总体实力相差不大,谁也吃不掉谁。伊朗虽然领土为伊拉克3.7倍、人口是后者3倍,但战前伊朗军队受清洗损耗严重,而且是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遭到对手突袭,因此初期比较吃亏。

军力方面伊拉克陆军较强,而伊朗空军更胜一筹但也远没到能靠空袭就把敌人打趴下的地步。尽管伊拉克占了先发优势,但伊朗地盘大、纵深广且占据相对有利地形,并且军民士气高昂,因此只要战事稍一拖长,伊拉克的优势就会被消耗殆尽。

但问题在于,两伊都盛产石油,特别是伊拉克背后还有海湾国家乃至西方的支持,通过石油出口、获取外援等方式,双方都能不断获得外汇来购买军火进行补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两伊战争多数时候都是远程炮火对轰、导弹袭城战这样的“非接触战争”,短兵相接的战斗较少,这与一战时协约国、同盟国的打法何其相似。

两伊战争背后的冷战因素不可忽视,当时美苏为首的东西方2大阵营无不利用这个机会在海湾展开激烈争夺以谋求各自战略优势。

比如苏联借助利比亚、叙利亚向伊朗间接提供大量武器装备,而美国则带着一干西方小弟两边卖军火——为解决人质问题默许以色列向伊朗出售军火,自己更是向伊朗提供了超过2000枚陶氏反坦克导弹和一批飞机、坦克、雷达等装备,净赚1200万美元。

与此同时,大批美制武器以及法国的幻影战机、防空雷达和导弹,还有来自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也都源源不断地供应给伊拉克。海湾国家更是给了伊拉克140亿美元(这可是上世纪80年代的美元)巨额贷款。


可见,两伊战争并非伊朗、伊拉克2个国家的孤立战争,而是类似于今天叙利亚这样有多股外部势力干涉、介入的国际战争。而其“难以平息”除了双方实力基本相当外,更与当时的外部因素有很大关系——试想,假如当时东西方2大阵营都严格执行武器禁运,军工业薄弱的伊朗和伊拉克估计也就打上几个月,各自军火库存就会“见底”,这仗还怎么可能持续那么久?

再说海湾战争“一边倒”的问题。近年来坊间谈论海湾战争时有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一味贬低伊拉克军队,认为后者“装备落后”云云,但实际上萨达姆政权当年号称自己是“世界级军事强国”并非完全吹牛,起码在常规军力上居于世界前列,否则的话这场战争也不会给当时的我们那么大的震撼。

既然武器装备并不落后,那么萨达姆军队的缺点和软肋到底在哪里呢?

萨达姆军队有强大的陆军和防空体系,如果运用得当完全可以给对手以重创,但其大大低估了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的空中优势。萨达姆对于空中打击的认识还停留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出动几十(最多上百)架次战机空袭伊拉克境内目标的层次,却不晓得西方对手为他准备的是一个波次就多达400架战机(还有300架支援飞机)的毁灭性打击。

有数据显示,海湾战争大规模空袭首日(1991年1月17日),多国部队就出动战机达3000架次!这个出动规模和打击力度是两伊战争后期伊朗空军的50至100倍!不要说小小的伊拉克,就是换成别的军事强国估计也没几个都能顶得住。

而且,萨达姆没有意识到西方军队已普遍装备精确制导武器,还在幻想用两伊战争期间的强大地面火力和装甲突击集群抵御对手进攻,结果是对方在完全摧毁伊拉克军队防空体系前,压根就不给萨达姆地面决战的机会。今天的人们对于美军动辄从海上或空中远程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战区外精确制导武器打击数千公里外的敌方目标司空见惯,而这种打法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讲也是闻所闻问。

最重要一点则是综合实力差距——伊拉克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西方世界,怎么可能打得赢?即便如此,萨达姆还是苦撑了大约40天。对比8年后的科索沃战争——南联盟虽然顽强抵抗,击落了包括F-117A隐身战机在内的61架北约飞机,却也只坚持了78天便被迫服软认输,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而且这还是在北约没有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的情况下。

可见,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乃至后来伊拉克战争中的失败都是必然的,因为这原本就是2场维度、层次都根本不在同一层面的“严重不对称战争”。

但话又说回来了,伊拉克就没有打败美军的办法和机会吗?当然不是——事实证明,在伊拉克被美军占领后,当地军民重新拾起他们最熟悉的游击战时,西方军队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网言军事

能和伊朗鏖战八年就很牛吗,小区里打作一团的野猫,放进老虎笼子里能坚持几分钟?

伊拉克和伊朗的战争,一打就是八年,海湾战争却连两个月都坚持不下来,显然是因为对手的实力天差地别。

虽然自封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萨达姆也许不知道“世界第三”的迷之诅咒),一场两伊战争就暴露出伊拉克军队外强中干的本质,也正是被两伊战争拖垮了经济,萨达姆才会铤而走险,入侵对其毫无威胁的科威特。

两伊战争前的伊拉克,号称大军百万,全套苏制装备,面对实力一般的伊朗,八年时间里居然毫无所得,外界对这场战争的评价是“现代化的武器加一战的战术”,地上士兵蜂拥冲锋,天上战机四处乱飞,说难听点就是两只菜鸡互啄,除浪费弹药、污染环境外,唯一的收获就是几十万士兵的冤魂。

伊军的实力,两伊战争已有所暴露,外界却还有一些将信将疑。

盘点一下伊拉克武装力量,陆军员额数十万,几千辆苏制坦克、装甲车,空军几百架米格战斗机,外加大量苏制地空导弹和高射炮,至于海军,伊拉克海岸线实在太短、不提也罢,这样一套硬件基础,甚至比同时期的中国军队都更豪华,也难怪萨达姆踌躇满志,要让美军“像在越南那样可耻的失败”。

然而战前张牙舞爪,一旦遭遇空袭,伊拉克防空体系的崩溃之迅速令人大跌眼镜。

现代战争,制空权是关键,伊拉克在这方面并非没有准备,不仅引进法国专家、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自动化防空指挥体系,还大量部署地空导弹、高炮,再加上米格-23、米格-25、米格-29战斗机,这一套系统看似无懈可击,然而战前美军就通过秘密渠道获得了大量情报,摸清伊拉克雷达的工作频段,“沙漠风波”行动开始后,一顿电子干扰和反辐射压制,伊拉克防空网当场耳聋眼瞎,只能被动挨打。

地面防空濒临崩溃,伊拉克空军的战斗机也表现糟糕,一方面受联军的电子干扰、指挥不畅,另一方面伊拉克飞行员的作战素养和战斗意志也较差,甚至飞到伊朗避战,多国部队的空袭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制空权一旦丢失,伊拉克的失败就已经注定。

尽管如此,根据以往的战争经验,如果伊拉克军队能不怕牺牲、与多国部队死战,虽然从战术层面上讲仍不免失败,也可以令多国部队有所顾忌、甚至知难而退,争取一个体面谈判的资格。

然而地面战爆发后,萨达姆寄予厚望的“共和国卫队”表现糟糕,几次接战均告失利。

亲兵尚且如此,伊拉克的杂牌部队更是一盘散沙、沿高速公路向巴格达溃退,结果被联军战机狂轰滥炸,大量武器装备甚至一枪未放就被摧毁、丢弃,画面通过媒体传遍全世界,伊拉克军队的颜面荡然无存。

海湾战争的结局,固然是因为多国部队的实力强悍,伊军的战力低下才是根本原因。

评价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能只看装备,和孱弱对手的交战记录更不靠谱,其实笔者倒认为,从“伊拉克和伊朗鏖战八年”这一事实,就能看出伊军实力之差。

不说别的,倘若两伊战争的任何一方换成美军、苏军,战争恐将在两个月内结束!

伊朗孱弱,多国部队超强,伊拉克的虎头蛇尾便在所难免。

——


炎黄军武

伊拉克和伊朗打仗是小孩和小孩打仗,虽然用的是枪炮子弹,但规摸相当于冷兵器时代,谁也占不了上风,拉锯了八年时间。

海湾战争不是同一级别,那是重量级金腰带选手和一个六岁孩子的拳级比赛,重量级选无论是年龄体重力量技术都占绝对优势,不必用拳头,只须用指头轻轻一点,小孩就倒地了。

常规战争军事思想立足于短兵相接,依靠人力、意志和普通武器。现代战争军事理念依靠远程控制和精准打击,拼的是金钱和科术。双方的军事思想和理念、科技、经济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谁在实力上占优势就毫无悬念。


长征154442478

两伊战争就是一个笑话,两个拥有现代化军事装备的国家打起来就像两个街头混混打架一样,什么用一群人去踩雷区,浑身绑炸药开摩托车去撞坦克都搞出来了。一点技术含量都木有,伊朗的青壮年几乎死光,成了名副其实的寡妇国,伊拉克也是山穷水尽,从而打上了一直帮助自己的科威特的主意。海湾战争最大的得益者当然是美帝,科威特和伊拉克都被美帝欺骗了,这两个笨蛋


静夜思160519196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而且水平很烂,明知故问的目的性太强。

两伊战争能打八年,是边境冲突式的纠纷,任何一方不存在被灭国的风险,而且那时候背后都是有大佬站台撑腰的。

海湾战争就完全不一样了,是欧美大国对一个土豪小霸王的碾压。如同几个成年人暴打一个发育期的少年,或者是几个重量级的拳击手对付一个羽量级的选手,根本就是群殴而不是对打。

还有一个前提是,伊拉克国内矛盾重重,国家凝聚力很差。

有人说那是一场经典的现代化战争,事实上只是一场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战斗力显示,因为伊拉克的国防力量只是庞大,现代化程度不高。


月满西楼163137023

我个人认为,伊拉克和伊朗两国打八年,是因为两个国家当时的国防力量是差不多的。而海湾战争都不一样了,伊拉克刚经历过了八年两伊战争,没有歇息休养。随机攻击了科威特。美英多国部队又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军队。先是从空中不断的打击伊拉克的部对和主要目标38天。在说两伊战争时,都是打的地面战争,也没有几次的大规模的战斗,而美英多国部分的打法以然是打蒙了伊拉克军人。军事力量的也消化怠尽了,当地面战斗开始的时候,伊拉克军队只能是全面溃败了!


随缘jy51328

不请自来了。

伊拉克和伊郎当初算是拳击场上的中量级选手无论是国力和财力都旗鼓相当,如果一年算一个回合的话,打八个回合很正常!——关键问题是单挑!

海湾战争的时候呢,实际上变成了群架——北约多国部队揍伊拉克一个,而且相对来说还是一群重量级选手揍伊拉克一个中量级选手,同时,因为是伊拉克先动手打科威特的,像征裁判团的联合国也站在北约一边——群殴伊拉克不犯规。。。。。。

不知这么解释靠不靠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