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特朗普拒绝拍摄G7峰会“全家福”?

冲击时评

特朗普只是没有拍最后一张“全家福”,但实际上七国领导人在此前已经拍了全家福。不过,还是能够反映出特朗普对G7的漠视。

没有散场“全家福”,但留下很多“精彩瞬间”

尽管在G7散场时特朗普已经提前离开前往新加坡,但会议期间各国领导人还是留下了诸多有意思的照片。这些照片可能更能揭示出特朗普不在乎G7合影或者这一机制。


G7第二天会议时留下的一张照片


在上图中,德国总理默克尔站在一张长条桌子后面,两只手按在桌上,注意看,桌上还散落着一些文件,很明显,双方应该是就一些问题进行了磋商。默克尔面无表情,眼睛直盯着特朗普。特朗普明显眼神呆滞,似乎在放空,他交叉双臂,并不愿意听默克尔在说些什么。

默克尔和特朗普周围是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每个人似乎都在出神。马克龙似乎皱着眉头,安倍晋三的镜头很清晰,但也难以捉摸在想写什么,眼神看着默克尔后面的人。安倍的左面是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他正说些什么,但没有人听。


这张照片第一次是出现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Ins上。

默克尔写道,“在加拿大G7的第二天:两场工作会议间隙的临时短会”。

G7成为一场分裂的大会

从照片都能看出,G7并没与成为西方团结的盛会。最主要原因在于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政府在“美国优先”这一口号下所实行的外交政策与欧盟、加拿大等盟友的理念格格不入,在全球治理、经贸、安全等各个领域不断制造矛盾,其中尤以美欧之间的摩擦与冲突最具代表性。


特朗普在G7召开新闻发布会


如果特朗普政府继续坚持目前的对欧和对其他盟友的政策,欧洲也好、加拿大也罢,都必须面对一个艰难的选择。作为曾经的西方世界“老大”,美国已经没有兴趣深度参与欧洲大陆的政治,更没有兴趣考虑盟友的利益。而通过开会也无法解决特朗普最关心的经贸逆差问题。


特朗普提前离开G7,前往新加坡


这次特朗普提前离场无非是想告诉大家:你们没有那么重要,拜拜了,我还在新加坡和更重要的人有个约会。


大蓓姐

拍摄全家福是七国集团的历史传统,特朗普的这一举动,很明显是将七国集团内部矛盾公开化,同时也是表达对法国总统马克龙、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其他国家首脑准备在G7峰会上联手硬怼美国的强烈不满。


钢铝关税问题伤了盟友的心

此前,美国宣布对钢铝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引发传统盟友的普遍不满。除了韩国等少数几个对美国妥协的国家外,七国集团的另外6个成员,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都没有获得美国豁免。

欧盟、加拿大已经决定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报复。法国总统马克龙不仅指责美国的“孤立主义”和“霸权”,还呼吁其他6国联手对付美国,做好“G6+1”的准备。

特朗普已经要求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对汽车产品及配件开展232调查。如果欧洲国家在钢铝产品上对美国作出让步,接下来美国一定会在欧洲的拳头产品——汽车问题上,攫取更大的利益。

这次G7峰会正是欧洲、日本和加拿大领导人联手反击特朗普的最好机会,也是美国启动汽车产品232调查之前的最后机会。双方都会表现出绝不让步的坚定信心。


特朗普让步的可能性很小

面对G7中其他成员联手硬怼美国的局面,特朗普表现的更加强势。特朗普决定在G7峰会上决定提前离场,其实就是要表达宁愿与其他六个发达国家盟友彻底决裂,也要捍卫美国利益的坚定决心。

更为重要的是,特朗普在国际经贸领域四处点火的做法在美国国内还颇受好评,他的民意支持率持续上升,目前已经突破了50%。面对即将在今年年底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特朗普不可能放低调门,在自己最重要的得分领域向欧洲盟友低头。


欧洲国家最终只能选择妥协

虽然此次欧洲国家、加拿大和日本在联手应对特朗普问题上调门很高,但其实仍然是外强中干,难以与美国正面对抗。

G7的另外六个成员国,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安全和政治领域上严重依赖美国。六个国家既没有与俄罗斯等国家结盟的意愿,也没有抛弃美国,与俄罗斯等国结盟的勇气。甚至就连马克龙所说的组成G6共同对付美国都很难成行。

政治上严重依赖美国的日本和经济上严重依赖美国的加拿大姑且不论,就是欧洲国家也很难在经济上完全抛开美国。欧盟国家长期对美国贸易顺差,2017年欧盟对美国的商品贸易顺差为1208亿欧元,比2016年的1131亿欧元增长6.8%。如果真的全面打响贸易战,吃亏的只能是顺差的欧盟一方。

接下来,特朗普与欧洲国家的对抗还会继续,我行我素、不占到便宜誓不罢休的特朗普很可能还会继续在汽车问题上对欧洲国家发难。最终逼迫欧洲国家要么在贸易经济利益上对美国让步,要么在伊朗核问题等政治问题上向美国妥协。



冲击时评

每年的G7峰会会议都会拍摄G7各国领导人一起的全家福照片,可以说拍摄全家福是七国集团的历史传统。

但这次6月的G7峰会会后,美国白宫发言人桑德斯声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周六(当地时间6月8日)上午10:30离开加拿大G7峰会会场,前往新加坡参加“金普会”。

这就表明特朗普并不会去拍摄会后的全家福,从特朗普的提前离开已经可以看出,美国与其他6国的严重分歧。

“美国优先”被围攻

为期两天的G7峰会,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小城拉马尔拜举行,于当地时间9日闭幕,在这次G7峰会上,特朗普主张的“美国优先”主义成为了与会各国的众矢之的。

6月1日开始对包括欧盟,加拿大,日本,墨西哥等国家开始征收的钢铁25%和铝制品10%的关税,是的欧盟、加拿大已经决定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报复。

法国总统马克龙不仅指责美国的“孤立主义”和“霸权”,还呼吁其他6国联手对付美国,做好“G6+1”的准备。

除了贸易争端使得特朗普与G7其他六个成员国站在对立面外,贸然退出伊朗核协议与《巴黎气候协定》以及力邀俄罗斯归队,都成为了特朗普与G6领导人的分歧所在。

因此,有分析认为,本次加拿大拉马尔拜G7峰会,堪称历史上“分歧最严重”的一次峰会。

特朗普想要公平贸易

特朗普表示,美国已经被利用好几十年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美方需要公平的市场准入,结束不公平贸易措施;G7集团能够共同合作实现共同利益,开始致力于为美国提供公平贸易;如果各国在贸易问题上采取报复行动,那么它们是在犯错。

G7峰会首次不欢而散

特朗普的提前离场,此次G7峰会未能遵循此前传统,即发表G7全部国家均支持的联合公报——这也成为了自1976年G7诞生以来的头一遭。

尽管在1984年的英国伦敦峰会以及1985年的德国波恩峰会上,与会各方也就经济与防务政策存在分歧,但最终均发表联合公报以示团结。

这次峰会的不欢而散也是特朗普表达了要将跟西方主要盟友搞公平贸易的坚定信心,当然,含有特朗普对这些主要盟友长期对美国“揩油”的一种不满与蔑视的意味。

2018年再度连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罗斯经济?几百万印度女犯人为何与男子关在一起?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G7峰会年年都开,而今年的这场加拿大峰会,却成了美国与其他六强“互撕”的战场,会前特朗普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互怼,G7峰会上特朗普被其他国家“孤立”、群喷,到最后连联合公报都不签、全家福也不照,愤愤离场,这一连串纷争,将这场重要的峰会几乎转化了诸多核心小弟对美国老大哥集体发泄不满的战场。

当然,大家之所以如此,也是情有可原。毕竟特朗普最近在贸易问题对盟友战火全开,全然不顾兄弟间的手足之情,这自然让大伙儿大失所望的同时,也大光其火,群起而攻之也不足为奇。

不过,六强虽然这次齐心在G7上怒怼,但其画风却依然摆脱不了“求美”的底色,从之前默克尔、马克龙多次赴美苦苦求情,到特鲁多面对特朗普“加拿大火烧白宫”奇葩指责时的惊愕和委屈,再到安倍舔美时殷勤倍至、怼美时无比低调的反差,其实人们并不难看出,这次六强虽然强硬怼美,但其目的并不是真想与美国强扛到底,而仅仅是希望能够让特朗普“幡然醒悟”,不要将它们“抛弃”,而重新返回这个强者大家庭,继续充当他们的带头大哥。

被美国欺负到这个份上,西方列强依然绞尽脑汁想留住这个带头大哥,这份心意也实在是够虔诚的了。尤其是,这次的这种虔诚,还并不是在政治和军事,而是经济领域。在这个领域,为什么西方列强依然对美国的依附也如此强烈?

在云石君看来,这主要还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自然是美国市场本身的强大吸引力。毕竟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而且这个市场的消费档次也相对较高,这对欧盟和日本这种产业链同样处于中高端的经济体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买家;而加拿大与美国的紧密地缘关系,更也决定了美国是它资源和工业品销售的最大对象。而在贸易关系上,欧盟每年能从对美贸易中获得1500亿美金的顺差,其规模仅此于美中贸易;日本这种典型海外型经济体,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更是不言自明。所以,仅从简单的直接获利角度,大家就很难接受美国市场的丢失。

而除此之外,大家还担心的,是美国抽身对全球化体系的冲击。关于这一点,其实西方六强跟中国的想法都差不多。

在之前的《海外风云:1838:全球贸易战箭在弦上,中国如何应对?》一文中,云石君曾经说过:全球化分工合作体系错综复杂,参与各方各有各的利益诉求,彼此之间也存在巨大的矛盾。这种格局意味着,要想让全球化秩序稳定,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领袖。而纵观当下世界,唯一有能力充当这根定海神针的,唯有美国。作用。经济上,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而且在分工协作体系中占据高端核心地位,对整个产业链条的正常运转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美国还是全球霸主,政治上和军事上有着无以匹敌的影响力,足以压制各种不稳定,将威胁乃至破坏全球化的各种势力摁下乃至消灭。正是这样一个超级强权的存在,全球化才能在一大堆国家、地区的纷纷闹闹中,坚定的推行下去。

美国的这种作用,是当下中国、欧盟等政治势力所无法替代的。虽然中国现在已是实实在在的全球第二大国,但要达到美国那种势压群雄的程度,还有好大一段距离;欧盟虽然整体规模不逊于美国,产业链档次也不错,但其本身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诸多主权国家的政治联合体,内部凝聚力的高度缺乏,使得其无法形成足够的合力,来维护这套全球化体系的完整健康运转。

中国、欧盟尚且如此,日本、加拿大之流就更不必说。虽然马克龙在跟特朗普硬怼时,扬言G6经济规模并不在美国之下,但所有人都知道,没有美国,一盘散沙的G6,根本不足以继续维持全球化体系的正常运转。

甚至,随着美国贸易保护的升级,甚至不排出他会反戈一击,对全球化予以直接破坏。

美国虽然不想再当什么全球化的带头大哥,但并不意味着它会放弃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鉴于全球化对中欧日等强势政治势力的重要意义,美国为打压对手,转而对没有自己的全球化体系予以打击和破坏。再考虑到美国退出后,列强失去了美国的干扰,加上要努力维持精简版全球化体系继续运转,所以彼此之间会调和立场,弥补分歧,关系会因此更加紧密,这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来说更是个莫大的潜在威胁。基于这种逻辑,美国下黑手的理由就更加充分。

当昔日的全球化的捍卫者,摇身一变成为全球化的破坏者,这个打击可以说是相当大的。

就算美国经济层面因为推行贸易保护,不再过多的直接介入全球化经贸,但它科技方面的领先优势仍在,金融和军事霸权仍在,所以它要是想使坏,确实有的是办法,而其他列强还真是防不胜防、很难应付。而面对这个领导全球化可能越来越力不从心、破坏全球化却绰绰有余的主,西方列强虽然心里狠的痒痒的,但也不能坐视他就这么与全球化逐渐解绑,而是要尽一切可能,将它留在这个体系当中。

最后,一旦美国开启贸易保护,西方列强在精简版全球化体系中的话语权也将大受影响。一直以来,西方列强都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居于中高端地位,也把握了充分的话语权。但这种地位的维持,除了技术方面的优势外,同样也需要足够的政治乃至军事实力做支撑。只有强大的综合实力,才能够有效压制其他国家的不满,维持自己的海外市场,不被贸易保护所抵制。

而政治和军事,正是西方列强的普遍弱项。欧盟作为一个政治联合体,其凝聚力天然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其政治实力的优势,其领袖德国更是个政治和军事上的残废;而六强中经济实力最强的日本,跟德国的处境也差不多。

这在以前有美国当家时,问题并不大。反正有美国在,足以压制各路宵小——甚至别说宵小了,就是中国这种江湖大拿,以及其他金砖国家,美国也照样能hold的住。在这种格局下,西方列强凭借着美国最亲密盟友的特殊身份,在美国老大哥的照应下,也可以享受到充足的话语权红利。

当然,这种话语权的享受,是以尊重并配合美国老大哥为前提的。这意味着他们将丧失一部分经济自主性,甚至有时候还得被美国割一刀,给它上点贡——这也让西方列强不爽甚至愤怒。

不过,相较于坐享优势话语权所带来的巨大好处,这一点面对美国的小屈辱其实算不了什么。

但一旦美国退出,西方六强还要继续全球化,麻烦就来了。没了美国的帮扶,西方列强要想继续保持在残存体系中的优势话语权,那就只有两种办法:

第一,大大加强在国际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资源投入,树立自身的优势地位。

但这是不可能的。欧盟作为一个国家联合体,其凝聚力天然不如美国,很难形成足够的合力。何况欧日、日加之间本身关联度较弱,全靠美国这个老大哥拴在一起。美国一旦退出,他们之间想协调一致也千难万难——说直白点,内耗太大。

而就西方六强内部而言,对欧盟国家来说,他们现在经济状况、社会状况乃至政治体制现状,都决定了他们根本不可能筹措到足够的资源,用于国际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大幅投入增加。如果强行为之,很可能会导致内部矛盾激化,甚至促发革命,导致体制崩溃。

至于日本,且不说它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它未必有这个实力,也不说内部还有和平宪法的掣肘,就算它自身能突破和平宪法,能勒紧裤腰带,把资源投入国际政治和军事,但东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决定了它在这方面努力,也必然会激起中国、韩国的强烈抵制和反击——其结果,不仅无助于全球化的维持,反而会加剧全球化的彻底分崩离析。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只有另一条路,以中国为尊,融入一带一路。

毕竟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与西方六国大致相当,而且发展趋势更好。虽然在经济质量方面,中国稍微弱点,但中国产业链齐全,最重要的是其作为单一民族占主体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内部凝聚力完全不成问题,可以用最小的代价,筹措出最多的内部资源,用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和维护。

但是,对西方六国来说,如果融入以一带一路为基准构建出的全新全球化体系,意味着他们话语权方面的优势会大打折扣

中国不是美国,中国与西方六强在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历史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冲突,所以至少在现阶段,西方六强很难像与跟美国那样,跟中国建立起政治、军事乃至文化方面的联系。光一条经济纽带,并不足以让双方达到充分的亲密互信。

而且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也还不足以让西方六强心甘情愿的奉中国为尊,围绕中国建立起新的全球化体系。

而西方与中国之间的这种芥蒂,反过来也让中国不敢对他们太过信任,更不敢去当他们的带头大哥,跟他们合作分享话语权。对中国来说,它更愿意跟俄罗斯、亚非拉乃至韩国、印度打交道,通过与这些国家合作,一起做强做大,然后在他们的加持下,提升自己在经济全球化体系中的话语权——毕竟,对这些国家,以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还是相对hold的住的。

但中国的这种思路,无疑是对西方列强的一种边缘化,乃至于对他们话语权的挤压。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经济实在是烂到了家),否则他们并不太情愿向中国靠拢太过。

光凭自己很难玩得转,又不想太倒向中国,西方列强面对如此窘境,其实多少是有些黔驴技穷的意思。这种情况下,西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软磨硬泡,用尽一切办法,阻止美国下车。而特朗普已经抱定了贸易保护的心思,如果西方列强不想要他下车,那就必须按照他的意愿,支付高昂的代价。

只是,西方列强既想挽留美国,又不想割这么大块的肉。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做的,也就只有边哭边闹,软硬兼施,甚至对特朗普本人大肆攻击,希望利用特朗普根基不稳的特点,借盟友关系破裂和经济报复恐吓,来激起美国舆论和反对派对白宫施压,最后将特朗普给逼退回去。

这就有这次G7峰会前后的这场西方内讧大闹剧。那么,六强的这种一哭二闹三上吊,最终能起到效果吗?在云石君看来,这个有点玄。固然,盟友间反戈相向,会引发美国朝野的忧虑;但西方六强四分五裂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很难在行动方面始终高度一致——现在特朗普大棒通杀,大家不得已一起合力炮轰。但只要特朗普觉得时机成熟,稍微做些针对性的让步,来个各个击破,那么各家自扫门前雪就立马会成为主流(像日本、加拿大这种,只要美国稍微松口,他们肯定不会管欧盟死活。欧洲四国内部,早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穷的连基本体面都快维持不住了的意大利,其实也很容易摆平)。

综上所述,虽然特朗普的这种大棒通杀,未必能尽得全功,但只要使用得当,大部分要求得到满足,还是很有希望的。尤其是,如果中美贸易谈判最终顺利达成,特朗普再无东顾之忧,西方六强面对其之全力猛攻,恐怕很难持久。


云石君

我想这只是特朗普装装样子,是老伎俩而已。果不其然,G7快要结束时,特朗普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G7峰会十分成功,并表示,贸易应该是“无关税、无壁垒、无补贴的”。


我们是不是猜不透他。

之前有个问题是:特朗普与盟友的贸易纠纷,是不是在演一场戏。粗想,这明显不符合当下成熟的政治外交逻辑,但细细思量,多少就是那个意思,他们在演戏呢。

参加G7峰会时,特朗普说:“没有俄罗斯参加,我们为什么要开会”。大意是,你们抵制我美国,我可以找到更多其他盟友呢。甚至传出参加这个会没啥意思,不照合影等等。


依照我的理解,美国政府才不会那么简单,特朗普也不会是一个没有战略的人。往深处说,他就一直在演戏,演到最后,杠上盟友可以不算数,统统友好相处,但对于假想敌,就一定会算数。

如此看来,“串通好演戏”虽然看似几不可能,但如果把它看成简单易懂的美国纵深战略,则不失为一个好的概括。


这里至少有两方面的信息值得深入思考:

其一,国与国之间本来就一直在竞争与合作,特朗普上台之后,我们的观感是特朗普跟世界上其他的国家,竞争多于合作,这是否真的成立。

经贸上有交锋,是否比军事合作,比如共同打击叙利亚更有分量。跟韩国日本的合作,是否比它们之间的贸易争端更有分量。

我相信,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举动中,包括各种退群,经贸方面不会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吧。


其二,特朗普与盟友的摩擦,客观上是加强了美国的领导地位,还是削弱了这一地位?

他是为了敲敲打打,聚集更强有力的权力,然后对他不喜欢的国家形成包围,形成压制呢?还是,就想从盟友身上捞一些现实好处?

许多人倾向于认为是后者,认为特朗普是商人,要实际利益;认为特朗普是政客,要为选举承诺买单。

但如果特朗普为的是更坚定的其他信念?我认为是前者,要防止美国的失势、下滑,要提升美国人更大的福祉。

从美国股市看,G7期间,特朗普依旧发表各种不让人待见的、不友好的尖端刻薄的推特文,但股市坚定上扬,似乎美国人越来越适应特朗普的风格了。

也可以说,越来越多人看到了特朗普的表演风格了,但哪些是表演,哪些是他的底线,这是更需重视的问题。

如果越来越多的盟友心知肚明了,那与美国的互动,和相互串通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当我看到美国与盟友“相互串通”,是否在演戏这样的问题时,第一时间想,世界政治不会那么幼稚的,不是过家家。这样推论太简单不可信。

但再仔细一想,世界政治和过家家又有什么区别?不过特朗普可能看到了盟友的方式要变,哪些是盟友也要变,很明显的是近几十年东方势头发展高过西方,还想回到西方规划一切,确定一切,统领一切的辉煌,是不可能的。

这么看来,特氏方式,有着极其长远的打算,那些欧洲盟友或许一时看不出来,一时不适应,最终又不得不乖乖诚服。


财经作家邱恒明

如何看待特朗普拒绝拍摄G7峰会“全家福”?

期待在G7峰会“拨乱反正”的特朗普,面对唇枪舌战,依旧是那个任性的特朗普。

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究竟这场G7峰会如何收场?以第一次没有联合公报,没有全家福落下帷幕。

随后特朗普推文表示,若加拿大和欧盟不降低对美国的关税和贸易壁垒,之后的美国将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特朗普还表示,加拿大征收美国270%的乳制品关税,对美国下层的农民是极为不公平的。

做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推崇“美国至上”,对多年来的美国贸易逆差极其愤怒,上台以来,先后撕毁了多份协议。

紧接着在6月1日加征了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的钢铝关税,由此引起了公愤。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先后与特朗普沟通,最后都是无功而返,随后发起了反击。


面对欧盟等国的回击,“美国第一”的特朗普如何才能咽下这口气!

那么,如何看待特朗普拒绝拍摄G7峰会“全家福”?

一、美国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使然

对于这次的G7峰会可能出现的状况,特朗普是心知肚明。然而,特朗普认为此次峰会的议题应该是:如何纠正长时间以来你们对美国不公平贸易的做法,而不是你们说服我收回加征的关税。

二、即便盟友也要服从“美国第一”

三、行程紧迫,赶往新加坡,赴另一场“约”

所以,特朗普拒绝拍摄G7峰会“全家福”,好似有理有据,情有可原。

不过,特朗普心想,我站在你们一群“小鲜肉”里有啥意思?再说还有那个让我厌烦的“教师”特雷梅莎站在我身边,该有多难受啊!


宁静感悟

这个特朗普啊,还真是个特朗普! 不拘一格办大事啊。

他上台后,紧盯着眼前利益。凡是能让美国现在带来实际利益的,都会不择手段来做。至于什么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对不起,先放一放。这就让美国的盟国们、朋友们好生奇怪,怎么变了一个人似的?

的确,长期以来,美国为了自己长远目标,会让利给所谓盟国们,认可自己吃些亏。而“盟国”们也会击鼓抬轿,跟着凑个热闹,然后心安理得分享红利。更有甚者,不光如此,还趁机以配合美国战略为名,捎带自己的私货,再赚上一笔。

显然,特朗普上台后,很不满意这种状况。他好好的算了比帐,美国到处都在吃亏,完全是世界上最大的凯子了。所以,不管是谁,都要在美国优先下审查。欧盟也是如此,用特朗普的话说,他们自己就用高关税,阻碍美国农产品进入。是的,尤其法国,自己国内都经不住欧盟自身农产品流通,如果再让美国的进来,自家农民们肯定要起义了!美国的市场要进去,自己的市场要保护好,这当然是美国不能接受的,冲突难免。

如何解决呢?特朗普的招数就是不商量,来硬的。直接提出异议,让你改过来,不行,就直接制裁你。好家伙,原来可以商量商量,互相妥协一下,现在没有了。就剩下,或者对抗,或者投降! 欧盟很为难,特别法国。马克龙上台是要提振本国经济的,也搞了不少改革。现如今遇到特朗普出的难题,他也是想拼一拼。这几次双方较量,虽然表面上,马克龙都占据道德制高点,但实质上一点没有成效。这次G7峰会,本来是想一起治治特朗普,让他多少退让些。可是特朗普不听,先放出话了,有更加重要的大事要办,不多待了。言外之意,省省吧,说服我,门都没有!

的确,特朗普是有底气的。一个是,国内形势,因为特朗普的重视当前利益,带来经济好转。特别是就业率,降低到百分之三点几,是好些年没有过的了。这把中期选举,特朗普是胜劵在握。另一个是,即使其他六国,并不会和美国离心离德。日本就不会,加拿大也不敢,德国也是啊。英国那是美国老盟友了,就剩马克龙独挑重担,可能吗?所以,什么全家福算了吧,还是其他六家,在特朗普面前服了就是了。


张139558534

特朗普与马克龙之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白宫发言人桑德斯当地时间7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特朗普将在当地时间9日上午10点半离开会场,然后直接前往新加坡。国会山网站报道,特朗普提前离场,将不会参加G7峰会领导人“全家福”拍摄。

一、法国总统马克龙发出强烈警告“G7变G6”,特朗普针锋相对

6月7日,年前气盛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向特朗普发出最强言,如果特朗普继续一意孤行,其他六国不介意甩开美国,组成G6!在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以后,先是退出法国人倡导的《巴黎气候协定》,又退出了法国人担任总干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退出伊核协议和加征钢铝关税问题上,也没有考虑法国的利益和尊严。这一次,马克龙忍无可忍,向狂妄的特朗普发出警告。

然而,特朗普似乎并没有把年轻马克龙的警告放在心上!马克龙的话音未落,白宫发言人桑德斯发表申明,特朗普会在G7领导人峰会结束以后提前离场,不参加7国领导人的“全家福”拍摄!此举表明,这一次G7峰会将是1975年创立以后分歧最严重的一次!

二、特朗普表明态度,不会在加征钢和铝关税问题上妥协

纵观特朗普上台一年多时间的执政风格,堪称“粗暴”,说到做到,绝不妥协。为了兑现竞选时的承诺,特朗普已经在完成了税改、收紧了移民政策、积极推动修建墨西哥边境墙、几乎退出了奥巴马时期签订的所有国际条约如TPP、伊核协议等。但是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纲领中,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承诺没有兑现,那就是“将就业带回美国”!如果将就业带回美国,自然是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削减贸易逆差!分别加征进口钢和铝关税25%、20%只是开胃小菜,接下来特朗普势必还要对汽车等重量级商品加征关税。所以,特朗普不拍G7领导人峰会摆明了态度,美国不可能妥协,也不要期待美国能够取消已经加征的关税!

G6最后只能向美国妥协

在经济上美国CDP总量已经超过了19万亿美元,2018年即将突破20万亿美元,欧盟与美国的贸易顺差超过1400亿美元,日本超过700亿美元,加拿大超过200亿美元;在军事上,美国拥有10艘航空母舰和13000多架作战飞机,欧盟、日本、加拿大的防务都依靠美国。也就是说,G6既要从美国人手里赚钱,还在依靠美国人保护,可以与美国周旋的牌不多。回想30多年前,日本经济达到巅峰,美国经济走下坡路,日本人出了一本书《日本可以说不》。结果,美国总统里根强迫日本签下“广场协议”。此后,美国经济重回巅峰,日本经济经历泡沫以后,一直颓废到今天。何况,英国与日本对美国可谓是“毕恭毕敬”,特朗普只要扔出一点小利益,就能够拉拢两国。所以,G6最后只能向美国妥协。

欢迎大家讨论,特朗普与马克龙会不会在G7峰会打“嘴仗”?


美国观察室

美国和盟国之间的争吵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就没有停止过。巴黎气候协议、伊朗核武协议、北约军费开支,直到现在因为贸易关税的大爆发,美国和盟国之间的关系已经下降到了冰点。

对盟国来说,最可怕的是,美国的这种“无情”的转变并不少因为有了“第三者”。除非“通俄门”是真的,特朗普真的是“普京派来的”,不然,美国和盟国的一系列争吵就完全是发自于美国内部的。特朗普对盟国的反感在美国是有群众基础的。很多美国人其实也和特朗普一样,觉得二战之后美国为了带着西方盟国一起致富太吃亏了,美国人自己日子过得太窝囊了。

特朗普是美国这种民意基础的代表。他在称呼众盟国的时候,经常是以“所谓的盟国”(so called Allies)来代替的。这说明特朗普内心深处根本就视这些盟国为躺在美国身上吃肉喝汤赚便宜的“乡下穷亲戚”。特朗普不屑与盟国再呆在一条战壕里。

随着特朗普强硬推行“美国优先”政策,特朗普民调指数越来越高,在下一届美国总统大选中再次当选的几率也越来越高。过去一年多,特朗普已经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伊核协议,也强迫北约国家增加了军费开支,现在正在拿世界贸易规则开刀。给足特朗普八年执政期,他有足够的“能力”摧毁所有由西方工业国家在过去70年建立和管理的世界秩序规则。

没有了这些规则,就没有了联盟(婚姻)的基础。等特朗普退休的那一天,美国和西方盟国应该离婚了。


七号台

一个大国总统,当到可以率性而为,也只有美国现任总统特郎普可以做的出,也可以做的到。一是非体制出生,没有体制内那些政客许多顾忌;二是秉性所使然,大嘴、多变、无信;推特治国,市井互怼,商人狡猾,在诸多看似负面实是手段的掩盖下,使之身段更加柔软且有弹性,迂回腾挪更加方便;三是以美国软硬实力为后盾,不管整谁、怼谁、无赖谁,这世界上有谁能奈我何;四是"美国优先"日渐满足或欺骗了日趋保守、民粹的美国民众。全世界都在骂特郎普,在国内民意不降反升,使之产生错觉,因而对外更加我行我素,肆无忌惮。这个现像不但值得研究,而且十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