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衰弱已是事实,为何北约仍然如此恐俄?

陈伟卫


这个问题问的有些不符合实际,北约什么时候恐俄了?目前是“北约东扩”,美军陆军的一万多人已经部署到了俄罗斯家门口!原苏联的三个波罗的海共和国都有美国军队!完全是“刀尖指在了俄罗斯的鼻头上”!苏联解体以来,北约大力吸收“前华约国家和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目前,从北海的挪威→黑海的乌克兰、格鲁吉亚,都已经是北约的成员国或者将要加入北约!

都这样了还能说“北约”恐俄?从目前的军事力量对比来看,俄罗斯在欧洲是“防御”,而北约则是步步紧逼!从上面这张北约欧洲成员国分布图来看,目前只有乌克兰、波兰、立陶宛中间的“白罗斯”(灰色部分)不是北约成员国,整个欧洲不是北约的国家已经没有几个了!这使俄罗斯在欧洲军事、政治显得非常的孤立!
大国之间的较量,军事手段重来不是第一选择,“上兵伐谋”同样也适用于西方的军事理论,北约的目的就是要“困俄”而不是“灭俄”!将其势力控制在俄罗斯境内就可以了,将“🐻”关在笼子里,不让它伤人也就够了!但是,拿着棍棒去“屠熊”这个事情几乎做不到,弄不好还让熊吃了!所以,北约并没有再一次将俄罗斯解体的打算。

对于,俄罗斯目前虽然是在“新军事革命”的浪潮中已经是跟不上节奏了,但是手里还掌握大量的核武器,这也就确保本土不受外来的侵略,并且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和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就算是美国和欧萌(北约)对他各种各样的威胁、制裁,到最后大不了把门关上!不相往来自己过日子又能咋样?况且,俄罗斯虽然在欧洲孤立,并且代表他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孤立,还是有朋友的!

总之,北约对俄罗斯的围困还会继续(主要是美国),但俄罗斯对此不会有啥惧怕的!以拖待变等欧美所谓盟国之间产生不可弥合的矛盾时候,俄罗斯再有所图。


皇家橡树1972

上述军友已经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中评军事便从两件事例入手,从具体装备中解读为何北约依然视俄罗斯为最大的威胁。


1.航母杀手——“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在红场胜利日大阅兵中,俄罗斯两架苏-57第五代战机以及两架米格-31K搭载“匕首”高超音速导弹高调亮相。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形成实际战斗力的高超音速武器。高超音速武器这种强大的、前沿的战略武器,也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三家在进行研制,而且长期以来都处于传闻状态。俄罗斯以改进型米格-31截击机为基础的空射"匕首"系统在上千公里之外可对敌方任何目标包括航母战斗群实施打击。而且该导弹还是携带的核弹头,只需要发射一枚就能摧毁整个航母战斗群。此外,据称“匕首”导弹可在任何天气全天候实现机动,确保战胜美国现有的任何导弹防御系统。

2.俄罗斯拥有继承自昔日那个红色帝国的巨大的核武库。



在俄罗斯能够和美国相匹敌的核武库中,有这样一款核武大杀器——伊斯坎德尔导弹。该款导弹射程可达到500公里,前身是在阿富汗战场被誉为“种族灭绝者”的“奥卡”导弹。在美军“爱国者”导弹出现之前,“奥卡”出色的突破、拦截、打击能力,可威胁到美军部署在西欧境内绝大多数的重要目标,令美国极其忌惮。

“奥卡”导弹命运多舛,在《美苏中导条约》下被迫销毁,后浴火重生为性能更为出色的伊斯坎德尔导弹。该款导弹毁伤能力很强、其可携带集束子母弹(装填54枚子弹)、高爆弹、侵彻子母弹、钻地弹、空气燃烧弹和电磁脉冲弹等多种类型的战斗部,可对不同类型目标如防空连、反导连发射阵地、机场、指挥机构等典型目标实施有效打击。同时该导弹武器系统既能发射弹道导弹,又能发射巡航导弹,可使敌方导弹防御系统顾此失彼。俄军方表示,“伊斯坎德尔”能穿透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导弹防御系统,并能够全天候对特别重要的小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任务,对美国及其盟友反导系统形成了战略威慑。2017年俄罗斯试射的最新型号“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可有效摧毁射程范围内(480公里)的任何反导系统、远程炮兵阵地、机场、指挥所和通讯中心等重要目标。



俄罗斯虽然在经济领域举步维艰,但其军事力量却是全球第二,其在非对称作战领域有诸多令美国所忌惮的武器装备。虽然北约在积极东扩,但就部署在欧洲边境上的军事力量而言,双方若真在欧洲全面开战,俄罗斯也是能够惨胜的。这也是为何北约和美国对俄罗斯奉行“围而不打”战术的原因。


中评军事

俄罗斯衰弱已是事实,为何北约仍然如此恐俄?
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经济、外交、绝大部分的军队(核武器)及债务,虽然实力已比前苏联时期相距很远,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尤其是俄罗斯的核武库能打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并可以把地球也毁灭掉无数次!

首先,俄罗斯的前身是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于1921年12月30日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国土面积和人口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国土横跨欧洲和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美国成为地球上唯一的两个超级大国。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两个政治集团,华约(苏联)最强盛的时候,如果打一场常规战争的话,可以打赢北约(美国)。

其次,现任俄罗斯的领导人,普京大帝。被俄罗斯人民成为最尊敬的政治家。普京是一个从克格勃(间谍)起家的政客,往往不按常理出牌,能从1999年12月30日起担任代理总统选为总统再选为总理再再选为总统,按照计划的话要到2024年才可以过退休生活了。一个能在俄罗斯政坛上,控制和管理俄罗斯的最高职位上连续工作24年这在时代里是绝无仅有了。这说明俄罗斯人民是多么的相信和尊崇普京大帝啊,有了民意基础,普京推动国内各项改革,把的能源收归国有,打击各个寡头就顺理成章了。普京执政的初期,正好是国际上石油、天然气涨价的阶段,普京把卖能源的钱,改善了民生,最主要是把钱投入到军事里,大大提升了俄罗斯军队实力。

最后,拿普京最经典的一句话来说:俄罗斯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从处理乌克兰问题上大家可以看出,普京是有政治手腕的。乌克兰要加入北约,俄罗斯是坚决不同意的,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就是例子,乌克兰还要外北约靠的话,后果是很严重的。

只要俄罗斯在普京的执政下,北约是拿俄罗斯没有办法的!尤其是普京是个敢说敢干的政治家,万一真的搞毛了,核武库的家伙可不是好玩的。


阿拉丁的神灯123

俄罗斯实力下降确实是事实,但是人们没有注意到北约也存在衰落问题,整个北约形成了美国一头大的局面,在军事力量上,美国几乎占据了北约的绝大部分,这个局面实际上就是了,俄罗斯变弱了,但是他的对手更弱。

实际状态上,对俄罗斯显得更为有利,有原本于美国对抗的世界第二大国,变成一个地区性大国,势力下降的同时,实际上也让自己的压力降低,不再是全球性的,仅需要对抗欧洲就行了。因苏联的解体过损失相当惨重的同时,战略状态改善,不再有东征之忧,南面也有深厚的缓冲区,北方不需要设防的,只需要向西,这个要求就变得简单多了,

北约通过东扩的行动,实现了防线向东移动,但是随着更多盟友的加入,北约自身的成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而且这些新加入国家的状态也不尽相同,实际上北约的团结能力下降,对俄的前线实际只有几个东欧国家,他们的实力不是很强大,在背后的北约国家,尤其中德、法、英又没有进一步增强实力,相反马放南山了。

如今北约是整体实力很强,但是局部很弱,一旦有事的话,顶在前面上的几个国家一旦被击败,那么后续增援部队跟不上,唯一可靠的也只有美国,美国近一段好时光太远了,远水不解近渴。

如果把美国排除在外的话,那么北约在军事力量上对俄罗斯并不构成什么压倒性的优势,甚至在局部上还是处于劣势。这自然让俄罗斯有足够的底气与北约对抗。


麦田军事观察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2点。第一,尔等已为惊弓之鸟;第二,衰弱不等于衰败。

说到这个我们就不得不提“冷战”,对西欧的影响。这也就是我所说的为何成为惊弓之鸟的原因。


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而北约大部分都是以前参与过“冷战”的西欧国家。

美苏之间对于世界霸权的争夺,使欧洲沦为冷战的前沿阵地。西欧又不走运的成为苏联核讹诈的桥头堡。武力封锁,政治干预。而加入苏联的东欧国家对而言,一个字,惨,两个字,真惨。所以不管是原来的苏联派还是美国派都不希望在被继续的恐吓讹诈,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他的接班人俄罗斯虽然也在不断衰弱,但是毕竟先前的遭遇不得不使他们担心,苏联的死灰复燃。一个老大好伺候,两个老大就难了!

苏联解体后,美国称霸全球。俄罗斯被各方面打压,但是没有人敢真正的把俄罗斯人逼到哪种国破家亡的地步,准确来说不敢,毕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兔子急了还要咬人,别说手里有成千上万枚核弹的俄罗斯呢?

俄罗斯经济在欧美的打压下一直萎靡不振,而核弹的维护保养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所以外界一直传闻俄罗斯实际没有那么多可用的核弹,但是毕竟无风不起浪啊,谁都不愿意冒着被核弹炸的威胁。



北约除了加拿大,美国国土面积大一点,其他的国家能禁得住俄罗斯几枚核弹的轰炸。现在常听到一个词“二次核反击”这个说白了就是拼国土面积(如果不考虑防空)国土大了,有生力量的生存空间就大。如果面积太小,一个核弹下去就不用管误差的大小,一颗就足以。所以北约那些国土小的很怕俄罗斯,因为疯狂的俄罗斯会让他寸草不生。

“二战”德国之所以利用闪电战可以取胜,很大程度是因为欧洲的地形相对平缓,俄罗斯现在的装甲红流,欧洲又有几个国家的可以抵挡的住的。基本没有,所以他们很怕。

俄罗斯的人口和土地虽然不成比例,但是总人口却是1亿多,总量很大,丰富的资源,铁腕总统,不断地进行经济改革。可以有成为超级的大国的绝对潜力,这才是北约真正害怕的,美国真正害怕的,所以冷战结束了“华约”没了,可是北约一直还在,就是为了处处打压他。


树先生776

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为了抢先占领南联盟的某座机场,俄罗斯派出了200多名精锐士兵抢险赶往机场,同而后赶来的英国士兵爆发了紧张的对峙,但最后还是英国军队怂了,他们不敢打第一枪,领队的英国军官后来说他避免了一场世界大战的爆发。

1999年的俄罗斯都让西方国家感到恐怖,更何况是现在的俄罗斯?现在普京执政的俄罗斯比叶利钦执政时的俄罗斯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要高出不少。

但相比起苏联,俄罗斯可以说是弱了很多。但在苏联解体后北约的实力不旦没有收敛的迹象,反而不断东扩,实力也越来越强。将反导系统推进到俄罗斯边境,黑海频繁的军事演习等等。虽然俄罗斯不是苏联,但北约对俄罗斯的警惕性一点都没变过,为什么?



(北约黑海军事演习)

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俄罗斯的核武库,虽然俄罗斯的常规军力远远不如苏联,但俄罗斯的核武库可以与美国媲美,7000多枚核弹头,排水量四万多吨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TNT当量5000多万吨的“沙皇”炸弹,这些都是俄罗斯在世界上仍然敢横着走的保证!


(俄罗斯导弹列车)

比如俄罗斯公然出兵叙利亚打击反对派,北约也敢怒不敢言,他们害怕的不是驻扎在叙利亚的俄罗斯战机和防空导弹,而是怕游戈在大洋深处战略核潜艇和巡航在空中的战略轰炸机。

(俄罗斯图-160战略轰炸机)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俄罗斯军队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要大力发展新型的洲际导弹和建造更先进的战略核潜艇的原因,只要有这些国之重器存在,北约就不敢拿俄罗斯怎么样。


(世界最大的核潜艇——俄罗斯“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

所以只要俄罗斯的核武库不消失,北约就不敢拿俄罗斯怎么样!


青年视纪

俄罗斯衰弱确实不假,但仍然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除美国外,北约中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与俄罗斯抗衡。

看看俄罗斯的经济总量,2017年,已经排到韩国后面去了

再看看2018年军费预算,俄罗斯国防预算甚至没有沙特多,排在世界第六位,看起来和其军事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

不看军事装备,只看钱,俄罗斯确实衰落了不少。那么能说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不如韩国或者沙特吗?显然不行。

一方面,受制裁影响,卢布兑换美元严重贬值,导致俄罗斯按照美元计算的经济总量和军费预算缩水严重。另一方面,军备建设有个积累过程,俄罗斯还有以前积累的基础在支撑。

在核武器方面,俄罗斯拥有和美国比肩的,全球最大的核武库。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

在常规武器方面,俄罗斯虽然比不上美国,但在欧洲,仍然占据一定优势。其部队规模有100多万人,有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各种装备齐全,其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仅次于美国。

虽然受困于经济下滑,手头窘迫,也在小规模地更新装备。近些年,每年都有超过50架的新飞机入役,包括苏35。在隐形飞机方面,俄罗斯也在追赶,苏57没等完全定型,就派到叙利亚战场。苏57能不能匹敌F35,很难说,但没有谁敢亲自去试一试。


仁观天下

普京上台整军就说过,我们不是苏联了,不能跟美国搞全面对抗了,当时的战略就是维持核武器平衡,保持远海反击能力,能够应对局部威胁。落实到具体就是,陆军空军缩减数量,维持能够打局部有限战争能力,海军维持近海防御,和远海反击,具体就是军舰都是小排水量的防御型,核潜艇保持威慑力,能够远洋反击,核武器维持足够数量。所以俄罗斯陆海空都是防御性质,只有陆军能派出部分军队打局部战争,海军只有核潜艇能远洋反击。俄国最核心反击就是足够数量核武器,还有足够数量核潜艇,这是俄国杀手锏,所以普京才说卖了克林姆林宫也要造核潜艇,实际上俄国核潜艇确实有能力反击美军,主要俄国没钱,否则能下水一批核潜艇,造价十几亿一艘


考拉123397996

今天的俄罗斯虽然比当初的苏联要衰弱的多,但是俗话说的好“烂船还有三斤铁钉”,所以即使俄罗斯衰弱了,也不是西方的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对抗的。事实上即使是而是多年后的今天,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强国之一,这就是曾经的世界一极的底蕴。

到了今天,北约恐俄既理所当然又很不正常,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美俄之间的国家对抗到现在仍然没有结束。只要美国没有彻底的打垮俄罗斯,那么北约恐俄论就仍然还有市场,一切都归因于美国全球霸权政策的实施。

今天的俄罗斯仍然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这保证了俄罗斯具有随时“掀桌子”的能力。

与苏联相比,今天的俄罗斯常规军事实力可以说是衰落到了极点,曾经的钢铁洪流被放在基地里生锈长草,曾经的先进战机,也因为军费缺乏而不能正常使用。但是与衰弱的常规军事力量相比,俄罗斯的核武库仍然保持着与苏联时期差不多的规模。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全球共拥有15395枚核弹头,其中俄罗斯以拥有7290枚核弹头排在首位,美国有7000枚位列第二。

这样庞大的核武库,保证了俄罗斯在国家面临全面战争时,拥有随时发动核大战的实力,这就使得北约国家始终不敢对俄罗斯做出过分的军事举动的主要原因。因为谁也不敢保证将俄罗斯压制到极限之后,俄罗斯不会主动发动核战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当然会对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感到恐惧,因为这些核武器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悬在北约国家的头上,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今天的俄罗斯已经无意与北约国家进行军事对抗,西方“恐俄论”实际上是美国策动的结果。

在历经苏联解体之后,在西方国家“休克疗法”的鼓动下,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在这个时候,衰弱的俄罗斯已经没有足够财力与北约进行对抗了。这一点在俄罗斯叶利钦时代,就可以看的很清楚。

当时的俄罗斯政府为了尽快融入西方国际体系,不惜放弃了本国在国外的大量军事基地,甚至坐视伊拉克、南联盟这样的战略盟国的灭亡,但是俄罗斯亲近北约国家的意图,却没有得到北约国家的足够回应。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欧洲国家不愿意接受俄罗斯,而是美国为了能继续控制欧洲各国,而强行将俄罗斯当成了北约的“靶子”。

很明显,当初北约的成立任务,就是为了抵制社会主义苏联对欧洲的侵蚀,但是解体之后的俄罗斯,也同样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已经没有足够的理由将北约这个军事集团维持下去。

但是美国为了全球霸权的目标,又必须要将欧洲国家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宣扬“恐俄论”,人为的制造一个目标,来强行将欧洲国家聚拢在北约的旗帜之下。

所以美国在2004年开始,便策动乌克兰发动颜色革命,建立亲美政权,然后利用乌克兰不断的制造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力图刺激俄罗斯加强欧洲西部的军事部署,再以此来挑动欧洲国家神经,利用他们对俄罗斯军事力量的恐惧,来继续将这些国家聚拢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在2018年4月份会发生英国前间谍中毒案、乌克兰天然气危机以及乌克兰内战的主要原因。

今天的我们,在看到西方国家“恐俄”这一国际现象的时候,一方面需要从俄罗斯的真实实力的角度来进行看待,因为俄罗斯确实具备了威胁欧洲国家安全的实力。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的威胁,更多的来自于美国背后的操纵,即使欧洲国家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也不得不被迫离俄罗斯远一点。因为背离美国人的意志就意味着与美国为敌,在这一点上,欧洲是没有哪一个国家敢于这么做的。


落下m

俄罗斯衰弱吗,北约恐俄吗?答题之前先解题,这两个说法都不准确:俄罗斯早已度过了最衰弱的时期,虽然现在面临着美欧的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但经济在增长,国力仍然在增强;北约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一些小国恐俄是可能的,但作为一个整体则完全不是如此。

俄罗斯的衰弱和北约的恐俄都只是表象,现在双方都在一种“恐惧均衡”状态

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是经历了国力的衰退和混乱,但在普京上台后迅速扭转了这一局面,目前的俄罗斯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增长,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工业基础,都是俄罗斯和北约这一全球最强大军事集团对抗的资本。我在此前的文章中一再说过,应该以一个世界大国而不是一个世界超级大国来看待俄罗斯的世界角色,如果以一个世界大国的标准来衡量,俄罗斯的国力是足以维护其国家利益需要的,经济实力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准,俄罗斯的衰弱也不是事实。

北约恐俄吗?作为一个有28个成员国的全球第一大军事集团,其常规军事实力远远超过俄罗斯,就是核力量也强于俄罗斯,有三个核大国,为什么恐俄呢?在苏联解体后,随着北约东扩进程,许多中东欧小国开始加入北约,像波兰、捷克、波罗的海三国这些历史上被俄罗斯侵略和占领过,现实中国力又远远弱于北极熊的小国,从历史和现实都有恐俄的理由,这也是它们急于加入北约的原因:希望通过北约第五条款的集体自卫权来保护自己。但是,北约欧洲成员中的小国恐俄并不能等同于北约恐俄,北约的老大是美国,所以成为用来遏制和消耗俄罗斯国力的工具,美国不恐俄,也就决定了北约不恐俄。恐俄可以成为北约东扩的借口,制造俄罗斯威胁论将更多的小国绑到北约的战车上做炮灰,恐不恐俄要看行动:北约不正是在俄罗斯的威胁和抗议声中东扩了吗,不顾俄罗斯的反对在波兰等国部署战略进攻武器,不顾俄罗斯的反对接纳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为“申请国”?反过来看,一个世界上最强大军事集团陈兵于边境,不时举行军事演习,换成任何一个大国都会有很大的压力,俄罗斯不得不把很多国力耗在与北约的对抗中和自身的安全能力建设上。经常有种观点说,俄罗斯有庞大的核武库,随时可以毁灭地球,所以北约怕它,可是那个当年比俄罗斯有更强大核力量的苏联又到哪里去了呢?核武器是终极手段,不进攻俄罗斯本土,就是俄罗斯也没有开启核战争的勇气。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北约和俄罗斯出于一种新“冷战”状态,双方都心存忌惮,可能通过小规模的冲突来划清各自的底线,而斗而不破将是一个长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