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说国产手机黑科技,国内只认华为,你怎么看?

这是我的小马甲123



而大部分的手机制造商并没有说这是供应商的技术,而把它默认为是自己的技术,自己的研发。罗罗永浩确实敢说这些,话说出来对很多手机上都是一个沉重打击。可以说是非常不讨好的一种说法。但是罗永浩敢说我们应该敬佩这种敢说实话的精神。这同时对国产手机来说也是一个鞭策。人家说的实话,没有必要对人家进行打击或者人身攻击。一般情况下,比较直接的大实话,确实会比较得罪人,并且不太好听。但是对呀,行业内的人士来说,应该正面的来看待这个话题。


百乐鱼

罗永浩说国产手机黑科技,国内只认华为,你怎么看?从某种意义上看,不得不说罗永浩这几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当然整体话语的意思不一定全是对的。6月13日晚,在京东与锤子科技专场直播上,罗永浩说了这一段话。


有网友提问:“现在手机的进化一直在探索加入更多‘黑科技’,带来更炫酷的功能和体验,例如屏下指纹、GPU加速技术等。锤子科技在‘黑科技’这方面有什么进展,下一代手机会有体现吗?”

谈到国产手机的黑科技宣传,罗永浩除了对华为的GPU Turbo认可之外,对其他手机厂商的黑科技并不认同。他认为,大家其实都是方案整合商,很多黑科技并不是自己研发出来的。

“华为还是技术功底比较扎实的,这是华为独家的,至于其他的所谓黑科技,我不是说那一家不行,我是说在做的各位,都是供应商你在那装什么XX呢。“罗永浩说。

确实我们现在很多的所谓黑科技应该只是在别人研发出来东西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而已,很多东西不是自己研发出来的,甚至不排除和供应商一起搞搞噱头出来,其实就是进行营销卖出更多的产品而已。所以从自研这一点来说,这个说法个人认为是有道理的。黑科技不能只是噱头而没有实际的内容,或者只是整合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就称为了黑科技。


而罗永浩也只是对华为的GPU Turbo进行了认可,对于华为手机其它的技术好像并没有认可。华为宣传的其它黑科技也是躺枪了的。确实GPU Turbo正如其在发布会上宣称的那样有如此大幅度的速度提升的话,可以真正称得上黑科技。并且华为这是自己研发出的技术,所以得到罗永浩的认可。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使是如罗所言的方案整合商,其实没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也整合不好的。就像同一样东西,不同的人用效果就是不一样的。方案整合,也是需要投入技术研发的,就比如大飞机甚至卫星,即使有零部件给你也不一定整合得出来啊,不一定能飞得上天。


对于手机来说也是一样有组装,也有基础性的研究。自研的某些特殊的技术应用能够提升整体的性能,或者有特殊的用途,称为黑科技确实不为过。有时利用别人的成果如果能达到同样的性能和用途,其实也可以称为黑科技的,只是和供应商共同的努力而已吧。



东风高扬

昨天晚上老罗的直播我也有看,但是看了一半我却看不下去了。尤其是罗永浩嘲讽小米等其他旗舰机的跑分时。

当时老罗谈到跑分问题时,直接很嘲讽的说:“大家都是骁龙845,跑分有什么意思?”还直指某骁龙845品牌跑分30万,这摆明了就是在说小米。按照老罗这个逻辑,只有华为有黑科技,剩下的骁龙845手机都是一样了呗?


确实,手机跑分高不代表性能好,也不代表优化好。但是消费者能直观看到的,也就只有主要配置参数了。所有都是6G配845芯片,跑分高当然代表产品好。罗永浩居然能把锤子手机跑分低说得如此清新脱俗,真是佩服。

至于罗永浩说黑科技只有华为,我们笑笑就好。自己的坚果手机没什么亮点,就贬低其他厂商,跑分比自己高?没用!科技比自己好?只认华为!呵呵,人家小米有面部识别解锁,你有吗?屏下指纹解锁,你有吗?


科飞猫科技公社

对于罗永浩,本人始终带有好感,原因在于他把神憎鬼厌又目空一切的方舟子怼得狼狈不堪,大快人心!

但是,罗永浩这段话,在我看来毫无逻辑可言,纯粹是胡说八道。

所谓黑科技,定义是什么?

指一切“不明觉厉”的新硬件、新软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简单地说,一切新的提升效果明显的科学技术,都可以称为黑科技。

黑科技只看效果,不管出处。

自己研发的,可以算;供应商研发出来,自己买来用,难道就不能叫黑科技?

这什么逻辑?

国人受到中兴事件的刺激,原本就缺乏逻辑的硬伤,可说是雪上加霜,对于企业研发,陷入了两个误区无法自拔。

第一个,无限夸大自主研发。

一个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立足,赚取利润,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自主核心技术,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绝对不是唯一因素,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决定因素。所以,不同基因不同起点的企业,完全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技术不行又缺乏足够资金投入研发的,买就是了。消费者购买产品,考虑的是你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我的需求,哪会管你的技术是自己研发的还是购买的。小米成立八年,从零开始,做到现在这个规模,依靠的是对手机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和成本控制,这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ov一直是高价低配的玩法,可是它的质量稳定,懂营销,又舍得花钱做广告,所以它们也具备核心竞争力,市场上也有它们的一席之地。但如果不是购买了高通的芯片平台,它们能做起来吗?难道它们一开始就得自己研发处理器研发屏下指纹识别研发OLED屏幕?

就算是整天牛逼哄哄的华为,如果没有付大把钱给莱卡,它的拍摄能有现在的水准?没有付大把钱向三星买内存芯片,它的手机能有现在的性能?

现在有一个很奇葩的舆论风向,就是动不动夸大自主研发技术,好像自主研发的就高人一等,供应商提供的就一文不值。说这种话的,基本属于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人物,他如果有机会自己办企业,大概率是求爷爷告奶奶地四处央求别人把好技术卖给他。

第二个,无限夸大研发投入。

那些动不动拿每年研发投入几百亿说事的,大多不清楚所谓的研发投入到底是什么。事实上,研发投入没那么高大上,主要就是几个部分:研发人员薪酬,占了三分之二以上;其他的就是设备费用、专利申请费用、外包研发费用等等。

以华为为例,去年八百多亿的研发投入中,研发人员薪酬就占了六百亿以上。因为通讯行业平均薪酬高,华为的研发人员又多,达到八万人,按照华为研发人均年薪八十万计算,就是六百四十亿了。其他的也就是两百亿左右,包含了通讯设备、消费者终端、云服务等好几个领域,平均下来也谈不上有多高。

研发要出有效成果,人和钱是最重要的,但也不是人和钱越多就越好。研发方向如果错误,研发效率如果低下,那么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多,浪费也越大。看一家企业的技术实力,关键看技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而不是看研发人数研发投入的多少。而技术成果也不是单凭专利数量就能准确判断的。

在头条经常看到评论,说华为每年研发投入八百多亿,小米只有三十多亿,所以华为的技术实力碾压小米。拜托!这种言论跟罗永浩的黑科技论一样,也是毫无逻辑,不具备任何说服力。

因为这个世界,金钱不是万能的,很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或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现阶段的中国人,并不是很适合搞自主研发。因为我们整体的社会环境,难以培养出大批量高层次的创新型研发人才。

我们的教育,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早早就剥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我们的社会结构,是人身依附型的社会结构,成功很多时候不是看能力大小而是看是否跟对人是否听话;甚至个性强不愿随波逐流的人,都会处处遭到排挤和鄙视。

这样的社会环境,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研发人才吗?而缺乏高端人才的研发,投入再多钱又有何用?

既然自主研发太难,那就向别人买,买过来也照样是黑科技,这没什么好怀疑的。


江枫大实话

这个问题得从2个维度看:

一,老罗眼中的国产黑科技:

其实只要是看了昨晚直播的网友应该都明白,罗永浩为什么要开喷友商的黑科技,罗永浩认为“那些友商跟锤子科技一样,其实都是方案整合商,那些黑科技都是从供应商那花钱买来的,又不是你们自己的研发的技术,还装什么孙子呢”。

话语中可以看出,老罗确实非常较真,同时也带着嘲讽和攻击友商的情绪在里面,不过后面他话峰一转,说怎么又忍不住开始攻击友商了呢……,还好车刹得快吧

在老罗眼里,骁龙845,全面屏,LPDDR4X,USF2.1,4轴OIS光学防抖,屏下指纹解锁……都是供应商们有技术专利的黑科技,我觉得他这么说是没什么错的,的确不管小米也好,一加和OV也罢,用上了这些好的东西,确实不太好吹牛,全是自己的功劳,主要还是依赖于这些先进的技术方案供应商们


但是呢,老罗明显还有一个认知上的误区:并不是友商们买到那些牛逼的黑科技就完事啦,还要花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去优化,有的甚至是联合调教(比如,小米跟高通,vivo 跟虚幻引擎官方……),这些动作,不是瞧不起锤子,以锤子目前的体量与研发工程师的数量,还真的应付不过来。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同样用索尼的IMX系列传感器,别人花钱买能买到,你罗永浩花钱也可以买到,可为什么你的手机做出来后,拍照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跟友商的旗舰机比甚至差一大截(在坚果pro2之前)

我想经过这个教训后,你罗永浩比谁都清楚,不是单纯买来硬件和技术那么简单吧?优化才是实力的体现,不然,你老罗也不可能花大价钱请来影像专业的大牛来参与调教坚果PRO2以后的拍照了啊

再比如,哪怕坚果R1同样是跟小米MIX2S一样采用了索尼的IMX363传感器,可为什么,坚果R1的HDR算法还是出了问题?而小米就是正常的呢?老罗心里没点B数?昨晚直播你不承认了这回事嘛,还说差不多在6月底会通过系统更新来解决HDR算法的问题……


这就好比,同样是去菜场买菜,五星级饭店和小饭馆买回来后,做出来的差别一样,所以,老罗啊,老罗,你还是省点心吧,少吹牛,多干实事,少怼友商,至少在你还远不如华为牛逼的时候

下面讲第二点

二,华为的算不算黑科技?


当然算!


很多人以为华为只是单独针对部分游戏进行了优化,实际上,华为的GPU Turbo是做了全局的微码与算法联调的,只是为何游戏适配量少呢?这有历史原因,毕竟,华为一直用自己的麒麟系列,而市面上很多游戏,首先考虑适配的是高通平台。所以,华为需要自己来主动联系游戏厂商去适配

GPU Turbo,这个可以理解为涡轮增压技术,它能实现华为已有机型上,GPU性能最高达60%的效率提升,而华为是如何做到的呢?(技术细节肯定是保密的)

我简单说下技术的策略吧

麒麟SOC这个芯片平台呢,里面包括了CPU GPU ISP MODEM NPU等等核心元器件,华为第一步是从底层(SOC层)来进行微码优化(因为麒麟SOC是华为自己研发的,所以华为当然有底层硬件的优化权限)

第二步是针对系统层(基于安卓8.1的EMUI8.1)进行优化,主要还是提高执行效率(算法方面)

第三步再到应用层(APP),包括常见大型应用和热门游戏等等

所以说,别看余大嘴平时也爱吹牛啥的,人家是有底气,华为有那么多埋头苦干的技术大牛在默默奉献着,我想这一点也值得其它友商去学习,尽管短期内,其他国产友商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但有目标总是好的


而老罗,更要多向华为看齐,你吹牛逼没事,首先你得有料,不然,就是为吹牛而吹牛,为怼友商而怼,那网友不喷你喷谁?


数码宇宙

大家都说:天选之胖子,生不逢时,换个时空的话,应该没耶稣什么事了。

虽然很多人觉得罗永浩经常满嘴跑火车,但是也确实有点干货,比如对国产手机现状的评价,对这次对于华为的GPU Turbo评价...

罗胖子对于行业的认知是准确的,国产手机的方案整合倾向于硬件,在软件方面其实我们还是有一定的研发和成果的。

为什么硬件研发,除去华为之外,各大手机厂商都是小心翼翼的呢?


(1)一系列相牵连的复杂因素:涉及到制程,供应链管理,产品瑕疵度,尤其是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能力等等因素,甚至一个好的技术点如果没有及时形成市场主流也可能中途而废。

(2)研发周期:一项技术从它诞生(多半也同时进行了专利申报)到进入实际应用阶段,通常都需要5-8年(并投入数千万美元的研发经费)。


(3)成本结构:国内现在卖得动的手机,价格的顶峰通常在3000来块钱左右(再往上走就要悲剧地与苹果直接干上了),所以做硬件创新还不得不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成本。

(4)要改变用户的认知习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而教育用户接受一个新鲜的硬件创新同样困难。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华为敢于投入大量研发经费和人力,克服种种不稳定的因素,研制出GPU Turbo,本身就是国产手机领域在自身核心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话又得说回来,既然罗永浩知道大多数友商的“黑科技”都是方案整合,那么锤子科技是不是也得拿出点儿干货来呢?要知道,光说不练可是假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