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之南,山之城——迭部

甘肃有中国内陆所有的风景,从北到南,从大漠到丛林,从戈壁到群山耸立,从杳无人烟到风花雪月,从牛肉面到酥油茶。这一路很不同,很多元。

在甘肃甘南有一块不为人知的秘境,那里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如潮的人流,这里亦没有让人愁眉的雾霾;在这里有的是绿水青山与鸟语花香,这里还有让人流连忘返的空气,有一碧万里的天空,更有一群可爱的藏家儿女和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

迭都

这里就是迭部,一个让人向往的世外仙境。

传说中涅甘达娃山神用大拇指摁开的这片土地,以安静恬淡的姿态成为喧嚣尘世里独守一隅的世外桃源。森林、草场、峡谷、石崖、村寨、河流……既不同于青藏高原的巍峨苍凉,也有益于川滇之地的清宁灵秀,多种斑斓锦绣的元素构成了甘南大地上这独一无二的缤纷。

白龙江自西向东从迭部县境内横穿而过,宛如一条圣洁的哈达,守护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与其说这里是深居大山的小城,不如说这里是藏家儿女心中的圣地,承蒙山神的厚爱,这片圣地上存有规模宏大的自然宫殿扎尕那,有天然氧吧的多儿沟,有长征红色景区腊子口,有着纯正的藏文化。如果有一天你正真走进这片土地,你定会发现,这里有中国工农红军英勇抗战的痕迹,有毛泽东深夜沉思的身影,有人间仙境的错觉,还有藏家儿女淳朴的笑容。

晨光里的迭部县城,空灵而静美。这片被约瑟夫·洛克盛赞的仙境,从晨起到日落,无不散发着她特有的绝世之美。

爸爸去哪儿拍摄地——扎尕那

扎尕那,位于迭部县益哇乡,海拔在3000-3300米,周围最高山峰海拔是4500米,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做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做完整的古城,早在百年前就被誉为亚当夏娃的诞生地。扎尕那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这里原始不经雕琢,处处都是最纯粹的风景以及最淳朴的当地人家。

扎尕那,其山峰、峡谷、河流、原始森林和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等,相与为伴、蔚为壮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发布的寻找十大“非著名山峰”,扎尕那山赫然列于榜单第四位。

于山巅俯视村庄的神圣佛寺,圣洁白塔在云雾中坚立,仿佛处于仙界。山脚下,是原生态的藏寨,淳朴和善的村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如果世间真的有世外桃源香格里拉,那一定是在这里。

长征红色景区——腊子口

腊子口,在沧桑流淌中,唱着红色和绿色交织的歌。川甘之门,被英勇的人,打开。北上,让星火燎原,让映山红盛开成晚霞,灿若明天。

腊子口景区,位于迭部县腊子口乡,这里有举世闻名的革命遗址腊子口战役纪念地。腊子口是甘川古道和当今岷代公路上一处地势极为险要的峡谷隘口,这里自古就是甘川通道之咽喉,素有“天险门户”之称,峡谷两面悬崖峭壁对峙。仅8米见宽的狭道中腊子河从中间奔流而过,只有一座1米宽的小桥供人畜通行,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1935年9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入腊子口地区,-军阀鲁大昌部队凭借腊子口天险堵截红军北上。从此,腊子口便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为了保护腊子口战役纪念地,1980年省人民政府在腊子口南侧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腊子口不仅是革命圣地,这里还有迷人的景色。

天然氧吧——多儿沟

多儿沟,位于迭部县多儿乡。深秋的彩林,满山的红色、绿色、黄色夹杂在一起的彩林的如诗如画,宛如童话世界。因而成为甘南秋叶观赏胜地,这里的秋天从不会让任何人失望!这里还有甘肃省境内唯一一座萨迦派寺院,白古寺。

白古寺,因以寺址初建于多儿乡白古村北河谷台地而得名,后迁至今址。旧址处的经堂和弥勒佛殿至今保存完整。这里还有甘肃省内建于清代,最密集,保存最完整,时间最古老,而且在今天仍旧使用着的水磨群。

甘南第一高峰——措美峰

措美峰,藏语是山顶有湖的女神山,位于迭部县卡坝乡北部,距县城63公里,东与舟曲相连,北与卓尼为邻。措美峰主峰海拔4920米,横亘南北180平方公里,是甘南州第一高峰。

重叠连绵的山体形成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从措美峰俯瞰迭、岷群峰,林海茫茫,松涛澎湃,雪峰尽收眼底。这里是地质学家、考古学家、摄影家、文学家、登山探险家梦寐以求的天堂。

富有深刻的苯教文化内涵, “措美峰”在藏区称为“措曼加毛”,意为“女性国王”,安多地区藏族女性起名多源于此,如,藏族女性起名带“措”与“曼”“桑吉措”、“加草曼”等,这是对大自然山神的崇拜。

山林秘境——虎头山

迭部虎头山,当地人称“玛莫“,意为“仙女峰“。位于迭部县城南侧,白龙江南岸,因山形酷似“虎头“而得名,海拔4320米,是当地群众朝拜的圣山,也是迭部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置身迭部县城,虎头山在云遮雾掩中展现着他的神秘与绝美。白龙江相依的虎头山,每一块泥土无不散发着他的大气与旷美。

高山堰塞湖——录坝湖

录坝湖位于迭部县洛大乡录坝村,意为“山谷湖”,是迭部县最大的一处高山堰塞湖,分上下两个湖,所以又称子母湖。湖水源于录坝沟一条溪流似一束银丝从北向南,把两枚圆型"碧玉"穿为一串。

传说子母湖隐居在深山黑洞里,某天有位活佛经过此地,无意发现神湖,活佛觉得此湖能造福众生,于是念了三天三夜佛经,把神湖请到录坝,来保一方平安。在录坝,大湖有两个,小湖有好几个,子母湖的称谓于是更加贴切。

高原圣湖——骨麻湖

骨麻湖因地处骨麻山而得名,又被人们称为"玉湖",它位于迭部县桑坝乡黑拉村西北部的半山腰处。

骨麻湖海拔3820米,湖面呈椭圆形,面积约3500平方米,水深5米以上,最为奇妙的是,湖水的水满与水亏都可自行控制,人们至今也搞不清其中的奥妙!

这些,只是迭部诸多美景中的一部分,剩余的一部分就需要用你的心灵与眼睛去观察感受了。当然,迭部不光有美景,还有美食哦!

舌尖上的迭部

在迭部,不仅仅有美丽风景,还有让人馋诞欲滴的美食。迭部藏族群众,受地理、气候、生产以及本民族传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在食物种类、吃喝方法等方面,既有全境相近或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地域差别和独特的饮食习惯。

(1)主食 主要以小麦、青稞、玉米、蚕豆、洋芋为主,豌豆、荞麦为辅。食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糌粑。将青稞炒熟磨成炒面,藏语称糌粑。吃法是:先在小龙碗里放人酥油、曲让(牛奶取脂后熬成千酪素),倒入热茶水,待酥油化开时,放入糌粑用手拌匀捏成小团吃。再一种吃法是在糌粑里掺人碾细的大蒜或辣椒酱吃。

②馍。将白面(小麦面)或玉米面、荞面通过烧烤、蒸、烙、炸等办法做成圆饼、馒头或薄饼。

③面条。全县各地都普遍擀面条,用小麦面或蚕豆面掺人燕麦面擀成薄片,切成长条或长方块,待先下锅的洋芋块煮熟后下面,并调入酸菜、葱花等调味品食用。

④搅团。多用玉米面、豆面或荞面做原料,即一手把适量的面粉缓缓撒进煮沸的锅内,一手用筷子或擀面杖不停地搅动,煮成稠粥。配料随食欲调剂,或切人洋芋疙瘩,或在碗里调进酸菜汤、辣子等调味品。

(2)、副食和菜肴 副食以洋芋为主,洋芋既是主食,又是主要副食。另在夏季还储存一些干蕨菜、黑木耳等野味,还用芫根、芹菜、白菜等做成酸菜或酸菜干。

(3)肉食 以猪肉为主,牛、羊肉为辅。禁吃鸡、鸭等奇蹄类兽及水禽和鱼类(蕨麻猪肉)

迭山羊羔肉

迭部酥油

(4)饮料 传统的饮料主要有茶、奶茶和青稞酒。

①.茶 在农牧民群众中传统的喝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大茶:农区大部分群众日常饮用,在茶壶中放人一把大茶后加水,放在火塘里炖成浓茶(色淡红)随时倒入小龙碗中饮用。

奶茶、酥油茶:奶茶是将鲜牛奶掺人大茶中饮用,是牧区特产;酥油茶是把酥油切成块放人龙碗再倒上滚烫的大茶饮用。还有一种档次较高的喝法是在奶茶里又加酥油,叫做酥油奶茶,多系逢年过节或招待贵重客人时的高级饮料。

罐罐茶:县境东部腊子、洛大一带的中老年男性群众喜嗜罐罐茶。即将茯茶或砖茶放人小砂罐或小磁缸子里炖成浓茶,倒进小杯或碗中加盐喝,这种茶浓度大而味苦,喝久成瘾。

②.青稞酒 迭部地区的藏族群众,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盖新房、喜庆丰收、亲友聚会、招待客人或调解纠纷等,都离不开自酿的青稞酒。酿酒时,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后用漏勺或竹滤舀到竹编簸篮或木槽内,待降温适度后拌以麴子盖严,置于炕角处恒温发酵,两三天后又将已发酵的青稞装入鼓腹陶罐或木桶中加盖,并用泥巴封口,数日(7天一10天或根据情况)后启封取糟。

山野菜也是迭部的一大特色,以其纯天然高营养而著称。此外,有青稞酒、乌龙头等各类食品类特产。

在迭部,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

在迭部,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

在迭部,有独一无二的优良生态系统

在迭部,还有······

还有许多的未知等待这你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