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史上最猛烈的巨舰大炮对轰的战役中,参战舰船的下场如何?

用户68852507

阙兴明

近代以来发生的海战基本都是巨舰大炮的对轰,但在在二战时期,飞机也充当了极其重要的海战武器。要说起人类战争史上究竟哪场战役才是规模最大的海战,有许多史学家将日德兰海战放在了第一位。然而,据综合分析,只有二战时期发生在菲律宾莱特湾的那次海战才是首屈一指的最大规模最猛烈的海战。

这次战役从1944年10月20日开始,整整打了6天才结束。对阵的双方分别是日本海军与美国为主的盟国海军。其中,日本算是防守的一方,投入了4艘航空母舰,9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34艘驱逐舰,约200架飞机(另有驻菲律宾、台湾的约500架陆基飞机提供支援),指挥官是后来被盟国受审的战犯栗田健男中将及小泽治三郎中将;而在盟军这边,则投入了多达17艘航空母舰,18艘护卫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4艘巡洋舰,141艘驱逐舰,其它舰只、鱼雷艇、潜艇和约1500架飞机,指挥官是海战经验丰富的威廉·哈尔西、托马斯·金凯德二位将军。

从舰只数量上来看,虽然远少于一战时期的日德兰海战。但需要了解的是,二战期间的军舰要远比一战期间的性能更好、吨位也更大,何况还有航空母舰这样的海上霸主。单从这次海战的意义来看,日本与盟国都将这次战役当成了一次战略决战,双方都算是亮出了最后的家底。
然而在1944年下半年时期的日本已是强弩之末了,能拿出这些海军力量参战也算是在为自己的国运作一次疯狂的对赌。要说此次战役中的战术发挥与视死如归的英勇程度,当以日本为上。特别是从10月25日开始,日本首次动用了“神风特攻队”向对方战舰发起一次次自杀性攻击。
但是,在力量悬殊太大的对攻中,日舰终究逃不脱被覆灭的命运。最终,日方的4艘航空母舰尽数覆灭、损失的还有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10艘、潜艇7艘、损失飞机288架,另有3艘巡洋舰受重伤,伤亡约1万人;盟国这边的损失为航空母舰3艘,不过其中2艘只是护航性的航母,另外还有驱逐舰3艘、护卫舰1艘、损失飞机162架,伤亡3000人这些损失。可谓是一场惨胜。

大国策

海战史上最大的海战是 ——莱特湾大海战。


莱特湾大海战是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上规模最大的海战,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猛烈的大海战。此战役严重削弱了日本海军舰队的重要力量,使其无法在太平洋上与美军相抗衡,逐步走向衰弱。此次战役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加快了二战的进程,下面我们来分析下双方对战实力:

美军:17艘航空母舰,18艘护卫舰,12艘战列舰,24艘巡洋舰,141艘驱逐舰,还有其他大小舰艇如鱼雷艇,潜艇等。此外还有1500余架飞机。

日军:4艘航空母舰,9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34艘驱逐舰,200余架飞机,此外还有陆军军事基地支援的500余架飞机。

结果自然而然的美军以绝对优势兵力,摧毁了日军舰队,双方均有损失,大型航空母舰被击沉数艘,各种巡洋舰战斗舰被大量摧毁。美军阵亡3000多人,日军战败阵亡10000多人。至此莱特湾海战落下帷幕。

海军史学家认为,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大会战,历史意义也十分重大。胜利的美军以此为基础,逐步消灭日军,收复被日军占领的菲律宾岛和冲绳岛等岛屿,直至日军投降,二战结束。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浅见。不足之处,敬请见谅。


执着蜗牛1234

巨舰大炮的巅峰自然是日德兰海战,皇家海军投入了28艘无畏舰(含4艘快速战舰),9艘战列巡洋舰,德国公海舰队投入16艘无畏舰,5艘战列巡洋舰和6艘前无畏舰,规模可谓空前绝后。

日德兰海战的过程就是从德国战巡按着英国战巡胖揍,到英国战列舰按着德国战巡和战列舰一起胖揍的过程

作战过程基本可以简述成先是皇家海军指挥战列巡洋舰的非提贝蒂被公海舰队侦察舰队的欧皇希佩尔爆锤,然后又被希佩尔和公海舰队司令舍尔联手追杀,之后公海舰队撞上大舰队主力,被按在地上摩擦,粪提舍尔命令战巡队大破进击才逃了一条命,趁黑夜偷偷溜回港口。

命令战巡队大破进击的粪提舍尔

欧皇希佩尔

非提贝蒂



至于下场,都说的话太麻烦,只说主力舰级

战沉者

皇家海军损失战列巡洋舰3艘

玛丽女王号 前卫战被爆头(弹药库殉爆)

不倦号 前卫战被爆头(弹药库殉爆)

无敌号 主力舰队前卫战被一发入魂(还是弹药库殉爆)

德国海军损失战巡一艘

吕佐夫号 大破进击,生命值打到底(进水沉没)

前无畏舰一艘

波默恩号 吃了闭幕雷(夜战挨了鱼雷,殉爆)

受伤者

皇家海军方面

快速战列舰厌战,巴勒姆,马来亚前卫战炮战大破

战列舰马尔巴罗号主力战鱼雷大破

战列巡洋舰狮号,大公主号,虎号前卫战炮战大破

战列舰巨像号主力战小破没掉血

战巡新西兰号前卫战小破没掉血

公海舰队方面

战巡塞德里茨号大破进击,返港坐沉,打捞复活

战巡冯.德.塔恩号,毛奇号,德弗林格号连续大破进击,大破剩血皮

无畏舰边境伯爵号,大选帝侯号,国王号主力炮战大破

无畏舰东弗雷士兰号触雷(自家的)大破

无畏舰拿骚号,赫尔果兰号主力炮战中破

无畏舰莱茵兰号,威斯特法伦号主力炮战小破掉血

前无畏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小破没掉血

昼间炮战主力舰主炮命中率如下

第一名是皇家海军战巡第三分舰队 4.29%

第二名是德国海军第一侦察群(战巡队) 3.89%

第三名是皇家海军大舰队主力第一,第二,第四战列舰分舰队 3.7%

第四名是皇家海军第五战列舰分舰队(快速战列舰队) 2.64%

倒数第二是粪提舍尔亲帅的公海舰队主力,2.37%

倒数第一闪亮登场,最黑非提贝蒂指挥的战巡第一,第二分舰队 1.43%!

打捞复活的塞德里茨号


DDG的老船坞


1916年5月31日至次日,日德兰半岛附近冰冷的北海海面,成为了两队海上钢铁巨兽撕咬的战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两支海军,大不列颠皇家海军以及德意志帝国海军,将其海军主力悉数投入,试图以一次正面决斗决定整个世界大战海上冲突的胜负:英方舰船数量为151艘1130166吨,德方99艘,666136吨,这场被李德尔.哈特誉为“有史以来没有一场战斗比其更值得耗费笔墨描述”的日德兰大海战既是大舰巨炮时代最大规模的蒸汽动力战舰海战,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决战。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第三个年头之时,由于协约国对同盟国的海上封锁日益加紧,已开始严重影响德奥两国的战时经济运转,德国军事高层日益要求海军设法突破这道勒在自己脖子上的沉重绞索,而1915年以来德国在东西两线陆地作战上的优势,也迫使德军统帅部决心在海上打破守势,积极出击,1916年1月18日,原德国公海舰队总司令冯.波尔上将因病辞职,继任的即是野心勃勃,作风积极的第三战列舰分舰队司令赖因哈特.舍尔中将

2月上旬,舍尔就主持出台了《北海海上作战刚要》,明确阐述德国舰队需保持战斗主动权,积极展开作战行动的方针,为了表示对这一方案的全力支持和首肯,23日,德皇威廉二世亲临德国公海舰队锚地,正式宣布将舰队的自由裁量权交给舍尔,此时,英国战时内阁也接到来自俄国沙皇宫廷的请求,希望皇家海军积极采取攻势,将德国海军逐出波罗的海,以畅通俄国接受外来战略物资补给线,

在战争爆发之际,英国海军拥有无畏式战列舰20艘,战列巡洋舰8艘,而德国海军上述主力舰型数量分别为14艘与4艘,其兵力对比大约为3:2,在这种不利形势下,德国公海舰队原有的战略则是保全舰队为优先考虑,同时通过潜艇和水雷来骚扰消耗对手,一旦兵力达到均衡状态则对英国舰队展开海上决战,而英国海军虽然优势在手,但一旦出现重大的主力舰只损失,则立刻有面临失去海上优势之虞,进而本土将受到致命威胁,所以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坦言,我们的海军力量事关英国的生存,而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总司令约翰.杰利科爵士则是“能使我们在一个下午输掉战争的唯一人物”

当时,皇家海军主力大舰队集中于苏格兰的斯卡帕湾,因弗登戈,罗赛斯等基地,其中在斯卡帕湾,停泊着总司令杰利科上将旗舰“铁公爵”以下,第1,4,5战列舰分舰队,以22艘无畏型战列舰为骨干的主力。而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则集结在面临亚德湾的威廉港,其核心是舍尔中将旗舰“腓特烈大帝号”以下,第1,3战列舰分舰队的17艘战列舰

起锚

在经历2月的多格尔沙洲海战等几次小规模遭遇,侵袭作战后,舍尔海军中将在5月中旬酝酿了更为庞大的计划,首先命令希佩尔海军中将率领的侦查分舰队和雷击舰大队对英国东海岸,距离罗赛斯港不到100海里的桑德兰进行奇袭,而将前来迎击的英国战列巡洋舰舰队引诱至公海舰队主力位置,自己则率领第1,3战列舰分舰队等各部前往多格尔沙洲西南,伺机歼灭被希佩尔诱出的英国战列巡洋舰,同时出动齐柏林飞艇和潜艇,进行侦查和布雷作业。

28日,由于天候不佳,飞艇侦察效果难以指望,潜艇的设伏期限将至,舍尔不得不改变作战计划,将舰队集结地改成了斯卡格拉克海峡,31日子夜1点,希佩尔海军中将率队首先起锚,半个小时,舍尔中将下属的主力舰队也开始出动,除了正在修理的阿尔伯特国王号战列舰以及最新的巴伐利亚号战列舰,超过90%的德国公海舰队主力舰都参加了此次行动,

由于英国在1914年8月,通过俄国,从波罗的海触礁沉没的德国轻巡洋舰“马格德堡”号上得到了德意志帝国海军通信手册以及密码本,英国海军部组建了专门针对德国的情报监听解密机构“第40号房间”,早在5月30日下午17点,舍尔将军发出的电文“斯卡格拉克作战定于31日实施2490作战计划”就被英国海军部截获,杰利科判定,虽然德国公海舰队的最终目的尚不明确,但毫无疑问其即将有史无前例的大动作。早在1914年10月,富于远见的杰利科就向英国海军部指出,未来德国公海舰队的作战策略一定是轻型巡洋舰队主动出击,然后且战且走,试图将英国舰队引入规定地点进行决战,同时利用潜艇和水雷进行骚扰,因此他的对策则是快速侧面包抄,利用优势兵力切断德国舰队的退却与机动方向,将其歼灭,由此,两支舰队的指挥官,在不知不觉之中采取了相同的作战策略,就看哪一方首先进入对方的圈套。当晚21点30分,皇家海军主力舰队开始从斯卡帕湾起锚,截止22点40分全部离港,比德国公海舰队还要提前两个小时,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前哨战

31日下午14点左右,由戴维.贝蒂海军少将指挥的英国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已经距离希佩尔舰队不远,双方最接近的舰艇之间大约只有16海里之遥,希佩尔舰队中最为西侧的轻巡洋舰埃尔宾号发现了一艘丹麦船籍的货轮“N.J.弗约德”号,于是勒令其停船接受麾下两艘驱逐舰B-109与B110号的临检,15分钟后,贝蒂舰队最东翼的轻巡洋舰,第一轻巡洋舰分舰队司令亚历山大.辛克莱准将的旗舰“伽拉忒亚”号同样发现了“N.J.弗约德”号以及靠近这艘货轮的德国驱逐舰,双方在1万3000米左右的距离下进行了首次炮战。

到了15点20分左右,两支庞大舰队的前锋,贝蒂与希佩尔舰队已经互相进入了目视距离,李德尔.哈特评述说,“N.J.弗约德”号的突然出现,事实上使得战斗胜负的天平稍稍偏向德方,如果双方依旧保持原有航向向北行驶,作为前锋的希佩尔舰队将直接和杰利科的主力舰队遭遇,

15时33分,希佩尔下令舰队回转180度,航向取道东南,以便诱使贝蒂舰队驶向后方本方舍尔主力舰队的位置,以达到将其歼灭的目的,而贝蒂则对此完全不知,认为可以凭借自己在舰只数量上的优势抢先歼灭希佩尔舰队,15分钟后,希佩尔旗舰“吕措夫”号的桅顶上升起了“炮击开始”的信号旗,此时日光已经开始西斜,德国舰队可以非常清晰地从海平面上辨明英舰队列的侧影,

依靠德国优秀的光学工业制造水平,德国战列巡洋舰采用的是基线长达六米的蔡司立体视式测距仪,远远优于英国舰队采用的传统上下分像合致式测距仪,不仅如此,由于英国舰队前方受到自身驱逐舰排烟的干扰以及处于德舰右舷位置等不利因素,再加上德国海军更为优秀的炮术训练水平,从而使得英国舰队逐渐落于下风,15点57分,贝蒂意识到两军距离过近,下令舰队整体向右转舵两个罗经点,试图拉开距离,然而就在此刻,吕措夫号305毫米主炮发射的炮弹,贯穿了贝蒂的旗舰“雄狮”号的Q炮塔,重伤的炮塔指挥官弗朗西斯.约翰.威廉.哈维少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下令,关闭弹药库门,并向炮塔内部进行注水,从而使得“雄狮”号避免了更大的灾难;仅仅四分钟后,德国战列巡洋舰冯.德.坦恩号就击中了英舰不倦号,仅仅30秒钟之内,这艘满载排水量22000吨的战列巡洋舰就在一连串巨大的爆炸后向左舷倾覆,全舰1017名官兵,只有2名被德国驱逐舰S-68号救起

16点08分,伊文.托马斯少将指挥的,由4艘最新型33000吨级伊丽莎白女王级“超无畏”战列舰组成的第五战列舰分舰队加入了战斗,向希佩尔舰队的尾部各舰猛烈开火,其强大的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先后重创了冯.德.坦恩号与毛奇号,然而在战场的另一端,“狮”号的同级姐妹舰玛丽王后号又遭遇德佛林格尔号连续命中,随着弹药库的爆炸,这艘3万吨级的巨舰猛地向左舷倾斜,而后一折为二,舰上1266名船员只有20名得以生还。目睹了这幕惨剧的贝蒂中将不由得向雄狮号舰长查特菲尔德上校抱怨“我们这些该死的船今天看起来有些不对”

正面较量

伊文.托马斯少将战列舰队的突然出现,迫使舍尔中将不得不改变了原计划,进一步靠近希佩尔舰队以对其进行支援,于是在16点38分,贝蒂中将从“雄狮”号的舰桥上看到了令人心惊胆战的一幕:远方的海平面天际线上出现了一群密密麻麻的德国军舰桅杆,包括整整22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以及31艘驱逐舰,贝蒂只得急令麾下向右回旋16个罗经点,航向西北,以25节的告诉朝着后方赶来的杰利科大舰队方向靠拢,

此时,德国公海舰队的布阵如下,以第三战列舰分舰队为前导,右舷前方是雷击舰队,其后是公海舰队旗舰腓特烈大帝号,继而是第一,第二战列舰分舰队和第四侦查分舰队,16点46分,舍尔中将下令开炮,整个舰队向掉头背上的贝蒂舰队以及托马斯少将的第五战列舰分舰队倾泻暴风骤雨一样的炮弹。

此时,德方又一次被优越的地理位置眷顾,在夕阳余晖下,托马斯舰队经浅黄色海平线的勾勒,在德国水兵的测距仪内清晰可见,但德国舰队则完美隐身于东方灰暗的天幕之下,尽管如此,强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依旧不落下风,17时6分至10分,德舰“藩侯”号和“大选帝侯”后各中一弹,“塞德里茨”号连中三弹,并被击毁了一座主炮塔,但托马斯舰队落在最后的“马来亚”号,在转向时遭到了德国公海舰队的集中火力攻击,17点20分,右舷蒸汽管被击破,10分钟后,两发305毫米炮弹在右舷嘴上甲板处贯穿舰体,造成右舷第三号副炮以及周边舰体建筑损毁,继而引燃了副炮发射火药,造成右舷全部副炮被毁,伤亡达102人,造成舰体四度倾斜,主炮只能在最大仰角状态才能保持射击,幸亏其强大的动力系统基本无损,依旧以24节的航速且战且退,逐渐将速度稍逊的德国“国王级”战列舰甩在后方。

在一片混战中,逐渐接近战场的杰利科舰队被发自贝蒂等人的混乱情报搞的迷惑不已,实际上在17点55分左右,战场上的大致形势为,位于前锋位置的胡德第三战列巡洋舰分舰队位于德国公海舰队东北,贝蒂和伊文.托马斯舰队位于德国公海舰队的正西,而杰利科主力舰队则在德国舰队西北,18点14分,杰利科终于收到了贝蒂用探照灯发来的信号,得知了德国公海舰队的确切方位,这位海军上将命令整个舰队匀速前进,方向东南微东,呈六条平行纵队展开的英国舰队逐渐调整航向,最终变成了一个以“乔治五世”号战列舰为首,绵延大约十公里,全部由无畏级战列舰组成的巨大舰列,皇家海军的每一位官兵都处于兴奋不已的状态,在他们看来,一场20世纪铁甲舰时代的特拉法尔加之战即将展开,每一个人都在整理自己的深蓝色防水帽,双排扣海军制服上衣和围在领口的白色围巾,期待以最整齐的军容进入战斗。

首先,作为前锋的胡德少将的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和一直追赶贝蒂的希佩尔舰队首先交火,德军优良的射术再次给英军造成了重大损失:18点33分,吕措夫和德佛林格尔号连续击中了胡德的旗舰“无敌”号:火焰里包裹着一连串猛烈急促的爆炸,桅杆倒塌了,闪亮的碎片四处飞溅,船体中部锻炼,黑色的煤烟和白色的蒸汽从所有方向冒出来,巨大的烟柱向空中升去,仿佛裹尸布的颜色,在不到两分钟内,两艘德舰仅用三次齐射,36发炮弹,将胡德号送入冰冷的海底,在舰上1026名官兵中,仅有罗伊特少校等6人获救,杰利科日后在回忆录中无限惋惜地指出,英国海军最为优异的年轻将官胡德的阵亡,是英国海军此次海战中最为深重的损失、

胡德与无敌号的牺牲并不是一无所获的,舍尔此时发现,不仅诱歼贝蒂与托马斯舰队的计划已经落空,而且对面的24艘英国无畏舰已经完全展开,占据了有利于炮战的T字横头,而其前锋的战列巡洋舰也已经转向东南,迫使德国舰队向西方机动,这样不仅会使自身被夕阳明显地照映在水平线上,从而成为对手炮击的明显目标,也将被切断归途,18点36分,舍尔命令旗舰“腓特烈大帝”号挂出旗语:“向右一起掉头16个罗经点”

在海面傍晚的雾气和驱逐舰施放的烟雾中,训练有素的德国舰队迅速完成了这个难度极大的180度掉头动作,迅速撤离英国大舰队的火力覆盖区,在此之后,德国舰队又分别在18点55分与19点13分再次转舵16个罗经点,整场海战的高潮终于降临,从19点21分开始,主力舰队中除了第一战列舰分舰队和马来亚号之外,22艘无畏级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开始向希佩尔舰队和德国第五战列舰分舰队倾泻前所未有的火力,英国舰队终于占据了位置上的优势:轮到德国舰队身处夕阳余晖照耀下的海平面上:大选帝侯号被击中4发15英寸以及13.5英寸口径炮弹,藩侯,皇帝,以及赫尔戈兰号也分别被击中,为了掩护主力舰队脱离战场,德国公海舰队旗下第6,9,3雷击大队的驱逐舰先后向英国大舰队发射了30多枚鱼雷,成功地迫使对手两次转向。

杰利科并不甘心看到舍尔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就此逃遁,在成功地规避了德国雷击舰队的鱼雷袭击后,命令舰队再次将航向转向南偏西,继续搜寻逃遁的敌人:他接到了贝蒂发来的电文“紧急,建议战列舰队的前锋跟随战列巡洋舰队,这样就可以完全截断敌方整个舰队的退路”,20点20分至40分,贝蒂的战列巡洋舰队和老对手希佩尔舰队以及德国第二战列分舰队再次交火,双方各有损失,希佩尔麾下的“赛德利茨”号被英舰“大公主”号以及“新西兰”号连续击中,所有炮塔宣告报废,德方第二战列分舰队下属的前无畏舰“波墨恩”号以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英方所属“雄狮”与“大公主”号分别各中一弹,这场不分胜负的炮战成为了双方主力舰在这次大海战中的最后一次交火。

余波——胜负难分

20点19分,太阳终于完全沉入了北海的海平线之下,余晖迅速灰暗下去,慎重的杰利科决心不让主力舰队去冒夜战的风险,从而成为德方驱逐舰鱼雷狩猎的目标,从而将希望寄托与第二天昼间的再次决战:21点零1分,他下令全军航向转为南向微东,与舍尔舰队间隔7海里,共同朝着西南方向并排而行;这个明确意图被舍尔立刻看破,鉴于此刻航向越来越远离德舰基地与本土,而兵力处于劣势的公海舰队并无在次日昼间决战中击溃英国大舰队的把握,于是他决心冒险打破这个僵局,命令整个公海舰队转向东南微南方向,力图在夜色中取道合恩礁,这一前往母港威廉港北面入口的最短捷径:在黑夜中,双方的侦查驱逐舰,轻巡洋舰不断地展开混战,英军又损失装甲巡洋舰“黑王子”号,以及驱逐舰“热心”与“湍流”号,而德国的前无畏级战列舰“波墨恩”号也因中雷而沉没,最终,英国驱逐舰队无力在夜战中阻挡德国主力舰队的突破,在黎明时分,舍尔舰队看到了合恩礁附近的灯船,他们安全返航了。

谁是这次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海上对决的胜利者?从战术层次上看,是德国公海舰队,英国海军总机损失3艘战列巡洋舰,3艘重巡洋舰与8艘驱逐舰,共计113300吨,伤亡6097人,德军损失一艘战列舰,一艘战斗巡洋舰,4艘轻型巡洋舰与5艘驱逐舰,共计62233吨,伤亡2545人,英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李德.哈特评论说,日德兰之战驱散了德国海军对于海峡对岸拥有“纳尔逊传统”的宿敌所拥有的自惭形秽之感,虽未鼓舞德国再次试图进行海上决战的决心,但也没有使其打消类似念头,

对于英国海军而言,这场胜负不明的大型决斗最好从未发生,它暴露了英国海军在炮术,夜战训练以及组织,舰船武器质量方面的严重问题,,即便其中皇家海军许多个人展现出的英雄献身行为,以及本身制海权的完整,都无法弥补它的威信损失,

战后,许多军事历史研究家都赞扬了双方指挥官的谨慎与智慧:对于舍尔海军中将来说,如果德国舰队在日德兰遭受严重打击,那么英国海军就可以迅速将供应大舰队的庞大人力与资源调去支援在欧洲大陆上的远征军,通过波罗的海运输的物资可以挽救俄国的崩溃,从而让协约国继续在东西两条战线上对同盟国进行施压,而英国皇家海军则可以对德国海岸进行更严密的封锁,从而彻底打击对手的整体战时经济体制,反过来讲,如果英国海军遭遇重创,那么英国本土的贸易和物资供应将立刻瘫痪,德国可以选择袭扰甚至入侵英伦三岛,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则可以对于参战更加迟疑,从某种意义上,德意志帝国海军奠基人,海军大臣提尔皮茨的危险理论,得到了部分实现:即德国海军实力若能达到英国的三分之二,那么就会让英国感到,即便有能力打败德国,但是所遭受的损失,将使之丧失足够的力量来维护其海权的风险,由此来抑制英国与德国争雄海上的决心。


晴天有时下猪

说起巨舰大炮对撸,不得不提的就是日德兰大海战,这场海战是战列舰的绝唱,此后再没有这种规模的海上对决了。双方参战军舰再次证明了英国海军的战巡就是一发入魂的命,从皇家女王号、不倦号、无敌号,甚至到二战时期的胡德号,都是一发带走。这是英国战巡基因里带出来的毛病。而德军战巡往往可以战斗到船体进水沉没前的最后一刻,此传统从吕佐夫号一直延续到俾斯麦号。

上图为英战巡“不倦号”沉没瞬间(当日16时05分),由于被德舰冯•德•坦恩号战巡三次命中,其中一次悲剧的命中弹药库发生殉爆,最终船体炸为两截,沉没瞬间舰首还冒着浓烟。舰上1026名官兵仅幸存数人。

上图为英战巡“玛莉女王号”中弹命中弹药库殉爆瞬间(当日16时26分),悲剧的被德舰战巡“德弗林格尔号”和“塞德利茨号”一同齐射命中(能被两艘德国战巡同时命中,实在是人品太差了),应该是其中一发炮弹击中了该艘英舰的弹药库发射了殉爆,殉爆产生的蘑菇云高达800米,舰上1275人仅9人获救。

上图为英战巡“无敌号”被德舰“德弗林格尔号”命中爆炸燃烧瞬间(当日18时40分),该德舰当天真是运气好,先是和己方友舰一起击沉了“玛莉女王号”,而后在第二阶段又击沉了“无敌号”,英舰上1011人,仅幸存6人。

此战中德舰虽然也遭受到类似的打击,但是德舰大多未发生殉爆,而英舰战巡则相当悲剧,关键还是英舰战巡防护不够,无烟火药发射包存放使用不当,交战过程中接连引发火灾和殉爆。


思远军事

无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大炮巨舰时代最后的绝唱—日德兰大海战。

双方的参战舰只:

德国的大洋舰队:16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6艘老式战列舰、11艘轻巡洋舰、61艘鱼雷艇,分为两个编队,共计99艘军舰。


英国的舰队:28艘战列舰、9艘战列巡洋舰、8艘装甲巡洋舰、26艘轻巡洋舰、78艘驱逐舰、1艘布雷艇、1艘水上飞机母舰,共计155艘军舰。

最终的结果是:

德国舰队损失了1艘老式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5艘驱逐舰,共计6万多吨,人员伤亡2545人。

英国舰队损失了3艘战列巡洋舰、3艘重巡洋舰、8艘驱逐舰,共计11万吨,人员伤亡6097人,被俘177人。


小小狼王

巨舰大炮对轰的战役,没有航空兵参加,那是1916年的英国海军上将杰里科和德国海军上将舍尔的对决,即日德兰海战,英国被击沉14艘,德国被击沉11艘,但英国仍占有主动权,舍尔下令德舰退回基尔港避战,直至战争结束。


太阳125933863

多谢提问,说一下我的看法

英国的军舰,退役后,会被拆解,军功显著的会放到军事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德国的在战败后,一部分被当成赔偿款,另外的就被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