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点燃内贸获商务部点赞,传统零售业为生存求转型,秘籍在这

近日,商务部发布了《2017年中国国内贸易发展回顾与展望》,其中提到国内贸易主要行业增加10.7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高达7.2万亿元,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继续排名世界第一,并指出“新零售正在引领内贸创新发展”。

新零售来势汹汹,让传统零售有了被颠覆的风险。以超市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业,现在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本文作者为凯盛(Capvision)签约专家,上市零售连锁企业运营总监

传统超市线下竞争激烈,正在进行新一轮洗牌

2017年,国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连锁超市利润趋于平稳,甚至出现负增长,行业规模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也延续了下跌的趋势,平均毛利下滑成为传统零售行业新常态。零售业巨头之一的中百集团2017年的营业收入同比也下降了1.21%。

不仅是中资传统大超市,大型的外资超市也频频关店退出。1995年,外资超市巨头开始进入中国,带动超市行业在中国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外资巨头关店退出的动作频频。2012年,沃尔玛在中国关闭了4家门店,2013关闭了14家,2014年关闭了17家,2015年关闭了一家,2016年关闭了13家。而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也在持续关店,并且其关店潮正在从发达的沿海城市向内陆及西南地区蔓延。

与此同时,便利店的销售额则以双位数增长,门店数量也以一成左右的速度扩张。店铺数量快速扩张的情况下,单店的产出依旧保持着5%的增速,发展极其迅速。以中百集团为例, 2017年新开便利店146家,同时关闭了15家大卖场。传统的大卖场纷纷进行转型,新开的店面更偏向于社区零售业态,用以满足消费者便捷的日常补货,食材采购等需求。从大而全转型为小而美,传统卖场迈进了“小时代”。

与传统大卖场的日渐萧条对应,精品超市作为另一种新零售形态,近年来迅速扩张。2018年上半年,新开门店近一半多为精品超市。还是以中百集团为例,2018年前后开始积极主动地进攻精品超市,并将其传统的老超市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向着精品超市的方向在调整。

新零售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自从马云提出新零售这个名词,便迅速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各大行业都在朝着新零售的方向转型并进一步加大在新零售行业的投资力度,加速抢占市场。

从各家对新零售的布局来看不难发现,新零售行业的关键就在于线上线下资源的集中整合,改变用户传统的消费习惯。如何在新消费环境中体验消费,成为吸引客流至关重要的一点。商家提供的服务是否便捷,是否迎合个性化需求,是否能化解以往的消费痛点,是商家能否立足市场的关键要素。

在互联网巨头的引领下,零售领域将迎来变革浪潮。2017年,互联网巨头、传统零售企业和新型创业企业都在积极进行新业态、新物种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并在创新型跨界超市、生鲜社区店、杂货店、B2B体验式专业连锁、无人零售等领域等多领域产生一些落地效果。

行业能力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的增长、加上地产销售的回落对可选消费挤出效应减弱,助力社会因素,零售增速持续改善,加之电商销售增速放缓,带给这一现象更大的空间。

消费升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国民消费的体现,也是零售商家的机会。新零售能否在消费升级中扮演积极地作用,就看他是否能给顾客带来新的体验,是否能提升商家现有的经营效率。

马云曾说:“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的销售必须和现代物流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销售。互联网时代传统零售行业受到了电商互联网的冲击,未来线上与线下零售将深度结合,再加上现代物流,服务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将构成未来新零售的概念。纯电商的时代将会结束,取而代之的新零售将会引领未来全新的商业模式。

在新零售体系下,线上和线下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电商和传统零售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对每一个消费者可以精准洞察,也可以提供个性服务。

比如现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的超市已经推出了自助结账的服务。

从这些客户接触的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到从对人的依赖,到人与大数据的结合,到未来甚至不需要人的“完全AI”时代,这就是零售的网络化与智能化。传统的以商场业主为主导体的形态可能是办理了某家商店的会员卡,消费时享受一定的积分。而新零售时代下,互联网可能会打破这种僵局,我们走进的每家门店,都将是积分消费的联盟体,不再有品牌与门店的限制,这就是新销售当中的破墙效应。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有了数据,与客户可以做到直连。商家与客户不再是过客的关系,商家的商品成为了客户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之间有了直接的联系。这是未来传统买卖和支付场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转变的途径。

传统零售体验所缺失的就是交易的全过程。传统零售业售前服务良好,是因为导购和客户是面对面的,但是售中和售后就没有了导购的全程陪同。互联网则完全可以将行销改为营销以实现价值突破。当新零售到来的时候,物质过剩将成为其时代背景。客户面对过剩的产品会自然的难以抉择。众多品牌为了能在众多的产品中杀出重围不得不花费巨额的宣传和推广成本,未来也许商家会更专注按需导购。

所以说,新零售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大数据和互联网创造的跨品牌的导购。

未来传统超市的发展

首先,“超市+餐饮”将会成为超市未来的发展模式。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多元化、生活方式转变,单身人口增加,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方便快捷、美味健康、安心安全的食品的需求,将推动这一市场的扩大。消费者在家里无法烹饪,在外面餐厅才能吃到的美味在超市可以买到,超市通过批量加工所提供的简便性将会更加方便。

其次,近年来,超市门店受到网络零售巨大的冲击,经营一度陷入困难。电商企业流量红利消退,发展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加之消费诉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商超企业与网络电商正在逐步从独立对抗走向融合合作。这一融合是深度的,也是优势互补,实现共赢的方向。

第三,单纯依靠商品销售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未来零售行业将继续朝着多业态多领域聚合和协同化方向转型。新零售时代,超市企业同样将围绕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展开,培育新的消费资产力。2017年1月1日,永辉新业态超级物种在福州开业,传统商超的创新之举就此拉开。同时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也开始大规模向线下渗透,线下扩张趋于常态化。在生存空间遭到挤压之后,传统商超开始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率,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与转型。

第四,生鲜的规模将会得到极速扩大。生鲜是极具门店客流和人气的商品品类,扩大生鲜规模,被很多超市作为一种竞争战略放在重要地位。同时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绿色健康和安全品质的追求,为超市生鲜品牌化精细化运营提供了基础。

第五,重构智能高效的供应链环节。传统的商超企业对全供应链控制能力较弱,信息传导响应不及时,供应错配,导致企业库存高,周转率低,商品同质化等问题不断加剧。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数字化水平提高,解决上述问题将成为我国超市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第六,提升自有品牌比例。随着中国连锁超市竞争日渐激烈,商品销售力差空间越来越狭小,越来越多的超市企业通过选择开发自有品牌提升利润空间。对消费者来说,自有品牌产品价格更低;对超市企业来说,自有品牌商品除了吸引顾客,还省去了品牌使用费和中间商的环节,利润得到了保证。

第七,未来超市业态将会做进一步的细化。新零售时代下将会形成以生鲜食品超市满足基本生活,大型综合超市满足消个性需求。

最后,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选购商品时更趋于商品品质。各大超市将会向精品式的方向发展,大而全的大卖场将会逐步减少,小而精的便利店将会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