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釵頭鳳》——陸游未必深愛唐婉

​悔意與愛,如何去表達?

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還是“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而,對陸游來說,只有“錯錯錯、莫莫莫”。

1144年,宋高宗紹興十四年,

南宋詞人陸游與表妹唐婉結為情侶,

二人郎才女貌,是公認的才子佳人。

愛情,每個人都有固執、感性,憧憬、嚮往,

這二人也不例外。

唐婉,會在陸游看書創作時,靜默陪伴。

陸游,會陪唐婉細雨綿綿時,撐傘漫步。

可,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

恰逢其會,猝不及防。

而,故事的結尾卻往往是,

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陸游和唐婉沒過多久,

便一別兩寬,各奔東西,

究其緣由,僅是陸母的阻攔。

都說溫柔鄉、英雄冢,

新婚之後,陸游與唐婉,

日日纏綿悱惻,兒女情長,

陸游已無心考取功名。

而陸家家世顯赫,

父為朝廷重臣、母為北宋名臣之後,

陸母一心所期望的是,

陸游考取功名,唐婉相夫教子。

偏偏二人的狀態,是陸母最不願接受的,

加之,陸母偶遇玄學異人的點撥,

“陸游,先會被其誤導,久則性命難保”。

最終,陸母以死相逼,陸游被迫離開唐婉,

隨後,二人私下聯繫,又被暴露,

最終唐婉轉嫁他人。

1155年,陸游三十歲,

禮部會試失利後,於沈園借酒澆愁,

恰逢,唐婉挽著丈夫的手臂也來到沈園,

二人,相視的那一刻,

曾經的美好、甜蜜、愛戀、相依,

百感一一湧上各自心頭。

陸游,舊情難捨,

悲痛欲絕下,於沈園刻下《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閒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莫、莫、莫。

不經意間的恰逢其會,

讓將往日埋入心底的唐婉,

解封冰凍,思念之痛,瞬息填滿心扉。

思君,不見君,讓她第二年,再次步入沈園,

當她在沈園看到那一首《釵頭鳳》後,

伴著悲傷與不甘,也回了一首《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

滿篇的思念之情,溢於言表,

唐婉,本就是性情中人,

外加多年體弱多病,不久後,便離世。

而,陸游深愛著唐婉,每一年都去沈園憑弔。

這兩首《釵頭鳳》也成為千古佳話,

悽美愛情的代表。

陸游和唐婉的故事,美好中帶著淒涼,

彷彿在教會我們一個道理,

無法和相愛的人在一起,才是世間常態。

而,太多的人,也是秉持著這種態度,

陸游和唐婉愛的轟轟烈烈,陸游深愛著唐婉,

而最終無法和相愛的人走到最後,

這並不怪陸游,只是人間常態。

可細細品來,

在《釵頭鳳》中,陸游提到了愁緒、煎熬,

提到了愛戀、深情,卻唯獨沒有提到是愧疚。

在那個年代,陸游也可以違背母命,

只不過留下的是“忤逆不孝”,

放下的是“功名利祿”,人生可能會陷入黑暗,

麵包和愛情,他選擇了前者。

或許,他愛唐婉,只不過不是深愛吧。

我們一直歌頌著他們的悽美愛情,

從《釵頭鳳》中體會的是不捨與懷念,

但或許,陸游並不深愛唐婉。

可能,他在陸母以死相逼的時候反抗過,

或許,他在做出決定的時候絕望掙扎過。

只不過,愛情沒輸,他先認輸了。

因為,如果夠愛一個人,即便,相隔山海,

依舊可以,山海皆可平,

山有徑可走,海有舟可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