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公园》里复原恐龙的方法现实吗?

紫色D天空852

克隆的核心在于DNA。而恐龙的DNA的半衰期约为521年,即每过521年,DNA的就会降解一半。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的对于恐龙的克隆都没有提上日程。因为现在科学界能找到的化石上都不能够提取到有效的DNA。

《侏罗纪公园》中的设定是科学家们找到了当年蚊子吸的恐龙血,并且完好的保存在了琥珀当中。这个设定本身是不成立的。

不光是DNA的半衰期已经远远超过了,更是因为电影中设定的体型巨大的象蚊(Toxorhynchites rutilus),根本就不会吸血。

不仅如此,这还是唯一一只不吸血的蚊子物种。

至于当年为什么选择这个蚊子,很大是基于这种蚊子的体型。毕竟好像体型大的都比较能吃(大雾)。

但是在1993年,《侏罗纪公园》中的设定还是非常先进的,包括当中运用青蛙的基因等等的手段都是符合实验室的常规。

但是最为可惜的就是DNA的衰减在可见的未来并不是一件可以依靠科技的进步可以解决的问题。

但是就算抛开没有DNA的基础限制,假设现在有人果然从骨架上提取到了仍然有活性的DNA,是不是这就是所有梦的开始了呢?

当然不是,因为采用DNA开始克隆对于DNA的完整性要求非常高,科学家检测到的DNA虽然可能还是有活性的,但是肯定完整性是大打折扣。所以这残缺的DNA不足以支持克隆出完整的恐龙表象。估计克隆出来脚指甲之类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实就是现实,所以大家还是去看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