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南发展到现在地位不如从前了呢?

旅游小锦囊

①自汉唐开始,河南大地被称为中原,作为王庭所在地,自然发达。历经千年的发展,中华国土面积不断增加。到元朝时达到历史巅峰,但这时的政治中心已迁至北方,而当时的中原是被虐待最严重的地区。一直到明清两朝才有复苏迹象。

②从上世纪起,我国已深度了解世界格局,为冲出经济封锁,最先依托广东围绕香港、澳门开启国际经贸交流窗口。这个时期的国家重心在南方。

③由珠三角经济区到长三角经济区以及环渤海经济圈,都是处于东部沿海地区。现在的名词为东部先行战略区,河南地处中部崛起战略区,属于新时代的第二开发梯队。

④随着东部产业转移,河南获得众多机遇。目前,全省经济实力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共计四个发达省份,由此可见河南省还是属于全国领先级。
根据战略规划,河南将成为继东部先行战略区后的重要增长极。

未来十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力争进入全国前三。


民间查访专员

不再是政治中心,不再是经济中心,甚至不沿海,但河南GDP全国第五。户籍人口全国第二(常驻人口全国第三)。河南弱吗?一点都不弱,而且很强。

要论政治中心,北宋之后河南就不再是政治中心。要论经济中心,很显然有广州深圳香港的珠三角地区,和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更强。但河南依然不弱呀。为什么?

温带大平原,就是最强的地理优势。而温带大平原,在中国就是华北平原,而华北平原不仅仅局限于河南。如果单看华北平原地区。很多方面,依然是中国第一。

比如综合河南和山东的数据。山东和河南户籍人口全国第一第二(常驻人口第二第三,常驻人口最多的是广东),是相连两省,人口最多的地区。其他任何两个相连的省份不管是户籍人口还是常驻人口,都没有河南加山东多。温带大平原地区就是适合人类居住,这一点是古今不变的。就比如二战内战抗美援朝结束之后的1953年人口普查,山东4800万人口,河南4400万人口,排全国的第二第三位(第一是四川的6200万,不过四川未被鬼子占领,而且四川面积顶河南三个大)。而这两省都是抗战期间的敌占区,抗战内战这里没少战争,比如电影1942反应的也正是鬼子侵华,花园口决堤之后的河南。就这样河南加山东人口,也是53年全国最多的两省。

再谈经济,山东GDP全国第三,河南GDP全国第五。论GDP,任何相连两个省,也几乎没有山东加河南高。最起码,江苏加安徽是不行的,浙江加江西是不行的,广东加广西或者广东加福建也是不行的。浙江加江苏到是可以。但严格来说,江苏北部这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华北平原可并不仅仅局限于河南和山东。

所以,别说河南不行了。河南是中原腹地。整个中原还是全国最强,哪怕经济和政治中心都不在了。经济总量人口总量还是全国最高。


淡蓝色荣誉02

河南是中原地带,近代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的主战场,被打的 千疮百孔,人民 流离失所。黄河绝堤,信阳事件,板桥水库溃坝,66年大旱赤地千里,重创人命,家园被毁。好不荣昜赶上改革开放,河南又被定义为国家粮仓,厨房,以发展农业为主,众所周知农产品价格′低,咐加值少,你让近1亿河南人怎么发展,所以几千万河南老少重又背 景离乡,外出谋生,在外人多了 良莠不齐,同时也招来了地域黑,


岁月无声197310715

其实河南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的还是相当不错的,近年来河南经济总量在中国排名稳居第五 河南经济总量大得惊人,超过4万亿,超过四川、湖北、河北、福建,是陕西2倍以上: 2、河南早已不再是落后的农业社会 ,2017年河南生产总值(GDP)4.5亿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河南各市经济实力并不弱 郑州经济总量近8000亿元,相比同为省会城市的西安、合肥6200多亿元,高出一大截。 第二位城市洛阳,经济总量跟广西南宁相当;第三位城市南阳,经济总量跟贵州贵阳相当。 河南十多个城市整体结构比较合理。郑州之后,有洛阳、南阳两个3000亿元城市;许昌、周口、安阳、新乡、信阳、商丘、驻马店等多个2000亿元城市;整体发展实力比较均衡,,并且后来者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未来,河南经济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2016年河南经济增速高达8.1%,2017年高达8.2%,对比其他省市、全国平均水平,这是让人惊异的数据。原因在于,河南省大多数城市还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时期,并且没有资源依赖,后续动力充足。 现在还有就是再过几年,河南经济总量有望冲进全国前四。 所以,别再拿老眼光小瞧了河南。


商丘身边事儿

河南拥有璀璨的过去,在历史上,是中国的根本发展所在。历代王朝都以中原为核心。所以才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但是,这也造就了河南是战争最频繁的地方之一。中国历朝历代的战争,无不围绕中原而起。任何一次朝代的更替后,中原,都是主战场。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中心南移,河南一方面失去了经济上的优势,另外一方面却承担着历代王朝更替的战乱痛苦。

改革开放后,沿海的发展造就了中原乃至西部的贫穷。沿海新兴工业的诞生,使很多河南很好的企业倒闭,人才流失。不是这些倒闭的企业,不能发展,也不是这些企业的领导者腐败、无能,而是他们根本没有钱来挽救这些企业,没有钱来更新企业的设备,没有钱来培训自己的员工。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没有钱,是什么也做不成的。所以,中原的企业不得不倒闭。企业倒闭的后果是,失业者增多,社会问题突出。河南现在应该是出外打工最多的省把,不然,为什么一到春节,铁路上,就会出现河南专列呢?

中西部的开发,虽然有中部,但是重点是西部,西部的矿产资源是吸引资金的最大有利条件。河南的资源与西部的相比,吸引力就小的多了。真的很无奈,河南经济落后,是无奈的结果,而非河南人不勤劳,不聪明,不努力的结果。综观中国经济是一个盆地造型,一圈高,中间底。这个造型的结果是中国还处在发展中,而不能进入发达国家之列。也许有人会说:这个造型好,一圈的财富都会向中间流。其实不然,经济就象势能,处在高处的经济,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要吸收能量,中国的经济高势,要不吸收国外的能量,要不吸收中部的能量。就如当今的美国,经济停滞,就想法设法捞取中国一样。中原,特别是河南,要想在这个经济造型上,有所发展,难度真的很大。

最后,特别想说,河南作为中国人口大省,如果长期保持这种落后的状态,最终难以真正做到共同富裕的理想,未来,对于河南还是需要对症下药,加大投资,以京津冀经济带反哺河南经济,带动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共同发展,才是正确之道。


冷墨雪

近代以来特别是日军侵华战争爆发以后,中原六省是最为惨烈的地区,山河破碎,黄河决堤,中部省份从富饶迅速走向贫穷,可以说建国后,中部六省是全国最穷困,作为花园口决堤的主要受害者,河南成为了底子最薄弱的地区,全省无富户,全是赤贫,建国初河南作为人口大省,gdp总量居然全国倒数第三,人均倒数第一,比西藏人均所得还低。

然而,几十年后,倍受国人瞩目的中原河南省已经从穷困落后的泥潭中挣脱出来,后来居上一跃称为经济总量第五的经济大省,如今的河南一点也不弱,这里的人民勤劳程度令人发指,发展潜力可以说是最强,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认为河南弱呢?那是因为如今的河南相较与其历史地位而言仍有差距,只有河南第一了河南人才安然享有其祖先的荣光,河南崛起之路任重而道远!


是谁蒙蔽我双眼

好也吧,坏也吧,媒体话题讨论河南的很多,可见河南的影响力。当然很多是负面的,我认为是有些地区有些人乍富,为了炫耀自己的土豪感,就要找个比较对象,河南恰恰符合这个条件:历史上经济文化发达,近代衰落,而南方沿海崛起但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地位,为了慰藉自己,把河南当靶子,打倒了河南,一切优越感都有了。就像目前的中国,人多,GDP高,人均少,很强大,很多西方国家就是不承认,还不是为了慰藉自己。再说了,河南人也没有吃你家的米,天天黑来黑去的,咸吃萝卜淡操心。


淯水钓翁

河南人口多但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相比教育江浙沪更容易出人才,就算河南出了人才也会去南方发展,现在沿海城市工业经济已经发展的很好了河南很难追的上,而新疆内蒙人少资源多,总之河南人口只会净流出,拿我家族来说两个大伯去了新疆煤矿户口也留在了当地单位还分了房自己又买了一套,我们家我在杭州买的房妹子去了河北开饭店买的房就一个弟弟在县城住,我们这一家族到了下一代十二个兄妹只有一个还是河南人。


从跃松

首先来讲,是道教,儒教,佛教等等形成的传统思想,造成了河南的落后,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河南有很强的发展欲望,就像伊斯兰教的人民一样,能形成一种向上发展的动力,那么就会比周围发展的好,你们可以看下南街村,华西村,而曾经的凤阳小岗村现在又怎样了呢?其次,还是人,河南地处中原,人口基数大,没有特色的产业,加上中央的目光都是沿海地区和直辖市,河南很难享受政策的加分,像新区,产业园之类,都是沿海发展成熟了,才轮到,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以及大学院校连个拿出手都没有,一个郑大还是中央照顾的。再次,还是人,穷山恶水,不仅仅指老百姓,更是那些不思进取,满足腐败的官员,还有像焦裕禄那样的官员吗,如果有那样的官员,何愁不能很快发展呢,口碑也会很好。再次,河南不是沿海,就缺少于世界的沟通联系,如山东临近日韩,苏州临近上海,深圳临近香港,珠海临近澳门。总之河南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如人口多的优势,铁路的优势等,但道路是曲折的。希望河南人民加油。


风清扬179041584

如果指河南地位,那是由国家规划来决定的,看了前面许多回答,都没有站在国家战略层面来分析。国家把河南定位为农业大省,兵源大省,如果大学林立,科研所遍布,那年轻人谁去当兵,谁去种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河南省会郑州,不仅被全国其它省市地域黑肆意谩骂,包括同省的其他城市也会恶意贬低,而郑州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当地人对这些辱骂是不以为然的,他们祖籍不在此,认同感不强,也就成了河南软肋,任由全国地域黑欺辱。许多河南其他城市的人并不懂得省会领头羊的作用,动辄指责郑州抢占资源,却不懂得一个强大的省会城市对于全省的推动作用,对于提高全国话语权的隐性作用,这更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