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和董明珠五年赌约明年就到期了,谁能赢这十亿?

手机用户60266665658

董明珠的赌约要赢了,因为在2018年小米的销售额是不可能超过格力的,但是2019年小米有大概率会销售额超过格力,实现逆转。


2013年12月12日,在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董明珠格和雷军打赌,如果五年内小米销售额超过格力电器,董明珠输给雷军十个亿,反之,雷军输给她十个亿。这就是注明的董雷之赌。 但是很明显2018年小米要输掉了,小米不可能销售额超过20000亿而格力可以。

格力2017年营业收入达1483亿元,同比增36.92%;净利润224亿元。而小米2017年收入1146亿元,经营利润只有122.16亿元。而2018年格力预计销售额2000亿元。而2018的Q1小米公司营业收入只有344.12亿元,全年达到2000万还有相当的距离。



所以在2018年的这个赌约的最后一年,小米不可能在销售额超过格力,雷军要输掉10亿元了。当然这就是一个赌约而已,雷军并不会真的去付这10亿元。

但是,在2019年,小米销售额超过格力是大概率事件。

你觉得小米和格力谁会赢得这10亿元呢?


毛琳Michael

一、

“小米空调”发布的当晚,一接近雷军的知情人士告诉我,雷军在为“小米空调”传播太广而恼火,因为这产品全名毕竟是“智米全直流变频空调”,不是“小米空调”。

后来很自然地聊到了格力、聊得了董明珠,他突然跟我说了一句“毕竟有个十亿赌局在那,雷总较着劲呢。”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虽然此事舆论早已变成两人合伙作秀骗眼球,当事人却一直都很认真,至少雷军是这样。

二、

十亿赌局,准确的发生时间是2013年12月12日,既然是五年之约,也就是说,等到2018年12月12日才会有答案,抹去零头,只需对比格力电器2018年的年报和小米的营业额即可。

三、

雷军已经有三年没说过营业额了,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由于小米非上市公司,无财报可看,根据其官方口径,其2013年~2016年的营业额分别是这样:316亿(2013年,雷军认证)、743亿(2014年,雷军认证)、780亿(2015年,小米公共事务总监葛亮认证)、未公布(2016年)。

从2013年~2016年,格力电器的年报则是这样:营收1186亿(2013年)、1378亿(2014年)、977亿(2015)、1083亿(2016)。

四、

十亿赌局一年后,小米差不多到了历史顶峰,志得意满的雷军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今年小米大概可以做到800亿元,格力最多也就是1400亿元。按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小米会在一到两年内超越格力。”

参考“三”中列出的营业额可以看出,雷军算了一组简单的递增数列,除了有点理想化了,逻辑上没什么毛病。

五、

当时董明珠就怂了,一个月后她反击,“你超过我,有什么面子吗?有本事在手机行业超过所有人。我一个做空调的,你跟我比什么?”

这话说的太不讲究,十亿赌局跟你打的,不跟你比跟谁比。再说,如果当时再忍忍,一年后再回击,那多有力啊。

六、

格力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营业额来自空调,这是个熟透了的行业,虽然董明珠最近折腾了不少高新产业,但在近几年内应该很难给格力带来戏剧性增长。

所以现在状况很明朗,雷军差不多还有一年半时间。如果这波“触底反弹”能一直持续到2018年年底,雷军还是有微弱的胜算。


六爷

雷军与董明珠的“十亿赌约”期限已至,谁能赢?

目前而言,雷军的胜率可能更大一些。

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个“十亿赌约”是怎么来的?

在2013年的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典礼上,雷军与董明珠均获得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环节,雷军董明珠当场许下“世纪之赌”。大家都知道,董明珠实业起家,一直不看好雷军的互联网模式,所以雷军表示如果五年内小米模式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愿董明珠赔给自己1元。

不过,董小姐可没答应,雷军话音未落她就回应:如果被击败,愿意赔上10亿元。

之后的几年,雷军做起了包括手机在内的生态,并大力发展线下;董明珠做了手机,也开始了造车等一系列创新与转型,曾经更是放言:“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

2017年过去了,这一年的雷军和小米意气风发。对于雷军和小米来说,过去的2017年注定难忘。从2016年的缓慢中爬出,提前完成2017年的1000亿“小目标”。

这一年,雷军迈入了人生第四个本命年,系列重大决策落地。

2、人事架构大调整——11月24日,小米突然进行了人事架构的大调整,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联合创始人林斌、黎万强的调岗转任,从更高的全新维度为小米发展护航。而新生代的“少壮派”高管开始逐步担当重任,成为支撑小米下一个阶段成长的生力军。

3、小米下半年赴港上市——连月来,频频传出小米将赴港上市,承销商也已确定,估值上千亿美元。这样一来,传出的“雷军将成首富”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早前在小米年会上,雷军提出要在10个季度内重夺内地市场第一。

不过,新年后开工头一天,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就发出特别的“开工利是”,宣布按照人均每月加薪1000元的总额度为员工加薪。这是继2016年12月格力电器给所有人员每月普涨1000元后再一次加薪。过去的2017年,格力的销量也取得了良好的增长。

按目前的市场潜力,“十亿赌约”雷军更有可能取胜。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谁胜谁负并不重要,大家更希望看到的是更好的“新国货”。


家族企业杂志

如果不是5年前的一场“赌约”,对于董明珠的格力和雷军的小米来说,或许最深的羁绊也不过是手机品牌竞争对手,然而2013年的10亿豪赌,让董明珠和雷军这几年来屡屡被同框、被对比、被调侃……

  如今5年之期将至,格力或者小米近来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二者的营业额差距越来越小……到底谁能赢?

董阿姨和雷布斯的5年“刀光剑影”

  挑战由雷军发起,2013年度经济人物的颁奖现场,雷军和董明珠同台,他说:“5小米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模式,我觉得看未来五年。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但董明珠霸气地把赌约升级:“第一,我告诉你不可能,第二,要赌不是一亿,我跟你赌10个亿。”

  那一年格力的营业额是1200.43亿元,小米则在316亿元。

  接下来几年有关“赌约”的报道上,不是雷军笑着充满自信,就是董阿姨放话“他输定了”;雷军有时避开10亿不谈,董明珠则常常叫板雷军“中国制造”、炮轰小米手机把握不了供应链的品质、斥责小米与美的的牵手是两个小偷的结合,刀刀见血的样子;雷军也没闲着,抢了格力的台词说“小米屏幕掌握核心科技”,说自己在高端电饭锅领域依然是中国第一……

  董明珠也有时柔软,2016年小米手机大幅销量大幅下滑,她说:“其实他不好过我挺难受的,我不会因为他死掉了,我很轻松,我很快乐,我觉得不能这样去看。其实人与人之间还是有感情在里面,只是我们在针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有自己的观点。”

  不过,近5年时间里,小米营业额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提前完成2017年的1000亿“小目标”,与格力2017年前三季度报告显示的1120.27亿营业收入(见下表)相差不多。

  图表的关键词是,小米仍落后,但小米增速远超格力,格力增长艰难、放缓,赌约大限将至的2018年,最终结果可能已在很多人的心里上演。

  董阿姨内心彪悍强大已非一日,虽然小米进军房地产行业曾让她说“赌约不作数”了,但今年4月又一次谈起结局时,她连连说着没问题,近来接受央视财经采访,她回应:“我相信我会赢,其实要不要钱真的不是太重要,更多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形式)激励大家,我认为更多的是让人们更加有一种激情。”

格力多元化布局节节溃败,小米生态布局初见成效

  董明珠的豪言壮语仍在耳畔,却不知最终会是谁来为冲动买单。4年来,格力究竟经历了什么,不仅增速变缓,还遭遇了可能被小米逆袭的危机?

  整体上看,格力的财务结构一直很稳健,2014年的营收更是达到了1400亿元的峰值,而近两年有所下降,主要是市场整体的不景气和格力在新业务上投入较多。

  毫无疑问,从线下走到线上,现在双线开花就已经保证了格力的营收,只不过,空调等业务的天花板有限,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格力的营收在增速上明显放缓,另一方面,深耕多年的多元化布局迟迟没有起色,也成为格力备受外界质疑的主要原因。

  目前,格力已经进入了智能手机、小家电、智能制造等领域,但是普遍收效甚微。

  格力手机一直没有存在感,据传格力这几年在手机上投入了上亿资金,但销量并不理想;为了扩大产品线,格力还打造了大松、晶弘等家电品牌,但是无一能也扛起大旗;去年,董阿姨又扬言要造“新能源汽车”,又是大笔的真金白银投了进去,如今已经杳无音信……

  业内人士预测,“2018年,格力的新业务依然难以为它的营收增长提供动力”,董阿姨的艰辛,可想而知。

  这几年里,我们也见证了小米从互联网手机企业向生态模式的扩展,频频试水线下零售渠道、拓展实体门店,又通过小米之家大规模拓展品类,智能家居的背后是数据的大规模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生态链布局:截止至2017年6月30日,小米生态链已经投资了89家公司,成长为一个190多人的团队,体系内外配合生态链企业的团队共有5000至6000人。包括生态链企业在内,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小米在不到5年内已经投资了112家公司。

董明珠“流量带货”史

  想想看,一个赌约,持续了5年,就能年年炒作,每季度财报出来比一下,炒一次,二人对此的发言也句句都是热点,“我赢定了”炒一次、“格力必输无疑”炒一次、“赌约作废,小米耍赖”又能炒一次……且不说,10亿对格力和小米来说都不是大钱,人家私下给不给也没有卓伟老师盯着,就算给了,这5年的广告费只花了10亿,也是超级划算的生意好吗?

  一直以来,董阿姨都是一个自带网红体质的“流量型”企业家,与雷军的赌约只是她众多的真性情爽言快语之后,带起来的流量话题之一。

  “贾跃亭把股民的血汗钱弄没了”

  11月16日,董明珠在天津演讲时说:“格力五年时间分红超过360亿,是上市公司里最优秀的企业之一。好的企业不仅要做好产品,还要对社会负责;贾跃亭弄了一个概念,把股民的血汗钱弄没了,带给社会负能量。”

  很快,这条视频就被网友攻陷,纷纷留言“董小姐威武霸气,不得不服!”

  “打了我的员工就要废掉你!”

  事件起源于格力员工因恪守职责严把质量关被质量不合格的供应商打了,该员工的直属领导对此只简单的说了句:现在治安不好,你以后晚上注意。董明珠知道后大怒“这位被打的员工天天晚上加班,你这个直属领导说句注意安全就完了?”为了惩罚打自己员工的供应商,以及做事不负责的直属领导,董明珠表明格力以后从此不再跟这家供应商合作,该直属领导也被免职。

  网友纷纷怒赞董阿姨为“中国好老板”。

  ……

  当然,言多必失,也未必是次次受益,还记得去年格力与美的上演的一场关于“谁是巴西奥运会空调承包商”的口水大战吗?直言不讳地称美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对中国科技的玷污,引来舆论一片唏嘘,网络口碑也备受影响。

结语

  陈春华曾开玩笑说,“如果我是董明珠,绝不会与雷军打赌,而是合作做个小米格力空调。”

  唉,英雄惜英雄,双赢或许是最好的结果。对于赌局内的他们而言,成王败寇的结果背后是不肯低头的执拗,输赢重要么?只有吃瓜的我们,一直盯着那笔永远不会落到自己腰包的巨款。


投资界

谁都赢不了这“十亿”。但他们在这个打赌过程中,所赢得的,可能都超过了10亿元。

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话题营销的内容,并不是真的说谁给谁十亿,所以谁都拿不了这十个亿。

但在打赌之后,雷军与董明珠,小米与格力,都是被广泛传播,5年期间,至少省下广告费5个亿。这是打赌的第一个“秘密”。

在打赌那一年,是2013年中国年度经济人物颁奖论坛上,两人一同站在领奖台上,雷布斯开玩笑的说:如果5年内他小米的营业额比不过董明珠的格力,他就输给董明珠1块钱。

然后“寸草不生”的董小姐强势回击:一块钱不要提,要赌就赌10个亿,我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灭掉你小米。

其次,这是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制造业不同发展模式之间一次正面PK。

话题营销对双方都有好处。但本质上还是体现了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制造业之间发展模式的一次正面对撼。从增长速度来说,在过去几年,小米的增长确实比格力要快很多。

但小米是在新兴达智能手机领域;而格力是在传统的空调领域,这样双方拿来比较,对格力确实是略有吃亏。

但从基础营收来说,在打赌当年,格力营收已经是小米的4倍左右,这样双方拿来比较,小米又是略有吃亏。

反正就是制造一个话题,广泛传播,对于提升品牌知名度有极大益处,所以董小姐这几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反复提到这个赌局。

最后我们说说,为什么两个人都是赢家。

打赌那一年我买了小米手机,就是冲着雷军的勇气去的。去年我买了格力空调,就是冲着董小姐敢做敢为去的。

2013年,小米营收只有316亿元;2017年小米营收是1146亿元。2013年格力营收是1200亿元,2017年格力营收是1482亿元。双方都取得了很好的增长。因为这个打赌带来的海量的免费品牌传播好处,以及对企业家个人的人格、经历、作为传播,也是功不可没。


波士财经

其实谁赢谁输已经不重要了

十亿赌约:到底鹿死谁手

雷军:“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董明珠:“不可能,要赌就赌10个亿!”

1.十亿赌约

这是2013年在一个颁奖典礼上的对话,雷军与董明珠豪赌十个亿,引得无数人关注起了这场赌约。

光阴似箭,时间流逝如同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眼看着马上到了约定的时间,这场著名的赌约,到底谁胜谁负?

2013年赌约成立的时候,小米的营业额为316亿元,格力的营业额为1200.43亿元。相较于当时的小米来说,格力无疑于是一个庞然大物。而雷军之所以有这个底气,正是因为互联网。细心的观众已经可以发现,雷军与董明珠,小米与格力,代表的正是制造业与互联网的对抗。

2.坚持与改变

董明珠一向认为“互联网是渠道,服务于传统制造业”,而雷军却认为互联网的出现,真正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态,是一种新的生态模式和思维。

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双方开始互相进入对方的领地。首先是格力开始造手机,董明珠还特别强调“格力手机的开机画面,必须是她本人的照片”;而小米,也在手机之外,开启了多品类经营,覆盖了许多传统行业:如家用电器、服装包饰等。

小米2017年10月提前实现了营收过千亿目标。格力财报显示,公司在2017年前三季度的营业额里面,总收入已经超过了1120亿元。

事到如今,谁输谁赢已经不重要了。而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不能只坚守自己擅长的,而因顺时而动,顺势而为,才是这场著名赌约告诉我们的道理。


懂财帝

我们来看两家公司今年的表现:

在经历了2015年的库存积压后,空调行业赶上了今年这个罕见的炎热夏天,再加上去年一年的房地产市场火爆,造成空调市场井喷,格力的业绩很好,空调销售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预计2017全年营收格力很有可能超过1400亿,,甚至达到1400-1500亿。

小米今年也走出了去年的颓势,反弹迅速,三季度销量创了历史新高,9月份销量突破千万,今年发布的手机小米5X、小米6、MIX2等可谓款款爆红,供不应求,这些都确定无疑的表明,小米年初定下的千亿目标应该能轻松实现。

从今年两家公司的态势来看,还很难说谁会确定无疑的胜出。原因主要是两者主营产品和业务的不同。格力主营空调,产品更新周期非常长,今年买了至少10年不会再买,所以格力今年的爆发反而是明年的压力。小米主营手机,手机更换周期只有一年多,每年的换机潮都很大,良好的销售态势和良好的产品口碑能持续下去。所以,现在说鹿死谁手,还真的很难说。

雷军和董明珠赌约的起因是雷董二人对双方发展模式谁更好的看法不同引起的,但是,几年过去,小米和格力慢慢都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对手的模样。雷军和小米不再说互联网打法了,转而口口声声说自己有黑科技;董大姐也不讨厌互联网打法了,跟天猫和京东打的火热,互联网经营开展的如火如荼,格力8月份还宣布与天猫达成百亿战略合作,签订2018年实现100亿元销售目标,同时将成立联合实验室,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C2B定制,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

所以,谁输谁赢其实无所谓,赢了,也是靠学习对手才赢,可谓啪啪打脸。董明珠和雷军都活成了自己厌恶的竞争对手的样子,这只能说明,在商业发展的潮流上,谁也不敢违背也不能违背。雷军和董明珠都是接触企业家,一个做手机一个卖空调,可谓井水不犯河水,莫名其妙打了一架,可谓不打不相识。不过,两个大佬打出了水平,打出了共识,对企业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围观群众还是应该好好向二位大佬学习。


艾米米

小米2018年营业收入超过超过格力可能性很小,因为行业景气度相差太大,正好这两年家电景气度特别高,在高增长阶段,格力2017年营业收入1482.86亿元,较2016年增长36%,格力2018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95.62亿元,同比增长33%,做个保守估计,格力2018年全年收入增长20%,那么2018年格力的营收将会是1779.42亿元。

刚好2018年全球手机销售出现大幅降低的状况,将小米做个最乐观的估计,2018年小米三大业务手机、零售、其它业务都出现50%的增长,小米2017年全年营业收入1146亿,那么小米今年营业收入顶尖也就是1719亿,没格力高。然而,手机全行业不景气的状态下,手机业务想取得50%的增长,机会很小,除非小米将华为手机的份额夺过来,这也是不可能的。

小米其实可以分三大业务,手机,零售,其它业务,2017年小米手机业务收入805.63亿元,零售和其它业务加起来333亿元。另外一个假设是将小米业务分开估计,除手机外的其它两项业务,如果翻倍,今年可以达到666亿元,手机业务805.63亿元增加40%达到1127.88亿元,如果是这种增长率,加起来小米营业收入可以达到1793亿,小米可以超过格力,但这个可能性也太小,小米零售在2017年234.47亿元基础上翻一倍,逼近500亿元?做不到,因为京东才卖3600多亿元,因此,从前面的假设看,小米今年营业收入,做最乐观的估计都达不到格力的水平,而格力做最保守的预计也能达到1779亿,所以,小米今年的销售额不会超越格力。

这个赌约对于小米和格力来讲,都是有很高的价值,广告价值,那么多人知道这个赌约,也算是一种奇特的营销了。实际上,董明珠和雷军是双赢的,两家都没输。


西格玛的化学

雷军的小米手机当年确实迎合了很多喜欢智能手机却又囊中羞涩的人,这也算为我国智能手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实话实讲小米手机无论从质量还是系统来说确实不咋滴,国产的华为,oppe, vivo都不错,(锤子,魅族,1+,中兴还是不行)我是从苹果转到vivo的现在全家人基本上都是vivo感觉还不错。董明珠小姐我觉得用企业家来形容不如用营销家更贴切。说董小姐成就了格力还是格力造就了董小姐,这很难分的清,我觉得格力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因为一个董明珠,她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个人不太喜欢她的做事风格,不管她是多么优秀的成功的人也无权随意辱骂员工,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在看她的格力手机,弄自己的头像美其名曰看到她就想到了产品质量有保障,苹果做的百倍千倍比他强有没有放乔布斯的头像,比尔盖茨的电脑好不好有没有开机出了他头像,说白了这是在过度的营销自己!


大风胡乱刮223357

董明珠何许人也?或许可以用很多词语概括她,但最确切的一条必须是“中国第一女老板”,或者“中国第一女强人”。

雷军又是何许人?这个简单,小米科技创始人,再简单来说就是“小米手机老板”。

那么董明珠和雷军之间的10亿元赌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回到2013年。

在2013年中国年度经济人物颁奖论坛上,两人一同站在领奖台上,雷军老板用开玩笑的口吻率先表示:如果5年内他小米的营业额比不过董明珠的格力,他就输给董明珠1块钱。

董明珠如此强势的女人当然得理不饶人,当即反唇相讥:一块钱不要提,要赌就赌10个亿,我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灭掉你小米。

这话一出,瞬时间将导火索点燃,一时之间,更是将董明珠和雷军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或许两人是无意之中的玩笑,但是在那种公共场合下,加之两人的特殊身份,又有媒体的推波助澜,两人还不是骑虎难下,一语成谶?

所以从2013年开始,特别是如今已经接近2017年尾声,就要来到2018年的五年之约,董明珠和雷军当年的赌约就喧嚣尘上,越发热闹!

这五年之间,雷军和董明珠各自布局,带领两家足以撼动国家经济的庞然大物徐徐前行。

经过5年积累,两相竞争,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到底是董明珠胜,还是雷军获得那10亿赌注呢?

我们从下面一个表格可以得知答案:

可以看到,2013年,小米的税前收入还不到格力的三分之一,而随着年份增长,特别是14年15年董明珠出了昏招,贪心不足蛇吞象,将这个格力这家专门做空调的公司引领进入手机、汽车甚至是医疗和食品行业。指使格力一朝回到5年前!

而反观雷军,虽然小米在2016年遭遇了瓶颈,但雷军亲自坐镇,行业内估计2016小米的营业额仍在700到800亿元之间。

但是!

不像董明珠出昏招,雷军在2016年是带领小米开拓海外市场,目前为止,小米在印度已经和华为、OP、OV四分国产手机天下!

所以以目前趋势来看,雷军胜还是董明珠赢,笔者认为四个字可以概括——

一目了然。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