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已定!崇明未來規劃曝光……

重磅好消息!

崇明的小夥伴們快看過來!!

最近市政府正式批覆同意了

《上海市崇明區總體規30劃

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7-2035)》

到 2035 年,崇明區將基本建設成為

具有全球引領示範作用的世界級生態島,

並且在此基礎上,

構建與世界級生態島目標相匹配的

空間格局、交通模式、基礎設施與保障機制。

是的,你沒看錯!

如果說之前的各種發展規劃什麼的

還只是出於設想階段的話,

那麼這一次,

這樣的設想就真的要成真啦,

也就是說阿拉崇明終於要揚眉吐氣一把了!

崇明,真正的“東海瀛洲”

作為上海的第十六個區,

崇明對於上海人來說早已不算陌生。

崇明區包括崇明島、長興島和橫沙島,

從行政轄區範圍面積來看,

崇明區的面積達到了2494.5平方公里

其中陸地面積為1413平方公里,

下轄16個鎮2個鄉~

從發展歷史上來看,

崇明的形成已經有1300多年曆史,歷經五代。

“崇明”本意為

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淨平地。

素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美譽崇明,

也一直是上海生態環境最美的地方。

這裡擁有諸多上海、中國、世界之最。

比如……

上海最長的公交路線 ——申崇三線

崇明有上海最長的公路 ——陳海公路

上海唯一的自然潮汐溼地 ——西沙溼地

上海唯一的中國領海基點——佘山島

(上海最東端的島嶼,隸屬於崇明,是鮮為人知的“上海第一哨”。島上沒有居民,有海軍駐軍在那。)

華東最大平原人工森林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全國最大藏紅花人工種植地——崇明廟鎮

東亞最大的候鳥保護區——東灘溼地

世界規模最大的隧橋結合工程——長江隧橋

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崇明島

除此之外,

崇明還是吃貨的天堂,

崇明特產帶你打開吃貨大門~

2035年的崇明正式騰飛!

對於崇明來說,

已經擁有的這一切還不夠,

未來,崇明還要再次騰飛!

既然關於崇明區的整體規劃已經得到批覆,

那麼崇明未來的樣子究竟是怎樣呢?

來來來!

趕緊和頭條菌一起來看看,

未來崇明將如何騰飛~

控制常住人口不超過70萬

眾所周知,

一個地方的生態環境絕對是受

當地常住人口數量影響的,

生活的人越多,

生態環境自然不會好到那裡去。

此次在規劃上,

崇明將嚴格管控崇明區常住人口規模,

並優化地區的人口布局,

到2035年,

規劃崇明區常住人口不超過70萬人

其中城鎮常住人口在56萬人左右~

建設用地規模不超過265平方公里

除了控制人口,

在土地利用上也同樣做出了規定,

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

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到2035年,

規劃建設用地規模不超過265平方公里,

其中,開發邊界內城鎮建設用地 126 平方公里,

開發邊界外建設用地 139 平方公里。

耕地保有量不低於63.5萬畝。

森林覆蓋率提升至 35%

崇明區是上海的綠色明珠,

也將是世界級生態島嶼,

這一切都和它的生態環境密不可分。

在規劃上,2035 年,

崇明區的森林覆蓋率將提升至 35%。

在崇明區骨幹道路周邊、環崇明島道路兩側、

鄉鎮主幹道和主要河道兩側

及其他宜種植或補植的區域加強種植力度,

整體形成“三環四軸五景、多廊多帶、多園多點”

的林地總體格局。

↓↓↓

三環:

環繞三個島嶼的沿海防護林帶,以防風抗災為主要功能,建設成為崇明三島重要生態屏障。

四軸:沿滬陝高速東段、陳海公路、滬陝高速北段-新北沿公路、長橫通道建設軸向林帶,作為崇明生態隔離帶。

五景:包括明珠湖森林景區、廟鎮片林景區、東平森林公園景區、崇東景區、橫沙景區五大林地景區。

多廊多帶:沿河道和骨幹道路佈局林帶。

多園多點:結合各鄉鎮的特色鄉村、開心農場等休閒旅遊的建設,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林地建設。

形成“三區兩帶兩片”的總體空間結構

這是在城鄉統籌上的規劃,

以城鄉建設平衡與自然生態協調為導向,

形成“三區兩帶兩片”的總體空間結構。

崇明三區

崇明三區是指崇西、崇北崇東

三大旅遊發展區:

↓↓↓

崇西:重點整合西沙、明珠湖及農場資源,拓展度假療養、運動休閒、農業科創功能。

崇北:重點挖掘東平森林公園及北部連綿農場,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傳承懇拓文化,拓展文化創意、休閒旅遊、森林度假等功能。

崇東:重點加強東灘及周邊地區生態保育,適度拓展智慧創新、健康療養、生態教育等功能。

兩條空間帶

兩條空間帶則是至

代表崇明區本地城鎮特色的崇南

和鄉村特色的崇中。

崇南濱江城鎮帶:重點將吸引人口和建設活動向此集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形成集約化、組團化的活力濱江城鎮格局。

崇中鄉村野趣帶:重點彰顯特色風貌與田園風景,打造以特色村及特色村區為依託的鄉村野趣區域,留存和延續鄉愁。

兩大片區

如果小夥伴們有注意的話,

前面所說的規劃基本都是位於崇明島上,

而長沙島和橫沙島卻並沒有提及,

事實上,這兩個片區則代表了

崇明區戰略性功能板塊和留白,

長興:作為崇明區最主要的智能製造功能板塊,重點發展海洋裝備產業,完善配套城市功能,加強環境保護;

橫沙:作為戰略儲備和預留空間,是建設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先行示範區,以保護保留為主,塑造“原味橫沙”。

除此之外,

至2035年,崇明區還將形成

1個核心鎮鎮區,

7箇中心鎮鎮區,

10個一般鎮鎮區,

20個左右的小集鎮社區,

X 個自然村落。

1個核心鎮鎮區:

即城橋鎮的鎮區,打造成為綜合性節點城鎮,打造成為本地城鎮人口集聚和吸引外來高素質人才的核心地區。

7箇中心鎮鎮區:

即東灘(陳家鎮)、長興、西沙(三星)、東平、堡鎮、新河、廟鎮的鎮區。其中,東灘(陳家鎮)、長興是“上海 2035”確定的中心鎮;考慮到統籌城鎮圈發展需要,增設西沙(三星)、東平作為中心鎮;考慮到現狀發展基礎及服務範圍,增設堡鎮、新河、廟鎮作為中心鎮,共同輻射鄉村地區。

10個一般鎮鎮區:

即綠華、中興、橫沙、新海、新村、建設、港西、港沿、豎新、向化的鎮區。強化對鄉村地區的統籌作用,滿足周邊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和就業需求,引導農村居民就近集中居住。

20個左右小集鎮社區:

即海橋、紅星、合作、江口等以前被撤併但仍具有城鎮建設基礎的集鎮,以及部分具有一定建設規模的農場場部。完善小集鎮社區文化、體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提升服務周邊鄉村地區的基本生活及生產服務能力。

以五大城鎮圈為抓手統籌三島資源要素,

挖掘空間發展潛力。

包括兩個綜合發展型城鎮圈,

分別為城橋城鎮圈、長興城鎮圈;

三個生態主導型城鎮圈,

分別為東灘(陳家鎮)城鎮圈、

西沙(三星) 城鎮圈、東平-海永-啟隆城鎮圈。

交通規劃

這一點應該是所有崇明人最關心的地方了,

尤其是崇明通地鐵的呼聲,

絕對是所有崇明人心中呼聲最高的!

規劃中,

崇明將優化對外跨江通道佈局,

形成東、西對外雙通道格局。

其中,東線通道由 G40 滬陝高速

和軌道交通崇明線組成;

西線通道由 S7 滬崇高速和軌道交通滬崇線組成。

其他的大家估計也沒什麼興趣,

阿拉還是來說一說崇明的軌道交通吧,

畢竟這可是大家心心念唸了N年的。

想要建設崇明世界級生態島,

交通是發展的先行。

根據《崇明區綠色交通發展指導意見》顯示,

2020年,崇明將實現綠色生態交通的核心指標,

新能源公交、軌交、共享電動汽車網……

這些都將建成!

而大家最關心的地鐵線,

目前也已規劃完畢,

軌交崇明線起自浦東金橋,終至崇明陳家鎮,

全長約47km,設站8座。

該軌交線路將力爭於今年年底開工!

其中一期(2020年前)自川橋路站至長興島,

設6站,全長20.6公里,

十二五期間規劃建造至十三五期間全面竣工通車。

二期、遠期將延伸到

崇明島、橫沙島,崇明縣三島將全通地鐵。

未來崇明的小夥伴終於可以有自己的地鐵線啦~

公共服務規劃

未來崇明在公共服務方面也同樣加大力度,

彌補現在的公共服務短板,

優化提升崇明人的空間品質和生活質量。

文化藝術方面將新增

崇明大劇院、崇明博物館新館、港西航海文化博物館等。

其他公共設施還將新增

城橋、西沙(三星)、長興、堡鎮體育中心

內容包括市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等。

生態環境建設

作為世界級生態島嶼,

在生態環境方面絕對是重中之重,

除了前面所說的要將森林覆蓋率提升至35%之外,

規劃至 2035 年,

崇明區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達到30%,

清潔能源使用率達到80%以上。

逐步降低高碳能源使用比例,

實現能源結構低碳化;

城鎮汙水處理率達到 100%,

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 100%。

不僅如此,近期建設規劃中,

崇明還展開了多項行動~

↓↓↓

風景提升行動:

加強野生鳥類保護。打造鳥類天然博物館和候鳥天堂,有力保障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

加強草港公路、團城公路、宏海公路、合五公路、向化公路等慢行綠道建設,串聯全島的城鎮與特色空間,選擇不同行道花木,實現一路一景。

“生態+”行動:

率先推動東平小鎮、光明小鎮、濱江小鎮等部分特色小鎮建設。

引導特色莊園發展,重點加強東平莊園、躍淞莊園、長征莊園建設。

培育靜謐西沙、活力東平、雅緻東灘等若干特色旅遊空間,推動奶業觀光體驗園、現代農業體驗園、生態農業綜合示範區等重點生生態休閒空間建設。

土地整治行動:

至 2020 年,重點推進廟鎮、豎新鎮、長興鎮等重點區域建設用地整治。

大力降低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提高耕地土壤質量,農用地土壤全部實現安全利用。

鄉村建設行動:

率先開展位於生態空間和基本農田保護區內農村居民點和低效產業用地的的減量化。

培育旅遊、創意、藝術、農業、教育等多元功能,突出鄉村特色風貌引導。

交通提升行動:

建設上海軌道交通崇明線,開展西線通道的前期研究論證工作,推動“城際、高速”多元複合通道謀劃進度。

結合全島路網規劃,加快北沿公路、建設公路、崇明生態大道等骨幹道路建設與改造。

設施提升行動:

開展南橫引河、團旺河等河道疏浚工作。加快鎮村級河道綜合治理,打通斷頭河。

這就是未來的崇明,

頭條菌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看它騰飛的樣子啦,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