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幅书法如何?

珠宝通100Jaeky先生

这是一幅草书作品,所书写的内容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诗,落款作者是萧平。

顺便在网上查了一下萧平,还真有一个书画家叫萧平,看他的字的风格和落款,和题主所展示的作品的作者应该是一个人。


但看这一幅作品,我个人感觉是很好的,用笔流畅大胆,这个内容估计写了很多次了。整体上一气呵成,用笔和结构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浓淡枯湿液处理的非常的恰当。

唯有“白”、“日”和“木”字的折画写的太过于楷书化,和整体的草书风格有一点格格不入,这应该是作者的一个习惯性的动作。

这是一幅性情有余而技法不足的作品,萧平是一个画家,同时也是一个书法家,书和画是相机影响的,而性情多于技法是画家书法里面常见的一个现象,比如齐白石和张大千的书法。

当然,相比于职业书法家的精致,我还是更喜欢画家书法的随性和自由。

你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可以看得出你的硬笔功夫不错,有一定的草书功底,写起来龙飞凤舞。只是软笔,我想你是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提、按、顿、挫等等用笔方面没有深刻的理解、运用。总体而言,如果你是一般书法爱好者,这幅作品,值得打一个高分;如果你是书法从业者,这幅作品,只能说是刷笔如飞,偶尔的心情宣泄。个人看法,不足之处,见谅。

另外,建议草书可以多临孙过庭《书谱》,视频示范,如下:

\n

{!-- PGC_VIDEO:{"vid": "b8928b58f63b4b4a808ac50ee78c2e46\

恋上八雅

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我会给此幅书法最多打上40分。为什么打分这么低,且听我说说原因。

一、落款不规范,让人难以辨认。

这幅书法正文是草书,按常识,落款该用行书或行楷。这样做,有利于观者辨认和欣赏。但我把落款名字瞅了很久,也没辨认出作者名字,是“满平”还是“戊寅四月满平”,抑或是“戊寅肖满平”,或许都不对。

但我能肯定的是,“戊寅”年号没有错,距离我们最近的戊寅年是1998年,看来这幅书法有些年头了。

二、基本功不扎实,笔法不过关,书写中有硬伤。

草书呈现的是一种气韵,从整体看,这幅书法有一定气韵,但在字与字笔画的转接上做得还不够,给人感觉气息没有衔接上,不够延绵。

在单字的书写中,暴露出太多的笔法错误,尤其在横折笔画上,硬伤太多,如,白、日、月等字。这些字圭角外露,一下子把气韵抹杀了。

在草书中,横折追求圆、平、舒,圆就是圆润,平为平滑,舒为舒展自然,而这幅书法中,转折太生硬,棱角尖锐,大煞风景。

三、间架结构不合理,写得太随意。

草书是最具艺术性的书法,乱中有序,动中有静,看似无法,实则有法,法就是前辈的那一套书写规范,如古代的智永、张旭、怀素,以及近现代的毛泽东、于右任、林散之等人的草书,都是模范。

书写者可以在这些规范的框架内,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改变笔画的排列和结构,构建出形式美与和谐美,并不是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前提是,熟练掌握了前辈的书写规范。

图中许多字完全是一种钢笔字体,只不过用毛笔写出来罢了,在这一点上,作者需好好临帖了。苦练数载,肯定会有收获。


鸿鹄迎罡

此幅书法看得出作者具有一定的基础,对于草书有一定的认识,在字形大小、墨色枯润、笔画穿插、布局经营上费了心思,值得肯定。不足之处在基本笔画、字形结构不过关,暴露出基本功薄弱,需要加强临帖。细说如下:



1、笔法笔画问题:

写毛笔字与钢笔字不同,一定要讲究起笔、行笔、收笔,这叫笔法,笔法直接体现在笔画上。从此幅习作来看,没有注意笔法,如“山”字尖入纸,特别是“白、日、目”三字的转折处,出现一个很大的顿笔,这是明显的笔法问题。

正确的草书转折讲究圆润、流畅,如下图:草书“目”字,注意字形对比,特别是转折处的写法。

2、字形结构问题

点画生结构,笔法上的问题也会直接造成结构上的毛病,草法也要讲究规范。如“穷”字上头的缠绕、“里”字的转折、“尽”字的点位置都不妥。


“穷”字草法对比,并注意头部写法:


“里”字草书对比,并注意转折缠绕处的写法;


“尽”字草法对比,并注意下面两点位置;

特别是“楼”字,这个草字写法很少见,单独拎出来就会误读(正确写法如下图)。此外,落款名字写得让人不认识。


“楼”字草法对比;


建议作者加强临帖,特别在笔法和结字造型的基本功上多下工夫。


各位网友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麓风轩

你的字,如果不在书法圈子里写,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应该算是很潇洒的,下笔干净利落。

但在学过书法的人看来,只有三个字:胆子大。

最大的问题是笔法不过关,转折提按疾徐等,基本上没表现出来。说到底,是楷书没过关,楷书对基本笔法的训练是很好的。看你写字,估计写不了几个定,笔锋就绞在了一起。写草书,楷书要过关,另一个篆书要过关,篆书是纯用中锋的,篆书写不好草书一定写不好。

其次是草法不过关,很多字的草法不对。手上少一个动作,字就不对。草书并不是潦草之书,字形是一定要准确的。

章法就更不用说了,感觉不到美。

建议静下心来好好临临楷书,不要急于作草书。


千年兰亭

看在“回答得红包”的份上。我说几句。

第一、你练过几天钢笔字,见过几幅别人写的草书毛笔字。

第二、你想不劳而获,一觉醒来成为了书法家。

第三、你心很大,想在别人面前抖一抖,显得你会文,还会写潦草字。

第四、你有野心,敢拼搏、不守规矩。

第五、你不知道什么是书法,更不知道什么是草书。

第六、你没有真正学过毛笔字,更不要说草书。

第七、这幅作品没有一个字写的好。

第八、这幅字没有一个笔画写的好。

第九、你要是只想得瑟、只想抖一抖,就这样坚持下去,也能吓唬外行。

第十、你要是真想学书法,就买本字帖,请教名师,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临摹几年。

。。。。。。。。。。。。。。完。


字画娱乐圈

硬了。在转角处有习气。

书者的功夫至少在十年以上。行笔果断,问题也恰恰就是出在这个上面。太刚强。韵味不足。在转角处的顿笔拖踏,该刚健的时候又没能做出相应的处理。

或许这正是书者所追求的效果。这也就是书法不能同时让所有的人都认同的原因。你别介意。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就要坚持。既使面对批评也要有自己的主见。何况很多的批评者,并不具有真知灼见。

我的也常常被人诟病偏锋和单薄。偏不偏锋我自己知道。厚薄则为各人的爱好。我不可能为了迎合别人的意见而去更改自己喜欢的风格。

所以,在面对别人批评的时候,认为确实存在问题,就接受。如果与批评者之间存在书风审美取向问题,则不必计较。


子衿tjk

这幅作品的优点:作者平时应该是下功夫练字的,这点很不错;其二,作者心境开阔,用笔大胆,“黄”“河”两字意态飞扬、酣畅淋漓。“尽”“千”几字写的婉转流畅,形意具佳。

小小建议,不当莫怪:

1个人随意成分过多。个人特色可以有,但要以传统草书技巧为基本功的前提下发挥。故建议:多临帖,多临传统草书帖。

2个别字的草书写法,如果没把握的话,建议购买《行草大字典》查阅。不可模棱两可,似对实错。



希望对你有帮助!


砚田散人

此幅作品总体还是不错,作者喜欢草书,了解草书的章法布局,参差错落,气脉相连,有两点可以进一步探讨。

草书的用笔讲求简洁,自然,流畅,对笔的控制力要求很高,也就是对功力要求高,作者可以多临帖,取法为上,多学古人的笔法,到底应该选哪家的帖更合适,前面对于该问题已做过阐述,可关注头条号自行寻取。加上作者自由奔放的风格,必会有所小成。


草书结构因其独特的特点,需要理解和记忆,最为的素材莫过于,智永和怀素的草书千字文,书谱,标准草书,仔细体会其中自然而多姿的结构,老辣而脱俗用笔。

多临帖,多读帖,不断加深对草书艺术的理解,相信会不断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书法讲堂

笔力不行啊!从中看出作者少于临帖,基本功不扎实。每一笔一画都是率性而为,我行我素,我字体。

布局上也是任笔为体,胡作非为,没有章法。整体上看没有美感,谈不上书法,勉强叫毛笔字。

以上不过是实话实说,就事论事,非故意冒犯,请海涵。虽然说作品不尽如人意,但是只要热爱书法,勤加练习,也是会进步的。

在下也是书法爱好者,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