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祥黃仙洞裡的這條天梯陡立90度,讓人又愛又怕

遇見鍾祥

如果不是親身感受,如果不是親耳聆聽,如果不是親眼看見,一座城總歸不會如此生活深切,這或許就是旅行的意義。散落在地球上的每一個城市,對她的原住民來說,都是珍貴的,也是不可遺忘的記憶。而對於旅行者來說,旅行中的每一座城都是旅行中的節點,短暫的停留,也只有靜下心來,深入其中,才能一探奧秘。鍾聚瑞祥的鐘祥便是這樣一座城,讓人難以忘記。

關於鍾祥

鍾聚祥瑞,鍾祥這顆鑲嵌在江漢平原上的明珠,六千年的文明積澱,在這塊有著廣袤肥沃的土地上孕育、產生和傳承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鍾祥市境內有各類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點近千處,館藏文物萬餘件,在這些遺存中,其一脈相承的悠久歷史、豐富的楚文化內涵、濃郁的明代文化色彩和絢麗多姿的文物景觀,尤為世人所矚目,鍾祥由此被譽為“大地博物館”。

行程亮點

山水黃仙洞

國家級大洪山風景區,國家級大口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特別是黃仙洞2萬多平方米的喀斯特地貌為世界罕見。黃仙洞是大洪山風景區的核心景點,有“不到黃仙洞,就沒去大洪山”之說。位於鍾祥市境內的黃仙洞,全長兩千米,洞口高一百米,寬七十米。洞內蜿蜒曲折,跌宕起伏,鐘乳石處處皆是,形態各異。石針、石筍、石柱、石塔、石瀑,分別呈紅、黃、白、褐等色,五彩繽紛。洞內景點有“洞口避風”、“濟公仰天”、“屈子行吟”、“仙鶴頂月”、“大鵬展翅”等數十處之多,令人眼花繚亂。

人文明顯陵

明顯陵由王墓改造而來,是中國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佔地面積大,達183.13公頃,是明代帝陵中單體面積最大的皇陵,有“大地博物館"美稱,明顯陵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新舊紅門、內外羅城、九曲御河、一陵雙塚是明顯陵最迥異的特色。

悠閒莫愁村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光輝燦爛的楚文化,造就了楚辭文學家宋玉、楚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等一批在歷史上產生深遠影響的人物;藉助於莫愁女開發的莫愁村,集美食、住宿、休閒於一體,是閒適悠閒放鬆的新去處。

交通貼士

火車:鍾祥目前還沒有開通高鐵,只有鍾祥火車站,離莫愁湖最近,前往明顯陵的話,可以到鍾祥站比較方便。其它省份的遊客可以從武漢高鐵站中轉至鍾祥火車站。汽車:鍾祥有連個汽車站:鍾祥市中心客運站,鍾祥汽車客運站機場:1. 宜昌三峽國際機場,民用4D級機場,位於宜昌市猇亭區,湖北省第二大機場。2.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民用4F級機場,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湖北最大機場,中國十大4F級機場之一

美食推薦

鍾祥古時曾稱郢州、安陸府,在明代稱承天府,是明供三大直轄府之一。鍾祥負山陰水,山地、丘陵、平原、河港、湖泊兼而有之,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哺育了燦爛的鐘祥飲食文化,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的風格和體系,在鄂菜飲食文化領域裡佔有重要的地位。

1.蟠龍菜:山珍海味不須供,富水春香酒味濃,滿座賓客呼上菜,裝成卷切號盤龍。蟠龍菜色澤潔白,鮮嫩滑爽,香味綿長,吃肉不見肉,吃魚不見魚,是筵席菜的上品。這道菜和後來的嘉靖皇帝朱厚聰假扮欽犯上囚車,日夜兼程趕到京城登基的典故有關。

2.米茶:米茶得名於“食之裹腹,飲之解渴”。

3.酥餅:張集酥餅是有特製的脂烙酥而得名,特點是金黃色,層次清晰,脆而不碎,油而不膩,香酥適口。皮酥,瓤有異香而不膩。酥餅分為甜口味和鹹口味等幾種,其中甜味的尤為著名。

4.野生葛粉:鍾祥葛粉被確定為“日本皇家食品”,採用千年野生葛粉精製而成。經科學檢測,富含澱粉、蛋白質、全糖等多種營養成分及鈣、鐵、銅等10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涼解熱、生津止渴。

5.鮓粑粑:開味佳餚千百種,再好莫過鮓粑粑”,千百年來,鍾祥人酷愛食鮓粑粑,主料切細水吹乾,半粉加入調味拌,裝壇封口醃數天,吃時油炒酸辣鮮。

6.條子酥:“條酥成形美,開鍋十里香”。湖北鍾祥酥餅,早已久負盛名,是自唐代以來的鐘祥特產特色傳統長壽食品,脆香味美,進口化,落口酥,回味綿長。

7.蓑衣香乾:形美色好味香醇,席間無人不愛昧。色澤茶紅,形狀別緻,香味悠長,此菜富含豐富的植物蛋白,被譽為長壽食品。

8.石牌豆腐:

關於住宿

作為鍾祥新晉的悠閒聖地,選擇入住在莫愁村是個不錯的選擇,眾多的美食和住宿,可有提供更多的選擇。晚上還有豐富的休閒活動。

這次入住在莫愁家舍,一個以舊時校舍為風格的民宿酒店,裝飾風格和洗漱用品都是帶著濃濃的懷舊風,公共的洗浴空間,瞬間把人帶入到青蔥的校園生活。

行程安排

第一天:蘇州出發,前往鍾祥莫愁村,入住莫愁村。第二天:上午:出發前往黃仙洞遊覽——世外桃源——黃龍潭——阡陌茶園——文化長廊——百景湖——石瀑布下午:回莫愁村晚餐,參加莫愁村篝火晚會第三天:遊覽明顯陵-新舊紅門-內外明塘-龍鱗神道-九曲御河

行程安排第 2 天

從蘇州出發,高鐵最為方便,可以在武漢站中轉至鍾祥站,第一天到達莫愁村,已是五點多,辦理完入住手續。便可在莫愁村裡隨意走走,或是到莫愁湖吹吹湖風。

黃仙洞

在溶洞的盡頭則是200多級的天梯,直通至出口,幾乎將近90度的坡度,讓很多人既擔心又忍不住要嘗試一番。

黃仙洞

第二天起個大早前往黃仙洞,黃仙洞位於中線東北角的大洪山,大概有65公里的距離,開車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如果是周邊出發,也可以直接先前往黃仙洞:1. 自駕車荊門-白廟路-金雞路-江沙線-X001-滬蓉高速公路-S243-綠林路-S311-黃仙洞。鍾祥-石城大道中路-陽春大街-金福祥大道-莫愁大道-S311-黃仙洞。2. 公共交通荊門汽車客運中心乘坐長途汽車前往鍾祥,鍾祥每天有兩趟直達景區的班車,分別是上午10:00左右和下午13:00左右;若錯過,可先乘車到客店鎮,客店鎮也有直達景區的班車,也可以打車前往景區。

名山佳氣鬱重重,橫亙西南壓萬峰。襟漢帶隕蟠伯圍,興雲出雨鎮侯封。這就是清朝詩人儲喜珩眼中的大洪山。大洪山雄偉靈秀,景色壯觀幽奇,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這裡古森參天,森木覆率達80%以上,滿山遍野都是奇花異草和名貴樹木。松櫟林、楠木隨處可見。各類蘭花、杜鵑比比皆是。

山上有洞,洞中有泉,有“九洞十八泉”。黃仙洞、仙人洞、雙門洞、小泉洞、兩王洞等群洞奇異,琳琅滿目。

門票信息全票:78元/人. 半票:39元/人減免範圍:現役軍人、殘疾人、1.2米以下兒童、年滿70歲以上老年人實行免票;對70歲以內60歲以上老年人、中小學生實行半票。(優惠門票須持有相關證件)

洞之山為黃仙山,相傳黃石公憩此,故名,黃仙洞俗稱黃金洞,位於大洪山山脈之南,”黃仙洞洞內擁有四個世界級景級景觀:邊石池大廳、鈣膜片邊壩、石將軍溶蝕石牙、三拱門景觀。尤其是洞廳內20000平方米的邊石池,氣勢恢弘,波瀾壯闊,被譽為世界溶洞之一絕。

黃仙洞是大洪山風景區的核心景點,有“不到黃仙洞,就沒去大洪山”之說。位於鍾祥市境內的黃仙洞,全長兩千米,洞口高一百米,寬七十米。洞內蜿蜒曲折,跌宕起伏,鐘乳石處處皆是,形態各異。石針、石筍、石柱、石塔、石瀑,分別呈紅、黃、白、褐等色,五彩繽紛。

洞內景點有:洞口雄風、濟公仰天、屈子行呤、蝶戲熊貓、木榕迎客、仙鶴頂月、龍潭飛瀑、金 天書、黃仙長廊、屈尊門、海豚躍江、水晶瓊壁、黃仙華蓋、延水寶塔、雙象戲水、大鵬展翅、鱷魚戲水、仙人指路、洞房花燭、將相和、罪蟾鳴冤、公關壁、文峰塔、晚霞漫天、金龜探海、雄獅回首、雙龍騰天、金雞報曉、哪吒出世、雙獅守關、仙女舞臺、大聖讀經、定海神針、銀河墜天、海獸強食、黃山飛瀑、仙女遺衣、南天雙塔、擎天玉柱、雲盆奇觀等等。最有名的便是滄海桑田和直通娘娘寨的天梯。

黃仙守望

右側這個尖錐狀石灰岩石牙體叫“黃仙守望”,又名將軍把關。它是在地下河水的沖蝕、溶蝕和水中沙礫石的磨蝕作用下,歷經千萬年而形成的。據說此景觀的形成及形態在全世界的洞穴中沒有第二例發現,是黃仙洞內第一個世界級景觀 。

黃仙洞面向西北,全長2500餘米,洞口壁高100米,寬70米。洞內蜿蜒曲折,跌宕起伏,豐富的石灰岩石在天然水和地下水的溶蝕作用下,經過極其漫長的地質發展歷史,從而形成了極其奇特的洞天石林景觀和十分豐富的喀斯特地貌特徵。

洞內鐘乳石比比皆是,形態各異,石針、石矛、石筍、石柱、石塔、石幔、石瀑,分別呈紅、黃、白、褐等色,如玉似翠,景緻誘人,色彩絢麗,撲朔迷離,氣勢恢宏,波瀾壯闊。

石拱門景觀右邊的這個天然石拱門,高12米,寬13米,厚4米,它是石灰岩體在地下水溶蝕作用形成的天下無雙的洞穴天然石拱門。在不同顏色的燈光映照下,恰似一道騰空而起的彩虹,這也是現如今已發現的國內外溶洞中無此先例的奇觀,是這個洞內第二大世界級景觀。

鈣膜片邊壩右邊腳下這塊平坦的石臺稱為“空中舞臺”,據說是當年美猴王手握金箍棒展示武藝的地方。在平臺上還有黃仙洞中的第三大世界級景觀“鈣膜片邊壩”,這裡是一個眾石壁中排出的小泉,流量很小,全年清澈可見,由於這泉水的不斷流出,從而在石壩頂部和壩坡上沉積了純白色和半透明的碳酸鈣薄板和方解石膜片,它的成因就如我們見過的煮沸的牛奶放涼後表面結成一層膜一樣。面積如此之大,國內外溶洞罕見,但這鈣膜片非常脆弱,不可用手觸摸它,因為如此珍貴的世界奇觀是不可再生的。

邊石池大廳這是整個溶洞最具特色的地方——被稱為世界之最的邊石池景觀。叫它“梯田”、“仙田”、“滄海桑田”。說它世界之最,是因為在全世界所有已探明洞穴中,無論是邊石池的面積還是數量,黃仙洞都是位列第一的。這也是黃仙洞第四個世界級奇觀。

據說當滴水或慢流水流到洞底較低窪處,在低窪地積滿水後,水就從較低的一池邊溢出。二 氧化碳在溢流處的水中逸出,促進碳酸鈣在溢流處沉積。這樣沉積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高,最終形成了邊石壩。邊石壩圍成的大大小小的水池就稱為邊石池。經過千萬年的相同複製,邊石池越集越多,就形成了現在的世界奇觀,經勘測,這些邊石池最大的有160平方米,最深的1.4米。

當豐水期來臨時, 每個邊石池裡的水都向外溢,霎時間,白波流動,玉練布地。入冬後,水乾石枯,這裡彷彿又成了溝壑縱橫的黃沙石原。它共有1833個面積超過1平方米的邊石池,而總面積竟達到了2萬平方米,如此宏大壯觀的溶洞景觀,實屬罕見,中華一絕”感嘆。

娘娘寨

出洞後讓人豁然開朗,猶如世外桃源的水沒坪村映入眼簾,當地也叫做娘娘寨,青山綠水、雞犬相聞,真是世外桃源!天然氧吧!大片的茶園讓人心情愉悅!

水沒坪村還是一個完全沒有開發的古村落,青山水下之間,鳥語花香,蔥蔥的茶園閃動著人們採茶的身影。

山上盛產各樣的特產,野菜、靈芝、山桃、葛根粉,土雞蛋。

茶園飄香,這裡也是重要的產茶地,這裡的茶樹遠離汙染,沖泡出來的茶清香撲鼻。

村落裡多是年邁的老人,大概年輕人都走出了大山,追逐著青春的夢想,但是這裡仍舊是他們丟不掉的鄉愁。

山頂的青石,鑲嵌在青蔥的樹林之中,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宛若傾斜於綠樹中的一道瀑布。

娘娘寨的城牆。

大洪山土菜館

下山道一路上鳥語花香,清風徐徐,山腳下還是大洪山的商業區,在商業區出口的土菜館飄來了土菜的香味,大概因為是餓了,腿便抬不起來了,就在土菜館裡點上幾道鍾祥特色美食特色美食,大快朵頤。

大洪山土菜館

鮭魚

野生木耳

這就是傳說中的蟠龍菜啦,炒雞好吃,果然是不油不膩有營養啊

油炸的葛根粉餅,吃起來唇齒冒油。

莫愁村

稍作休整,已是下午三四點鐘,啟程回到莫愁村。莫愁村是湖北民俗民藝第一村,北連明顯陵,南依莫愁湖溼地公園,是湖北首個可以深度體驗“地道鄉土民俗、浪漫荊楚民藝、多元文化風情”的網紅打卡地。

“漢江緊貼石城流,石城高壓漢江樓;石城湖上美人居,桃花片片湧莫愁。”古郢湖北荊門鍾祥,又名石城,是千古傳譽的楚國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的故鄉。

在九大碗吃完晚飯,正趕上村裡的篝火玩晚會。篝火晚會以祭祀火神的儀式開始,以歌舞打跳的形式,當地人和遊客們互動在一起,互不相識的遊人,也手牽手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夜色下的莫愁村,燈火通明,熙熙攘攘,空氣中瀰漫了各地美食的香味。

莫愁村景區分為 “民俗民藝體驗地、田園樂活野奢地、養生康療度假地”3大部分。目前只開放了一期“民俗民藝體驗地”,以“吃出來的世界長壽之鄉”為立足點,秉承“真材、實料、手工、良心”四大原則,囊括有100餘種特色風味小吃、50家非物質文化飲食老店、20位民間小吃傳承大家、10大傳統老式作坊、以及茶壩、酒吧、主題旅舍和荊楚地方戲曲演藝、長壽貢品食材博覽等豐富的業態,為遊客帶來尋覓鄉愁、迴歸本真的別樣旅遊體驗。

第二天早早起來,在村子裡閒逛。

在村裡的古戲臺上了,每天還有固定的演出,來自各地方的特色演出輪番上演。

西市街,文藝打卡地。

第 3 天

明顯陵

吃一碗才子面,前往不遠處的明顯陵景區。明顯陵景區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於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歷時47年建成,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朱祐杬、母親慈孝獻皇后的合葬墓。 明顯陵由王墓改造而來,是中國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佔地面積大,達183.13公頃,是明代帝陵中單體面積最大的皇陵,有“大地博物館"美稱,明顯陵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新舊紅門、內外羅城、九曲御河、一陵雙塚是明顯陵最迥異的特色。

莫愁村邊上便是明顯陵景區的遊客中心,中心裡有關於鍾祥和明顯陵的博物館和特色介紹。從遊客中心可以直接乘坐景區內電瓶車,前往明顯陵明樓方城。

文化館運用了現代化的展示手法,立體全面的表現了明顯陵的特色,讓人眼前耳目一新。

明顯陵

明顯陵入口處的外明塘,清澈見底,和內明塘遙相呼應,新舊紅門、藍天白雲,映照在湖面上。

新紅門為外羅城的門戶,是明顯陵陵區入口的標誌,也是顯陵由王墓擴建為帝陵的重要標誌之一。與之相對應是舊紅門,舊紅門是顯陵為王墓時的門戶。最為獨特的是,新舊兩重紅門不在一條中軸線上,這在中國古代傳統建築中較為少見,是明顯陵的特點之一。

門前所立兩塊下馬碑,前來祭祀,文武百官皆要下馬步行前往,以示尊重。

新紅門背影

下馬碑

舊紅門

從新舊紅門御橋便是一條長達290米的神道,該神道一反左右對稱和通直的原則,作彎曲龍行狀,是為龍形神道。神道兩旁,排列著石像生群,計有獅子、獬豸、臥駱駝、臥象、麒麟、立馬、臥馬各一對;文臣、武將各二對,接龍形神道的是最後三座御橋。一條九曲御河蜿蜒環繞,五座石橋架於九曲御河之上,

石像生

三福雲望柱

柩星門

神道

內明塘與外明塘遙相呼應。

內明塘之北為內羅城,取“前方後圓”的平面圖形,其內主要建築有祾恩門、東西燎爐、東西廡、祾恩殿、陵寢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前後瑩城等,是陵寢重要祭祀場所和帝后寢宮重地。

雙龍琉璃影壁

明顯陵稜恩門兩側精美的琉璃影壁,為明代各帝陵所無。從現存牆體看,為琉璃仿木形式,上部為瓦簷,簷下是琉璃仿木構件,下部為須彌座,花心正面為瓊花圖案,背面為雙龍圖案,其做工較為精美。

瑤臺與雙塋城

在明代帝陵中,前後兩個寶城的建置絕無僅有;明顯陵前後兩個寶城的形成與其主人身份的變化緊密相關。嘉靖十八年(1539年),世宗親臨鍾祥,並親自策馬登上寶城,在顯陵後部立表,選定新址,出示新的地宮寶城圖紙,按圖修建,將其父母合葬於新寢,兩寶城之間用很長的平臺連接起來稱為“瑤臺”。所以在明代陵寢中,唯獨顯陵出現了“有兩個寶城,中間有一瑤臺”的特殊格局,且每個寶城都建有一套月牙城、啞巴院和琉璃影壁,並有獨立的排水系統,這是顯陵的獨特之處。

明代陵寢中,唯獨顯陵出現了“有兩個寶城,中間有一瑤臺”的特殊格局,且每個寶城都建有一套月牙城、啞巴院和琉璃影壁,並有獨立的排水系統,這是顯陵的獨特之處。

明顯陵的外羅城修築於嘉靖十八年,以新紅門為起點,圍繞整個陵園,隨山巒起伏建有一道龐大的外羅城,牆高4~6米不等,厚1.6米,黃琉璃瓦覆蓋。羅城南北兩端較窄,寬約300米,中間最大寬度達464米,南北通深1656.5米,呈“金瓶”形狀。

遊覽完明顯陵,返回莫愁村吃午飯。收拾東西前往鍾祥站,經武漢站中轉回蘇州。

明顯陵

感謝欣賞,歡迎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