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没义务帮忙带孩子,媳妇也没义务照顾老人,但真到老人需要照顾时,会怎样呢?

宁93281681

在中国大多数的城市和农村,中年人都在为家庭而奋斗在各个工作领域和岗位,带孩子这件事,绝大多数是老人们承担了,照顾吃喝拉撒睡,接送孩子上下学,城市的公交车上,都是老人帮着孩子掂沉重的书包,老人们确实辛苦了。

也有经济条件好的城市家庭,直接把孩子幼儿园全托,或者小学上寄托班,老人们该玩玩,很潇洒,确实说起来老人辛苦一辈子,拉扯大了一代人,真的没有义务帮忙照顾下一代的孩子们了。

但是,我不同意当老人病了媳妇没有义务照顾伺候老人这个观点,作为子女赡养和照顾老人是法律法规规定的为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轻者不孝为人不耻;重者犯法,要吃官司。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我们中华民族是讲究孝悌的国度,我们该如何做好一个普通人该做好的孝敬老人这件事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老去,当你放弃了照顾病重老人的同时,你已经为子女种下了恶劣的病根,当你老了病了,你的子女也放弃对你的照顾时,你会泪流满面吗?你会悔悟太迟吗?

所以,真到了老人病了瘫了,媳妇不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不去管,而是要主动承担起伺候老人的重任,这样良心才能安心,这样才是为子女做了好榜样,而媳妇也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当你老了,才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是老胡,感觉我回答靠谱有正能量,请关注我!


老胡写实

老人没义务帮忙带孩子,这句话我是赞同的。

老人把孩子拉扯大,实属不易,年老了应该颐养天年,享乐。

父母生下子女,要自己教养。生而不养为何要生下孩子?

后一句媳妇没有义务照顾老人持保留意见。

子女赡养父母通过法律明文规定,是子女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通过道德来约束人们。这里就有人会有反对声音,那是子女赡养父母,不是媳妇赡养照顾。夫妻通过法律结合一体,那也就是一起承担赡养责任。不然为什么要称为夫妻共同财产?作为女婿也一样,当岳父岳母需要照顾时,也一样要尽力而为给予帮助。

回到原话题:老人没有义务带孩子,媳妇也没有义务照顾老人,当这一天来临时会怎样?前十年看婆,后十年看媳。是的,在你生育时,最需要帮忙的时候老人没帮忙,而年老了你也觉得不需要照顾老人。换位思考,当年婆婆也是自己带着孩子过来,有可能是三个更有甚者五六个孩子,在那个年代煮饭得烧火,还有割草喂猪,要下田耕种,各种生活的苦难都磨砺了,也一样坚强挺过来了,而现今的生活,一切自动化,只生一个两个,老人就会觉得年轻人太过矫情了。


所以我们作为年轻人,应该是理解老人,他们能来帮忙是情分,学会感恩,毕竟养育孩子的事情他们已经经历过了,年老了可以享享福,休息会。而作为父母的我们更应该自己带孩子,才能更深刻体会到自己的父母当年的养育是多么辛苦,更应该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个时候更应该要孝顺父母才对。


熙妈育女养成记

老人没义务帮忙带孩子是对的,但因此推断媳妇就没义务照顾老人我觉的就有一些本末倒置了,因为这压根就划分错了责任体。


老人的义务是带儿女到成人。把儿女带大成人后,无论从法律上还是道德上老人都完成任务了,至于带不带孙子就要看老人自己意愿了。提别是孙子孙女多的,带不过来的话带谁不带谁都是错。如果儿女以没带孙子为理由拒绝照顾老人,简直就是没天理啊。因为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是不容商量的。因为老人把你的老公带大了啊,他们已经尽了对你老公的扶养义务,所以你老公就有义务赡养老人,不管他们是否给你们带孩子了。 你说我自己和公婆又没有抚养关系,可以不尽赡养义务吧?那要是你老公也这么想呢。凡事要将心比心,如果你的爸爸妈妈老了你老公却不去照顾他们,理由就是你没照顾他的爸妈,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心酸?如果你爸妈恰好就你一个女儿,没有你老公的帮助你能照顾好自己年老的爸妈吗?这是同样的道理啊,为了家庭和睦,不要有没义务照顾老人的想法。带娃有困难可以尽力和老人商量,老人不想带孙子孙女也许真是老了,活着身体不行。可以和他们商量比如选个折中的方法,比如找个保姆和他们一起带,老人只需要监督保姆,陪孩子玩耍就行了,减轻他们的负担。


朱铁平

“老人没义务帮忙带孩子,媳妇也没义务照顾老人”,这话貌似有理,《婚姻法》确实没有明文规定儿媳必须赡养公婆、女婿必须赡养岳父母。

但,夫妻是命运共同体,应该互相扶养、共担责任。由此推导,儿媳应该有照顾老人的义务。

很多做儿媳的认为不公平:我每天上班、做饭、带孩子,上蹿下跳累成狗,公婆却每天打牌钓鱼跳广场舞。我最艰难的时候不帮一把,凭什么你老了动不了了却要求我来照顾?

对,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法律有时候看起来很反人性,却自有其道理。

任何物种的天性,都是亲爱自己的子女、而厌弃衰老的父母的。因为只有将全部资源(食物、安全)倾注于新生后代,才能保证种族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得以延续。有些少数民族,在食物匮乏的时代,子女会将失去劳动能力的年迈父母背入深山等死,以节省粮食。这种貌似泯灭天良的做法,却是沿袭了无数代的古老传统。物竞天择之残忍,未免令人唏嘘叹息。

但当人类击败地球上所有物种、统治了这个星球,且进入物质极大丰富的文明社会之后,种族消亡的风险已降低至无限趋近于零,食物短缺亦不再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对生存质量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即,尊重每一个生命——这也是文明社会区别于蒙昧社会的显著标志。

“幼吾幼,以及吾之老”(本人篡改),这是一种美好期望,也是一种契约。于是,“孝道”就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在法治社会的今天,则以法律条文或司法解释的形式得以确认。

《二十四孝》是反人性的,《婚姻法》也是反人性的。反的是人性中的恶,弘扬的是人性中的善。站在个体角度,从某个时间节点观察,有些确实显得不公平。但站在人类历史高度,从代际传承的时间长河中观察,却又是整体公平的。

不过,道理虽如此,但现今社会,年轻人夫妻双方都要出去工作,生存压力大。而老年人寿命普遍延长,退休后精力尚较旺盛,帮忙带带孩子,也是应该的。“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一家人之间,互帮互助,才能相亲相爱,才能体验到“爱”这种人类最高级的情感,才能真正享受到一个幸福的晚年。


毫米

本人做媳妇的,个人认为,老人是没有义务帮忙带孙子的。因为她已经完成了带孩子的使命,把自己的孩子带大,尽到了自己的义务。但古话说:羊又跪母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老人应有照顾生养自己父母的义务。同样的道理生养的儿子有照顾爸妈的义务,至于媳妇就没有义务了,因为她的照顾生养自己的父母!如果你是自食其力的媳妇,请你不要阻止老公用自己的钱照顾赡养他的父母!除非动你的那!如果你是依靠老公为生活来源的,更应该闭嘴好好教育下一代,好有更好的回报!


好好想想71499878


刷新一切152730410

你这个问题不是在就事问事,而是在拷问人性——其实,如同老人帮忙带孩子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一样,媳妇照顾老人也是照顾是情分,不管是本分。


真到那天怎么办,其实要看三方面:

一,老人待媳妇的态度,只要不太过,不做那种天怨人怒,缺德带冒烟的虐待媳妇,不把媳妇当人看的事儿,通常真有一天老人动不了了,媳妇也不会旁观的,纵使不能像对亲妈一样,但做到老有所养还是没问题的。可是也有一部分老不要脸的,年轻的时候折磨媳妇,到老了还想媳妇做奴仆一样伺候她,我认为给她三个字就好了——老不羞!

二,看儿子和媳妇感情,儿子媳妇感情好,即使公婆对媳妇不好,可是看在自己老公面子上,也不会坐视不理,保证老有所养也都可以做到的。

三,就看媳妇品性了,公婆缺德,夫妻感情又不好,或者夫早亡,再或者离婚后夫早亡,这时候真的就是看媳妇的心性是否善良了——善良的,受了再多委屈,看到老人动不了的可怜样子,多少都会伸一手管一管;心肠狠辣的,或者被公婆丈夫伤透了心的,这时候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给老人面子了,真的别奢求太多了。

话也说回来,刚结婚的时候没有媳妇不想和婆婆把关系处好的,后来会出问题,追根究底其实根本因由一定是在婆婆身上——面对媳妇的讨好,婆婆摆不正位置,仗势欺人;对待媳妇的稚嫩笨拙,婆婆缺少包容不算,还挑拨挑剔;面对儿子媳妇的亲昵,婆婆心态不正,非要“捍卫”儿子的“所有权”……

所以,固然后来婆媳关系问题忽悠对错,可是从角色开讲,婆婆绝对是婆媳关系问题的根源!


人不能太自私太想当然,老用道德绑架媳妇干嘛呢?!怎么就没人出来说女婿该不该给丈母娘养老是应该的呢

补充一点:法律上,媳妇是没有义务给公婆养老的,正如女婿没有义务给丈人丈母娘养老,老人没义务帮忙带孩子一样。所以以下言论,我仅谈论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人情”!


所以这里我专门解释一下:

首先,我在回答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会撇开个人情绪,尽可能用中庸的视角去看待和解答问题,竭尽全力摒弃个人感情色彩——不是怕事,是尽自己本分,避免自己言行误导读者。

其次,我之所以说婆婆是婆媳问题的根源,是立足于我国历史传承,公婆从古至今在婆媳关系当中就都处于优势地位——例如古时媳妇进门要被婆婆立规矩,新婚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为公婆洗手作羹汤,这些都是由来已久。我不否认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如今都存在“恶媳妇”,但是中国的历史因素就已经决定了“恶婆婆”绝对远远多于“恶媳妇”。而我正是立足于这样的前提下展开分析的。

最后,很多读者朋友说我的言论是不孝,不负责任——我这里也想反问如此指责我的朋友,你们是媳妇吗?你们的婆婆是我言论中折磨媳妇的“恶婆婆”吗?如果不是,你确定你真的知道“恶婆婆”究竟可以做到有多“恶”吗?如果以上三个问题有两个以上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你其实真的没有什么立场指责我的解答以及指责我解答中所说的“心肠狠辣的媳妇”——只因为,人遇事要懂得将心比心,如果你是女人,那请你扪心自问,这个世界上有几个女人天性恶毒?有几个恶毒的女人不是本性善良却被逼到绝路而无奈的抵死反抗?!

人们往往都同情弱者——人老了,不得动,的确是弱了,可是请问狼会因为老了不能动就变成羊吗?说到这又有人要来喷我了,“你怎么可以这么形容婆婆”吧啦吧啦……我如此形容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恶婆婆”。请相信我,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公婆恶起来,比狼更可怕!


所以,如果你不是恶婆婆,如果你没遇到恶婆婆,就请别急着对号入座吧,更别拿你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媳妇。其实,媳妇在嫁进夫家的时候就已经在婆媳关系中出于绝对劣势了——我有位朋友问我,说为什么媳妇们遇到婆媳问题都不想着沟通啊讲道理啊,非得忍着,让着,退着,把自己逼到绝路在猛然激烈反抗,从而让她们身边的大部分人都忽略掉她们所受的委屈,把她们定义为“恶媳妇”呢?我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中国历史上讲求孝义,子不言父过,重男轻女等一系列的历史因素导致了媳妇和婆婆的相处中,婆婆的地位绝对性的高于媳妇;因此,一旦有矛盾产生,遇到明理的有耐心有涵养的婆婆还好,愿意和你沟通;一旦遇到一个胡搅蛮缠的婆婆,你和她沟通她给你骂人,你和她讲道理她跟你说身份,你对她忍让她得寸进尺……怎么沟通,沟通什么?!在婆媳关系中,公婆不需要跟媳妇沟通,没必要和媳妇讲道理,端出身份就已经可以碾压媳妇,如果再拿出孝义,那就可以直接秒杀媳妇了。

然而这一切,在现代社会已经是行不通的了,那么要想婆媳和睦相处,老有所依,依旧端着古早的身架,真的是行不通了。如此,正面正确认识现状,尊重媳妇又有什么不好呢?!

有一点对任何人都是公平且有效的——那就是,除了你的生身父母和亲生子女,请不要对任何人报以理所当然的要求和想当然的期望,人生而平等,谁又真的比谁高贵什么呢?!


有故事的兜兜

老人的确没有义务看孙子。但是年轻人工作忙,孩子小,正是需要帮忙的时候。如果在儿媳最无助的时候,婆婆来了,尽自已的力量帮助带孩子,你想,儿媳妇儿能不感激吗?

不过,有的婆婆身体不好,带不了孙子,一定要记得出钱!

有朝一日婆婆需要儿媳照顾的时候,儿媳妇儿也不会熟视无睹,至少她担当起小家的家务,让丈夫去照顾婆婆。

就怕那种自私的婆婆,面对儿媳的难处不闻不问,既不出钱,也不出力。当她老了,需要照顾的时候,还挑儿媳妇儿的理,牢骚满腹……这种情况就需要儿子出面协调了,多做做媳妇的工作,同时主动担当起更多的责任,对媳妇的态度好一点。同时也要对自己妈妈的无理要求坚定拒绝,对自己妈妈的错误必须批评。

能照顾婆婆的儿媳妇儿是伟大的,善良的,应该得到奖励和尊重。


出杨相

我觉得这种问题就不该提,无疑是在增添家庭矛盾。

何为家庭?家庭就是一家人无论男女老少,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扶持共同把这个大家庭经营好。

对于相互之间需要尽的一些必要的义务,不去计较利益、得失。家庭要想和睦,一些东西是不能计较的太清楚的。假如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都算计的一清二楚,那这个家庭会过于冷酷,缺乏了人情味儿。使得家庭成员间关系渐渐疏远,感情变得淡薄,甚至变得还不如邻里间的关系好。

已经提到过很多次,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这点也是多数家庭、情感专家所认同的。这也是无数家庭所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

可如今,总是有些人要将老人带孙辈与儿女赡养老人放一起做讨论对比,使得原本不存在矛盾的两件事,慢慢被讨论出了一系列的矛盾。

讨论来讨论去,解决问题了吗?根本没有。相反,却给不少原本和睦的家庭制造出了矛盾。这是讨论这些问题的初衷吗?

老人带孙辈和子女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默认俗成的家庭义务。并不是某个人站在道德的高度随便讨论两句就能解决的问题,没有这样的圣人存在。

况且,多数人在讨论这两个问题时,都是把持着完全理性态度,把这两件事之间所应该具有的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摘的一干二净。闹不清这是在解决家庭问题呢,还是在法庭断案呢!无情的理论,永远解决不了家庭问题!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对象不是普通关系的人,而是具有浓厚感情的家庭成员。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量缓解家庭成员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的矛盾,尽量将家庭成员往一块儿撮合。让老人在精力、条件等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与孙辈亲近。让子女尽量多理解老人,愿意自觉真心的去赡养老人,让家庭成员之间尽量和谐、融洽相处,这样才能真正化解家庭矛盾。

而不是让家庭成员秉承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各成一派、互不相让,将好好的一个家庭分离开来。

有很多事情,理论上是对的,但放到实际的家庭事例中,却未必是可行的。不要试图以一己之力,去改变大的传统观念,没人有这个能力。

大多数人义正言辞的理性分析,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而已。如果设身处地,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如果都能做到,也就没必要费神在此讨论这两个问题了。

而且,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是,老人疼自己的儿子;媳妇儿同样疼自己的孩子。人,基本都是亲自己生的,这无可厚非。老人疼爱、照顾孙辈,儿媳妇无论出于感动还是感恩等,对老人的态度会好很多。家庭成员之间,能真正做到以心换心,无论是老人照顾孙辈,还是儿媳妇赡养老人,多数情况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所以,我的观点,不要推波助澜制造两极分化,应该尽量让家庭成员向和睦凝聚!

你是什么样的观点呢?


龍族社

夫妻一体,是媳妇照顾婆婆的终极理由。

说说我家的情况吧。我妈和我奶奶势不两立。因为,我妈怀着任何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奶奶都不会伸手搭过一把。

我妈要挺着肚子,备下一个月的干粮,准备生孩子。其实根本不用。因为她生完孩子第二天,就要下地做饭。

没有人帮她,没有人管她。

怕以她对她婆婆没有任何感情。

但是,她婆婆年迈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养老的份子,一点不少,我奶奶生活不能自理了,几个儿子家轮着住,该照顾的,她一点也不偷工减料。

因为,她认为,那是她应尽的份。因为她和她丈夫,也就是我爹,是一体的。我爹应该养的老,自然就是她的责任。

所以那个家,是怎么打怎么拆都拆不散的,因为他们是一体。无论什么,根本不讲究谁赚得多谁赚得少,每个人赚的,都是这个家的。每个人的事,都是全家人的事。

夫妻一体,是媳妇照顾婆婆的终极理由。

如果你婆婆没有遗嘱指定由你丈夫本人继承,那么就是共同财产。

所以,看在枕边人的份上,老人该照顾还是照顾,无法计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