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地撤县设区,改回2000年前原名,外地游客表示太难不会读!

在西安以南,秦岭以北,有一个小县城,名字不耀眼,但历史有上万年!从原始公社氏族到夏商时期一直有文明记载,如今几千年过去了,这里仍然物产丰富、风景迷人,本地产出的美味葡萄“户太八号”声名远扬——这儿就是西安户县。

不过,就在一年前,这里撤县设区,并且改了个名字:鄠邑区。

鄠是“户”的繁体字,读音相同。因为文字过于生僻难写,许多当地人对改名一事表示不接受。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时期,这里就叫做鄠邑了,一直沿用直到1964年改为简称。

此次改名,虽然得到不少质疑,但官方的答复是正本清源、尊重历史,因为关于“鄠邑”的称呼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

既然当地人都觉得难写难认,外地游客就更加了。其实西安的文化渊源流长,外地人第一次来西安旅游,纷纷表示,感觉自己变成文盲了,很多字都不认识,就算知道怎么读,也不明白意思,真让人头大。看来改名后,外地游客们可又得多补一堂课了。

所以想来这里玩,先得学会念地名,毕竟是世界古都,文化不能丢。

除了鄠邑区,陕西类似的生僻地名还有很多,比如宝鸡虢(guó)镇、沣滈(hào)岚皋(Lan gao)等等,不过说到生僻字的终极挑战,不得不说“鄠邑渼陂萯阳湖”,第一次来西安的游客打车,恐怕都不知道怎么跟司机表达。

你会念吗?这里的正确说法是鄠(hù)邑(yì)区渼( měi)陂(bēi)湖萯(bèi)阳湖。

鄠邑区北邻西安,南靠秦岭,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这里有大大小小36条河流,全部发源自秦岭北麓,环绕西安。虽说名字难念点,但鄠邑区的美景多,著名景点有:太平国家森林公园、朱雀国家森林公园、草堂寺和祖庵重阳宫等。

外地游客来这里玩,先要学会怎么读写这两字,否则,这恐怕就是你到达不了的远方了。

关于这个地区的改名你觉得有合适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