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派大臣問康有爲,如何變法成功?康有爲這麼說,大臣心裡涼了

清王朝在甲午戰爭中慘敗之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件》,清王朝的統治危機進一步加深了。此時在位的光緒皇帝不甘於做亡國之君,於是準備起用康有為等人,實行君主立憲式的變法,可是遭到了守舊派官僚的阻撓,他們以康有為官職低(工部主事,正五品)為由,說四品以上官員才能面君。光緒無奈之下,只能委派大臣去對康有為的變法主張進行考察。

光緒派那些大臣去見康有為呢?分別是李鴻章、翁同龢以及榮祿。這三人將康有為召至總理衙門西花廳,開始了極具火藥味的問答。當時這三人,李鴻章在簽訂《馬關條約》之後,仕途受到冷遇,不便多問;翁同龢是帝師,是傾向於變法的,所以無意刁難;而榮祿是慈禧太后的人,是守舊派官員的領頭人,於是主要是榮祿發話。

榮祿氣勢洶洶地質問:“康有為,你常言變法變法,可知祖宗之法不可變?”

康有為正色回答說:“祖宗之法當守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守祖宗之法。你現在是總理衙門大臣,可知太祖太宗時期並沒有總理衙門,這總理衙門就不是祖宗之法。”康有為的一席話,氣的榮祿一時說不出話來。

接著,榮祿又問:“那依你的意思,大清朝該怎麼變法啊?”康有為回答說:“當效法日本,實行君主立憲體制。”榮祿再問:“如何做,變法才能成功啊?”這時候,沒有政治鬥爭經驗的康有為說了一句足以影響其命運以及變法成敗的話。

康有為說:“殺一兩個紅頂大員,變法就成功了。”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採取強硬手段對付守舊派官員,不惜殺之。康有為的這句話,把在場的李鴻章、翁同龢以及榮祿都得罪了,他們三人都是紅頂大員,心理一涼,保不齊康有為變法的屠刀將來會落在自己的頭上。於是翁同龢回去報告光緒,康有為的法子不錯,但人不能用。而榮祿則向慈禧太后說,康有為之法是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