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巴基斯坦国力强盛了,会出现两德合并那种情况吗?

蒲公A

自从1990年柏林墙倒塌以后,两国都有的相互合并的意愿。也不能说是两国,本来就是一个德国,只是因为二战后美,苏分占德国导致的结果。两德人民还是有很大的统一愿望,同时也不存在谁被统一的民族矛盾。自然前提就会相对容易。



另一方面两德在地理上并不存在问题,只是二战的结果导致的分裂。两国的领土都是相邻的,不存在跨越的问题,这就给统一带来了更多的有利条件。

柏林分治状态

返观现在的东巴(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相距遥远,两国在地理领土上就相对麻烦。很难做行政上的统一协调,更别说交通等问题导致的国家成本增加。进而也让整个双方出现巨大的资源浪费现象。


而且对于再次合并比较留要涉及到部分利益集团的问题,谁统治谁的问题。甚至包括民族内部矛盾问题,经济发展先后问题。等等这都需要绝对的细化协调。这可不是轻易就能够合并的。两德的合并还经过了数年的消化,和相关机构重建,才得以让国家正常运转。

而且东巴与西巴之间有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印度,本身就是因为印度的存在,让两国就此分隔。对于印度这样的强大敌人,根本也不可能让两国彼此之间跨越自己的领土,相互往来。这样不等于将印度的安全对两国根本不设防吗?



而作为印度只会让两个国家分裂,这样才最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这也是1947年印巴分治以后,到第一次印巴战争期间,印度始终想要获得的结果。


而再让两国谈合并,就是印度这个天然敌人消失了,两国也没有什么合并的基础。而对于这样各自发展各自的经济,也未尝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淡然小司

巴基斯坦与孟加拉成为两个国家,源于印巴战争印度对东巴基斯坦的占领,也就是如今的孟加拉国,而巴基斯坦成为独立的国家则源于英国殖民者撤出印度次大陆时的印巴分治,印巴分治主要是按照信仰不同而划分的,而巴基斯坦正是信仰伊斯兰教教徒划定的区域,因而东西巴基斯坦最初联系也就仅仅宗教信仰相同而已!


而历史上印度次大陆就鲜有大统一的国家,印度如今能成为如今统一的国家还得益于他的印度主子殖民遗产,东西巴基斯坦更不用说除了当年同属英国驻印度总督管辖,再没有太多的牵连,而更为明显的是孟加拉人群属于典型的南亚人种,而巴基斯坦则更接近中亚的白色人种,两者基本上没有同一个国家内部认同!



而且如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经济发展都差不多,相对来说,孟加拉的自然资源更加优良,发展潜力也更加雄厚,而且因为孟加拉是印度扶植起来的,在关系上与印度也不错,近些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孟加拉也相应的获得不少机会!



而东西两德则不同,两德成为独立的国家是因为二战后美苏两个阵营各自扶持亲自己的势力的结果,而德国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德国源自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随后分裂成众多的王国,在历史上没少受因为松散而受到周边大国的欺凌,而因反对拿破仑在欧洲的扩张,英国人扶持了当时还是被称为德国地区的普鲁士,从普鲁士统一德国后,直到现在德国一直是一个强国,当然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随着东方阵营苏联的瓦解,华约也相应的解体,驻扎在东德的苏联军队撤出,让东西两德有机会单独处理自己的事情,而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和华约的解体也意味着对应的经济体系的解体,在经济严重滞后的东德与当时世界经济第三大国的西德相比,更像一个穷困潦倒的游子来到富裕的老家,合并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因此即使巴基斯坦经济强盛了,也很难对孟加拉构成吸引力,而且即使巴基斯坦经济发展起来,孟加拉也不见得发展不起来!


嘟嘟超

首先是巴基斯坦如何实现强大,其次是巴基斯坦与孟加拉是否能再次统一。如果巴基斯坦强大不了,那还谈什么统一。

先看看德国如何强大的,二战后西德与世仇法国和解,什么阿尔萨斯洛林,什么鲁尔,都不再是问题,并且联合自强,推动双方以及整个欧洲经济的发展,发展起来的西德对东德有着强大的向心力,最终苏联松口之后,实现统一。

巴基斯坦要统一,如果遵循德国路径,也要与印度和解,双方彻底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如此,军备不会再沉重,并且可能与印度联合发展,成为推动南亚发展的双核,发展起来的巴基斯坦对孟加拉当然有吸引力,而且印度也不再阻碍。不要说因为不满才独立,巴基斯坦真要发展起来,难保要求重新合并的势力不会回潮。

当然,还是涉及到最核心的问题:克什米尔,已经打了60多年,目前还没有看到和解的迹象,谁也不让谁,“德国路径”的第一步还没开启,从1870普法战争到1963年法德签订《爱丽舍条约》最终和解,93年时间,以此算,印巴和解还有很多年,并且肯定会更长。

不过巴基斯坦发展也并不一定遵循德国路径,其他路径也可以发展,欢迎各位留言讨论。


北玄武


结婚容易,复婚特难。曾经的大巴基斯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被印度肢解成巴基斯坦与孟加拉两个独立的国家,即使未来巴基斯坦强大了,巴孟两国也绝无可能重新合并成一个国家!

因为当初的巴基斯坦与孟加拉这两个地区搭伙过日子,组成一个国家,实属殖民者英国操弄的“包办婚姻”,彼此间没有爱情,同一口锅吃饭了几十年后被仇敌印度用武力拆散,各自成家立业过日子,这是不可逆转的现实,未来想要“复婚”,重新合并成一个国家,无论是巴基斯坦、孟加拉,还是印度,都不答应!为何?

【 巴基斯坦第一名模 阿夫扎尔 】



一、巴孟历史上只有两个共同点

现在的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都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由大家都熟悉的东印度公司治理。二战后,随着世界各地的民族觉醒,独立运动如火如荼,二战中元气大伤的大英帝国堕落成日已落帝国,国力虚弱,已经无力再殖民南亚这片广袤的土地,不得不允许对方同意。然而由于伊斯兰教地区与印度教地区的对立十分严重,加上日已落帝国为了日后保持对这片土地的影响力,维护一己私利,对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族群的对立情绪加以利用,1947年6月,英国驻印度末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由此,印度与巴基斯坦相继成立。当时的巴基斯坦包含了直线距离超过2000公里的飞地孟加拉地区。

巴基斯坦(西巴)与孟加拉(东巴)作为一个国家的两个组成部分,彼此间的共同点只有两个,一个是这两个地区都是伊斯兰教占据绝对多数的地区,另一个是这两个地区都是日已落帝国的殖民地。他俩搭伙过日子,实属日已落帝国操弄的“包办婚姻”。

1971年,印巴战争,在印度军队与孟加拉地区分离组织的联手打击下,巴基斯坦不敌,被印度成功肢解,孟加拉地区脱离了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日已落帝国的“包办婚姻”解体了,南亚由此多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巴基斯坦的实力被削弱了一大截。


二、巴孟不同种族缺乏认同

现如今的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差异性相当明显,首当其冲的是两国种族的巨大差异。巴基斯坦的主要民族是旁遮普族、信德族、普什图族和俾路支族,而孟加拉的民族多达20多个,其中孟加拉族占全国人口的98%,是南亚古老民族之一。

巴基斯坦与孟加拉民族林立,两国没有共同的民族,不同种族之间缺乏认同感,特别是独立了这么多年,再让合伙过日子,哪个主要民族都不乐意。因为,民族的世界发展趋势是走向独立自主,而不是合伙过日子。

三、巴孟不同文化缺向心力

巴基斯坦与孟加拉虽然都是伊斯兰教国家,但两国的文化截然不同,比如孟加拉的文化是各种传统习俗及其外在影响的产物,有些传统习俗是深深地根植于史前时期,另一些则是形成于近代,而迷信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还十分普遍。

巴孟两国的文化差异非常大,两国缺乏向心力,谁也不愿意放弃独立自主的现状,重新合并,搭伙过日子。

四、巴孟没有共同语言与文字

巴基斯坦语系繁杂,地方土语和方言多达几十种,使用的主要民族语言有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和俾路支语等,通用语言是英语,宪法规定的国语则是乌尔都语它的语言状况跟近邻印度一样复杂,同样通用英语。

而孟加拉的语言就单纯多了,全国人民几乎都是使用官方语言孟加拉语,人们的沟通与交流更顺畅,沟通成本低,这个方面,巴基斯坦是没办法跟孟加拉比拟的。

巴基斯坦与孟加拉使用的主要语言不一样,没有通用性,两国绝大多数的人民是无法交流与沟通的,文字也是如此,彼此间是生疏的,有着无法逾越的隔阂,又怎么可能重新合并呢?


五、地理隔绝,国家管理成死穴

在“包办婚姻”的历史阶段,东巴基斯坦(孟加拉)与西巴基斯坦在地理上是分离的,被印度隔绝着,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属于大型飞地,两者的直线距离超过2000公里以上,东西巴基斯坦的来往与管理十分不便,这是无法克服的难关,也是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分离主义强盛,并轻易被印度肢解成两个国家的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


六、印度绝不允许巴孟重新合并

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想独吞克什米尔全境,为了打了三次大战,至今依然是互为头号死敌,和解之路遥遥无期。而印度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用武力支持了东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分离战争,成功帮助孟加拉脱离西巴基斯坦,获得独立,严重削弱了巴基斯坦的实力,绝对不会同意巴基斯坦与孟加拉重新合并成一个国家,壮大头号死敌的实力,必然会使尽一切办法与手段,阻止、破坏巴基斯坦与孟加拉的合并,印度完全做得到,不仅印度的经济与军事能力远远高于巴孟两国累加的实力,还在于印度把巴孟两国隔绝着,只要印度需要,就能轻而易举地切断巴孟的空中、陆地、海上通道,使之成为无法通联的1+1=0的两个个体,合并成为名义上的事情,徒有虚表,没有任何的意义。


飞狼

【东西德国】

1、地理。山水相连为两德统一提供了地理条件,两德边界北起波罗的海,南至捷克边界,总长约1381公里(不包括西柏林边界),地理上的“接触面”够大,地形以平原为主,没有高山大川等地理屏障。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之间的地理“接触面”为零,中间隔着印度,两国直线距离超过2000公里,陆地交通需要过境印度(印度的基础设施众所周知),空运需要飞越印度领空,海路需要绕行印度半岛南端,比如从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出海,到达孟加拉国的吉大港,约7500公里,地理条件对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极为不利。

【南亚宗教分布】

2、历史。自从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第二帝国(普鲁士德国)统一,两德地区的人民就生活在一个国家里,人民已经对国家形成认同,德国的分裂是二战造成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在历史上长期属于各自为政的两个地区,没有形成过现代意义的国家,南亚次大陆的“统一”是英国殖民主义的结果,此前的印度是一个地理、文化概念,而不是国家概念。英国的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促成了现代巴基斯坦国家(独立时包括孟加拉国)的形成,而英国殖民者只是以简单的宗教划分国家,没有考虑(存在故意可能性)宗教以外的族群文化差异。

【印巴分治】

3、族群。两德境内的居民都是以德意志人为主,说德语(口音有低地德语和高地德语的差别),宗教有天主教(南部)和新教(北部)的差别,民族认同感没有问题。巴基斯坦主要有旁遮普人、信德人、普什图人和俾路支人。孟加拉国有20多个民族,其中孟加拉族占全国人口的98%,是南亚古老民族之一。两国人民缺乏统一的民族认同。

综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分裂,除了印度入侵的原因,内部也存在很多矛盾,比如东巴人(孟加拉人)认为西巴人占据了国家的主要部门和资源,并企图“统治”东巴人民,因此,巴基斯坦国力强盛,也很难出现两德合并的情况。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吴下阿蒙毋忘在莒

不可能出现!巴基斯坦跟印度孟加拉三国是属于不会妥协也不可能合并的三个国家。当年英国之所以把孟加拉划归巴基斯坦是认为这两个地区都信奉伊斯兰教,而印度信奉的却是佛教跟印度教,这两个教在信仰方面水火不容,打得乱七八糟。由于巴基斯坦与孟加拉把印度夹在中间,这使得印度有被包围的感觉,这是屡次印巴战争的起源。所以在1971年,印度发动了对巴基斯坦的战争,直接策反了孟加拉国,然后联合孟加拉国军驱赶巴基斯坦驻防军。

由此可见,孟加拉国独立的原因就很明显了,一个是印度不想让巴基斯坦太强大,二是孟加拉国自己想要独立。这第一个原因是外因,第二个原因则是内因。外因的事可以靠外交解决,内因就得凭实力了。这跟东西德合并完全不一样,东西德分裂只是外因干涉,他们内部则是渴望统一的。

其次,巴基斯坦从实际上并没有强过孟加拉国。这两国从总人口,总经济产值,甚至产业结构上面都几乎相似,可以视为是同进同退的。巴基斯坦很难在国力上把孟加拉国拉开拉大。如此,则孟加拉国凭什么回归!


优己


从地图上来看,巴基斯坦比孟加拉面积大了很多(79万平方千米:14.2万平方千米),但是目前两国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却是比较接近,目前巴基斯坦的GDP是2600亿美元左右,而孟加拉是2200美元左右、人口也基本相当(巴1.67亿:孟1.47亿)。如果巴与孟重新合并在一起,那么巴基斯坦的GDP和人均收入,至少要达到孟加拉5倍以上才能考虑。但是,以巴基斯坦目前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增长(孟加拉反而比巴增长快),50年以内很难实现再次统一!


左至右:叶利钦、科尔、老布什

就算是巴基斯坦将来达到了孟加拉国力的5倍以上,那么统一的问题也非常难以成行。以当年两个德国统一为例,以德国世界第三的经济规模和非常富裕的国民来说,统一后目前德东的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当初承诺的统一以后国民所得在一定时间内要保证持平没有实现,德东居民的收入仅为德西的75%左右,并且德西那些大牌的国际型企业往东部投资很慢,而两地居民也相互看不顺眼!德东人认为,当初的统一是错误的,是被受骗了!德国政府的承诺成了一纸空文…;德西人则认为,德东人懒惰,除了向政府要钱以外什么都不做!这种剥削已经使德西人的生活水平下降了…。总之龃龉不断!

如果巴与孟谈统一的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怎样平衡两地人民收入的问题,富裕的一方肯定要拿出巨额资金去平衡这个事情,而富裕地区的人是否愿意?打一个比方,你原来一个月收入10000,现在要求你一个月拿出2500-3000(一年是多少钱?)给基本上与自己素不相识的人,你会愿意吗?并且这种“支付转移”要很久的时间…人么,总是自私的!并且,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投入不简单是个人收入问题 这里还有基础设施、科教文卫体…等等给方面的长期投入…到了那个时候,富裕地区能否“吃得消”?是不是觉得贫困地区是累赘?

总之,任何地区长时间分裂以后“谈统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统一是“心的统一”而非“身的统一”。


皇家橡树1972

这个命题有问题,非常不妥。东德西德本来是一个国家,都是德意志人。民族认同感很强。但巴基斯坦就很不同。

其一,巴基斯坦是梦巴顿方案的产物,是英国殖民者退出英属印度时人为草草划分的,这为以后纷争埋下种子!

其二,巴基斯坦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按伊斯兰教划分的,国内民族众多,旁遮普人,信得人,普什图人,卑路支人,拉贾斯坦人,没有主体民族,现在仍然存在民族分离主义,卑路支人,普什图人都在闹分裂。

其三,当时的东巴,即孟加拉国主体民族是孟加拉人,注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孟加拉人,而西孟加拉邦是信仰印度教的孟加拉人!孟加拉与巴基斯坦根本没有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更谈不上!

其四,巴基斯坦是由英国殖民者生硬捏到一起的,跟印度一样,有进一步分的可能!


片云2

德国这个家庭夫妻俩分居了,但是还是同城。

而巴基斯坦这个家庭分居了,但是是异地。

我都说了多少遍,异地恋不靠谱。

所以,没可能!


小深刻的旧书

卡利斯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合并的可能性反而是比较高。卡利斯坦,意为“纯洁的土地”,它涵盖旁遮普省、哈里亚纳省、昌迪加尔市、新德里市、喜马偕尔省、拉贾斯坦省、古吉拉特省、乌塔拉肯德省。锡克族是信仰锡克教Sikhism的旁遮普族,这些人多住在目前印度控制的旁遮普邦。15世纪后期,身为贵族的那纳克Guru Nanak(1469—1539),在印度教的基础上创立了锡克教。此教信仰一神论,提倡人人平等、友爱,反对不平等的种姓制度。

锡克教脱胎于印度教,却以反抗印度教和印度作为自己的教义。虽然锡克教徒和穆斯林未必全无隔阂,但是锡克教徒目前的主要对手是印度,因为在印度政府的长期管治下,锡克教徒受到压抑。目前锡克教徒和穆斯林有了共同的“敌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他们能够共同作战,那么就开启了逐渐融合和契机。

值得一提的是,巴基斯坦人口之中人数最多的“主体民族”是旁遮普族,锡克教徒的主体也是旁遮普族,换而言之,锡克教徒和巴基斯坦主体民族之间的语言是相通的,血缘是相通的,加上现在反抗印度的意志也是相通的。巴基斯坦人和锡克教徒目前的“分裂状态”,实际上是如同西德和东德之间的,同一民族的分裂。这种分裂和西德与东德之间的分裂比较相似,是“主义”的分裂,是可能并且应该重新凝聚与团结的。

恶奴闹臭邦Arunachal是印度政府成立的一个伪政区,该地原为中国固有领土。阿萨姆邦虽然已经被“雅利安化”,其语言变为印欧语系语言,其信仰变为印度教,但阿萨姆地区主体民族的血缘起源于中国云南省(德宏地区勐卯)。阿萨姆族是云南省德宏地区西迁移民的后裔,其民族起源的记载他们的先人是由一位名叫昭龙苏卡法Chau Lung Sukapha的首领的带领下,从云南省勐卯,即今瑞丽市一带迁来的。故而,恶奴闹臭邦和阿萨姆邦应该回归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