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古村趣事四 窯丘鐵船建大廈

人們都說高樓大廈河源沈,這話一點都不誇張。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建設,河源沈家的民房,不僅高大,而且造形美觀,結構巧妙,廳堂的橫樑掛壁,都精雕細刻著各種人物鳥獸,樓臺亭榭,飛瀑流泉,品酒舞劍,無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就連天井邊的石欄石窗,也是雕滿了各種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等圖案,逼真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往往叫你留戀忘返。我家大屋天井的橫樑上,雕刻著的古戲劇人物,音容笑貌,逼真逼現,有一個老祖宗,天天望著他們,有時是談笑,有時是相罵,最後竟至瘋了,把那些雕刻的人頭全都砍掉了,我小時候看到的都是沒有頭的木雕,即使沒有頭,那身段同樣逼真。尤是那有13口天井,88重門檻的大廈,更是聞名遐邇。那時期,許多人都慕名前來參觀,結果是進了屋,便象是進了迷宮一樣,分不清東西南北,穿來穿去,就是找不到原路出來。動亂初年,饒豐馬家有一青年,在一次批判會上,為一個老幹部說了一句公道話,就被打成現行反革命,造反派天天批鬥他,他無奈,只好逃走,造反派就追,他跑到沈家,被一好心人藏進大廈,造反派追到沈家,在大廈裡搜了整半天,也沒有找到個人毛。只得敗興而歸。造反派走後,好心人把他叫出來,叫他到外面躲幾天,以免引更大的災難。這青年一再感謝沈家人的救命之恩。你看,要不是這幢奇巧複雜的大廈,這小青年也難逃一刧。這幢大廈結構之宏偉,佈局之奇巧,做工之精細,雕刻之逼真,不能不令人驚歎。據說這幢大廈的建立,有賴於一口古窖的發現。傳說,餘氏祖先來到沈家後,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也成了一個小財主,因而長年要請幾個長工幫忙種田管業。一天,東家老闆叫一個長工去村南邊犁田,那個長工一上午竟幾次犁斷了犁頭,老闆心疑,叫長工回去休息。晚上,老闆帶領自已的兒子們來到犁斷犁頭的田裡,用鋤頭鐵鏟挖開田裡深層的泥土,結果挖到一隻小鐵船,天哪,那真是一座古窖,計有金銀古玩多件,老闆大喜,和兒子們把鐵船抬回家,並把那丘田取名為斷頭丘。他因意外發了橫財,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大財主。於是就開始興建大廈,開始時是獨立的幾幢,後子孫們又把各幢串聯起來,就成了現在有13口天井,88重門檻的巨大樓群,裡面的廂房,明房,暗房,書房,計有六七十間,大小丁堂十幾個。大廈內住有三四十戶人家,一百幾十號人口,一到農閒時日或陰雨天氣,大廈內的各廳堂便跟劇場影院似的,到處是人,滿屋是歌聲,小孩子有跳繩的,有搭炮的,大人們有下棋的,有打牌的,婦女們則坐在一起納鞋底,打毛線,歡歌繞樑,笑語飛揚,人們的生活雖說很苦,但對前程充滿了希望。由於人丁的增多,股房支派的延伸疏遠,房屋修理困難,於是大廈的一些邊角處,天井口就漫漫腐爛倒塌,到上世紀八十年才全部拆除,一些精雕細琢的花板,分散在各家各戶,均有考古價值。有一戶人家,光幾塊花板,就賣到了三千多塊錢,摺合現在的價值,那就是三四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