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亲信宣称伊朗政权将会结束,这是在释放什么信号?

四重昼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所谓特朗普的强硬言论,都不是特朗普本人放的话,不知道这是特朗普学乖了,还是目前白宫给自己留一些退路。比如:要求各国在11月4日前切断与伊朗的贸易往来,是特朗普的白宫官员首先放话的,特朗普自己在推特上的表态是和沙特国王聊的不错,而现在这个表态,又是所谓的盟友和一个前市长,七师弟现在给大家聊认为,这是美国的试探。为何需要试探呢,因为这个话题牵扯太多了,且美国发出的信号太过于敏感了。那么美国在释放什么信号呢?七师弟从种种迹象梳理下。


美国要在能源方面继续强势

对于伊朗开刀,美国选择的不是核武器,不是以色列,不是叙利亚等等支点,而是选择了从能源入手,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深远考虑,特朗普要求沙特国王增产,就是赤裸裸地抢占能源市场,瓜分伊朗出口份额的体现,毕竟沙特的国家石油公司阿美都是美国控股的,沙特卖油收益都可以给美国分红,在相关各国没有条件直接从美国进口石油的情况下,从沙特进口石油,美国人分到的红利也不少。


打乱欧洲的复兴节奏

之所以欧洲会从伊核协议开始与美国分道扬镳,且之后德法与伊朗的日渐亲密,七师弟总结过,因为欧洲大国的经济重新振兴,离不开伊朗丰富的原油储备,及其拉低国际油价的效果,而低油价,就等于更低的工业与社会成本,这对欧债危机之后的欧洲复兴,无疑是大红包。而特朗普对此,是特别介意的,不仅仅是欧洲贸易战之中特朗普的言行证明了这一点,七师弟给大家介绍一些细节,德法利用伊核协议与伊朗暧昧,签订了诸多大单,其中包括空客集团的大单和德国意昂电力与伊朗的核电站大单,这些大单,被特朗普发起的制裁措施几近泡汤,为此,德法两国领导人一度致信特朗普恳求其放手,但是特朗普并没有理睬。



敲打俄罗斯的地域同盟阵营

经过叙利亚问题的七年鏖战,俄罗斯与伊朗、土耳其等国的政治同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在伊拉克反美什叶派登台、卡塔尔与美国撕破之后,这一地域几乎成了相互抱团取暖的地域同盟,伊朗更是在叙利亚与以色列问题之中,时刻充当急先锋的角色,美国在增兵乌克兰与东欧的同时,继续以能源为抓手,敲打俄罗斯阵营,同时在乌克兰问题上持续挑动俄罗斯底线,说明这是美国正在有意识有计划的,敲打俄罗斯的地域同盟。


以上就是近期伊朗问题之中,七师弟认为美国传递的信号,诚然,此时的分析确实有些过早,因为美国的表态还没有最终上升到总统和国会层面,伊朗对此的回应目前也比较冷静,未来如何,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七师弟

精神战术,毛用没有!只不过是川普的亲信也好,因他的第三方制裁而获利者也罢,也可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在为川普鼓吹政绩并制紧张空气,威胁欧洲日本早做打算,回到美国霸权体制下。但天下有几个人能信?


说伊朗政权将会结束,只能通过四种方式,一.是外部力量的武装入侵,象伊拉克那样强行摧毁其国家政权;二.是伊朗内部发生象乌克兰那种政变;三.是伊朗国内出现了叙利亚那样被美国收买的反对派势力,迫使伊朗政府交出政权;四.美国的极限制裁压力迫使伊朗民意发生颠性改变。除此尔外,别无它途。

一 . 外部力量的强行武力摧毁,有无可能?

当今世界,有能力摧毁伊朗现政权的外部力量也就有三家,但既有能力也有意愿的力量就只有一个,就是美国。那美国人真敢象当年对付伊拉克那样孤注一掷地去推翻伊朗政权权吗?伊朗与当年的伊拉克完全不同,其国民90%多均为什叶派穆斯林,唯一的反对派是比现政府对美政策更强硬的内贾德派,面对美军的入侵,伊朗国民不用战争动员,必将是象当年越南那样全民皆兵。

八千多万人口,得有四千万支枪瞄准入侵者,伊朗的地貌却跟阿富汗相仿,美军重装备无法展开,官兵们随时随地都处于四面八方的火力威胁,黑鹰坠落的惨烈场面会随时伴随他们。在这种战场态势条件下作战,美军准备付出30万还是60万条生命代价?美政府准备为每位死亡官付出50万还是100万抚恤金?伤兵如何补偿?消耗5万亿还是10万亿美元战争经费?就算仗打赢了,美国政府、全民、国家整体破产崩溃也是必然的结局。这仗特朗普政府敢打吗?



二 . 反对派上台伊朗对外政策能否发生颠覆性改变?

就算反对派上台就能屈服于特朗普政府的压力,把伊朗的石油出口纳入美国原油期货市场吗?或者鲁莽地违反【伊核协议】,去招惹安理会的制裁吗?别做梦了!内贾德更不会屈服于美国压力,也没有美国人希望的那么鲁莽,并且他头上还有个哈梅内伊,所以别指望精明的波斯人干蠢事!这种假设也不成立。


三 .伊朗国内能否出现叙利亚种多如牛毛的亲美反对派

众所周知,伊朗的国情与大多数其它国家不同,它的民情中不存在与什叶派政府持不国政见势力发展的土壤,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成功,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被灭,以霍梅尼为首的伊朗政教合一政权就一直处于至少90%以上伊朗民众的支持中,由于美国多年对伊朗的敌视和打压,在伊朗的政治生态中,只有反美立场的政治主张可以大行其道,去容下半点亲美观点的生存。即使个中出现几个被美国收买的“奸臣贼子”,都用不着政府出手,那些强硬派的老百姓也得把他们拆巴了。


四.由于美国的制裁施压能让伊朗民意发生颠覆性改变吗?

特朗普政府的制裁施压倒底能产生多少压力?目前虽有些欧洲企业暂了伊朗的石油贸易业务,但规模更大的两桶油原油期货市场油企、印度等世界更多油企不惧特朗普政府的装屁,仍在伊朗开展大量业务,大量财源正滚滚流向伊朗,相比【伊核协议】生效前,伊朗的民众处境已有极大的致善,三年前的种极端困境下伊朗民意能与政府一致反美,为什么现在却能发生结束政权的颠覆性改变呢?是伊朗民众集体吃错了药,还是特朗普对他使用了什么魔法?纯属扯淡!

所以他的这种说法只是在闭着眼睛说瞎话,没人能信。


铁岭锋

朱利安尼的表态是美国对伊朗政权进一步施压的表现。我们不应该对这段发言进行过度解读,甚至上升到伊朗和美国发生战争的程度。所谓终结伊朗政权,并不是美国真的要让伊朗改朝换代,毕竟美国也没有能力把握伊朗失控的下场。

自从1979年伊朗爆发了霍梅尼革命以来,美国就对伊朗奉行敌视政策。伊朗视美国为大敌,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对伊朗进行了事实上的封锁。每一届美国总统都把伊朗视为眼中钉,尤其是到了小布什时代,伊朗变成了“邪恶轴心”之一。奥巴马上任后与伊朗达成了相关的核协议,这被认为是改善美伊关系的重要一步。然而,在特朗普上任后,一切都被破坏了。
(朱利安尼和特朗普)

特朗普和小布什一样不喜欢伊朗,甚至比小布什更甚。在叙利亚,巴以问题和核问题上,特朗普和伊朗格格不入。他废止了与伊朗达成的核问题共识,即便英法德三国领导人对他连番苦劝也没有改变什么。而他的好朋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是宣称找到了十万份伊朗核计划的文件。就在近日,特朗普还叫嚣要让全世界不再进口伊朗的石油,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印度,土耳其,乃至欧洲国家都对此表示反对。

朱利安尼在此时跳到前台,对伊朗施压。然而,他所谓的让伊朗政权终结,不过是说说而已。在卡特,小布什,奥巴马时代,人们多次猜测美国会对伊朗展开军事行动,但后来都没有打。

伊朗是一个地区大国,虽然伊朗的军事实力并没有战胜美军的能力,但美国要拿下伊朗,肯定会付出比阿富汗,伊拉克更惨重的伤亡,投入更多的财政资源。这对目前经济发展疲软,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美国可不是什么好事。
(鲁哈尼)


美国也在尝试通过扶持伊朗国内反对派,异见这对伊朗进行演变。今年爆发的两次大规模游行证明,伊朗人虽然渴望打破禁锢,却并不希望改朝换代。伊朗人更关心收入,关心工作。从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的身上,他们看到了许多反面教材。美国的扶持并不能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朱利安尼此番言论,对于他个人而言,是一步好棋。他可以以此向特朗普邀功,靠拢,得到总统的赏识。
(哈梅内伊)


伊朗和美国的关系很差,即便如此,美国也不会让伊朗真的改朝换代。


朱兴子

毫无疑问,特朗普的亲信当然是效忠于特朗普了。特朗普现在显然是学聪明了些,有什么事都是让手底下的人先放话,自己躲到后面看着——这傻子终于开窍了。在6月26日,白宫的一位高官放话称:各国在11月4日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7月1日,朱利安尼宣称:使伊朗政权更替正是特朗普的目标。


这种做法无疑让特朗普能够少受很多批评,见势不妙,大可将责任推到手下人的身上——“这是该官员个人的行为,不代表美国的官方立场”,这句话想必大家都熟悉。美国历届政府都是这么干的,只不过是出了特朗普这么个“奇葩”。前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的讲话,实际上就是特朗普的态度,也是美国的最终战略目标。如果能够把伊朗变成亲美的政权,把鲁哈尼与哈梅内伊推倒,那对美国来说,整个中东就“尽在掌握”了——伊朗的战略地位可比叙利亚重要得多。特朗普的胃口可是够大的,但愿他可别噎着。


特朗普的亲信宣称伊朗政权将会结束,这是在释放什么信号?

第一,推翻伊朗政府,一直是美国政府的目标,也是以色列的目标。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就这个目标,美国政府为之“奋斗”了四十年。自伊朗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之后,直到现在也没能够实现。朱利安尼不过就是把美国的战略目标说了出来而已,美国即便是不说,伊朗也清楚的很。推翻伊朗现政府,建立一个受美国控制或者说是听美国话的伊朗新政府,无疑能让美国更进一步控制中东地区,进而控制石油,这是美国人几十年的梦了。这番话其实更像是说给以色列人听的,或者说是说给犹太人听的——希望犹太人在中东能够出更多的力。


试图支持伊朗反政府势力上台,美国就从来没放弃过这一做法,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根本没用。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虽然其也采用选举制度,但是伊朗的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才是伊朗最大的领导人,把鲁哈尼搞下台根本没什么用处:伊朗还会有第二个鲁哈尼,甚至有可能是强硬派上台,那后果可比鲁哈尼在台上要糟糕的多。


第二,向伊朗政府施加压力,继续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政策,以期使美国获得更大的利益。我们这的农村有句老话:咬人的狗不叫。现在特朗普手底下的人是不仅叫了,而且还是“狂吠”,这说明特朗普并不打算与伊朗刀兵相见:经济制裁仍是重头戏。一方面对伊朗施加经济制裁,另一方面支持其反政府势力,美国的最终目的就是打压伊朗、限制伊朗的发展、搞垮伊朗。目标很明确,但特朗普显然是不想以武力来解决伊朗的问题,因为美国的经济很难再支撑另一场“伊拉克战争”。



对伊朗实施最严厉的经济制裁,现在又放话称“推翻伊朗现政府”,实际上就是在威胁伊朗现政府,继续给伊朗“加压”,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美国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朱利安尼此番言论是在伊朗国内出现示威活动的背景下才有的,一方面是为伊朗施压,另一方面就是给伊朗政府的反对派打气、站台。美国可没少这么干,一张“空头支票”而已,美国又不用搭什东西。伊朗出现内乱当然最好,即便是不出现内乱,特朗普还是美国总统,丝毫无损。



第三,朱利安尼此番言论就是一块“问路石”,试探各方的反应,以便进行政策调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对伊实施最严厉制裁,这不仅是惹恼了伊朗,也得罪了它的欧洲盟友、亚洲盟友,再有就是亚洲大国中、印。目前来看,除了日本、韩国准备就此与美国举行磋商,其它国家都表示了反对,包括美国的老对手俄罗斯。另一方面,特朗普的“钢铝贸易战”已经打了起来,他曾经说过的“其它国家如果敢反制,美国就会加倍报复”,到现在欧盟的反制已经开始了快十天了,加拿大等国的反制也都开始了,特朗普的报复计划还没出来——想必是这位“伟大的总统”有些“难产”。



11月4日开始对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国家也实施制裁,实际上这与美国商务部的“最后期限”相比,又向后推了段时间。这么做,特朗普怕是有些“吃不消”了——再对这些经济体实施制裁,那贸易战就将全面爆发,到时候再想停下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换句话说就是,特朗普正在观望,权衡得失,这时候抛出“推翻伊朗政府”这块“问路石”,无疑是在试探各国的反应,尤其是欧盟、俄罗斯、中、印等的态度。为以后可能的调整政策,做个参考。



儒道之主

这说明了特朗普政府在评估了前期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后,得陇望蜀地调整了对伊战略:不仅要消除伊朗的核威胁和地区影响力,更要实现推翻伊朗现政权的目标。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协议后,伊朗的让步之快和内乱迹象让美国看到了可趁之机

在特朗普5月8日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后,国务卿蓬佩奥在5月21日提出了解决伊朗核问题的12项条件,基本没有涉及到伊朗的内政问题,而且美国国务院还曾表示不以谋求推翻伊朗现政权为目标。可是伊朗的让步之快有点出乎美国的意料:先是对以色列在叙利亚的军事打击忍而不发,接着又向欧盟表示愿意就也门停火问题进行谈判,然后又向马克龙表示可以从叙利亚撤军,最近又在弹道导弹开发问题上让步。正如我在此前文章中分析的那样,伊朗的态度已经软化,在美国提出的12条基础上达成妥协已经没有什么障碍。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伊朗的让步之快出乎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意料,暴露出外强中干的情况。从伊朗的国内形势来看,在美国“史上最严的经济制裁措施”在下个月就要实施的时候,经济恐慌情绪蔓延,外资纷纷撤离伊朗,6月27日,伊朗宣布停止进口十大类1339种商品,以保持外汇储备,首都德黑兰大巴扎的商人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抗议里亚尔崩跌,进口商品成本飞涨,扰乱商业秩序。伊朗的货币里亚尔大幅贬值,国内的失业率超过了13%,其他城市也爆发了类似的游行活动。特朗普这个精明的商人讯速地抓住了这个“商机”,继续他的“极限施压”战略:重申要求各国11月4日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的要求,并让沙特增产石油。希望进一步引发伊朗的内乱,不战而屈人之兵。

特朗普政府中东战略的重点转向了伊朗,对伊朗的重点又转向了推翻现政权

在特朗普宣布要退出伊朗核协议之前,他的理由就是为了“修补伊朗核协议中的漏洞”而从没有提到推翻伊朗现政权的问题,主要是避免刺激伊朗及其盟友,对推翻伊朗现政权也没有把握。而在今年4月他新任命了对主张对伊强硬政策的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后,调整了中东战略和对伊朗策略,重点由叙利亚转向伊朗,对伊朗则打着核问题的旗号来通过“极限施压”来逐步试探推翻伊朗政权的可能性。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多年来一直主张推翻伊朗现政权,2015年甚至曾为此写过专栏文章,早有研究。在今年4月,与白宫关系密切的美国智库“安全研究组织”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并被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传阅,主张推动伊朗民众发起政治变革来推翻伊朗现政权,而不是美国直接进行军事介入。该智库负责人汉森表示:特朗普政府无意要求智库试图直接推翻伊朗政权,但他们会更愿意与一个‘后毛拉’政府打交道,认为这条路线更可能引向一个没有核武器、少一分危险的伊朗。在伊朗基本接受了美国提出的“12条”情况下还是不和伊朗谈,其目的就在于攫取更多的利益或者以最小的成本推翻伊朗现政权。

在美国咄咄逼人的“极限施压”策略下,伊朗已经无路可退了。再次印证了毛主席的那句话“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伊朗领导人应该好好品味这句话。


大笨蛋6703

美国总统特朗普借亲信的口,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赤裸裸地威胁。试图肆意更迭伊朗民选政府,这档事美国没少做。丑陋的美国霸权主义者,喜好满世界惹事,任性成隐无事生非。伊核协议是美国为首的六国会谈共同达成的国际协议,美国可以随便否定退出,还假惺作态要与伊朗最高领袖谈判。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威胁伊朗不接受美国旨意,伊朗政府必须倒台。这就是特朗普的真实意图!


锣锅10

朱利安尼其实也算不上川普的亲信。此人是川普律师团队成员,是川普频繁炒掉其私人律师后,又一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者。

“政权更迭”(regime change)一词,始于小布什统治时期,其主要针对的就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美国在入侵伊拉克后,“成功”地进行了政权变更。

美国在,9/11以后,对整个国际形势的判断,对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个转变就是将它看不顺眼的国家称为“流氓国家”,邪恶轴心。

换句话说,政权变更在美国人的词典里,意味着“用别人的不安全,来换取自己的安全”;变更别人的政权来保证自己的政权。

继伊拉克以后,美国又在利比亚、叙利亚复制了这一模式。只不过因为俄罗斯普京总统及时伸出援手,拉了阿萨德一把,否则阿萨德也早就与卡扎菲为伍去了。

不过政权变更还是要有条件的。最起码要有美国人认为可靠的亲美派,能够作为美国的代理人;不过即使在伊拉克,亲美势力也并非主流。

至于伊朗就更不用说了。鲁哈尼总统本来就是温和派,如果政权变更后,更加强硬的内贾德一派上台,美国以及以色列的麻烦就更大了。

所以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伊朗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代理人之前,绝对不可能贸然提出政权变更之事。其根本原因就是伊朗并没有亲美的反对派;或者说即使有亲美反对派,但是还远远成不了气候。


闲看秋风999

特朗普上台伊始,就把目标对准了伊朗。为了压垮伊朗还要求所有国家不能进口伊朗石油,这是为了从经济上打击伊朗,掐断伊朗的钱的来源,并在这个基础上扶持伊朗的反对派,如果在经济上能达到目标,美国就赢了。

如果达不到目标,直接出动军队,是美国的最后的策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出兵的,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已经在朝着出兵的方向运动,现在就是什么时候出兵的问题。

伊朗在美国的眼里就是个刺头,伊朗出兵帮助叙利亚,在叙利亚有大量的驻军,已经成为俄罗斯之后的第二大支援叙利亚的国家,俄罗斯美国是不敢直接招惹的,只好向伊朗发威。我们看看地图就会发现,如果美国得逞,就控制住了霍尔姆斯海峡,也就控制住了俄罗斯和很多国家的通道,在中东为所欲为了。而美国要实现他的目的就需要拔掉两个钉子即叙利亚和伊朗。所以这才是美国要伊朗更换政权的原因。伊朗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春风踢碎鬼门关

伊朗最高领袖大阿亚图拉哈梅内伊在伊朗国内抗议3天之后的6月30日在伊朗官方网站发表评论称:“6个美国总统做出了努力来实现他们恶毒的目标,但是失败了”,其补充道:“敌人的阴谋是制造伊朗人民与伊朗政府之间的隔阂。”
(霍梅尼像前面的哈梅内伊)

伊朗政府与革命权贵

从哈梅内伊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其对于美国的对伊策略的了解很深,但是他有意无意的回避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伊朗民选政府在国家决策层面根本就无话语权,而真正掌握话语权的就是教士特权阶层和革命卫队(两者统称革命权贵)。特朗普的对伊制裁措施从一开始也没打算针对伊朗政府,其就针对伊朗的革命权贵阶层。除了美国威胁以外,伊朗政府往往也都是革命权贵转移社会矛盾,掩盖根本问题的背锅侠。



美国以往的制裁只是针对伊朗这个国家的整体,而没有具体的侧重点。这也导致伊朗通过内部的政府政权的更迭和换届就得以轻松化解,就比如说去年年底爆发的伊朗全国性的大规模骚乱。最后是以现总统鲁哈尼逮捕涉嫌煽动骚乱前任总统内贾德的方式平息的,伊朗社会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革命权贵依然把控一切。这也让特朗普政府看准了伊朗国家整体的软肋和问题,其必须把矛头指向真正统治伊朗的革命权贵。所以特朗普政府有针对性的开始这方面的准备。


(特朗普与伊朗骚乱)

美国的目标和手段

教士特权阶层的权力是建立在宗教信仰方面的精神控制,这一点美国人基本没有办法,因为这涉及到伊朗国家本身的宗教信仰问题。美国当年正是忽略了这方面的因素。巴列维王朝一味西化和白色统治,致使国内总教势力和民众走在了一起,最终伊斯兰革命,教士集团当政,盟友变仇敌。但是,教士集团维持统治实际倚仗的是革命卫队这一政军商三栖的“特殊组织”,其基本把控着伊朗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其势力已经渗透至石油、军工、电信、金融等多个领域。


(哈梅内伊与革命卫队将领)

以此为基础获取了大量的财富,然而这些财富并没有投入到伊朗经济建设当中,大部分被用于了对外军事扩张,主要是投入到叙利亚内战和援助也门胡赛武装。特朗普制裁伊朗石油产业就是要掐断伊朗主要的出口创汇渠道,让革命卫队的本身的迅速萎缩。同时伊朗国内外汇将会枯竭,货币里亚尔贬值,进出口贸易受到影响,国内的商品市场受到冲击,本身就不景气经济将会雪上加霜。

(美国给革命卫队的定性和简介)

结语

相对比军事手段,经济和政治手段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但是效果却十分明显。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之后,制裁从新启动,而且还是加了码,号称是“史上最强”。我估计美国会通过以制裁换制裁的方式,让那些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停止进口伊朗石油。针对性的放松对俄制裁,让沙特、俄罗斯以及美国自身提高石油产量,消解“伊朗退市”所导致国际能源市场的需求压力。俄罗斯对此必然不会拒绝,甚至会暗喜。


(博尔顿访俄就两国首脑会谈做准备)

伊朗本身经济的脆弱性让美国看准了机会,正用当年教士集团推翻巴列维王朝的方式(由经济问题为根本所引发的全面性的革命,主要是反腐败和专制统治),让伊朗经济再度萧条,从而引发社会动乱,最终目的是结束伊朗神权统治,让伊朗变为一个世俗化的国家。朱利安尼的表述是有问题的,其也只是在给特朗普的对伊政策造势而已,在美国发表反伊言论,跟在伊朗发表反美言论一样都很有市场。伊朗跟美国是两个意识形态价值观几乎完全对立的国家,宣传工作必须做好,才能有支持率。


(特朗普在做反伊演讲,为退出伊核协议造势)


古姿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特朗普一些难以启齿的话,需要借他人之口说出来,看看市场反应。

关于颠覆一个国家的话,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你可以私底下做,但不能把目标说得太清楚。再者,对于伊朗相对封闭的国家,一切皆有可能。万一历经千辛万苦,美国目的无法实现,也可以推脱是外人的猜测,不至于丢脸。

从中可以看出,美国虽然对伊朗现政权恨之入骨,但也不敢直接挑衅,更不敢直接打击。去年曾鼓动反对派闹过,但很快被平息,还把前总统一并抓了起来。所以这次格外小心,但也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大有破釜沉舟之意。

随着叙内战形势日趋明朗,美国需要在中东树立新的对手,转移注意力,调配新资源。借着退出伊核协议,美国下决心要修理伊朗,为建立中东新秩序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