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面对小小的车臣为什么损失惨重?

一德格天1

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军队面对小小的车臣之所以损失惨重不是对手多么强大,而是自己太无能,是俄罗斯国力下降的结果。

面对强大的俄罗斯军队,车臣在天时、地利、人和上都不占优

从天时来看,杜达尔耶夫进行的是分裂国家的战争,此前俄罗斯联邦政府已经在车臣自治问题上给予了很多的妥协和让步,车臣独立在道义和法律上都不占优。从地利来看,车臣不过2万多平方公里,就是一个地级市的面积,没有战略纵深。从人和上来看,车臣武装内部谈不上团结,车臣的穆夫提(最高宗教法官)拒绝了发布圣战令,杜达尔耶夫不得不委托老卡德罗夫为穆夫提(他后来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一开始就投靠了俄军),但他却借机招兵自立、保存实力。杜达尔耶夫身边一直有车臣奸细给俄军通风报信,多次遭到俄军空袭。对于一个只有120万人口、叛军不过几千人、面积不过一个地级市的反叛地区为什么俄罗斯损失惨重呢?

俄罗斯的国力下降和军事水平下降是主要原因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使得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对地方的控制力也相应下降,受制于国力,叶利钦在车臣问题上刚开始采取的是绥靖政策,不断妥协乃至默许杜达尔耶夫的分裂主义活动,没有展示出强硬的国家意志,可最后连名义上的自治都维持不住,才不得不匆忙决定用兵,准备不充分。从军事上看,苏联解体后的军人地位和待遇一落千丈,如果看过电影《战争之王》的就会发现,为了弥补军费倒卖武器成风,连日常的训练都成问题的军队能有多强的战斗力呢?由于军队承平日久,又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在空军、装甲兵、伞兵和步兵之间的协同不够,打得又是任何一个国家军队都很棘手的难度极高的巷战,所以伤亡惨重。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地分化车臣内部,如果像第二次车臣战争那样把老卡德罗夫这样的军阀策反过来,俄罗斯的损失就会小很多。第二次车臣战争后,很多车臣武装分子被编入了俄罗斯军队的序列中,反而在以后的战争中成了英雄。如俄罗斯联邦第42摩托化步兵师的东方营营长亚马达耶夫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是叛军,但第二次车臣战争后就成了俄罗斯军人,并在对格鲁吉亚的战争中立下功劳被授予俄罗斯英雄的称号。

在车臣武装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优的情况下,俄罗斯军队面对小小的车臣之所以损失惨重不是对手多么强大,而是自己太无能,是俄罗斯国力下降的结果。


大笨蛋6703

第一次车臣战争片段

1.天时在车臣。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在1994年,此时离苏联集体仅仅过去2年多的时间。苏联的解体,给了俄罗斯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以极大的鼓舞,脱离势力实力不断增长。与此同时,1992年底,俄罗斯引入“休克疗法”发展经济,结果是经济大崩溃,俄罗斯综合国力进一步下降。再加上,“炮打白宫”以后,叶利钦在俄罗斯的威望大跌。这些都为车臣在战争中提供了天时。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分裂势力也日渐抬头

2.地利在车臣。车臣面积不过17300平方公里,却是处于高加索山脉,多山地,地形复杂,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干燥。车臣的地形,既不利于俄罗斯军队重武器的使用,也不利于俄罗斯军队对付车臣武装的游击战。车臣的复杂的山地地形,也是能够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让俄罗斯军队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

车臣多山地

3.人和在车臣。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治国无术,对内:“休克疗法”导致经济缩水成三分之一,“炮打白宫”彻底让俄罗斯政治断绝了民主前途;对外倒向美国,丧权辱国。不仅如此,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军队贪腐严重,缺少训练,装备几乎没有更新,战斗力大大下降。反观车臣一方,领导人杜达耶夫曾经是苏联唯一一位穆斯林籍将军、曾经还担任爱沙尼亚驻军司令,在阿富汗战场屡立战功,战斗经验十分丰富。杜达耶夫不仅仅军事能力强,蛊惑人心也非常有本事,他成功的将车臣独立与宗教圣战联系到一起,激发了车臣人对俄罗斯的仇恨,再加上车臣籍前苏联老兵的加入,车臣打得俄罗斯损失惨重,也就不足为怪了。

杜达耶夫

正是因为第一次车臣战争的失利,俄罗斯做了深刻的反思。直到几年以后,普京掌握了实权,一局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打败了杜达耶夫。


美国观察室


说起第一次车臣战争,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场战争发生于1994-1996年,是俄罗斯与车臣武装分子之间的一次军事冲突。这场战争之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大家讨论和研究的热点,是因为强大的俄罗斯在车臣这个面积不过17300平方公里的地方,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而且最终并未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只是在政治上宣告结束并撤军。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这次战争中,俄军死亡3826人,伤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踪,而战争给双方平民带来的伤害更为严重,超过10万平民在战争中死亡,大量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那么,在外界看来比车臣不知强大多少倍俄罗斯,为什么会在这次战争中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呢? 从国家层面来说,俄罗斯对这次战争过于轻视。俄罗斯领导人对杜达耶夫车臣武装的实力和抵抗决心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军队进入格罗兹尼,对天放上两枪,一切就结束了”,而且对车臣武装力量严重缺乏了解,对其战斗力更是一无所知,对战争的准备严重不足。此外,俄罗斯对这次战争将帅意见分歧较大,国防部3名副部长因反战而辞职,11名将军联名致函国家杜马,要求讨论出兵车臣的合法性……不少政府官员和军队将士都有厌战情绪。 从军队层面来看,俄罗斯军队腐败滋生、战斗力减弱,导致战争严重失利。刚经历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国内经济极为困难,政府把主要精力用于振兴国内经济,没有及时对苏联解体后的军队进行及时改革和有效管理,导致军队贪腐严重,将士缺少训练、纪律涣散,加上军费大幅削减,装备几乎没有更新,部队战斗力快速下降。

而对于车臣武装力量来说,杜达耶夫曾经是苏联唯一一位穆斯林籍将军,在阿富汗战场屡立战功,而且在车臣武装力量中,有不少人都是曾经参战过的苏联老兵,战斗经验十分丰富。此外,杜达耶夫善于笼络人心鼓舞士气,他成功的将车臣独立与宗教圣战联系到一起,激发了车臣人对俄罗斯的仇恨,所以俄罗斯军队在同样遭受到了车臣平民的顽强抵抗,可以说车臣草木皆兵,让俄罗斯在巷战和游击战中吃尽苦头。


阿尔法军事

以普京为代表的俄罗斯,第一帝国美国都不敢惹俄罗斯!尽管如此,乌克兰,车臣,使普京头疼!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车臣民族位于高加索地区,虽然只是处于里海与黑海之间的弹丸之地,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 它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从中亚向欧洲输送石油的管道也必须经过这里,一旦失去车臣,俄罗斯的经济必将受到重创。


17世纪开始,沙俄开始侵略车臣,沙俄经过上百年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征服了车臣。在征服的过程更是充满血腥和仇恨,沙俄占领车臣后,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激起了车臣的反抗。车臣从来没有放弃独立,直到二战时期,车臣看到了希望。于是车臣主动投降德国,组建军队随征。打击苏联。

而战后,车臣自然不会逃脱清算,当然乌克兰也难逃一劫。将车臣举国定为叛国罪,强行迁往中亚荒漠。迁移中约40%车臣人死亡……1991年,苏联解体,车臣立刻宣布独立,俄罗斯坚决反对,于是杜达耶夫领导车臣人民进行独立战争!其实在近代车臣从来不缺乏战争,蒙古人、波斯人、奥斯曼等都曾要征服这里,长期的战争使得车臣的斗争意识很强,几乎全民皆兵。虽然领土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战斗力顽强。虽然第一次战争惨烈,但是车臣人骁勇善战令俄罗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普京暂时收买了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但是车臣就是俄罗斯的定时炸弹!



电影“炼狱”可见战争的残酷性!


夜精灵之夜游

首先,由于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导致了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也深受其害。俄罗斯其实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躯壳,经济严重下滑综合国力急剧下降。当时的俄罗斯,举国上下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俄罗斯军队也是如此,军队和国防建设基本是处于停滞不前的装态。长期没有大型演练和实战军队,可以说完全丧失了二战时期苏联军队的作战威风。军队战术和思想僵化战斗力丧失,在面对车臣武装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且心有余悸。因此,在战争打响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其次,俄罗斯军队和政府高层决策者过于轻敌。对于俄罗斯政界和军界高层看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军对付小小的车臣武装分子应该不在话下。然而,正是因为俄罗斯军政两界的轻敌思想。从而导致了俄军在战场实战中蒙受了很大的损失,这种所谓的夜郎自大纸上谈兵思想,反而让车臣武装分子越战越勇士气大增!

再次,俄罗斯在发动车臣战争时过于仓促。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俄罗斯在发动战争时,并没有就车臣武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而是为了急于体现俄罗斯军队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抱着震慑和消灭车臣武装的决心,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战术方案发动了战争。结果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中,俄军被车臣武装搞得非常被动,最终导致俄军出现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局面!


最后,针对出兵车臣,俄罗斯国内和军界有不同的声音。有人对出兵提出质疑,思想没有统一个轨道上来。思想的不集中不统一,导致俄军在战场上表现也不尽人意。作战不紧密不协调指挥混乱,也是俄军遭受重创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当时的普京并不是现在的普京。当时普京的影响力虽然有上升趋势,但并不能和现在这样一人定乾坤。因此所有各方面的因素,最终是俄军在战场中吃尽了苦头!


清風拂栁

假如把车臣的体量换成哪怕是阿富汗,车臣人能把战斗民族出身的俄罗斯搅个地覆天翻!

车臣有多小?车臣人自己举例子:“车臣战争时的车臣男人都参了军——要不就是参加俄罗斯的部队,再不就是反俄罗斯的武装。”足以说明车臣人好战的同时,也道出它小国寡民的现实。

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小加盟共和国,面积跟北京市大小差不多,第一次车臣战争那个时代,全国总人口不到110万,车臣族人正好100万,扣除女性50万,老人孩子30几万,剩下的10来万人,还得划分为两个阵营,可不就是只有全填到战场上。

苏联解体的前夕,1991年的10月,车臣进行了总统和议会的选举,杜达耶夫当选为总统,赶在苏联解体之前,杜达耶夫就急不可耐的宣布车臣共和国独立,拉起了六万人规模的武装队伍。俄罗斯联邦政府先期采取妥协政策,甚至把北高加索军区的军事设备转交给了杜达耶夫,其中包括最先进的T-80坦克,纵容车臣人事实上的独立,更是助长了杜达耶夫的气焰。车臣开始大规模驱逐俄罗斯族人,造假币、偷石油、搞绑架,这些措施就是新生的车臣共和国的主要资金来源,没办法啊,全国精壮男人的主要任务是军事化武装,根本不事生产,你让他们怎样生存?

俄罗斯形势稳定之后,车臣问题就开始凸显,对能源私自外流是俄罗斯不能容忍的创伤,想要止血,只有荡平车臣。1994年12月,第一次车臣战争宣告爆发,俄罗斯联邦军队兵分三路,攻入车臣境内。一直到1996年8月31日双方签定停火协定战争停止,俄罗斯官方数据显示,俄军死亡3826人,负伤17892人,失踪1906人,考虑到车臣人的武装规模,损失不可谓不惨重,俄方也没有达到战略目的,车臣仍然处于事实上的独立状态。

号称战斗民族的俄罗斯人为什么在车臣战场吃了如此大的亏?

其实答案基本上已经在前文显现了。

一、俄罗斯历经数年动荡,人民信仰缺失、国内经济凋敝,导致军心涣散、军备不整。

二、从阿富汗战场不体面的撤出后,俄罗斯军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缺少实战、尤其是巷战经验。

三、俄方盲目乐观自信,战术失误:其国防部长格拉乔夫战前夸口,只要一个空降营,就能拿下车臣首都格罗兹尼,从战术上来讲,不该急功近利,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突入格罗兹尼,造成重大战损。

四、车臣全民皆兵,很多都是从阿富汗退伍的老战士,这正是俄罗斯士兵不具备的特质。

五、车臣人保家卫国,精神斗志高昂,面对大量平民伤亡这等新仇,复仇意志坚定凶狠。

六、首都的城市巷战和南部山区的山地战,都是车臣人的拿手好戏,具体原因可参照阿富汗。


历来现实

第一次车臣战争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最失败的一场军事行动,“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不仅没达到战略目的,反而给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和持续多年的恐怖袭击活动埋下了祸患;不但“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且还暴露出了俄军当前严重的弊端。

1994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兵力、火力在全面优势的情况下,面对小小的车臣武装分子为何还付出惨重的代价,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俄战略失误、仓促应战。俄罗斯宗教信仰以东正教为主,车臣共和国120多万的人口绝大多数都信奉伊斯兰教,而且沙俄和前苏联时期一直在迫害车臣人民,民愤已久。此时车臣正试图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伊斯兰教国家,势必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民族凝聚力极强,有一定的民众基础。俄罗斯仓促发动战争,车臣人民势必“揭竿而起”、全民皆兵、奋起放抗。从格罗兹尼巷战惨烈程度可以看得出来,俄罗斯是自食其果了。

2、俄罗斯军队严重腐败。这一祸根从前苏联赫鲁晓夫时代后,其他领导人都是终身制职务,特别是勃列日涅夫老顽固一代开始,腐败现象极为严重,甚至出现了军队常年吃空饷的现象,导致部队训练严重不足,面对能征善战的车臣武装分子,岂有不败的理由,以致于普京上台后大刀阔斧的整顿军队腐败现象。

3、首脑杜达耶夫指挥有方。杜达耶夫受过高等教育,常年在俄军队任职,官至空军少将,曾参加过阿富汗战争,作战经验很丰富,很了解俄军队的作战方式能及时做出应对,而且车臣武装不少都经历过了阿富汗战争的洗礼,训练有素,还有不少雇佣军的加入。面对俄大军压境,杜达耶夫选择避其锋芒,借鉴二战巷战经验,运用地形优势,与俄军展开游击战,在运动中集中优势兵力寻机歼灭敌人。俄军因对地形的不熟悉、擅自冒进,导致被动挨打,特别是四处“黑枪”,令俄军头疼不已,伤亡惨重。

4、叶利钦的无能,叶利钦执政期间最大的成就一个支持苏联解体,而是成立俄罗斯联邦,可以说是搞垮苏联的主要推手之一。苏联宣告解体后,杜达耶夫已宣称车臣要脱离俄联邦政府,成立一个主权国家,在欧美国家的支持下杜达耶夫胡作非为,叶利钦并没有做出有效措施将杜达耶夫扼杀于摇篮之中,而是只要不独立就允许杜达耶夫作为车臣领导人可以自治,但杜达耶夫并没有理会叶利钦,宣布车臣共和国成立,引发了第一次车臣战争。

所以,综合上述,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的惨败,可以说自食其果。


赛门军略

俄军建军不久,由于军费不足,又匆忙投入战争,根本难以适应当今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作战要求,也没有充分考虑到车臣战场的特殊情况。因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俄军准备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军心涣散,战争动员不充分。 俄军刚刚组建,官兵思想不统一,士气低落,又被反战、厌战情绪困扰。部队中也没有建立有效的政治宣传动员机构,导致官兵对战争性质认识不清,作战目的不明确。 部队直到兵临格罗兹尼郊区时才开始进行简单的战斗动员。加上军队高层对出兵车臣存在分歧,严重影响了部队的士气。俄军进入车臣后未能经常向居民解释在车臣的任务,以至于俄军刚刚进入车臣就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并引起冲突。因此,俄军部队违反纪律甚至拒绝执行命令和开小差现象屡有发生,有时甚至是高级指挥员不执行总司令命令。有的部队居然借口“居民拦截”而退回出发地域,有的为了逃避参战,甚至放任居民破坏装备。

2、部队训练不足,战法陈旧。 参战的俄军部队军事训练强度大幅度下降,许多训练科目被取消,特种作战的训练更是少的可怜。很多初级军官战斗指挥能力差到了极点,进入战场后甚至不懂步炮坦协同战术、不会利用地形地物、不懂巷战。官兵中的很多新兵甚至是当年秋季入伍,还没参加严格训练就被送上战场。相比之下的车臣武装擅长山地游击战,撤出城市后就会在山区建立基地与俄军周旋。俄军参战部队完全是一支从编制装备到作战方法基本沿袭冷战时期打世界大战和核战争要求的军队,而面对分散游击的车臣武装分子,大兵团作战显然不适应,重武器的优势更是难以发挥。


20世纪战史大揭秘

主要因为腐败,俄罗斯的将军们吃起了军饷,这样的部队怎么会有战斗力


在车臣战争以前,俄罗斯的腐败已经极其严重了,包括军队!当时俄罗斯军队严重缺兵少员,一个满编师假如1.5万人,而实际这个师只有2000人左右,另外的1.3万人的军饷自然被将军们瓜分了,这样腐败的军队当时怎么会有战斗力呢?

后来俄罗斯发现自己的军队战斗力怎么这么低?问题怎么这么严重?于是车臣后来俄罗斯派出的全是王牌部队,海军陆战队、空降师这些王牌部队还是满编满员,叶利钦支持率也因此直线下降,一直下降到只有1%左右了,后来叶利钦还算聪明,找了一个可靠的接班人普京,就是怕其他人上台对他进行秋后算账。在普京答应他的要求后,自己主动辞职安享晚年了!


狗刨电竞

第一次车臣战争发生在苏联解体到新俄罗斯的过渡时期,这时候俄罗斯还没施行军改,沿用的依然是苏联时期的军事体制。苏联军队立足于大打,打毁灭战,但是却对小规模战争有心无力,这个问题在阿富汗战场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俄军在当时的问题首先是精确打击能力不足,这使得俄罗斯战机无法在巷战山地战中提供支援,这使得俄罗斯空有一身力量却无处施展,这个问题直到近期才得到解决;其次,俄罗斯整军缺乏城市战研究及相关经验。这也是苏联毁灭战理论的后遗症;第三,在当时俄军的基本作战单位是战斗师,但是师级单位分散在广袤的防区里,集结时间很慢,而车臣战争迫在眉睫,只能从不同的师里抽调部队,使得各单位完全无合作经验,协调性差。而且因为经济衰弱,当时的俄军训练差多了。

反之,车臣军队就不同了!车臣军队是前苏联的主力部队,从战斗素养上就不比俄军差。而苏联解体后车臣人战斗民族的属性让他们恢复祖业,去往全球当雇佣兵。这使得他们学习了西方新的战术,比如巷战,夜战,狙击战等。他们逮着俄军的弱点,给俄军造成了重大创伤。俄军被迫撤退并签署停战协议!